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文化石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4698
2024-01-12
3頁
14.42KB
1、外墻文化石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法1、工藝流程:基層清理T放線T拌粘貼料T排磚T鑲貼文化石T專用勾縫劑勾縫T養護 T檢查驗收2、施工工藝:(1)基層清理:外墻保溫抗裂砂漿基層清理干凈;粘貼前墻體和磚(石) 務必保證一定濕度,太干燥的強體一定要噴水,太干燥的磚石一定要濕潤。(2)放線:根據圖紙設計要求先放出窗兩側、上的窗邊1mm線。窗 兩側豎向線上下層必須垂直。文化石粘貼線按每層起步線每4mm彈出一道水 平線,依次劃分。在露臺、陽臺處墻體粘貼文化石需在露臺、陽臺面上來20cm做為施工縫, 等露臺、陽臺在該處防水施工完成后,方可粘貼該處文化石。(3)拌專用粘結料:按文化石專用粘結劑配比拌料。(4)排磚:2、將文化石顏色、形狀、大小按比例搭配擺放在平地上。1)模型組合:為保證文化石上墻后的整體搭配效果,鋪貼前須先將整箱文 化石掏出放在平整地面上,并參照樣板的模型和顏色的搭配比例進行組合搭配, 相近尺寸、形狀、顏色的文化石不要相鄰;規則的和長條型系列的須按水平鋪貼, 散石及亂型系列的則無需水平鋪貼。2)顏色選用:在地面上平鋪時每種顏色必須錯開搭配排放,有少量的不同 顏色以點綴使用,以突出顏色的質觀感。(5)鑲貼文化石:1)按排列好的次序鋪貼,應先鋪貼轉角再依轉角石水平線為基準粘貼平面 石。將文化石背部浸濕或刷濕,在背部中央涂抹粘結劑,堆起呈山形狀并緊壓在 墻面上充分按壓,使巖石周圍可看見料漿擠出(粘3、接砂漿層文化石約1015mm 厚)。鋪貼時縫隙要留的均勻,約1520 。水平縫長度不超過四塊文化石或 90cm鋪貼范圍,上下禁止有通縫。對于面積較大處,為保證水平縫隙的平直, 應在墻面上彈出水平控制線,間距4mm。2)切割和修整:如果文化石尺寸不符合施工實際要求時,可通過切割處理 來調整尺寸,可使用寬嘴鉗子或短柄斧。在包裝箱中也可以找到破裂的文化石, 這些文化石可用來填充大塊文化石的間隙。為了更加美觀,應使用砂漿對切割的 邊沿進行修補。當處于視線以上時,可將切邊置于上方,當處于視線以下時, 可將切邊置于下方。3)門窗洞鋪貼方法: 當門窗洞側面有GRC時,貼至GRC即可,當門窗洞側面為退臺時,文4、化石 向退臺內側拐至退臺橫面后收一齊茬,剩余窗幫做法為墻體抹灰后刷相應顏色外 墻涂料,文化石貼好后退臺寬度為1mm。 在同一面墻上與涂料水平或垂直分割時,文化石必須收直。(6)專用勾縫劑勾縫:首先對縫隙進行清潔處理,然后用特制錐形塑料袋 或特制射槍裝填粘接砂漿(摻有勾縫原料,比例按勾縫原料說明攪拌)來填縫隙(注意把握深淺,恰當的縫隙深度能保證產品良好的立體效果)。填縫料初凝后, 用竹片等將多余的填縫料除去,用沾水的毛刷修理縫隙表面。(7)養護:文化石鋪貼好之后,需要對文化石進行霧狀噴水,持續三天, 噴霧建議采用農用便攜式手壓噴霧機,噴涂時噴頭離文化石墻面的距離保持30 50 ,這樣噴涂的效果比5、較均勻。3、質量標準(1)文化石應質地堅固,其品種、規格、尺寸、色澤、圖案必須符合設計規定。(2)文化石鑲貼必須牢固,無歪斜、缺楞、掉角和裂縫等缺陷。其性能指標均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3)粘接強度符合要求,整體平整、垂直,相鄰石塊大小、形狀、顏色組 合得當。表面潔凈、起堿、污痕,無顯著的受損處,無空鼓。(4)水平、豎直方向均無較長距離的通縫,保證水平向通縫不超過4塊文 化石,豎向通縫不應大于3皮,拐角處上下錯茬連接。(5)文化石縫隙勾出后要平整、均勻、密實,寬度均勻,深淺一致(一般 稍深更能體現文化石的立體感),達到原始、自然、粗樸的視覺效果(6)流水坡向正確,滴水線順直。4、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基層表面偏差較大,基層處理或施工不當,文化石勾縫不嚴,又沒有 灑水養護,各層之間的粘結強度很差,面層就容易產生空鼓、脫落。(2)粘結砂漿配合比不準,稠度控制不好,砂子含泥量過大,在同一施工 面上采用幾種不同的配合比砂漿,因而產生不同的干縮,亦會空鼓。在貼文化石 砂漿中嚴格按工藝操作,重視基層處理和自檢工作,要逐塊檢查,發現空鼓的應 隨即返工重做。(3)墻面臟:主要原因是勾完縫后沒有及時擦凈砂漿以及其他工種污染所 致,可用棉絲蘸稀鹽酸加20%水刷洗,然后用自來水沖凈。同時應加強成品保護。(4)外墻面磚粘貼完畢后,必須經過項目部檢查驗收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