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施工工藝措施(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610
2024-01-12
17頁
74.50KB
1、一般施工(措施)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振武靈武光伏牛首山330KV變110KV輸電線路工程 編號:致寧夏佑坤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監理項目部:現報上振武靈武光伏牛首山330KV變110KV輸電線路工程土石方分項工程施工措施/作業指導書,請審查.附件:振武靈武光伏牛首山330KV變110KV輸電線路工程施工措施/作業指導書。 施工單位(章):項目經理: 日 期: 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專業監理工程師: 日 期: 總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項目監理部(章):總監理工程師: 日 期: 本表一式 份,由施工單位填報,建設管理單位、項目監理部、施工單位各存 份。填寫、使用說明1此表用于常規施工方案的報審。2施工承2、包單位在每個單位工程動工前,應編制該單位工程主要施工工序的施工方案(措施、作業指導書),并報項目監理部審查,文件的編、審、批人員應符合施工承包單位體系文件相關管理制度的規定.4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要點:a) 文件的內容是否完整,編制質量好壞;b) 該施工方案(措施、作業指導書)制定的施工工藝流程是否合理,施工方法是否得當,是否先進,是否有利于保證工程質量、安全、進度;c) 安全危險點分析或危險源辨識、環境因素識別是否準確、全面,應對措施是否有效;d) 質量保證措施是否有效,針對性是否強,是否落實了工程創優措施。振武靈武光伏牛首山330KV變110KV輸電線路工程土石方分項工程施工措施/作業指導書3、 寧夏鴻利達電力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2017年3月批準: 年 月 日審核: 年 月 日編制: 年 月 日前 言振武靈武光伏牛首山330KV變110KV輸電線路工程土石方分項工程施工措施/作業指導書,在土石方工程工序施工中,基坑開挖安全注意事項等一般規定執行公司基礎施工工藝標準MSD301032004。為確保本工程達標投產目標,針對基礎工程設計要求和基礎工程特點編制基礎工程補充工藝措施,指導本工程施工。編寫依據是1、振武靈武光伏牛首山330KV變110KV輸電線路工程施工設計圖紙2、振武靈武光伏牛首山330KV變110KV輸電線路工程施工組織措施計劃3、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4、(GB502332005)4、110500KV架空電力線路工程施工質量及評定規程DL/T 5168-2002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GB50204-92)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技術規定(JGJ/T-55-96)7、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8、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達標投產考核標準(2005版)對于措施中規定的方法,在施工中必須嚴格遵照執行,如發現措施中有不合適或不正確的地方,各施工隊應及時報告項目部,由項目部工程技術組負責糾正,施工隊無權更改或隨意使用其它方法.本補充工藝措施下發后,施工隊應密切注意其依據文件變更的可能性。項目部工程技術組負責將最新文件涉及到措施5、變化的內容以書面形式通知各施工隊.作業條件1、技術準備1。1、已做好圖紙會審工作,保證完成合同規定的各項技術要求和指標。已組織各隊人員學習和審查施工圖紙,領會設計意圖,掌握工程建筑和結構的形式和特點,對于設計中的不詳之處及疑難點,及時做出解決并積極與甲方、監理、設計單位溝通,把設計中的變更盡可能解決在開工之前。1.2、項目部對方案進行研究討論后,逐級進行技術交底,以指導施工.1。3、組織所有技術人員認真學習有關規范、規程、標準,尤其要掌握國家強制性條文并在施工中嚴格執行。1。4、組織相關人員認真學習監理規程,積極配合監理單位的工作,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展開.1.5、提前作好專業與土建的技術協調配6、合工作。