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腿固定獨立式塔式起重機安裝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884963
2024-01-16
19頁
161.93KB
1、TC6517B-10型塔 式 起 重 機安裝施工方案工程名稱:工程地址:施工單位:使用單位:編 制:審 批:審 核:目 錄1.工程概況、塔機說明及編制依據2.工程管理目標3.施工項目組織機構及職責4.安裝前的準備工作5.塔機基礎的驗收6.塔機的安裝工藝流程7.安裝后的檢查8.載荷試驗9.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10.塔吊頂升安全操作規程11.群塔作業措施12.應急預案13.施工現場的急救步驟14.現場救護注意事項15.傷亡事故的報告附表一:TC6517B塔機各機構總成件重量表1 工程概況、塔機說明及編制依據1.1 工程概況項目名稱:工程地址:使用單位:施工單位:計劃開工日期: 計劃完工日期:出廠編號2、: 監督檢驗證號:設備名稱及型號:1.2 TC6517B-10型塔機性能本塔機為xx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QTZ160(TC6517B-10) 型支腿固定獨立式塔式起重機:最大工作幅度65m,獨立高度52m,最大起重量10t,末端起重量1.7t,額定起重力矩為1600kNm。塔身由1節塔身預埋固定基節MQQ、1節標準節MQQ、16節標準節MQ、頂升套架、回轉總成、駕駛室、塔頭、平衡臂、起重臂、拉桿等組成。注:塔身預埋固定基節MQQ的上下端面都有16顆螺栓連接孔;標準節MQQ下端面有16顆螺栓連接孔,上端面有12顆螺栓連接孔;標準節MQ上下端面都是12顆螺栓連接孔。塔身節規格都為20003、*2000*2800。TC6517B-10塔機45米臂時,起重性能如下:幅度(m)2.518.720.022.525.027.530.0起重量(t)2倍率5.004倍率10.009.258.087.156.395.77幅度(m)32.535.037.540.042.545.0起重量(t)2倍率5.004.894.504.163.863.604倍率5.244.794.404.063.763.501.3 編制依據 1.3.1TC6517B-10型塔機安裝使用說明書 1.3.2 GB5144-2006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 1.3.3 JGJ80-9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1.3.4 JGJ464、-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1.3.5 JGJ33-2001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 1.3.6 GBT 5031-2008塔式起重機2 工程管理目標 2.1 質量目標u 施工工藝執行率100%;u 工程竣工一次驗收合格率100%;u 確保設備安全無故障運行,現場服務滿意率100%;2.2 工期目標u 在保證安全、質量前提下,本工程單臺塔機應在 天內安裝/拆卸完畢。2.3 安全管理目標u 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率100%;u 安全防護用品正確配備率100%;u 無高空墜落事故、觸電事故、起重設備坍塌事故及重傷事故的發生。3 施工項目組織機構及職責3.1 施工項目部組織機構根據施工合同5、或協議的要求、對塔機安裝、運輸、拆卸全過程進行管理和監控,確保質量目標、工期目標的實現,確定如下組織機構,并明確分工職責:安全員施工工長塔機安拆工隊塔機安拆班組項目經理現場配合人員汽車、塔吊司機技術員安裝電工起重指揮項目部組織機構圖3.2 施工人員職責分工職 務姓 名工 作 職 責項目負責人負責整個項目實施,保證工期、質量安全處于受控狀態。