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隧道監控量測資料隧道施工工藝(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528
2024-01-12
10頁
2.36MB
1、鐵路隧道監控量測培訓資料一、監控量測的概念和必要性1監控量測的必要性1.1 隧道工程作為工程建筑物,受力特點與地面工程有很大的差別。由于隧道處于千變萬化的巖體中,其所受外力是不明確的,施工 過程中應采用量測手段掌握受力情況。1.2 隧道在開挖、支護、形成、運營的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存在受力狀態變化這一特征,監控量測可以了解變化情況。1.3 隧道監控量測是隧道施工安全的哨兵,是確保隧道安全施工的前提條件。2監控量測的目的2.1 確保施工安全及結構的長期穩定性;2.2驗證支護結構效果,確認支護參數和施工方法的準確性或為調整支護參數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據;2.3 確定二次襯砌施做時間;2.4 監控過程對周2、邊環境影響;2.5積累量測數據,為信息化設計與施工提供依據;2.6 通過監控量測了解該工程條件下所表現、反映出來的一些隧道工程規律和特點,為今后類似工程發展提供借鑒、依據和指導作用。二、量測項目及要求:1.量測項目:必測項目表序號監測項目測試方法和儀器測試精度備 注1洞內、外觀察現場觀察、數碼相機、羅盤儀2拱頂下沉水準儀的測量方法,水準儀、鋼尺0.51mm3洞內凈空收斂收斂計和隧道激光斷面儀0.1mm4地表沉降水準測量的方法,水準儀0.51mm淺埋隧道必測(H02b)2.量測要求:2.1洞內凈空收斂監測點凈空收斂點量測斷面間距根據圍巖級別、隧道斷面尺寸、埋置深度及工程重要性確定,參考下表確定。3、必測項目監控量測斷面表圍巖級別斷面間距(m)VVI51010 303050100200注:根據鐵道部第120號文件規定:級圍巖量測斷面間距不大于5m,級圍巖量測斷面間距不大于10m。要嚴格執行(文件附后)。凈空收斂量測點距開挖面應小于12m,在每次開挖后盡早埋設讀數,初始讀數應在開挖后12h內讀取,最遲不得大于24h,而且在下一循環前必須完成初期支護變形的讀數。測線布置和數量與地質條件、開挖方法、位移速度等因素有關,本隧道主要采用全斷面法、臺階法、三臺階法、CRD及雙側壁導坑法施工,其主要布置形式見圖“拱頂下沉和凈空收斂測線布置圖”。2.2拱頂下沉監測點拱頂下沉量測斷面間距、量測頻率、初讀數的4、測取等同收斂量測,每個斷面布置13個測點,測點設在拱頂中心或其附近。量測時間應延續的拱頂下沉穩定后。主要布置形式見圖“拱頂下沉和凈空收斂測點布置圖”。洞內監測點不得焊與鋼架上,必須單獨打孔直接安裝于巖體中,預埋測點由鋼筋加工而成,采用沖擊電錘或風鉆鉆孔,埋入鋼架采用直徑不小于20mm的螺紋鋼,前端外露鋼架與埋入鋼筋焊接,直接不小于6mm,加工成三角形鉤。測點用快凝水泥或錨固劑與圍巖錨固穩定,埋入圍巖深度不小于20cm,若圍巖破碎松軟,應適當增加測點埋入深度。(a)拱頂測點和1條水平測線示例 ;(b)拱頂測點和2條水平測線、2條斜測線示例;(c)CD或CRD法拱頂測點和測線示例;(d)雙側壁導坑5、法拱頂測點和測線示例由于隧道內作業機械、設備、人員較多,若不注意很容易碰撞或損壞監測點,現場應加強對作業人員機械相關保護的教育,同時監控量測點埋設后,應及時進行標識,標識牌長21cm,寬15cm,紅底黃字。標識內容例: 20 21DK+-監控量測點嚴禁破壞 15 2.3監控量測頻率隧道拱頂下沉及周邊位移收斂量測頻率、地表下沉量測斷面間距、變形管理等級見下表:地表下沉、拱頂下沉及周邊收斂量測頻率表-1(按距開挖面距離確定的監控量測頻率)監控量測斷面距開挖面距離(m)監控量測頻率(0-1)B2次/d(1-2)B 1次/d(2-5)B1次/2-3d5B1次/7d注:B為隧道開挖寬度。地表下沉、拱頂下6、沉及周邊收斂量測頻率表-2按位移速度確定的監控量測頻率位移速度(mm/d)監控量測頻率52次/d151次/d0. 5-11次/2-3d0. 2-0. 51次/3d0.21次/7d由位移速度決定的監控量測頻率和由距開挖面的距離決定的監控量測頻率之中,原則上采用較高的頻率值。出現異常情況或不良地質時應增大監控量測頻率。三、量測數據整理、分析與反饋應符合下列要求:1.每次量測后應及時進行數據整理,并繪制量測數據時態曲線和距開挖面關系圖。2.對初期的時態曲線應進行回歸分析,預測可能出現的最大值和變化速度。3.數據異常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及時采取加厚噴層、加密或加長錨桿、增加鋼架等加固措施。四、圍巖穩定性7、的綜合判別,應根據量測結果按下列指標進行:1.凈空變化速度持續5.0mm/d時,圍巖處于急劇變形狀態,應撤出洞內所有施工人員2.水平收斂(拱腳附近)速度小于0.2mm/d,拱部下沉速度小于0.15mm/d,圍巖基本達到穩定。3.在淺埋地段以及膨脹性和擠壓性圍巖等情況下,應采用監控量測分析判別。 4.監控量測工作必須緊跟開挖、支護作業。按設計要求布設監測點,并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或增加量測內容。量測數據應及時分析處理。五、注意事項:1.拱頂下沉:A、最終下沉速率小于0.15mm/d,回歸分析表格中分段顯示名稱相應改正為下沉量、下沉速率;B、原始記錄表格、統計表格中下沉量、累計下沉量以mm為單位精8、度不大與0.1mm。C、要具體實測拱頂高度,要求前視倒尺讀數填寫為“-”值,并且,后視讀數不大于1.7m,拱頂沉降點與水準基準點高差大致相當與凈空高度值。D、統計表不用手寫,用電子表打印;原始記錄表格中要以水準測量觀測記錄,并注明所有基準點點號及其高程。2.收斂觀測:A、收斂速率最終小于0.2mm/d,原始記錄、統計表格中收斂儀的正尺(小孔)數據注意是0.025m的倍數(即:0.000、0.025、0.050、0.075),并應到現場具體量測實際寬度距離而定(考慮收斂儀尺身的長度、及其兩個掛鉤)。B、原始記錄中要注明量測時的溫度。C、統計表格用電子表格打印,原始記錄手寫。 中鐵二十三局湘桂鐵路擴改工程V標指揮部附件:鐵道部文件第1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