2、現場準備2。1、清除現場障礙物,場內施工用地硬化,并做好排水坡度,尤其是堆放大型重要材料的場地要平整夯實。2。2、按消防要求,設置足夠的消火栓及滅火器。2.3、根據給定的永久性坐標和高程,設立永久性控制樁位并進行標識和保護。2.4、按照施工現場平面圖,作好現場各項施工臨時設施。2.5、建立周邊環境關系的聯系渠道,與城管、交通、環衛、公安、街道、給排水、供電等單位簽定有關協議,確保施工正常順利進行。2.6、設置安全生產標牌和現場道路指示標志。2.7、材料存放場地:主要材料如水泥、砂石料,鋼筋等要存放于現場,本著合理利用場地的原則,在施工中根據材料需用量計劃組織材料進場,并按平面圖指定7、位置及規定方式儲存或堆放。預設施工材料堆放場應提前做好硬化及排水措施,并做好標識。防止材料丟失和損壞。2.8、現場內設置停車位,便于各方車輛進出。3、計量工作計劃準備3。1、為了加強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的管理,保證工程質量及進度,項目經理部設專職計量技術負責人1名,有較高素質測量工配合工長落實測量措施。對計量方案的現場實施情況進行把關,按期對現場進行抽查。3。2、現場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計劃3.2。1根據工程質量的要求配備相應精度的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來滿足工程需要。土建試驗、檢驗、測量、計量設備一覽表 表33序號器具名稱型號數量配置部門用途1經緯儀DT02C1臺測量放線2經緯儀TDJ6E18、臺測量放線3經緯儀DT02級1臺測量放線4水準儀DS3級3臺測量高程測量5鋼卷尺50m3把測量長度量測6塔尺5m5把測量高程測量7水平尺550MM5把工程、質檢水平檢測8盒尺5m10把工程、質檢長度量測3。2。2、對于進入工地現場的所有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必須貼上檢定標識,并注明有效期,禁止使用未檢定或檢定不合格的設備。3.2.3、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設專人保管和使用,定期對儀器的使用情況進行檢查或抽查,并對重要的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建立使用臺帳。對于在檢查中或使用過程中發現異常的設備,及時組織檢定和維修。3。2。4、所有正在使用的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必須按操作規程操作,并正確讀數,防止因9、使用不當造成計量數據有誤的現象發生,從而避免造成工程質量隱患。第一章 土石方工程施工現場布置、流程一、土石方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基礎開挖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基礎基礎基礎基礎工具區材料區電源區工 棚8m2mm基坑開挖寬度2m3m5m6m2m4m線路通道土方堆放土方堆放入口入口二、基礎施工流程在基礎施工當中,從復測分坑、基坑開挖到基礎澆制、回填、養護,每一道工序都應認真負責,工作人員應嚴格核實和校對有關技術數據,把好施工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的質量關。基礎工程施工工藝流程及施工過程控制圖拆模及抹面施工復測分 坑挖 坑扎鋼筋及支模澆制澆混凝土回填土清理現場平整基面運輸鋼筋模板運輸底拉盤安裝底拉盤運輸砂石水泥10、養 護第二章 土石方工程施工工序、措施一、線路復測1.1本段線路桿塔位均以埋設木樁作為標志,部分直線塔位現場無樁者,以桿塔檔距為準。凡丟失或毀壞的桿位樁,補定時以路徑縱斷面圖中里程和高程為準。1。2施工測量必須使用游標最小讀數不大于1的經緯儀,且經緯儀必須有檢測合格證。1.3線路復測內容包括線路的直線性、轉角度數、檔距、塔位高差以及地形地物之間的高差和沿線跨越情況,復測結果應與路徑平斷面圖、桿塔明細表及基礎明細表相同.1。4施工測量必須由測工擔任,測量中所立花桿和塔尺應垂直于地面.1。5標樁上書寫文字或符號時,應用紅油漆且書寫清楚,并由專人做好線路復測記錄。復測記錄應如實填寫,且應字跡工整清楚11、.1.6線路復測時,兩相鄰直線樁之間橫線路偏差不超過50mm,順線路偏差不大于設計檔距的1,轉角樁的轉角度數偏差不超過130。1。7交跨復測時,核查被跨越物名稱,測量被跨越物高程,交跨角及與最近桿塔的距離,并做詳細記錄.1。