技術負責人負責技術方案制定,確保方案的正確性,科學性和可行性。安全負責人落實安全責任制度,負責檢查,監督現場人、機、物安全性、可靠性,制止違章作業,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現場工長 負責現場的統一安排和現場指揮。安裝負責人負責現場的吊裝指揮;負責每日的工作安6、排,安全交底、工作記錄,嚴格執行施工方案,制止任何違章作業。安拆 工嚴守工作紀律,服從正確安排,正確使用勞保用品,防護齊全,嚴守工作崗位,嚴格遵循操作規程。起重指揮2人負責檢查吊具、索具安全性,保證吊點正確,物件平穩,指揮信號清晰、明確。塔吊司機1人嚴守操作規程,嚴格按照日常保養維護檢查,確保塔吊處于良好狀態。4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4.1 塔機入場前使用單位項目部現場的準備工作4.1.1 根據項目部的施工要求對塔機進行合理布置和準確定位。4.1.2 為滿足塔機安裝及正常使用,配備符合安全要求的專用配電箱,并距塔機中心不大于3m,塔機正常工作需的功率為:71.5 kw。4.2 塔機安裝前本公司的準7、備工作4.2.1 施工技術準備4.2.1.1 工程部技術人員必須提前進行現場實地勘測,仔細地考慮在安裝及今后拆卸中可能碰到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對疑難問題及時同施工單位項目部溝通,共同商討解決對策,確保施工順利安全的進行。4.2.2 安裝前塔機的檢查、維護4.2.2.1 做好保養、檢查,清理安裝部件,做好裝運準備。4.2.3 根據塔機安裝需要,必備的施工設備、機具及安全防護用品如下:4.2.3.1 施工機械 塔吊安裝由汽車吊實施,汽車吊由項目提供。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汽車吊50臺14.2.3.2 工具及索具(對所使用的索具、吊具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確認完好無損方可使用)8、序號名 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 注1手動葫蘆5 t個22專用工具主要是扳手套1隨機配置3安 全 帽頂104安 全 帶條105起重用鋼絲繩619-1550-18.5根4L = 4 m吊標準節6起重用鋼絲繩619-1550-18.5根4L = 8 m吊較重的部件7起重用鋼絲繩619-1550-24.5根4L = 8 m吊起重臂等8卸 扣5噸 個49卸 扣2.5噸 個410撬 棍30根212大 錘18磅把413麻 繩18米5014鐵 絲8號公斤1015沖 銷24根2長度L = 300mm16勞保用品手套、防滑鞋等套若干根據需要配置5 塔機基礎的驗收5.1 塔機基礎的定位及制作由使用單位施工項目部負責完9、成。5.2 固定支腿的安裝十分重要,按以下程序施工: 將4只固定支腿與一個塔身預埋支腿固定基節MQQ裝配在一起。根據施工方便性,當鋼筋捆扎到一定程度時,將裝配好的固定支腿和塔身預埋支腿固定基節MQQ整體吊入鋼筋網內。固定支腿周圍的鋼筋數量不得減少和切斷。主筋通過支腿有困難時,允許主筋避讓。吊起裝配好的固定支腿和塔身預埋支腿固定基節MQQ整體,澆注混凝土。在塔身節的兩個方向的中心線上掛鉛垂線,保證預埋后塔身節中心線與水平面的垂直度1.5/1000。預埋支腿固定基節MQQ每端有12個螺栓連接孔。固定支腿周圍混凝土充填率必須達95%以上。 5.3 在塔機進場安裝前,使用單位施工項目部須提供以下有關基10、礎資料:5.3.1 基礎地耐力報告;5.3.2 基礎制作技術方案(幾何尺寸、制作工藝、施工圖、變更計算書等);5.3.3 固定支腳水平度測量報告;5.4 與使用單位施工項目部安全、質檢部門進行塔機基礎驗收,各方在驗收表上簽字認定并報施工監理簽字后,方可進行安裝作業。