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公司生產基地工程塔式起重機安裝拆除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885389
2024-01-16
17頁
62.04KB
1、一. 工程概況本工程是xx電梯有限公司生產基地工程,占地43030.11。其中辦公大樓建筑面積67000多,四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試驗塔建筑面積3543.68,地下兩層,地上29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生產車間建筑面積7158,鋼筋混凝土基礎,上部鋼結構;電控車間建筑面積2168,兩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成品庫房建筑面積2160,鋼筋混凝土基礎,上部鋼結構;配電房建筑面積28。8,一層磚混結構;門房建筑面積79。6,一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本工程施工時,主要考慮在試驗塔施工時使用塔吊,作為材料的垂直運輸。塔吊概況:本工程采用的是“江麓機械廠”生產的QTZ120型塔式起重機,這種起重機是按照國家2、和行業標準,參照相應的國際標準設計制造的一種上回轉水平臂自升塔式起重機,技術參數如下:塔吊型號:QTZ120、吊臂長度:50米,額定力矩:1200KNM,最大起升高度:120米,裝機總容量:42。4KW,最大起升速度:120米/分。主要有以下的特點: 各項性能參數先進,起升高度高,工作幅度大,作業空間大,使用效率高。 起升機構采用電磁離合器換擋變速。同時,采用帶渦流制服動器的電動機,使得起升機構獲得理想的起升速度及載荷的慢就位.各種安全裝備齊全,具有自銷、自保、報警等多種功能,使用安全,維修方便.二. 塔吊安裝及所需設備1、 塔機中心位置布置:本工程施工塔吊設置在試驗塔與調試間之間,塔身外邊距3、建筑物側邊5m,塔身附墻支架拉結柱上。2、 塔機基礎采用天然地基梁板基礎,基礎尺寸寬為60007000米,高1.60米。基礎配置雙層雙向鋼筋,螺紋20間距200。固定附著式起重機的基礎是確保塔機安全檢查的必有條件,在附著之前為獨立式使用。所以對基礎要求較高,必須嚴格按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和要求對基礎進行計算和施工。3、 安裝所需設備:(1) 25噸汽車起重機1臺。(2) 30噸千斤頂1臺。(3) 經緯儀、水準儀各1臺.(4) 測地搖表1臺。(5) 套筒板手1套。4、 安裝要求及順序塔吊安裝待塔吊基礎砼強度直到80之后才能進行,安裝時,先將加強標準節安裝在塔身底部,然后再安裝塔機及塔冒,平衡臂和起4、重臂則在施工現場地面分別拼裝好進行起吊組裝,其安裝程序為:加強標準外套架回轉軸承塔冒平衡臂起重臂接通電源調試附拉支架,上部標準節在整機安裝完成后,可自行頂升安裝,附拉支架則根據設計要求規定,第一節附拉支架離地30m,第二節距第一節25m,第三節距第二節20m,以后塔身每升高15m加強一道附拉支架。附拉支架固定時應調整好塔身,其垂直偏差不大于1,且不大于5cm,(用經緯儀、水準儀觀測垂直度)安裝要點及順序附廠家提供的安裝說明書。5、 當塔機安裝完畢,經調試運轉正常后,應認真全面地檢查一遍,并由本公司動力設備科、安全科組織驗收,合格后方準投入使用。