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5MW機組脫硫技改工程電動葫蘆及軌道安裝作業指導書(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885293
2024-01-16
15頁
158KB
1、xx煤電有限公司2135MW機組脫硫技改工程電動葫蘆及軌道安裝作業指導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日 期: 年 月 日目 錄1編制依據42 工程概況:43 施工進度計劃44 施工準備45 作業程序及作業方法56作業質量標準67作業安全保證措施78環境管理措施99應急相應措施910電動葫蘆及軌道安裝危害辯識與風險評價一覽表1111:電動葫蘆及軌道安裝作業項目重大風險因素及風險控制計劃清單1312:環 境 因 素 評 價 表141:編制依據1.1國電環境保護研究院提供的相關圖紙以及其它技術資料。1.2制造廠家的出廠技術文件和使用說明書。1.3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火力發電廠部分)。1.4火電廠2、煙氣脫硫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 TL/T5417-20091.5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鍋爐機組) DL/T5418-20091.6起重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8-982: 工程概況:xx煤電2135MW機組脫硫改造工程的附屬設備主要分布在煙氣系統、SO2吸收系統、石膏脫水系統、吸收劑制備及供應系統、事故漿液及排空系統、廢水處理系統、工藝水系統等系統中。其中主要設備有:漿液循環泵、攪拌器、氧化風機、真空泵、石膏溢流漿液泵、真空皮帶脫水機、廢水泵、石灰石供漿泵、工藝水泵等。各車間檢修電動葫蘆是一種結構緊湊、操作方便、根據不同的載荷作業,設計選用不同型號的工字鋼進行安裝。電動3、葫蘆屬特種設備,其組裝時應以不得損傷任何零部件為原則,并應嚴格按規范及廠家說明書進行施工。3: 施工進度計劃3.1計劃安裝工期:軌道安裝于2011年4月20日結束,電動葫蘆待到貨后與軌道安裝同步進行。3.2施工進度計劃控制措施3.2.1項目部部門管理人員、現場管理人員、施工技術人員各盡其責,強化管理。3.2.2材料供應、機具設備準備及時到位。3.2.3施工技術人員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使每位作業人員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施工進度要求。3.2.4強化管理,加強現場協調與指揮,及時反饋信息,及時解決現場發現的各類問題。3.2.5每天統計施工進展情況,并與施工進度比較,隨時掌握工程進度。3.2.6加強與業4、主、監理的協調工作,認真執行上級部門的指導與決定。3.2.7當進度不滿足計劃要求時,查找分析原因,及時進行調整。3.2.8保證安全、保證質量、不干返工活,不出安全事故,以質量、安全保進度。4: 施工準備4.1作業人力、機械、工具、儀器、儀表等計劃4.1.1人力計劃序號工種單位數量備注1技術員人12安全員人13質檢員人14隊長人15安裝工人84.1.2施工機械、工具、儀器、儀表的配備序號名 稱規 格單位數量備注125噸汽車吊臺12手提電鉆6-16mm臺33倒鏈3T個44倒鏈2T個45電焊機交流臺26氣焊工具套27手錘4磅把38框架水平個19盒尺5m個510鋼卷尺50m個111游標卡尺300mm把5、112開口扳手10-12把513水準儀臺114經緯儀臺115角向砂輪機臺316塞尺把2以上工具、儀表經有關部門計量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4.2環境要求4.2.1施工區域內場地清理干凈。