6 塔機的安裝工藝流程6.1安裝標準節MQQ(1.635t)和1節標準節MQ(1.31t)。6.1.1將塔身預埋支腿固定基節MQQ(1.645t)節裝配在固定支腿上,用16顆M36的高強螺栓連接固定。6.1.2再吊裝1節標準節MQQ安裝在固定基節MQQ上,然后吊裝1節標準節MQ安裝在標準節MQQ上,用12件10.9級高強度螺栓連接牢11、靠(標準節上有踏步的一面應在同一平面且要考慮塔機的降塔拆卸)。注意:M36高強螺栓的預緊力矩為2400NM,每顆螺栓上安裝兩個墊圈和兩個螺母并擰緊防松。6.2安裝頂升套架(4.3t)6.2.1平臺組裝油缸,頂升橫梁、套架平臺等;6.2.2吊裝拼裝好的頂升套架吊裝慢慢地套入標準節。將套架的爬爪放在第二節標準節上部的踏步上固定好。注意:頂升油缸必須與塔身踏步同側。6.2.3將液壓泵站吊裝到套架平臺上,并檢測液壓系統是否可用。6.3安裝回轉支座總成(5.0t)、駕駛室(0.5t)。6.3.1在平臺上將兩根引進導軌、駕駛室、回轉平臺組裝在回轉機構上;6.3.2將回轉支座總成吊到標準節MQ上,導軌位于頂12、升引進標準節的方向,用M36的高強螺栓將其與回轉支座相連。6.3.3操作頂升系統,將套架頂升至與下支座的耳板相接觸,用銷軸將套架與下支座連接。6.4安裝回轉塔身(1.38t)將回轉塔身吊裝到回轉總成上,用4根銷軸將回轉塔身和回轉上支座進行連接,并張開開口銷。注意:安裝起重臂與平衡臂支耳的方向不要裝反,靠近重量限制器的支耳與起重臂相連。6.5安裝塔帽(1.55t)6.5.1在平臺上將塔頂上的欄桿、平臺、爬梯、力矩限制器、平衡臂及起重臂的拉桿組裝在塔帽上6.5.2將塔帽吊起,放在回轉塔身的連接耳板內,用4件銷軸將塔帽與回轉塔身連接,穿好并張開開口銷。注意:將塔頂垂直的一側對準上支座的起重臂方向。613、.6裝配平衡臂(8.4t)。6.6.1在平臺上拼裝好平衡臂,將起升機構、扒桿、電控箱、電阻箱、平衡臂拉桿裝在平衡臂上,并固接好,回轉機構接上臨時電源,將回轉支承以上部分回轉到便于安裝平衡臂的方位。6.6.2吊起平衡臂(8.4t)(平衡臂上設有4個安裝吊耳),用定軸架和銷軸將平衡臂與回轉塔身固定聯接好。6.6.3將平衡臂逐漸抬高至適當的位置,便于平衡臂上拉桿與塔頂上平衡臂拉桿順利相連,將拉桿用銷軸鉸接,穿好并張開開口銷。6.6.4緩慢地將平衡臂放下,再吊裝一塊3t重的平衡重安裝在平衡臂靠近塔身方向的安裝位置上。6.6.5系牽引繩,以便更好的控制平衡臂的方向,方便安裝。6.7裝配45m起重臂(8.14、046t)6.7.1在塔機附近平整的枕木上拼裝好起重臂。6.7.2將維修吊籃緊固在載重小車上,并使載重小車盡量靠近起重臂根部最小幅度處,安裝好起重臂根部處的牽引機構,卷筒繞出兩根鋼絲繩,其中一根通過臂根部導向滑輪固定載重小車后部,另一根通過起重臂中間及頭部導向滑輪,固定于載重小車前部,在載重小車后部設有3個繩卡,繩卡壓板應在鋼絲繩受力一邊,繩卡間距為鋼絲繩直徑的6-8倍。6.8安裝拉桿及拉桿托架。在距離起重臂根部20.4米重心位置的左右兩側約2米處安裝吊索。6.9安裝起重臂(8.046t)6.9.1吊起起重臂(8.046t),將其插入回轉塔身的耳板內,用銷軸連接好,并穿好開口銷。6.9.2將起15、重臂再抬高約30度,接通起升級機構的電源,將起升級鋼絲繩穿過拉桿頭部的滑輪。6.9.3開動起升機構將拉桿慢慢拉近塔頂的拉板。用銷軸將起重臂的前后拉桿連接好。6.9.4系牽引繩,以便更好的控制起重臂的方向。6.10穿繞起升鋼絲繩將主卷揚鋼絲繩從卷筒引出,從塔帽、起重臂根部、吊鉤、起重臂中間滑輪穿過,在起重臂前端固定。6.11安裝余下的平衡重(4塊3噸和1塊1.5噸),各部進行調試、運轉。6.12 頂升加節(按現場情況,需頂升9節)6.12.1將液壓泵站就位并接通液壓系統管路及電路,裝好引進小車,將一節標準節吊至爬升架引進小車的正上方,緩慢落下吊鉤,使標準節比較合適地落在引進小車上。 