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軌道施工工藝(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516
2024-01-12
5頁
33KB
1、鐵路上的施工工藝,可以將具體的工程名稱變動一下就可以使用了。軌道工程施工工藝 一、正線鋪設道床施工工藝 1、施工準備 (1)復核路基斷面尺寸、平整度、高程,核實線路中線測設貫通情況,確認合格后釘設線路中樁,樁距為:直接為25米,曲線為20米,緩和曲線為10米,釘設曲線五大控制樁。 (2)按鋪架進度計劃和鋪軌方案,編制鋪設道床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3)確定底碴供應的砂場,保證施工便道的暢通。落實面層道碴場的產量, 嚴格控制道碴的質量,包括道碴的級別、材質力學性能、級配、顆粒形狀與清潔度標準等,按規范規定進行取樣試驗,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前編制好裝車及運輸供應計劃。(4)落實施工所需勞力、材2、料和機具,檢查施工機具和設備的完好狀態。 2、鋪底碴(1)根據線路中心線樁,按設計底碴寬度放出兩側底碴邊線,設置底碴厚度控制樁。(2)正線線路設計為雙層道床,底碴為中粗砂。底碴由汽車直接運到現場鋪設,按計劃的用量均勻卸車。人工進行攤鋪并拉線整形和整平,小型壓路機壓實。(3)為配合鋪架單位架梁鋪軌,在沿線所有的橋頭處30米范圍內,預鋪30cm厚道碴,使道床面高出橋臺擋碴墻不小于5cm,并按5坡度做好碴面的順接。3、配合鋪架單位鋪設軌排鋪設軌排由鋪架單位(第22標段)負責,本標段正線及橋梁連續鋪完。鋪軌期間我方給予積極配合,跟隨軌排鋪架進行重點整道,作業內容為:方正枕木,緊固配件和扣件,串實承軌處3、枕下底碴,消滅反超高和三角坑。保障鋪軌后列車速度達到15km/h,加強線路養護,確保工程列車安全。 4、上碴整道 (1)正線上碴整道與鋪架施工相配合,軌排鋪設一個區段后,立即用K型列車在該區段沿線均勻卸碴,然后進行上碴整道作業。重點整道、第一遍上碴整道、第二遍上碴整道、線路整修四道工序形成流水作業。 (2)上碴整道分兩遍進行。第一遍上碴厚度為枕下0.150.2米,上碴整道作業后,使工程列車速度達到25km/h。通過5趟工程列車后,即可補滿道碴進行第二遍上碴整道作業,使工程列車通過速度達到35km/h。正線分段施工處臨時道床面高差,用不大于5的坡度順接。(3)上碴整道順序:每次上碴整道應先補充枕4、盒內部分道碴,然后起道、方枕、串碴、拔正軌道方向、搗固道床、回填清理道碴和穩定線路。軌道各部尺寸應在第二遍上碴整道后,經線路整修逐步達到驗收規范要求。 (4)上碴整道作業整道前應先設置水平樁用于起道時控制標高,水平樁在直線上每50米設一個,在曲線上每20米設一個。上碴填盒:用K型自卸列車將道碴沿線均勻卸車。列車退出施工地段后,人工進行上碴填盒。起道時按水平樁將一股軌面起至設計標高(第一遍按面碴厚度15cm控制標高),曲線先起內股,再用道尺調整另一股標高,左右均勻進行,校正好左右水平和前后高低,找平小洼。曲線外軌超高必須在緩和曲線全長范圍內順接,岔后附帶曲線(無緩和曲線)超高必須在直線上按不大于5、2坡度順接。不允許出現三角坑及反超高。串碴:整節鋼軌抬起后,立即向軌枕下面串碴,串滿串實,沒有懸空吊板現象,串碴時注意砼枕的中部必須留出一定寬度的凹坑。