三、塔吊安裝:(一)立塔1、引言熟讀說明書,以便正5、確迅速架設塔機,達到可頂升加節的位置。立塔時需用一臺輪胎吊或25t汽車吊。合理安排塔機安裝人員,妥善協調各種安裝和組裝步驟,來往通道及組裝現場之間的關系,將使用汽車吊的時間減至最少。2、立塔的注意事項a 塔機安裝工作應在塔機最高處風速不大于8m/s時進行。b 必須遵循立塔程序。c 注意吊點的選擇,根據吊裝部件選用長度適當、質量可靠的吊具。d 塔機各部件所有可拆的銷軸,塔身連接螺栓、螺母均是專用特制零件。e 必須安裝并使用保護和安全措施,如扶梯、平臺、護欄等。f 必須根據起重臂長,正確確定配重數量,在安裝起重臂之前,必須先在平衡臂安裝一塊2。32t的平衡重,但嚴禁超過此數量。g 裝好起重臂后,平6、衡臂上未裝夠規定的平衡重前,嚴禁起重臂吊載。h 標準節的安裝不得任意交換方位,否則無法進行。i 塔機在施工現場的安裝位置,必須保證塔機的最大旋轉部分如吊臂、吊鉤等離輸電線5m以上的安全距離。j 準備輔助吊裝設備、枕木、索具、繩扣等常用工具。k 塔機安裝場地的參考尺寸,詳見附圖。l 頂升前,應將小車開到規定的頂升平衡位置,起重臂轉到引進橫梁的正前方,然后用回轉制動器將塔機的回轉鎖緊.m 頂升過程中,嚴禁旋轉起重臂或開動小車使吊鉤起升和放下。n 標準節起升(或放下時),必須盡可能靠近塔身.3、接電源及試運轉當整機按前面的步驟安裝完畢后,檢查塔身的垂直度,允差為1/1000,再按電路圖的要求接通所有7、電路的電源,試開動各機構進行運轉。檢查各機構運轉是否正確,同時檢查各處鋼絲繩是否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是否與結構件有摩擦,所有不正常情況均應予以排除.如果安裝完畢就要使用塔機工作,則必須按有關規定的要求調整好安全裝置。4、頂升加節41頂升前的準備1) 按液壓泵站要求給其油箱加油。2) 清理好各個標準節,在標準節連接處涂上黃油,將待頂升加高用的標準節在頂升位置時的吊臂下排成一排,這樣能使塔機在整個頂升加節過程中不用回轉機構,能使頂升加節過程所用時間最短。應該強調:必須先裝7節加強標準節后,再裝普通標準節,順序絕不能顛倒。3) 放松電纜長度略大于總的頂升高度,并緊固好電纜。4) 將吊臂旋轉至頂升套架前8、方,平衡臂處于套架的后方(頂升油矩正好位于平衡下方)。5) 在引進平臺上準備好引進滾輪,套架平臺上準備好塔身高強螺栓。42 頂升前塔機的配平。1) 塔機配平前,必須先將小車運行到參考位置,并吊起一節標準節或其它重物,然后拆除下支座四個支腳與標準節的連接螺栓;2) 將液壓頂升系統操縱桿推至頂升方向”,使套架頂升至下支座支腳剛剛脫離塔身的主弦桿的位置;3) 通過檢驗下支座支腳與塔身主弦桿是否在一條垂直線上,并觀察套架8個導輪與塔身主弦桿間隙是否基本相同,檢查塔機是否平衡。略微調速小車的配平位置,直至平衡.使得塔機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油缸梁的位置上。4) 起重臂小車的配平位置,可用布條系在該處的斜腹桿上9、作為標志,但要注意,這個標志的位置隨起重臂長度不同而改變,事后應將該標志取掉.5) 操縱液壓系統使套架下降,連接好下支座和塔身標準節間的連接螺栓。4.3 頂升加節4。3.1 頂升前的準備工作1) 將一節加強標準節或普通標準節(統稱標準節)吊至頂升套架引進橫梁的正上方,在標準節下端裝上四只引進滾輪,緩慢落下吊鉤,使裝在標準節上的引進滾輪比較合適地落在引進橫梁上,然后摘下吊鉤。2) 將小車開至頂升平衡位置。