6.12.216、頂升配平。塔機再吊一節標準節,使用回轉機構上的回轉制動器,將塔機上部機構處于回轉制動狀態,不允許有回轉運動。來回移動小車的位置,觀察套架的16個導向輪與標準節的間距相等,即為塔機平衡狀態。6.12.3拆除下支座四個支腳與標準節的連接銷軸;將液壓頂升系統操縱桿推至“頂升方向”,使爬升架頂升至下支座支腳剛剛脫離塔身的主弦桿的位置。6.12.4開始頂升工作, ,將頂升掛板掛在距離最近的一組標準節踏步的槽內,插入安全銷,開動液壓系統,使活塞桿伸出, 頂到一個行程后,用鎖靴(聯接座)將頂起的部分固定在塔身頂升耳座上。將掛靴上的安全鍥取下,從頂升耳座上取下掛靴,提起油缸使橫梁與掛靴一起升到另一個耳座上,然17、后把掛靴掛到另一個耳座上,并用安全銷將其鎖好。提起操縱桿,使頂升套上的鎖靴(聯接座)與頂升耳座脫開繼續下一個頂升過程直至頂升的距離能放入一個標準節為止。6.12.5引進標準節,用銷軸將標準節與下面的過渡節或標準節相聯,再用套架上的頂升用安全銷軸把引進的標準節與下回轉支座相聯。6.12.6塔機加節達到所需工作高度后,應旋轉起重臂至不同的角度,檢查塔身各接頭處,基礎支腿處螺栓的擰緊問題(哪一根主弦桿位于平衡臂正下方,就把這根弦桿從下到上的所有螺母擰緊,上述連接處均為雙螺母防松)。7 安裝后的檢查。7.1 調試各安全裝置、驗收。7.2 塔機檢查。7.3 保證運行機構電氣連接完好。7.4 檢查底盤下的18、電力是否順暢,以防損壞。7.5 檢查塔身連接銷軸是否固定到位,安全銷是否開口。7.6 檢查基礎節扶梯延伸部分的安裝情況。7.7 檢查小車檢修平臺是否安裝就位。7.8 檢查平衡臂上走道與護欄的固定情況。7.9 檢查起升和變幅鋼絲繩穿繞是否正確。7.10 檢查平衡臂配重的固定情況。7.11 檢查平衡臂走道上有無雜物,防止塔機運轉時墜下。8.載荷試驗8.1 空載試驗 各機構應分別進行數次運行,然后再做三次綜合動作運行,運行過程中各機構不得發生任何異常現象,各機構制動器、操作系統、控制系統、連鎖裝置及各限位器、限制器應動作準確、可靠,否則應及時排除故障。8.2 負荷試驗 在最大幅度處分別吊對應額定起重19、量25%,50%,75%,100%,按空載試驗要求進行試驗。運行過程中不得發生任何異常現象,各機構制動器、操作系統、控制系統、連鎖裝置及各限位器、限制器應動作準確、可靠。8.3 靜態超載25%實驗(四倍率)空載試驗、負荷試驗合格后,進行靜態超載實驗。根據不同起重臂長,靜態超載實驗載荷如下表所示:臂長幅度I吊重I幅度II吊重II4518.7m12.5t45m4.38t在以上幅度和幅度,以最低安全速度將對應的吊重離地0.2米左右,記錄下離地距離,保持10分鐘,卸載后檢查金屬結構和焊縫的質量情況及有無永久變形。注意:靜態超載實驗不允許進行變幅和回轉。8.4 超載10%動態實驗(四倍率)在最大幅度處,20、吊重3.85t,對各機構對應的全程范圍內進行3次動作,各機構應動作靈活,制動器動作可靠。機構及機構個部件無異常現象,連接無松動和破壞。9. 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項9.1 塔吊安裝安全措施9.1.1 安裝作業之前,組織學習安裝(拆卸)安全技術方案,對班組作業人員進行技術方案交底,對分項工作內容、技術要求、安全措施以及注意事項等進行單獨交底。9.1.2 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司機、吊裝指揮、電工及檢驗人員要持證上崗;進入作業現場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時要系好安全帶,著防滑鞋,冬季、雨季應采取防滑措施。9.1.3 遇有架空輸電導線的場所,要保證電源線與架空輸電線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如條件限制不能保21、證安全距離,要與有關部門協調,采取有效安全防護措施后方可架設。