臺背回填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要點(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421
2024-01-12
3頁
17KB
1、臺背回填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要點一、目的及意義推行施工標準化管理,規范橋梁工程臺背回填按照設計要求施工,加強施工質量控制,治理橋頭跳車的質量通病。二、施工組織安排臺背回填前,按照設計文件、施工規范及有關要求,嚴格執行“五專”施工:1、專業的施工隊伍:安排熟悉臺背回填要求、有施工經驗的施工隊伍,明確一名經驗豐富的專業工程師專職負責現場施工管理,并配備相應的機手、質檢員、施工員和民工,勞務人員不得少于10人。2、專用的施工設備:必須配置18T以上的重型壓路機,適當配置小型壓實機具(嚴禁采用人工打夯)。 3、專用的填筑材料:按照設計要求采用透水性材料(碎石、砂礫、合適洞渣),填料的最大粒徑不得超過502、mm;臺背回填的原材料必須進行試驗,并應經監理工程師認可。 4、專職的監理人員:駐地監理辦委派專職的現場監理負責,在臺背回填施工過程中進行旁站,專業監理工程師必須進行巡視管理。5、專項的檢測:臺背回填施工采用專用的檢測表格,每層應建立包括回填材料、壓實厚度、壓實質量、照片等在內的專門記錄檔案,要求記錄完整、檢測結果正確并及時整理存檔。三、回填質量控制要求1、臺背回填必須和挖、填路基有效搭接,縱向接縫必須設置臺階。2、結構物強度達到75%方可填筑,應同時在結構物兩側及基本相同的標高上進行,特別要防止對結構物形成單側施壓。當回填頂面寬度小于0.5m時,無法采用小型壓實機具夯實的情況下,可選用無砂大3、孔混凝土回填或者滿槽漿砌片石。3、回填材料應分層攤鋪,填筑寬度符合設計要求;當采用壓路機碾壓時松鋪厚度不得超過20cm,當采用小型壓實機具時松鋪厚度不得超過15cm,應在構造物上進行劃線控制。4、回填時應對原地表進行處理,積水應清理干凈,基底承載力應滿足相同地基承載力的要求,達不到標準要求時進行換填處理。 5、基坑回填完成前加強安全維護措施,防止人員墜入坑內造成人員傷亡。四、質量檢驗標準1、各現場督查組、駐地監理辦及項目經理部要高度重視臺背回填的質量控制,對已完成施工的段落要進行細致排查,發現不符合要求的堅決返工處理。2、臺背回填的壓實度要求達到96%以上,每單側面、每層50平方米至少自檢兩點,監理按照自檢頻率的100%抽檢,每層必須有驗收資料和影像資料(顯示每層全貌及驗收時間),且標識明確,與施工日志一并存檔,現場督查組按照30%抽檢或每3層抽檢一次。3、計量審核時,各單位必須提交一套完整的檢測資料及照片資料,項目辦將與現場督查組抽檢報告一并審核,若資料提交不齊全,將不予計量。4、工程交工驗收兩年內,若發現臺背出現橋頭跳車現象,將處罰100萬元/處,并要求進行缺陷返工處理,所發生費用由施工單位自行承擔。五、涵洞臺背及路基擋土墻墻背回填參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