3) 使用回轉機構上的回轉制動器,將塔機上部機構處于制動狀態,并不允許有回轉運動。4) 卸下塔身頂部與下支座連接的8個高強螺栓。4.3。2頂升作業1) 將頂升橫梁定在標準節踏步的圓弧槽內(要設專10、人負責觀察頂升橫梁兩端銷軸都必須放入圓弧槽內),開動液壓系統使活塞桿伸出,將頂升套架及其以上部分頂起,頂起略超過半節標準節高度后,使頂升套架的爬爪擱在標準節的上一級踏步上.確認兩個爬爪準確地掛在踏步頂端后,將油缸活塞全部縮回,提起頂升橫梁,重新使頂升橫梁頂在標準節上的上一級踏步上。再次伸出油缸,將塔機上部結構再頂起略超過半節標準節高度,此時塔身上方恰好能有裝入一個標準節的空間,將頂升套架引進橫梁的標準節引至塔身正上方,稍微縮回油缸,將新引進的標準節落在塔身頂部,并對正,卸下引進滾輪,用12件或8件M36的高強度螺栓(每根高強螺栓必須由兩個螺母)將上下標準節連接牢靠(預緊力矩不小于1700KNM11、)。再次縮回油缸,降下支座落在新的塔身頂部上,并對正,用8件M36的高強度螺栓將下支座與塔身連接牢靠,每根高強度螺栓必須有兩個螺母,即完成一節標準節的加節工作,若連續加幾節標準節,則可按照以上步驟重復幾次即可。為使下支座順利的落在塔身頂部,并對準連接螺栓孔.在縮回油缸之前,可在下支座四角的螺栓孔內從上往下插入四根(每角一根)導向桿,將下支座落下。頂升過程的注意事項:a 塔機最高處風速大于8m/s時,不得進行頂升作業。b 頂升過程中必須保證起重臂與引入標準節方向一致,并利用回轉機構制動器將吊臂制動住,小車必需停在規定的頂升配平位置。c 若要連續加幾節標準節,則每加完一節后,用塔機自身起吊下一節標12、準節前,塔身各主弦桿和下支座必須有8個M36的螺栓連接,唯有在這種情況下,允許這8根螺栓每根只用一個螺母。d 所加標準節上的踏步,必須與已有標準節對正。e 在下支座與塔身沒有用M36螺栓連接好之前,嚴禁吊臂回轉、小車變幅和吊裝作業。f 在頂升過程中,若液壓頂升系統出現異常,應立即停止頂升,將下支座落在塔身頂部,并用8件M36高強螺栓將下支座與塔身連接牢靠后,再排除液壓系統的故障。6) 塔機加節達到所需工作高度(但不超過獨立高度)后,應旋轉起重臂至不同的高度,檢查塔身各接頭處,基礎地腳螺栓的擰緊問題(哪一根主弦桿位于平衡臂正下方時就把這根弦桿從下到上的所有螺母擰緊,上述連接處均為雙螺母防松).713、) 如工作高度超過獨立工作高度時,需進行塔身附著。附著裝置由四套框梁和四根內撐桿組成,四套框梁由24套M20螺栓、螺母、墊圈緊固成附著框架,附著框架四頂點處有四根撐桿與之絞接,四根撐桿應保持在同一水平內;通過調節螺栓可以推動內撐桿固定塔身.a. 附著架按照塔機中心線距離設置,若實際使用時與設計值不符,必須與制造商聯系;撐桿與建筑物的連接方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b. 先將附著框架套在塔身上、并通過四根內撐桿將塔身的四根主弦桿頂緊、及與塔身的腰桿連接好;通過銷軸將附著桿的一端與附著框架連接,另一端與固定在建筑物上的連接基座連接。c。 每道附著架的四組附著撐桿應盡量處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在安裝附著框14、架和內撐桿時,若與塔身標準節的某些部位發生干涉,可適當升高或降低附著框架的安裝高度。允許附著框架與連接基座的高度差不大于200mm。d。 附著撐桿上允許搭設供人從建筑通向塔機的跳板,但嚴格禁止堆放重物。e。 附著點的承載能力安裝塔機前,應對建筑物附著點(連接基座固定處)的承載能力以及影響附著點強度的鋼筋混凝土骨架的施工日期等因素,預先應有估計。