9.1.4 作業人員必須遵守高空作業規則,嚴禁酒后上崗及高空拋物等一些不安全行為,安裝基本塔時遇六級風以上禁止作業。9.1.5 套架、回轉支承座、平衡臂、起重臂等大件吊裝作業前,現場負責人必須進行專項安全技術交底,每次起吊離平臺20mm左右時必須停機,檢查安全平穩性,確認安全可靠方能繼續起吊。9.1.6 對長大物件吊掛點應準確,保證被吊物件平衡,起吊前應先用穩固繩把兩端栓牢,防止重物旋轉、擺動和碰撞。9.1.7 安裝作業區(5-10)米范圍外應設安全警戒線,工地派專人把守,非有關人員不得進入警戒線,專職安全員應隨時檢查各崗人員的安全22、情況,夜間作業,應有良好的照明。9.1.8 安裝人員要工作崗位明確,作業職責明確,既要堅守崗位,又要互相配合,自覺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及塔機安全技術措施規定,集中精力,全神貫注的工作。9.1.9 塔機安裝完后,未經“安裝質量檢測試驗”合格,不得交付使用。9.1.10 塔吊安裝質量檢測試驗合格后,應將安全操作規程標牌,塔機性能標牌和安裝驗收標牌,掛立于醒目處,以提醒操作人員和其他人員。9.1.11 塔機交付使用前,必須向使用單位做“塔機技術性能,保養和維修”及“安全技術規程”等交底,并取得使用單位簽字認可。9.2塔吊安裝的施工安全措施。9.2.1全體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施工現場各項安全規章制度。9.2.23、2施工人員均穿戴好安全用具,高空作業尤其要注意,安全帶要系牢于身體上部牢固構件上。9.2.3高空作業不得上下拋物件,各類安全用具及配件均應用工具袋或吊藍,并用繩子吊上,放置于安全的地方。9.2.4施工現場設紅白帶警戒線,并有專人監督。9.2.5施工人員應集中思想,聽從專人指揮,吊運構件應緩慢,構件起吊過程應用繩牽引,防止空中轉動。9.2.6吊索具應有6倍以上安全系數,捆綁用鋼絲繩應有10倍以上安全系數。9.2.7各類器具使用前均應嚴格檢查,以防不測。9.2.8塔機在頂升過程必須鎖住回轉制動器,禁止作回轉動作。9.2.9在頂升過程中應有專人指揮,指揮信號明確,遠距離指揮應使用對講機。9.2.1024、液壓操作人員應集中精神,小心操作。9.2.11四級以上風力禁止頂升作業,大雨禁止高空安裝作業。9.2.12起重人員應明確構件重量后方可起吊。9.2.13全體施工人員必須遵循文明施工原則,做好落手清工作。10. 塔吊頂升安全操作規程:10.1頂升前:10.1.1根據接高塔身的要求,準備標準節(片式的應拼好)并配齊扶梯和休息平臺等附件,經檢查合格,并順著起重臂方向排成一列。10.1.2按說明書規定,移動變幅小車,使塔機上部保持平衡,注意起重臂指向與引進軌道方向一致,銷緊旋轉機構,并做好小車臂桿上停置標記。10.1.3頂升接高小組成員按職責分工進入各崗位。10.1.4檢查液壓系統工作是否正常,液壓油25、壓力應符合規定,保持穩定,活塞桿伸縮無卡阻現象。10.1.5調整頂升套架導輪與塔身主弦桿之間的間隙應適當。10.2頂升過程:10.2.1頂升過程要專人負責指揮,專人照顧電源,專人操縱液壓壓泵,專人扶扁橫梁,專人拉爬爪,專訪人安裝軸銷(螺栓等),精力集中,堅守崗位。10.2.2夜間進行頂升作業時必須有足夠的照明。10.2.3風速超過四級或說明書中規定的風速時,嚴禁進行頂升作業,在頂升過程中,如大風突至,應立即停止頂升,并使上下塔身聯固。10.2.4在頂升過程中,禁止轉動起重臂和移動小車。10.2.5在頂升過程中,如遇卡阻或其它故障,必須立即停機檢查,故障未經排除,不得繼續頂升。10.2.6作業人26、員必須集中精力,專心操作,不得探頭伸手,不得進入引進輪道范圍,以免標準節突然移動軋傷。10.2.7注意檢查電纜放松長度應滿足需要,嚴防電纜在移動中發生喬蹭,卡塞和擠傷。10.2.8剛引進接高的標準節,必須與下部塔身聯接牢固后,才能繼續向上頂升進行下一節加高作業。