拔道:先將線路中心樁處撥移到位,然后目視指揮拔直拔順,曲線按中心樁撥道到位圓順后,再用弦線(圓曲線用20米弦線,緩和曲線用10米弦線)檢查正矢,超過允許誤差時及時調整,不允許有反彎及“鵝頭”。 撥道前必須預先檢查撥道地段的軌縫,進行必要的調整軌縫工作。道床搗固:砼軌枕應在鋼軌兩側各450毫米范圍內、木枕為400毫米范圍內均勻搗固,鋼軌下、鋼軌接頭處、曲線外股應加強搗固。但軌枕中部60cm范圍內嚴禁搗實。 道床搗實后及時補填軌枕端部碴間及軌枕盒內6、的道碴,使道床達到基本穩定。整理道床后,使盒內道碴面比木枕低30mm,砼枕端埋入道床的深度不小于為150mm。(5)為滿足工程列車運輸要求,保證其運行安全,鋪設軌排前,必須設置好臨時公里標、坡度標和曲線標。從線路鋪軌開始至竣工驗交,組建養路工班進行日常線路維修和巡道。 二、鋪設道岔施工工藝楊集站設計新鋪4組60kgm鋼軌砼枕12單開道岔。膠新正線鋪通后,道岔、岔枕、道碴用工程列車運至楊集站。鋪設時,先拆除岔位范圍的正線軌排,然后用人工就位鋪設道岔。施工工藝如下:1、 施工準備 路基施工完畢經檢查合格后,進行測量放線,精確定出道岔中心及岔前和岔后樁。 岔枕卸車后,按岔枕長度分級堆碼,鋼筋砼枕應層7、與層間在承軌槽處加墊小方木,并上下對齊。道岔及配件按成套成組分類堆碼,其中,尖軌與基本軌捆扎堆置,岔枕接長度分別堆放整齊。檢查道岔及配件出廠合格證是否齊全,對照裝箱單及道岔圖紙檢查道岔配件是否齊全。 2、施工工藝鋪碴:在岔位處拆除正線線路,人工進行道碴整平,使碴面低于枕木底510cm,然后進行道岔鋪設。擺枕:對照標準設計圖,按岔枕長度級別,由短到長的順序進行擺枕,按枕木間距擺齊撥正。擺完后檢查每個級別長度的岔枕數量及總數。以防錯擺或漏擺。鋪設道岔:先鋪設直股并拔正拔順,并按枕木間距方正岔枕。然后根據支矩釘聯曲股鋼軌,由轉轍器、導曲線、轍叉部位順序釘聯。 鋪設要求:轉轍器必須扳動靈活,尖軌尖端應8、與基本軌密貼,導曲線應按規定設置超高,不得有反超高。道岔在驗交開通前,尖軌必須釘固,嚴禁扳動。道岔鋪設后應先串碴找平,然后進行補碴,逐步起道搗固至設計標高,使全部滑床板在同一平面上,保持軌面平順。用液壓搗固機加強搗固后,整理道床并清掃道岔、涂油。道岔直股岔頭岔尾鋪設一對標準軌后,再鋪設短軌;岔尾曲股鋪設長度為12.5米的異型軌,與站線50kg-25m鋼軌相接。1、 質量檢查 檢查各部位配件是否齊全,檢查鋼軌是否落槽;檢查道岔軌距、導曲線支距、輪緣槽寬度、軌縫處鋼軌錯牙,尖軌動程及密貼等項目是否符合規定。三、站線人工鋪軌施工工藝楊集站中心里程為DK293200,站內設計為兩股站線,新鋪50kg-9、25m鋼軌I型砼枕計2.148 km,采用人工鋪軌。站線所用道碴、砼枕及軌料均勻用工程列車運至楊集站,施工工藝如下:1、施工準備 路基施工完畢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簽認后,進行測量放線,設置線路中心樁,附帶曲線起止點和中點樁。 根據施工組織計劃及工期安排,組織軌枕、軌料進場,新沂至楊集區間正線鋪通后,用工程列車將砼軌枕和軌料運至楊集站卸車。 鋪軌前必須根據信號專業設計進行信號定測,以便確定絕緣接頭位置。 準備施工機具和材料,檢查施工機具及機械的完好情況。2、施工工藝 (1)鋪碴:楊集站站線為碎石單層道床厚35cm。道碴由K型列車運至楊集站并在站內正線卸車,然后由人工倒運至站線處鋪設碴帶,碴帶厚度10、不小于10cm。為防止軌枕產生負彎矩后,使軌枕中部斷裂,鋪枕前,碴帶中部扒成頂寬為60cm的凹槽。鋪軌后用K型車上道補碴。 (2)散布軌枕、鋼軌:砼枕及鋼軌由工程列車運至站內,在站內正線向兩側站線處均勻分散卸車。然后由人工抬運擺枕,按設計數量散布均勻。擺枕時每25m擺放一根定位枕,采取人工撬拉的辦法使軌枕中心位置對準線路中線,并使軌枕與線路中線垂直,在定位枕端拉上麻繩,其余軌枕用撬棍按軌枕間距大致撥正擺齊。(3)硫磺錨固 材料及要求 硫磺錨固所用材料為硫磺、砂子、水泥和石蠟。硫磺采用一級粉狀或塊狀硫磺,含硫量在95以上,不得混有木屑、石塊、泥土等雜物。水泥為普通硅酸鹽水泥。砂子采用干砂,其粒徑11、不得大于2毫米,含泥量不得超過5。石蠟為一般工業用石蠟。 硫磺砂漿熬制 根據試驗配合比用鐵鍋進行熬制。熬制時將砂子加熱至100120時加入水泥,繼續炒拌至130時,加入硫磺和石蠟,加熱攪拌至150160時即可使用。硫磺砂漿溫度不得超過180。注入孔內時溫度不小于130。溶液由稀變稠成液膠狀時即可使用。 錨固作業 采用正錨法進行作業,錨固時采用錨固架固定道釘,以保證道釘的位置正確。先將螺旋道釘及道釘孔清理干凈,向孔內注入砂子將孔下部堵嚴,應保持凈空深度150mm,道釘尾部以下漿液深度不少于20毫米。錨固漿注入孔內后,用錨固架將道釘插入釘孔,保持至砂漿凝固為止。硫磺砂漿應慢慢一次注滿釘孔,以防止起12、泡、不實,錨固后應將溢出在承軌槽表面的殘渣清除干凈。 質量要求 螺旋道釘圓(方)臺底面距砼枕承軌槽面不大于2毫米,道釘中心線與孔中心線偏差不得大于2毫米。道釘歪斜角度不得大于2。 質量檢驗 道釘錨固后抗拔力不得低于60kN,組裝每千米軌節試驗兩次,合格后交付鋪軌。 附:硫磺錨固工藝流程如下: (4)配軌:丈量每根鋼軌的實際長度,并以此作為配軌的依據,配軌的原則為:同一軌節選用長度偏差相同的鋼軌配對使用,相差量不大于3mm,并應前后左右隨時調整抵消,累計差不大于15mm。兩股鋼軌接頭采用對接式,曲線內股使用廠制縮短軌調整接頭位置,鋪設位置根據配軌計算確定。直線段軌縫相錯量不大于40cm,曲線段軌13、縫相錯量不大于40毫米加縮短軌的縮短量的一半。 (5)人工鋪軌 由站線的一端岔尾開始鋪設,根據信號絕緣接頭位置確定非標軌長度。鋼軌用單軌車在站內正線倒運散布到位,然后用自制的抬軌鉗人工抬入承軌槽,并進行聯接。軌枕位置用白漆標于一側鋼軌軌腰內側,曲線地段標于外股鋼軌軌腰內側,另一側用方尺定位。一側鋼軌扣件上緊后,用軌距尺按規定的軌距調整另一股鋼軌位置。軌縫寬度根據鋪設時的溫度計算預留。(6)上碴整道 鋪軌完成后,進行第一遍上碴整道,道碴填盒后,進行起道、撥道、串碴作業,使軌道基本平直圓順,消除三角坑和反超高。由K型列車進行補碴,補碴后進行起道、方枕、串碴、拔正軌道方向、搗固道床、回填清理道碴和穩14、定線路,使軌道各部尺寸在第二遍上碴整道后逐步達到驗收規范要求。(7)機車壓道及整修線路基本達標后進行機車壓道,壓道后再進行沉落整修道,使道床密實且斷面符合設計要求,軌道配件齊全,做到坡角線、碴肩線及鋼軌三線平行。坡腳線用石灰漿灑整齊劃一的灰線。(8)防爬設備安裝防爬支撐要符合設計強度,斷面不得小于120cm2。在混凝土枕軌道上安裝在鋼軌下。防爬器承力板與混凝土枕木間,用防腐處理厚度大于3cm的楔形木擠嚴。防爬支撐與混凝土枕間也做相應處理,將防爬支撐端頭做成與混凝土枕側面同一斜度。3、質量檢查 上碴整道過程中,應對線路的方向、標高、水平、軌距、軌縫、接頭錯牙、曲線正矢及超高、枕木方正等進行認真檢15、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直至達到規范要求。 四、重鋪線路施工方法重鋪線路利用既有隴海右線拆除的舊50kg-25m鋼軌和舊砼軌枕,鋪設新沂西站站線。