塔機附著點的受力隨工況的變化而變化。f。 安裝附著裝置時,應當用經緯儀檢查塔身軸線的垂直度,其偏差不得大于塔身全高的5/1000,允許用調節附著撐桿的長度來達到。g。 附著撐桿與附著框架,連接基座,以及附著框架與塔身、內撐桿的連接必須可靠。內撐桿應可靠地15、將塔身主弦桿頂緊,并與塔身的腹桿夾緊、各連接螺栓應連接好。各調節螺栓調整好之后,應將螺母可靠地擰緊。開口銷應按規定張開,運行后經常檢查是否發生松動,并及時進行調整.5、投入使用前的工作塔機投入使用前的工作,是為了保證塔機能正確操縱,并在安全條件下運行。這些工作主要是:對塔機部件的檢查及調試各安全裝置.51部件檢查為了檢查架設工作的正確性和保證安全動轉,應對塔機各部件進行一系列試運轉和檢查工作。a 各部件之間的緊固連接狀況檢查;b 檢查支承平臺及護欄的安裝情況;c 檢查鋼絲繩穿繞是否正確,及其不能與塔機機構和結構進行摩擦;d 檢查電纜通行狀況;e 檢查平衡臂配重的固定狀況;f 檢查平臺上有無雜物16、,防止塔機運轉時下墜傷人;g 檢查各潤滑面和潤滑點.52安全裝置調試塔機安全裝置主要包括:行程限位器和荷載限制器.行程限位器有:起升高度限位器、回轉限位器、幅度限位器。荷載限制器有: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此外還包括風速儀。53立塔后檢查項目(見下表) 檢查項目檢查內容底架檢查地腳螺栓的緊固情況;檢查輸電線距塔機最大旋轉部分有5米的安全;距離并檢查臨時性纜通過狀況,以防損壞。塔身檢查標準節螺栓的連接緊固情況。套架檢查與下支座的連接情況;檢查頂升時與標準節接觸的支承銷軸和連接情況和是否靈活可靠;檢查走道,扶欄的緊固情況。上、下支座司機室檢查與回轉支承連接的螺栓緊固情況;檢查電纜的通行狀況(17、電纜應從上支座右邊和梯子上、下端的鋼環里通過);檢查與司機室的連接情況;司機室內嚴禁存放潤滑油、油棉紗與其它易燃物品。塔頂檢查吊臂、平衡臂位桿的安裝情況;檢查扶梯、平臺、護欄的安裝情況;保證起升鋼絲繩穿繞正確.吊臂檢查各處連接軸、墊圈、開口銷安裝的正確性;檢查變幅小車安裝運行情況,載人吊欄的緊固情況;檢查起升,變幅鋼絲繩的纏繞及緊固情況。平衡臂檢查平衡臂的固定情況;檢查平衡臂護欄及走道的安裝情況,保證走道無雜物。吊具檢查自動換倍率裝置,吊鉤的防脫繩裝置是否安全可靠;檢查吊鉤組有無影響使用的缺陷;檢查起升、變幅鋼絲繩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要求;檢查鋼絲繩的磨損情況。機構檢查各機構的安裝、運行情況;各18、機構的制動器間隙調整合適;檢查牽引機構,當小車分別運行最小和最大幅度處,卷筒鋼絲繩上至少應有3圈安全圈;檢查各鋼絲繩繩頭的壓緊有無松動.安全裝置檢查吊臂、平衡臂位桿的安裝情況;檢查扶梯、平臺、護欄的安裝情況;保證起升鋼絲繩穿繞正確。潤滑根據使用說明書檢查潤滑情況,進行潤滑工作。54塔機組裝好后,應依次進行下列試驗(每轉移一個工地都必須進行)1) 空載試驗各機構應分別進行數次運行,然后再做三次綜合動作運行,運行過程不得發生任何異常現象,否則應及時排除故障.2) 靜態超載試驗空載試驗合格后,進行靜態超載試驗。根據不同起重臂長,以及起升機構選用的不同方案,靜態超載試驗按下表所示: 項目臂長QR28819、0QR2680幅度吊重幅度吊重幅度吊重幅度吊重56米臂13.68m10t56m1。62t17.5t7.5t56m1。62t50米臂15。1m10t50m2。25t19.3t7.5t50m2。25t44米臂16。