10.3頂升完畢后:10.3.1檢查并緊固上、下塔身之間的連接。10.3.2重新調整頂升套架導輪間隙,使導輪完全與塔身脫離接觸。10.3.3檢查液壓系統操縱手柄是否已拔回零位。10.3.4檢查并切斷液壓頂升系統電源。10.3.5解除回轉機構的鎖定狀態,使塔機進入工作狀態。11. 群塔作業措施11.1明確規定塔吊在施工中的運行原則:l 低27、塔讓高塔;l 后塔讓先塔;l 動塔讓靜塔;l 輕車讓重車;11.2塔吊長時間暫停工作時,吊鉤應起到最高處,小車拉到最近點,大臂按順風向停置。為了確保工程進度與塔吊安全,各塔吊須確保駕駛室內24小時有塔吊司機值班。交班、替班人員未當面交接,不得離開駕駛室,交接班時,要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11.3各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十不吊”的規定:l 指揮信號不明不準吊;l 斜牽斜掛不準吊;l 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負荷不準吊;l 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裝放過滿不準吊;l 吊物上有人不準吊;l 埋在地下物不準吊;l 機械安全裝置失靈或帶病時不準吊;l 現場光線暗看不清吊物起落點不準吊;l 棱刃物與鋼絲繩直接接觸無保護措28、施不準吊;l 六級以上強風不準吊;11.4塔吊與信號指揮人員必須配備對講機;對講機經統一確定頻率,使用人員無權調改頻率;專機專用,不得轉借。11.5信號指揮人員應與塔吊組相對固定,無特殊原因不得隨意更換人員;指揮人員未經主管負責人同意,不得私自換崗,交班必須當面交接。11.6現場所用指揮語言一律采用普通話。指揮語言應規范,防止發生指揮錯誤。11.7指揮過程中,嚴格執行信號指揮人員與塔吊司機的應答制度,即:信號指揮人員發出動作指令時,先呼被指揮的塔吊編號,塔吊司機應答后,信號指揮人員方可發出塔吊動作指令。11.8指揮過程中,要求信號指揮人員必須時刻目視塔吊吊鉤與被吊物,塔吊轉臂過程中,信號指揮人29、員還須環顧相鄰塔吊的工作狀態,并發出安全提示語言。安全提示語言明確、簡短、完整、清晰。12. 應急預案12.1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要重點防范高空墜人、墜物和施工用電,為加強安全工作展開,應對現場突發事件,有效展開緊急救援工作,特做此安全應急救援預案。成立緊急事故救援小組:組 長: 副組長: 通訊組: 緊急疏導組: 緊急搶救組: 緊急搶險組: 12.2緊急事故救援小組成員分工組長及組員 為通訊組,負責在施工現場發生意外或緊急事故時,及時電話報救,組長為電話報救第一責任人;如其有事不在現場,則 為電話報救第一責任人,如此類推。副組長 及 為緊急搶救組,負責在救護車到達之前,對傷員開展自救,使傷員的傷30、勢不至于進一步惡化。緊急疏導組,負責清除現場阻礙救護車輛的道路,疏散圍觀群眾到安全地點,確保道路暢通,加強警戒保證在調查人員到達之前,對發生事故的現場原始狀態進行保護,待事故調查人員對事故現場調查取證完畢后,對現場進行清理,由副組長 負責。緊急搶險組:應在副組長 的負責下,對事故現場實施排險工作,提供緊急搶險物資、設備、應急照明。事故調查小組成員由: 組成,負責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經過,由負責。12.3 應急準備12.3.1 技術準備根據本工程塔吊施工的全過程,針對各環節的每一步驟,按照安全生產技術規程和方案要求,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安全交底,要使全員對工作和安全注意事項心中有數。12.3.2物31、資準備對進場需使用的所有機械設備、機具必須按照國家、地區規定要求進行核定和檢驗,確保其牢固可靠、適用。