8復測時若實際復測結果與設計不符時,應及時向項目部匯報,由項目部協同設計院進行復勘處理.二、基礎分坑2.1 分坑是在線路復測完畢后的工作.分坑前應首先校核相鄰的檔距和直線性,若是轉角塔,應校核轉角度數,并查看塔位地形,對塔位基礎各腿所處位置有大概的估計,對塔位的真實位置進行最終認定.2.2基礎分坑前必須按桿塔明細表、分坑圖、桿塔基礎配置表核對桿塔型號、呼稱高、轉角度數、降基12、面值、基礎型號、地腳螺栓規格及根開等,若有不符時,及時通知項目部,處理后方可繼續施工.2。3將儀器架設在中心樁上,對準前后視,若是轉角塔準確測量出實際角度,定出二等分線樁,一般要求二等分線樁應設在離中心樁20m以外不易受到人為破壞的特征地貌處,并且釘設好的二等分線樁時必須由另外一名測工進行復勘校核,如現場不具備該條件時,應由本人采用大、小角兩次測量,分別進行校核.2。4儀器仍在中心樁上,對準前后二等分線樁,并注意中心樁位移方向及位移值.如是直線塔對準線路方向前后,依照分坑圖表準確釘設四個基礎中心樁A、B、C、D及控制樁.其分坑樁的距離依照分坑數據表中數值進行分坑,要求分坑樁間必須用塔尺準確操平13、,操平高差不大于5mm。2.5分坑樁訂好后,及時用鋼卷尺對基礎根開和對角線根開進行校核,要求根開對角線誤差不大于0。2%的根開值,同時將儀器再架設在塔位中心樁上,對整基基礎分坑扭轉進行測量,要求扭轉誤差角度不大于5。三、分坑分坑時以基礎底板尺寸為基準,考慮底板支模工作面以及地質情況放坡因素加大后,給出坑口開挖尺寸線,并由測工、技術員現場對挖坑負責人進行交底.四、挖坑4.1 基坑開挖時,首先應該核實地質情況與工程地質勘測報告中描述的地質情況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應及時通知設計單位處理.同時應通知監理工程師對地質進行驗證。4。2 基坑開挖應保留塔位中心樁,作為校驗立柱頂高、基礎埋深的參照標志,若不能14、保留,應將塔位中心樁引出。4。3鐵塔的基礎基面以給定的施工基面確定,同基基礎坑在允許誤差的范圍內,應按最深坑操平.4.4 各種埋深定義如下:鐵塔基礎指基礎底板的底面至中心樁地面的距離。4。5基礎坑的深度以設計為主,當施工誤差超過有關規定的要求時,應按規范規定處理;有可能危及基礎穩定、交叉跨越等涉及到線路運行安全時,應及時上報項目部。4.6施工場地平整和基坑開挖,應保留塔位中心樁,作為校驗柱頂標高,基礎埋深的參照標志,若不能保留,應將塔位中心樁引出保留。注意事項:機械開挖坑深必須按設計深度預留300mm進行人工修坑,坑深誤差不得超過+100mm、-30mm.當坑深誤差不超過+100mm時應回填土15、夯實處理。當坑深誤差超過+100mm時應鋪石灌漿處理。基坑開挖后,若發現地質與工程地質勘測報告書中的描述不符時,應及時通知設計單位處理。并及時通知監理工程師進行驗證。五、土石方工程施工特殊要求基礎施工應遵照110500KV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3390)和線路工程建設部、監理的有關文件.5。1 基礎施工中必須重視塔基及附近的環境保護,施工完畢后應恢復原地貌.位于山地的桿塔基礎在基坑開挖中,嚴禁破壞基坑附近原狀巖土整體特性.5.2對于地形、地質條件復雜的塔位,施工時與設計部門密切配合,積極聯系,確保施工質量。第三章 土石方工程施工安全措施1土石方開挖安全技術措施1。1。進入施工現場16、人員必須正確配戴安全帽。1。2。現場施工人員應分工明確,互相配合,明確現場安全負責人,負責現場的安全監督。1。3。坑深超過1.5m時坑下作業人員應使用爬梯上下。1.4。現場負責人應注意坑壁的穩定性,根據土質適當放大邊坡,并清除坑口附近的危土及石塊。1。5。在坑邊工作或行走時,注意落腳處可靠性,防止人員墜入坑內.1.6。坑內、坑外同時作業時,坑外必須設專人對坑內作業監護,坑外作業人員不得向坑內拋擲材料和工器具。1。7。坑口邊緣0.8m以內不得堆放材料和工具。1.8.巖石基礎開鑿時,必須設立一名安全監護人,操作風鉆人員必須佩帶防塵面罩和勞動保護用品,防止機械傷人,防止巖石坍塌傷人。1。9人工開挖基17、坑時,應事先清除坑口附近浮土及大土塊,向外拋扔時應防止土石回落傷人。2、交通運輸安全技術措施2.1所有車輛每天出車前,司機必須對所駕駛的車輛 (包括手扶拖拉機等運輸機械,下同)進行主要項目的檢查,不開帶病車。 2。2駕駛員應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飽滿充沛的精神狀態,晚上沒有任務的情況下,駕駛員應早休息早起床、晚上不得酗酒。2。3車輛在主干公路上行駛時,由于車流量大,人口密集,路況復雜,司機一定要小心謹慎,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并保持中速行駛,不開英雄車、賭氣車、疲勞車。2。