3m10t44m3.0t20.9t7.5t44m3。0t在以上幅度和幅度,以最低安全速度將對應的吊重離地0.5米左右,記錄下離地距離,保持10分鐘,卸載后檢查金屬結構和焊縫的質量情況及有無永久變形。3)超載動態試驗在上表幅度處,吊生1。43t(50m臂1。98 t,44m臂2.64t),對各機構對應的全程范圍內進行8-10次動作,各機構應動作靈活,制動器動作可靠.機械及結構各部件無異常,20、連接無松動和破壞.四。塔吊的拆除:1、拆卸注意事項:a、 塔機拆出工地之前,頂升機構由于長期停止使用,應對頂升機構進行保養和試運轉。b、 在試運轉過程中,應有目的地對限位器,回轉機構的制動器等進行可靠性檢查.c、 在塔機標準節已拆出,但下支座與塔身還沒有用M36高強度螺栓連接好之前,嚴禁使用回轉機構、變幅機構和起升機構。d、 塔機拆卸對頂升機構來說是重載連續作業,所以應對頂升機構底主要受力件經常檢查。e、 頂升機構工作時,所有操作人員應集中精力觀察各種相對運動件的相對位置是否正常(如滾輪與主弦之間,套架與塔身之間),如果套架在上升時,套架與塔身之間發生偏斜,應停止上升,立即下降.f、 拆卸時風21、速應低于8m/s.由于拆卸塔機時,建筑物已建完,工作場地受限制,應注意工件程序,吊裝堆放位置。不可馬虎大意,否則容易發生人身安全事故。2、 拆塔的具體程序將塔機旋轉至拆卸區域,保證該區域無障礙影響拆卸作業。拆卸步驟與立塔組裝的步驟相反。必須嚴格執行本說明書的規定,嚴禁違反操作程序。拆塔具體程序如下:1) 降塔身標準節(如有附著裝置,相應地拆卸)2) 拆下平衡臂配重(留一塊2。32t的配重);3) 起重臂的拆卸;4) 平衡臂的拆卸;5) 拆卸司機室;(亦可待至與回轉總成一起拆卸);6) 拆卸塔頂;7) 拆卸回轉塔身;8) 拆卸回轉總成;9) 拆卸套架及塔身加強節。21拆卸塔身將起重臂回轉到標準節22、的引進方向,使回轉制動器處于制動狀態,小車處于規定的平衡位置。拆塔最上面塔身標準節離開下部標準節2cm左右。,即停止頂升。頂起的標準節沿引進梁推出,回縮油缸,由爬爪支承,頂升橫梁降至下面踏步再回縮,下支座與塔身標準節之間用螺栓連接;用小車吊夠將標準節降至地面.注意:將拆掉的標準節推到引進橫梁的外端后,在頂升套架的下落過程中,當頂升套架上的活動地爬爪通過塔身標準節主弦桿踏步時,須用人工翻轉活動爬爪,以便頂升套架能順利地落到下一個標準節的頂端。重復上述動作,將頂升加節上來的塔身標準節依次拆下。2。2拆卸平衡臂配重將小車固定在吊臂根部,借助輔助吊車拆卸配重。 拆開配重塊的連板,按裝配重的相反順序,將23、各塊配重依次卸下。僅留下一塊配重塊.2.3起重臂的拆卸從小車及吊臂將起升鋼絲繩卸下,同時應對鋼絲繩全長認真進行檢查.1) 對吊裝點進行拆卸;2) 輕輕提起起重臂,使位桿系統放松,拆掉連接銷軸;3) 放下起重臂,并擱在墊有枕木的支座上。 2。4平衡臂的拆卸 將配重塊首先吊下,后通過平衡臂上的四個安裝吊耳吊起平衡臂,使平衡臂拉桿處于放松狀態,拆下拉桿連接銷軸。然后拆掉平衡臂與回轉塔身的連接,將平衡臂輕輕放至一面。2。5拆卸司機室2.6拆卸塔頂拆卸前,檢查與相鄰的組件之間是否有電纜連接。2.7拆卸回轉塔身2。8拆卸回轉總成吊住套架,拆下其與下支座支腳的連接螺栓,并將其用爬爪支承在塔身上,用吊索將回轉24、總成吊起卸下。2。9拆走套架及塔身加強節1) 吊起套架,緩緩地沿標準節主弦桿吊出,放至地面。2) 依次吊下各節標準節3、塔機拆散后的注意事項 3。1塔機拆散后由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維修人員進行檢查. 