施工方法如下:1、新建隴海右線竣工開通后,即可拆除報廢的既有隴海右線,拆除前,先檢查鋼軌的損傷、磨耗及銹蝕情況,按照再用軌技術條件檢查并判定再用軌的級別,并做好標記。2、拆除時從遠離車站端開始,向車站方向依次逐根拆除。將符合一級再采軌技術條件的鋼軌,用運軌器運至便于裝車的地點堆碼存放。合格的砼軌枕用小平板車倒運至便于裝車的地點堆碼存放。報廢的鋼軌和舊枕就地堆碼。鋼軌和軌枕堆碼存放不得侵入運營線限界。 3、可利用的鋼軌和砼軌枕用平板車裝運至新建場股道,在16、疏解線區段分散均勻卸車。4、重鋪線路底碴和面層道碴采用自卸汽車運輸,線路施工采用人工鋪軌。施工工藝參見上述站線鋪軌施工方法及工藝。五、道岔撥接施工方法及工藝本標段需撥接道岔20組,采用成組預鋪,整體橫移的方法進行施工,其施工方法及工藝如下:(一)預鋪道岔1、根據設計情況進行咽喉區道岔定位測量,放出各道岔的岔心、岔前,岔后的位置,并釘出其控制樁。2、平臺搭設: 在預鋪道岔位置搭設平臺,在平臺上鋪道岔,平臺搭設高度應使道岔軌面與既有線軌頂一致,并應確保不侵限。3、鋪設順序:先釘直股并拔正拔順,再根據支矩釘曲股鋼軌,由轉轍器、導曲線、轍叉部位順序釘聯。4、鋪設要求:木岔枕應在直股外側取齊,轉轍器必須17、扳動靈活,尖軌尖端應與基本軌密貼,導曲線應按規定設置超高,不得有反超高。道岔拔接前,尖軌必須釘固,嚴禁扳動。5、質量檢查:檢查各部位配件是否齊全,檢查道岔軌距、導曲線支距、輪緣槽寬度、軌縫處鋼軌錯牙,尖軌動程及密貼等項目是否符合規定。(二)拔接前準備工作1、核對道岔樁點位置,調查道岔拔接段前后軌縫情況。按軌溫調整好道岔拔接段前后線路軌縫,鎖定道岔拔接段前后線路,確定短軌尺寸及根數,并據此準備軌料。2、裝設滑軌。在道岔全長范圍內設置滑軌,間距6米一根,滑軌方向與線路方向要垂直,其長度以能伸到對側鋼軌底為準,未封鎖時滑軌不得伸入。3、準備充足的勞力,備足補充道碴及線上材料,備齊施工料具及線路防護用18、品。檢查鋸軌、鉆眼,小型發電機,拉軌器等小型機械性能是否良好,發現問題及時檢修。(三)道岔拔接1、施工領導人接到經車站值班員傳達允許封鎖線路的施工的調度命令后,即刻向防護員傳達,并按有關規定進行防護。2、在慢行點中,松動撥接段既有線螺栓,涂油后加墊圈上緊并卸下二、五兩根螺栓,將枕盒道碴扒出三分之二。3、封鎖線路后,立即拆卸線路并搬運到適當位置,并應確保不侵限。清篩道床后,按枕下5cm平面拉線平整道碴面,并進行平面振搗。4、安放好滑軌及小滑車后,立即拉入道岔,此時要注意道岔前后部位應同步下滑,確保道岔一次到位。到位后,首先撤出滑軌,將道岔拔直拔順,然后連接道岔前后各類聯接件。 5、檢查扣件,尖軌19、和轍岔心的幾何狀態以聯接配合狀態,有問題及時予以調整。部分回填道碴后,進行起道、拔道作業,找平拔順后,補充道碴并加強搗固。6、完工后立即撤出施工料具,全面檢查道岔、線路情況及施工料具等有無侵限情況,消除危及行車安全因素后,則可撤除停車信號,改設慢行信號防護,并通知車站值班員轉告行車調度員開通線路。開通后的線路,按鐵路施工安全技術規則要求,要嚴格控制行車速度,并做好記錄,第一列車通過速度15km/h,第二列車25km/h,第三列車45km/h,以后按60km/h,運行3小時后逐步提速,6小時后恢復常速。恢復常速后及時撤除慢行防護信號。首趟列車通過后,對道岔進行全面整修達標。及時聯系驗收事宜。在驗收交接前應派專人進行線路養護,確保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