4車輛在現場行駛時應先對路況進行調查,不可冒險行車,若遇危險地段務必停車查看,確無問題后方可通過,且應有專人下車指18、揮。乘車人亦需全部下車。2。5施工人員乘車到現場不得將身體任何部位伸出車廂之外,不得在車廂內打鬧、玩耍。2。6運輸器材時,器材要擺設整齊,布局合理,綁扎牢固,若遇裝載報桿、塔材等超長物件時,必須懸掛紅布標志,行車時要注意空中、地面、兩側有無障礙物,轉彎時要 ”一慢二看三通過”。卸車時,車輛必須停放在安全平坦的地帶,不得停在斜坡,塌方或交通路口等地方.車輛要拉好手閘。2.7手扶及四輪拖拉機是專用車,不得到公路上行駛,且必須由持有執照的專人操作.2。8嚴禁無駕駛執照人員開車和酒后開車。2.9事先調查和了解器材的重量、外形尺寸、技術要求、運輸路線以及道路坡度、路面完整情沉、沿途公路橋梁涵洞的分布情況19、和安全承載能力,橋洞高度、隧洞尺寸等。2.10運輸道路要有足夠的路面寬度和轉彎半徑。2.11運輸過程中要準備一定數量的道木、鐵鍬、鋼絲繩、千斤頂等,作為臨時故障時用。2。12運輸的器材不得超載、超高、超長,而且必須將器材綁扎牢固,支墊平穩。2.13運輸過程中掌握車速,不得超速行駛。第四章 文明施工和環境保護1.施工現場布置施工負責人在基礎施工前,應對現場進行細致調查和查看,布置施工現場。內容包括材料的堆放地點,攪拌機的安置地點、上料路線、工器具的放置及標語、圍欄、警示牌等。施工現場需制做“施工重地,閑人免進的標牌,周圍應用防護欄圍起。并在必要時張貼標語,告示安全注意事項。2.明確基礎材料標識 20、在工地材料站和現場均應詳細掛牌標識基礎鋼材的規格、數量和用途。對基礎澆制現場的混凝土配合比用黑板明確標識。3。搞好現場場地平整工作對各種材料的堆放場地應作相應的平整。水泥堆放場地應選擇地勢較高,避開自然水流沖刷地帶,在平均地面基礎上墊高200mm。對現場基礎鋼筋的現場擺放采取防銹防污措施,砂石料的堆放應在地面上應鋪設彩條布。4。環境保護4.1不允許就地傾倒,要求搬運至塔位附近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地方堆放,且不影響農田耕作.4.2基礎骨料堆放時應在底層墊彩條布,以減少對周邊地質(土質)及植被或莊苗的破壞.4。3為保護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施工時注意盡量避免林木砍伐、不要破壞塔位附近植物,妥善處理好21、產生的施工垃圾。4。4施工后要盡可能恢復塔位原始狀態。4。5施工現場作業完畢后應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應設置安全防護圍欄,懸掛安全警示標牌,做到文明施工。4。6各施工點應對所用的機械進行必要的維修、保養,對存在漏油現象的要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減少油質對土壤的污染.4。7現場不許亂砍亂伐,施工完畢后應及時清除工程廢土,恢復自然地貌.4.8不得隨意踐踏農作物,破壞果園及樹木,不得隨意在山上打獵。4.9各塔位在基礎施工后的余土,不允許就地傾倒,要求搬運至塔位附近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地方堆放,且不影響農田耕作。4.10施工前,做好部門及農戶的協調工作,減少施工阻力。4.11做好與當地農戶的團結工作,尊重22、當地生活習慣和民族宗教風俗,做到文明施工。第五章 危險源的辯識及預防措施基礎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危險源的辯識及預防措施:序號危險源預防措施1習慣違章:1.進入施工現場戴安全帽不系帶;2.高空作業未系安全帶, 沒有二道防護措施;3。安全防護用具在使用前未進行安全檢查;4。施工現場未宣讀安全工作票;5.未按操作規程施工;6。隨意更改施工方案;1. 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工程開工前進行一次安規考試;2. 按工序堅持施工組織措施技術交底制度;3. 加大監督檢查力度,進行施工現場的跟蹤檢查,及時制止和糾正違章現象,消除施工過程中的事故隱患,實行嚴管嚴罰。2交通運輸:1.雨天路滑行車不安全;2.超速超載;3。疲勞駕駛.4.運輸道路狹窄。5.橋路彎急,行車安全.6.機動車輛載用人員上下班.1. 加強對司機的安全教育,遵守交通規則;2. 嚴禁超速超載和酒后開車,加大處罰力度。合理安排運輸工作,避免疲勞駕駛。3. 拓寬、修整運輸道路,限速行車、押車人員配合指揮。4. 嚴禁人員超載、打鬧,安裝高馬槽,行進中嚴禁上下車。3基礎工序:1.開挖基坑時的防范措施1. 開挖基坑時,應避免破壞地下通訊設施、電纜、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