4.2.2施工現場照明設備齊全,照明充足。4.2.3消防設施配備齊全,施工條件符合安全文明施工的規定。5: 作業程序及作業方法5.1作業程序施工準備 梁上預埋孔檢查驗收 軌道安裝設備開箱清點 電動葫蘆安裝電氣設備附件安裝試運5.2作業方法5.2.1施工前的準備A電動葫蘆到貨后由施工單位會同監理單位按照清單四方進行驗收, 核對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銘牌參數,對零部件、易損件等進行外觀檢查,不得有缺陷,按照裝箱單核6、對技術資料,不得殘缺。驗收完后,辦理交接手續,對出現的問題應由監理和建設單位簽字認可。B安裝前,組織安裝技術員、土建技術員對基礎進行中間交接驗收,按照土建基礎圖及安裝技術文件,對基礎進行復測,應符合技術文件要求。6:作業質量標準6.1作業質量標準6.1.1軌道安裝技術質量要求工字鋼到貨材質驗收合格后,檢查其運輸過程的變形情況,超過偏差時要校正,嚴格 按圖集要求制作吊掛件,安裝前現刷一遍底漆,安裝后的實際中心線對安裝基準線的水平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mm,軌道上限位裝置及緩沖裝置應符合規范要求。軌道煨彎外委加工。6.1.2電動葫蘆安裝技術質量要求6.1.2.1電動葫蘆安裝前工序交接A. 軌道或工字鋼7、兩端的緩沖裝置必須安裝齊全。B. 工字鋼的支撐點是否按圖施工,聯接是否牢固。C. 工字鋼的拼接是否符合規范要求。下翼緣必須打磨光滑,不卡車輪。6.1.2.2電動葫蘆吊裝前檢查。A.吊裝前認真檢查電動葫蘆起升部分減速機,是否按規定注好潤滑油,行走部分是否注好潤滑脂。B.認真檢查電氣控制箱是否按電氣圖配線,檢測起升電機和行走電機的絕緣狀態。C.檢查鋼絲繩的固定端是否抽緊,塞塊是否楔牢。D.檢查控制按鈕接線是否正確,固定按鈕的保險繩必須裝好。E.按規定吊鉤必須刷黃、黑相間的斑馬紋漆,吊鉤保險裝置齊全。F.鋼絲繩與卷筒固定每端必須有三塊壓板,螺栓必須筋緊固。G.排絕器裝配正確,上升、下降限位開關安裝正8、確。6.1.2.2電動葫蘆吊裝。電動葫蘆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選用3噸手拉葫蘆,吊裝時注意捆綁必須采用保護措施以防損傷設備,根據設備本身的重量,選擇吊裝用繩索吊具。6.1.2.2電動葫蘆間隙調整電動葫蘆的行走輪輪緣內側與工字鋼軌道翼緣間隙,符合設計說明書規定,一般應為35mm。通過墊片調整實現,此項是關鍵,必須達到。6.1.3試車 接通電源后,先檢查各電機的運轉方向是否與控制按鈕的方向一致,然后按下列步驟試車:A.無負荷試驗:在空載下開動各機構進行正反試運轉,檢查操縱線路是否正確,限位器等電氣設備工作是否可靠等。B.靜負荷試驗:在運行機構不動的情況,以1.25倍的額度負荷進行試吊,負荷升離地面9、約100mm,懸空10分鐘,各機構應正常。 C.動負荷試驗:在靜負荷試驗結果良好的條件下,以額定負荷進行試驗,重復升降和左右移動負荷不少于15分鐘,各機構應正常,制動負荷下滑距離應不大于80mm,超過此值應對制動器進行調整。2.9起重機電氣裝置安裝作業程序起重機電氣裝置安裝工作須在機務安裝完畢并核對后進行,在安裝過程中需機務進行配合調試。固定支架制作電源滑接線安裝固定支架安裝懸吊軟電纜安裝安全接地控制設備安裝試運前檢查試運前檢查電纜敷設、接線電線管敷設帶電試運行驗收簽證移交機務試運前檢查2.9.1固定支架制作 起重機電源滑觸線固定支架尺寸按設計圖紙要求制作。2.9.2固定支架安裝2.9.3石膏10、脫水車間抓斗起重機固定支架角鋼間距、石膏脫水車間16米電動單梁吊車、檢修起吊單軌電源滑觸線固定支架角鋼間距為1500mm,安裝采用埋件焊接和直接在工字鋼梁上焊接兩種方式,焊接固定時焊縫不小于5mm高,所有焊接部位均應除去藥皮,并涂刷一度防銹漆、二度灰漆防腐。2.9.4支架安裝應平正牢固,并應在同一水平面或垂直面上。