3。2對主要受力的結構件應檢查金屬疲勞,焊縫裂紋,結構變形等情況,檢查塔機各零部件是否有損壞或碰傷等. 3.3檢查完畢后,對缺陷、隱患進行修復后,再進行防銹、刷漆處理。五。安全技術措施1、 塔基安裝必須在白天進行,嚴格按照安裝說明書進行。2、 在安裝作業前,必須由專業工種施工作業,對有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做到人人心中有數。3、 由參加安裝作業人員上崗必須戴好安全帽,佩帶安全帶,并穿軟底防滑鞋進行25、作業。4、 施工現場要求有專人指揮,相互協調配合,確保安全。5、 參加高處作業的人員要嚴格遵守高空作業的安全技術規程,一切作業工具要用軟繩索套牢固定在某一位置,防止在施工時滑脫發生意外事故。6、 嚴禁自上而下拋擲工具、材料等物件,避免砸傷事故的發生。7、 認真檢查吊裝用的鋼絲繩套,卡環是否可靠,嚴格按更新標準及時更新.8、 認真檢查各種連接螺栓銷軸,發現損壞或疲勞裂紋的及時更新。9、 液壓頂升系統各部分的有關接頭緊固嚴密,螺絲扣固緊固牢。10、 檢查電纜、電線的絕緣性能良好性,電機接線是否正確,各行程開關動作要靈敏可靠.11、 塔身和所有電箱有完好的接地、接零設施,并由專人監護。12、 現場設26、置安全警戒線應設安全標志,作業區內禁止一切無關人員進入,力求做到不出現安全事故.13、 附著式、塔式起重機的使用需注意以下幾點:(1) 四級風以上應停止爬升,如爬升過程中突然遇到大風必須停止作業,并將塔身螺絲禁固。(2) 爬升過程中,嚴禁回轉,必須按說明書規定步驟操作,注意撐腳和銷子的到位,塔吊的升節必需有專職安全監護。(3) 附著形式和位置,必須按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垂直偏差需校正在千分之一內。(4) 每次附著升節后必須按規定驗收通過后,才能投入施工。14、 塔吊操作人員安全責任制(1) 認真學習,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模范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2) 積極參加安全活動,認真執行安全交底,27、不違章作業,服從安全人員的指導。(3) 對不安全作業要積極提出意見,并有權拒絕違章指令。(4) 操作人員必須參加過有關部門組織的學習、培訓,經考核合格后領取上崗證后,方可進行作業。(5) 作業前,必須對工作現場周圍環境、形式線路、架空電線、建筑物及構件重量和分布情況進行全面了解。(6) 操作人員在進行起重回轉、升幅和吊鉤升降等動作前,應鳴聲示意.(7) 起重機的操作人員和指揮人員必須密切配合,指揮人員必須熟悉所指揮的起重機的性能。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指揮人員信號,如信號不清或錯誤時,操作人員可拒絕執行,如果由于指揮失誤而造成事故,應由指揮人員負責.(8) 塔機作業前,應檢查起吊物下方有無人員停留或通過,禁止用起重機起吊人員,否則,按有關獎罰制度進行處罰.(9) 塔吊機械必須按規定的起重性能作業,不得超負荷和起吊不明重量的物體,對特殊情況需超負荷時必須有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經企業技術人員批準,并有專人在現場監護下,方可起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