12.3.3防護設施準備對施工工作范圍危險區進行警戒、設警戒線、掛安全警示牌,并安排專人看護;對需動火的作業,充分準備好干粉滅火器備用;對于光線弱的情況,備全照明應急設備。13. 施工現場的急救步驟13.1電話報警事故發生第一時間,要立即報告,救護小組迅速采取有效急救措施,同時報警求救:項目部電話: 救護電話:120 醫院電話: 火警電話:119 報警電話:110 撥打電話報告時,不要驚慌,必須講清事故情況和已采取的措施,讓救護人員做好急救準備,講清事故發生地點、附近特征,單位名稱,負責人姓名32、電話;報告程序:逐級也可越級。13.2現場疏導、自救在電話報救的同時,由各小組緊急就位,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傷員或財物進行救護,有次序地組織人員安全撤離,疏散群眾,清理救護通道。14. 現場救護注意事項14.1火災14.1.1救護人員要注意自我保護,使用滅火器時應站在上風位置,以防烈火、濃煙的熏烤而受到傷害。14.1.2火災襲來時要迅速疏散撤離,不要貪戀財物。14.1.3必須穿過濃煙時,采用用水浸濕的衣物披裹全身,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防止煙濃缺氧導致窒息。14.1.4當身上著火時,可就地打滾滅火,如被火困室內,可用浸濕的衣物堵塞門縫,有水時可用水降溫,等待求援。14.1.5如在火災現場出現燒傷人33、員,在救護車到達之前,由救護小組人員將其轉移到安全區域,并初步檢查傷員傷情,視其神智、呼吸等情況采取初步止血、止痛、防止休克、包扎傷口等措施,經現場人員臨時處理后,迅速送往醫院救治。14.2高空墜落嚴重創傷出血及骨折人員,由救護小組人員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在醫院急救人員到達之前,及時、正確地采取臨時性清潔、止血、包扎、固定和運送等措施:14.2.1止血可采用壓迫止血法、繃帶止血法。先抬高傷肢,用消毒紗布或棉墊覆蓋傷口表面,再進行清理。14.2.2止血后,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覆蓋,再用干凈的繃帶或布條包扎,可保護創口、減少出血,預防感染。14.2.3 對于肢體骨折現象,可借助夾板、繃帶包扎來固定受傷34、的部位的上下兩個關節,可減少傷痛,預防休克。14.2.4 經現場臨時止血、包扎的傷員,在救護車到達后應盡快送往醫院救治,在搬運傷員時,救護人員要特別注意:在肢體受傷后局部出現疼痛、腫脹、功能障礙或畸形變化,就表示有骨折存在,宜在止血、固定、包扎后再移動,以防止骨折端因移動振動而移位,繼而損傷傷處附近的血管神經,使創傷加重;對于開放性骨折,應保持外露的斷骨固定,若有外露的斷骨回到皮膚以下時,應告知醫院救護人員;在移動嚴重創傷伴有大量出血或休克現象的傷員時,要平臥傷員,頭部可放置冰袋,路上要避免震蕩,在移動高空墜落傷員時,因有椎骨受傷的可能,一定要有多人抬護,除抬上半身和腿外,一定要有專人護住腰部35、,這樣才能不會使傷員的軀干過分彎曲或伸展,切忌只抬傷員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單背運傷員,使已受傷的椎骨移動,甚至斷裂造成截癱,嚴重者可導致死亡。14.2.5 護送傷員的人,應向醫生詳細介紹受傷經過,如受傷時間、地點、受傷時所受暴力的大小等現場情況。高空墜落受傷還應介紹墜落高度、傷員先著地的部位或受傷的部位,著落時是否有其他阻擋或緩沖,以方便醫生診斷。14.3 觸電14.3.1觸電者傷勢不重,神智清醒,但內心驚慌,四肢發麻,全身無力,或觸電者在觸電過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救護人員則應注意保持觸電者的空氣流通和保暖,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有惡化現象時,趕快送醫院救治。