成列支架水平安裝支架高低差應2mm,垂直安裝支架高低差應2mm,橫向中心線與起重機軌道實際中心線平等度L/1000,并避開建筑物伸縮縫和軌道梁結合處。2.9.5對于采用埋件焊接的固定支架應采用-405鍍鋅扁鋼貫通連接,與主接地網不少于2點接地。2.9.6電源滑接線安裝2.9.7導管式11、滑觸線安裝:滑觸線連接后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且無明顯變形。接頭處的接觸面應平整光滑,其高差不應大于0.5mm,連接后高處部分應修整平整。起重機在終端位置時,滑接器與滑觸線末端距離不應小于200mm,終端支架與滑觸線末端的距離不應大于800mm。滑觸線安裝后應平直,其中心線應與起重機軌道的實際中心線保持平行,其偏差應小于10mm。滑觸線之間的水平偏差或垂直偏差應小于10mm。2.9.8滑觸線伸縮補償裝置應安裝在與建筑物伸縮縫距離最近的支架上,在伸縮補償裝置處,導管接頭處應預留5mm間隙,間隙兩側的滑接線端頭應加工圓滑,接觸面應安裝在同一水平面上,其兩端間高差不應大于1mm。間隙兩側的滑接線應采用12、軟導線跨越,跨越線應留有余量,其允許載流量不應小于電源導線的允許載流量。2.9.9集電器在滑觸線內全程運行無卡阻、跳動。2.9.10控制設備安裝及配線起重機電氣設備安裝前,應核對設備尺寸,設備安裝的部位,方向及管線位置,應符合設計和設備技術條件的要求。2.9.11聯動操縱臺及限位開關的安裝:控制器的安裝位置應便于操作和維修,操作手柄的安裝高度,應便于操作與監視,操作方向宜與機構運行的方向一致。操作手柄應靈活,檔位應明顯。限位開關是保證起重機在運行中不出重大設備和人身事故的重要裝置,安裝前應仔細檢查開關是否靈活可靠,安裝后逐個進行調整。限位開關動作后應能自動切斷相關電源,并應使起重機各機構在下列13、位置停止:吊鉤、抓斗升到離極限位位置不小于100mm處;起重機橋架和小車等,離行程末端不得小于200mm處;一臺起重機臨近另一臺起重機,相距不得小于400mm處。撞桿的裝設及其尺寸的確定,應保證行程限位開關可靠動作,撞桿及撞桿支架在起重機工作時不應晃動。撞桿寬度應能滿足機械橫向竄動范圍的要求,長度應能滿足機械最大制動距離的要求。2.9.12電動機、制動器的安裝:首先作一般性外觀檢查,轉動聯軸器觀察轉子是否轉動靈活,并用兆歐表測定其絕緣電阻,定子大于1.5兆歐,轉子大于0.8兆歐即可使用。當起重機的某一機構是由兩組在機械上互不聯系的電動機驅動時,兩臺電動機應有同步運行和同時斷電的保護裝置。制動裝14、置的動作應迅速、準確、可靠、處于非制動狀態時,閘帶、閘瓦與閘輪的間隙應均勻,且無磨擦。2.9.13照明裝置在起重機主斷路器切斷電源后不應斷電,燈具配件應齊全,懸掛牢固,運行時燈具應無劇烈擺動。照明回路應設置專用零線或隔離變壓器,不得利用電線管或起重機本身接地線作零線。2.9.14起重機的音響信號裝置應清晰可靠。起重限制器綜合誤差不應大于8%,當載荷達到額定起重量的90%時,應發出提示性報警信號,當達到110%時,應能自動切斷起升機構電動機的電源,并應發出禁止性報警信號。2.9.15安全接地軌道采用兩條引下線與主接地網相連,軌道接縫處應采用電氣跨接,當操縱室與起重機本體采用螺栓連接時,也應采用電15、氣跨接且不小于2點。起重機上所有帶電部分的外殼均應有可靠接地。其它電動單梁起重機及電動葫蘆鋼梁也應采用2點接地。接地電阻應符合設計規定。2.9.16懸吊式軟電纜安裝2.9.17滑車滑道應平直、光滑,機械強度應符合要求,兩側高低差0.5mm,電纜懸掛裝置動作靈活無跳動、卡阻。2.9.18軟電纜移動長度15-20%起重機移動距離并加裝牽引繩,鋼索牽引的電纜應無外加應力。安裝時應把電纜理順,消除扭力,按圖紙要求順次排列在終點夾,電纜滑車和拖動滑車上,將拖動滑車推到離開操縱室一端的極限位置上,使電纜放開,調整電纜拖動的位置,使每根電纜的長度基本一致,并保持一定的弛度,下垂角保持120左右。調整好后用電16、纜夾板將電纜牢固地固定在終點夾和拖動滑車上,并預留至各設備的電纜長度。再把拖動滑車推到靠操縱室一端的極限位置上,調整電纜使每一段電纜的懸長基本相同,用電纜夾板將電纜牢固地固定在電纜滑車上,在固定處應墊上膠皮。電纜每隔500mm距離采用尼龍扎帶編織并夾緊,然后裝上牽引鋼繩,調整鋼繩長度,保證運行時由牽引鋼繩受力,最后將電纜的兩端分別接到橋架上和小車上的接線盒中。6.2質量保證措施6.2.1建立、健全項目質量檢驗網絡,項目部配備專業質檢員,工地設專職質檢員,班組技術員兼班組質檢員,形成項目質檢網絡。5.3.2 質量控制實行目標管理,將質量目標按施工全過程的各個階段逐層分解,將目標值及實現限期落實到17、班組和個人,以質量指標控制為目標,以影響質量指標因素控制為手段,開展工序管理活動,實行質量預控。5.3.3 加強工程的技術檢驗工作。按照程序文件和計量管理的要求,做好在用計量器具的有效管理。5.3.4 為了保證焊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執行有關規定和規程,嚴格執行工藝程序,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7:作業安全保證措施7.1本項作業一般安全措施7.1.1在高空作業時,施工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以防高空墜落,平臺孔洞徑有圍欄或蓋板,以防踏空墜落。7.1.2所有人員進入現場應嚴格遵守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和電力建設安全與環境管理工作規定。7.1.3起重工器具應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7.1.4吊裝應有專18、人統一指揮,指揮信號明確。7.1.5起吊構件有棱角處,應加以包墊。7.1.6吊物下方嚴禁有人工作或走動。7.1.7必須做好防火工作,焊接擋風應采用防火油布。7.1.8做到安全用電,非電工不得從事電氣作業。7.1.9施工現場設備應堆放整齊,安裝場地應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7.1.10在以施工好成品、半成品附近起吊物體時,應輕吊輕放,不得碰撞已施工完的成品、半成品。7.1.11設備開箱清點后,箱體要做到防雨、防潮、防腐蝕、防丟失,工地領用后要采取同樣的措施。7.1.12材料、設備堆放合理,各種物資標識清楚,擺放有序并符合安全防火標準。7.1.13焊接場地地面無焊條或焊條頭,焊接設備集中布置,統一布線19、,完工后焊接線,氧、乙炔皮帶全部收回。焊條頭、油棉紗放入危險廢棄物存放處。7.1.14嚴禁將施工用氧、乙炔隨意對空排放。氧、乙炔表應經校核合格,氧、乙炔瓶要擺放合理并采取防曬措施。7.1.15合理選擇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它他資源,采用先進生產工藝和設備,減少固體廢物產生量。7.1.16各層平臺的組合管安裝時,基本均在高空作業,此時的腳手架,必須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若施工人員發現腳手架有不合乎要求的,有權拒絕施工。7.1.17從事高空作業的人員必須事先進行體檢,合格后方可參加工作,有高血壓、癲癇病的人員嚴禁進行高空作業,嚴禁施工人員酒后進行高空作業。7.1.18施工人員使用電動工具時,必須有20、漏點電保護器。7.1.19使用砂輪機、砂輪切割機時,施工人員必須戴防護鏡。7.1.20砂輪片的有校半徑磨損達13時,必須更換。7.1.21工具傳遞要用工具袋,嚴禁用手拋接。7.1.22使用割據時,一定要安裝回火器,且把嘴要綁扎牢固。7.1.23因現場吊裝設備較多,吊裝用鋼絲繩和倒鏈必須認真檢查,且要有足夠的承重能力。7.1.24交叉作業要有可靠的防護措施,防止物體打擊。7.1.25吊車起重臂下嚴禁工作,起吊物下嚴禁站立和行走。