14.3.36、2 觸電傷勢較重者,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存在,救護人員應使觸電者舒適、安靜、溫暖地平臥,使空氣流通,并解開其衣服以利呼吸。14.3.3 觸電者傷勢嚴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不可以認為已經死亡,救護人員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迅速送往醫院救治,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也不能停止急救。14.3.4如果觸電者有外傷,救護人員可先用無菌生理鹽水和溫開水清洗傷口,設法止血,用干凈的繃帶或布類包扎,同時送往醫院救治。15.傷亡事故的報告發生傷亡事故后,負傷者或最先發現事故人,應立即報告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部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應按照國務院493號令規定要求在第一時間內逐級上報,按照“四不放過37、”的原則執行,并且做到:15.1搶救人員發生傷亡事故后要立即搶救受傷人員,第一時間內受傷人員送到最近的醫院進行救治工作。15.2保護現場發生傷亡事故后要保護好現場,事故現場是進行事故調查、分析的重要環節,現場的原始狀態以及現場痕跡、物證,是事故發生的原因、經過和損失、后果的客觀反映,它同造成事故的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有著內在的聯系,通過現場痕跡、物證的勘察分析,有助于找出事故的原因,分清事故責任,制定預防措施。從事故發生到有關部門的人員趕到事故現場前,一般都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由現場緊急疏導小組人員保護現場的原始狀態,防止受自然條件或人為有意無意的破壞,在事故現場區域范圍內,設38、置警戒區,派組員看守,或用繩索、撒白灰、拉警戒帶等方法標示出警戒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保護范圍。更不允許無關部門進入現場勘察,在采取搶險、急救措施時,要派組員做好現場變動記錄和進行拍照等。15.3現場清理清理現場必須在事故調查組取證完畢,完整記錄在案后進行,由組長組織小組人員進行清理。在此之前,任何人不得借口恢復施工而擅自清理現場。15.4傷亡事故的處理 發生事故后,在上級領導的帶領下,應盡快會同有關部門組成調查小組,認真組織調查、分析,查明原因,追查事故責任人,妥善處理傷亡人員的善后工作,及時提出防范措施,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擬寫傷亡事故報告,報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及時結案,并將事故調查的有關資料報送上級主管部門。緊急事故發生上報公司搶險領導小組搶險方案確定物資、設備到位進行搶險現場處置、送醫院搶救搶險結束、恢復生產措施及善后處理、進行總結上報監理、業主人員傷亡附表一:TC6517B塔機各機構總成件重量表序號名稱數量重量(單件:kg)備注145米平衡臂總成184002起升機構117303塔頂115504平衡臂拉桿15105司機室15006起重臂拉桿112597起重臂180468吊鉤13009套架1430010回轉1500011標準節MQ171310獨立高度標準節16節12標準節MQQ/固定基節MQQ1/11635/164513平衡重6165005塊3t,1塊1.5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