7.1.26鋼絲繩嚴禁與棱角部位直接接觸,必須墊加防磨。7.1.27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7.1.28現場嚴禁吸煙。7.1.29現場用管子、管件等必須擺放整齊,做到“工21、完、料盡、場地清”文明施工。7.1.30高處作業,使用電、火焊作業時,請做好防火、防燙傷工作。7.1.31作業前和作業過程中作好對力、能、管、線及安全施工環境的觀察、防止觸電、管線破漏;不得隨意拆除、挪移已經設好的安全設施;在管子越過孔洞、欄桿時,要做好相應的安全措施。7.2本項作業重大危害(附:作業項目重大風險因素及風險控制計劃清單)8:環境管理措施8.1一般環境保護措施 及時收回施工廢料、廢棄物,并按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進行分類處理,將無法回收的固體廢棄物到甲方指定垃圾點。 8.2本項作業重大環境因素 (附:環境識別及評價表)9:應急相應措施9.1火災應急措施9.1.1火災事故發生后22、,應及時報警通知保衛科消防隊,通知火災發生地點。9.1.2以最快的速度組織義務消防隊員控制并切斷電源,搶救受傷人員和財產。9.1.3通知有關部門組織救援物質,進行搶險活動。9.2燒傷、灼傷應急措施9.2.1迅速而恰當地使傷員脫離火場或燒熱的物質,如衣服,已經燃燒應倒在地上慢慢滾動,壓滅火焰,或用冷水澆滅。切忌穿著燃燒的衣服站立、奔跑、叫喊、拍打。9.2.2將受傷部位的戒指、皮帶、鞋子等除去。9.2.3用消毒繃帶包裹傷口,切勿拿去粘著傷口的衣服。9.2.4經過必要的現場處理后,根據傷情迅速送往醫院搶救。9.3高空墜落、機械傷害、物體打擊應急措施高空墜落、機械傷害、物體打擊緊急狀況發生后,可能產生23、的后果是:骨折、出血、休克,采取的應急措施是:9.3.1處理外傷出血辦法:A手在傷口上施行直壓以阻止出血。B.在無骨折的情況下盡量將受傷部位抬高。C安慰傷者并告之應松馳神經,通知醫務人員及救護車到場。9.3.2處理骨折辦法A在處理骨折之前應先處理所有出血情況。B切勿移動傷者,應就地處理骨折情況。C在運送傷者之前,應將骨折部位用夾板繃帶固定。D打電話召喚醫務人員及救護車到場。9.3.3處理觸電引起休克A人工呼吸法:1)用手將傷頸部托起,將其前額按下,使氣管得以暢通。2)捏緊傷者鼻孔,深呼吸后用嘴貼緊傷者口部,向傷者急吹氣4次。3)吹氣后,細聽傷者口、鼻處放出的空氣,每分鐘重復12次,直到傷者復蘇24、或救護人員趕到為止。B.胸外心臟按壓:1)將傷者放于平硬的地面上。2)將腕部置于此部位,另一手重疊在上。3)手臂伸直下壓約4cm左右后放松,如此反復有節律地進行,每分鐘60-80次。4)同時進行人工呼吸。9.4應急響應9.4.1根據應急計劃準備應急物資,應急指揮中心設專人值班。9.4.2施工現場發生人身事故時,應立通知指揮中心,并做好現場的保護工作及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應急指揮者接報后,應立即指揮組織人員搶救,同時通知救護車及醫務人員,并上報項目部及相關部門。9.4.3施工現場發生機械事故時,應立即通知指揮中心,并做好現場的保護工作。應急指揮者接報后,應立即指揮組織人員搶救,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25、事態擴大,同時上報項目部及相關部門10:電動葫蘆及軌道安裝危害辯識與風險評價一覽表序號作業活動危險因素可能導致的事故作業條件風險評價風險級別現有控制措施1基礎劃線與基礎鑿毛1.高處墜落人身傷害3376321.孔洞處滿鋪設安全網,基礎邊緣設置欄桿。2.飛濺物傷眼人身傷害3376322.作業人員戴防護眼鏡。2設備開箱驗收1.高處墜落人身傷害3376321.包裝箱盡量從側面打開,箱頂上不得站人2.通風不良人員窒息1372122.有人員在箱內時,包裝箱必須是敞開的。3.有朝天釘扎腳人身傷害6311813.及時清理包裝物3.朝天釘徹底去除3設備就位1.吊裝不當.1.設備損壞.2.人身傷害.317212126、.使用制造廠提供的吊點.2.使用合格且安全系數足夠的鋼絲繩4油品化學品管理1.易燃、易爆物品貯存方法不當。2.安全距離不夠。3.有明火。爆炸火災0.564012031.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2.嚴禁火種進入禁火區域。3.危險品與人不得同車、同屋,必須保持安全距離。5設備檢修1.手伸入結合面2.設備放置不穩當設備損壞手被擠傷3274221.裝配或檢查時,嚴禁將手插入結合面或探摸螺孔。2.拆除零部件時應協調配合,且應放置穩固。3.檢查傾斜、翻倒的設備時,必須牢固支撐。4.設備運轉時,不得進行擦洗或檢修,嚴禁將頭、手伸入機械行程范圍內。6設備安裝1.鋼絲繩斷裂。2.吊裝工具變形。3.高空作業。4.違27、章作業。設備損壞人員傷亡331513531.鋼絲繩、吊裝工具檢查完好后使用。2.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作業。3.做好個人防護。4.嚴格執行操作規程。7高處作業1.腳手架搭設不規范。2.安全網鋪設不嚴密。3.隨意拆除安全設施。高處墜落36712631.高處作業區周圍的孔洞、溝道等處設蓋板、安全網或圍欄。2.腳手架按要求搭設。3.在夜間或光線不足的地方進行高處作業,有足夠的照明。4.高空作業人員配備工具袋。4.物件無防墜落措施。高處墜落66310835.隨意拋擲工具材料。高處落物及物體打擊36712636.人員未使用安全防護用品。人員傷害66310838使用小型電動工具1.未使用個人防護用具。2.用手28、清理金屬削。3.手誤入轉動部分。4.漏電打傷眼睛絞手觸電66310831.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具,使用轉動工具時不得戴手套。2.使用繞線盤并正確接線。3.定期檢查、維修工器具。4.電動工器具應接觸良好。5.砂輪片要及時更換。9機組試運行1.隨意操作運行設備、開關。設備損壞36712641. 嚴格執行運行操作規程,做好油系統等重點區域的監護。2. 檢修人員作好個人防護。3. 電氣操作必須在監護下進行工作。2.在運行區域進行明火作業。爆炸火災36100180053.違反運行規程、在運行管道上進行檢修作業。人員傷亡3615270411:電動葫蘆及軌道安裝作業項目重大風險因素及風險控制計劃清單序號風險因29、素相關作業活動可能導致的事故風險等級風險控制措施(a b c d e f)相關部門1高處作業違規管道對口、支吊架安裝及調整閥門檢修高處墜落或物體打擊2a,c施工人員2高處落物與高處作業違規相同物體打擊2a,c施工人員3臨邊孔洞安全防護設施缺陷所有作業活動 高處墜落3a,c施工人員6施工機具缺陷氣割、使用砂輪機磨口、地面組合、管道吊裝等作業活動機械傷害、物體打擊2d施工人員7未戴防護眼鏡等勞動防護用品砂輪機磨口、電火焊、酸堿、腳手架、容器內、臨時供電、帶電區域、地面組合、管道安裝等作業高處墜落、手、炎、皮膚傷害1c、d,施工人員8電源箱、線路漏電、電動工具漏電、亂接線設備吊裝、臨時供電、使用砂輪30、機磨口等作業活動觸電事故、火災2c、d電工、施工人員注:制定目標與管理方案; :制定運行控制程序與操作規程; :教育、培訓; :加強監督檢查; :應急預案與響; :保持現有措施。12:環 境 因 素 評 價 表部門(場所):序號管理活動和服務環境因素污染物名稱發生部位或場所污染因子狀態時態環境影響abcdef總分正常異常緊急過去現在將來1手工電弧焊煙氣排放煙氣施工現場1311118空氣污染2磨光機使用噪聲排放噪聲施工現場1311118職工健康3金屬切割乙炔使用硫化氫施工現場1311118空氣污染4金屬切割廢槽鋼廢槽鋼、廢鐵施工現場31311110廢物管理5設備檢查清理粉塵排放污垢施工現場1211117空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