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住宅樓項目施工電梯安裝施工方案(2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885409
2024-01-16
23頁
284.12KB
1、高層住宅樓項目施工電梯安裝施工方案目 錄一、升降機簡介41、工程概況42、性能參數表53、構造原理簡介5二、編制依據6三、升降機的安裝71、安裝人員要求72、現場的準備83、安裝前設備的準備工作84、正式安裝94.1、基礎部分的安裝94.2、吊桿的安裝104.3、正常接高114.3.1、標準節的安裝114.3.2、附著架的安裝12四、升降機的使用13五、升降機的操作14六、吊籠的墜落試驗15七、試驗16八、安全保證措施17九、施工電梯安裝應急救援預案18一、升降機簡介1、工程概況該工程由整體地下室及高層住宅建筑組成,其正負零標高相對絕對標高為:72.900m.其中標準層層高為2.9米,地下均為2、一層。其中2#樓東單元地上31層、西單元地上29層,3#樓東單元地上29層、西單元地上31層,4#、5#樓地上30層,6#樓東單元地上29層、西單元地上31層,7#樓地上27層,8#樓東單元地上31層、西單元地上29層,9#、10#樓地上19層。SC200/200施工升降機由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制。該套設備具有技術性能先進、使用安全可靠、維護保養方便等顯著特點。施工電梯安裝高度見下表:樓號安裝高度備注東單元西單元2#樓9892.22臺3#樓92.2982臺4#樓100.61臺5#樓100.61臺6#樓98.9104.72臺7#樓87.551臺8#樓99.394.52臺9#樓65.3、51臺10#樓65.51臺2、性能參數表序 號項 目單 位參 數1額定載荷kg2000/20002最大自由端高度m7.53最大提升高度m4504額定提升速度m/min365電源容量KVA2496電機功率Kw23117安全器型號SAJ40-1.2型防墜安全器8標準節高m1.5089標準節截面尺寸m0.650.6510標準節質量Kg14511吊籠空間(長寬高)m3.21.52.53、構造原理簡介SC200/200施工升降機整機示意圖。本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傳動系統、防墜安全器、吊籠、底籠、導軌架標準節、附著裝置、吊桿、電器設備、安全控制系統等。二、編制依據1、SC200/200施工升降機使用說4、明書。三、升降機的安裝 升降機的安裝質量直接影響其工作性能,為使設備安全可靠的工作并保證其使用壽命,要嚴格按以下要求進行安裝。1、安裝人員要求(1)參加安裝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熟悉本機的主要性能和特點,具備熟練的機械操作技能和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2)安裝人員需身體健康,無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3)安裝人員必須配戴必要的安全保護設備(如安全帽、安全帶等),嚴禁酒后安裝及操作。(4)安裝過程應聽從統一指揮,在指定的崗位上工作,各司其責,不得擅自離開或互相調換崗位。(5)人員組織總指揮:賀標宗工地負責人:巫文子技術負責人:賀標宗安全監護:宋祥技術交底:賀標宗安全交底:宋祥作5、業人員:巫文子、程永全、郭真池、牛永卿、巫文強2、現場的準備(1)安裝之前,首先應熟讀使用說明書中有關內容。選定的安裝位置應滿足升降機安全運行通道的要求和附著的要求。(2)確定附墻距離,導軌架距離建筑物越近越好以利于整機的穩定,但施工升降機的運動部件與建筑物和固定施工設備(如腳手架等)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不得小于250mm。(3)施工升降機的基礎必須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施工。(4)在澆注基礎時,應當預埋地腳螺栓,并且保護好地腳螺栓,待升降機安裝垂直度調整完畢后固定好地腳螺栓。(5)在澆注基礎時,還應當考慮排水措施,不得使升降機底架部分長期浸泡在水中,以免腐蝕而影響其性能。(6)現場應為施6、工升降機提供專用電源,主電纜為銅芯且截面積不小于16mm2。(7)作業空間不得有墜物,升降機運行空間不得有障礙物(如突出的腳手架管、跳板等)。3、安裝前設備的準備工作(1)設備運抵現場等待安裝時,應首先檢查設備在運輸過程中有無損傷現象,各配套件及隨機零部件是否齊全。(2)安裝前應將23套附著裝置、電纜導向裝置清點好,準備安裝時使用。特別是附著裝置用的各種聯接件和標準件。(3)必要的輔助設備:塔吊、經緯儀。4、正式安裝當上述各項工作準備就緒,確認基礎符合要求、設備完好后,可以進行施工升降機的正常安裝。如遇有雨、風力超過五級等惡劣天氣時不得進行安裝作業。安裝過程可分以下幾步驟進行:基礎部分的安裝、7、吊桿的安裝、正常接高。4.1、基礎部分的安裝(1)用輔助起重設備將施工升降機底籠安放在砼基礎上,把底籠找平(可用墊鐵),按圖紙要求固定在基礎上,然后底籠底座用速凝砼固定緊固。(2)在基礎節上加一節帶齒條的標準節,將吊籠內電機制動器拉手撬松用墊塊墊實。(3)安裝兩套緩沖架下端抵住基礎,用螺栓固定在標準節框架上,并裝上緩沖彈簧。(4)用起重機將吊籠吊入導軌架立柱一側,使齒輪與齒條相嚙合。吊籠就位后,將制動器復位。檢查限速器齒輪及變速箱齒輪與齒條的間隙是否在許可范圍內,否則進行調整,通過松動傳動板的靠背輪螺母來調整齒輪與齒條的間隙,一般在0.2-0.3mm范圍內。通過調整吊籠上、下腰鼓內的偏心軸使導8、向滑輪與導軌架立柱的間隙達到要求,一般0-0.5mm。(5)將電纜筒就位,給升降機接通電源。(6)給吊籠通電試運行,確保各個動作準確無誤后,應首先將下限位碰塊和下極限碰塊裝好,以防止吊籠撞底。下限位碰塊的安裝位置,應保證吊籠滿載向下運行時,開關觸及下限位碰塊后自動切斷控制電源而停車后,吊籠底至地面緩沖彈簧的距離為300-400mm,下極限碰塊的安裝位置應保證極限開關在下限位開關動作之后動作而且吊籠不能撞緩沖彈簧。4.2、吊桿的安裝用輔助起重設備將支架通過銷軸與驅動架聯接,再將吊桿從支架銅套中穿過并使吊桿下部裝在吊籠頂部的吊桿座內。注意:吊籠在運行過程中應將吊桿鎖死在固定位置,以免吊桿與導軌架和9、周圍建筑物發生干涉。4.3、正常接高正常接高包括標準節的安裝和附著架的安裝。4.3.1、標準節的安裝 當升降機基本部分安裝結束試車符合要求后,即可進行正常加節接高。如果現場條件允許,可在地面將46節標準節用M24的高強度螺栓按規定力矩聯接,借用輔助起重設備將接好的標準節組起吊安裝就位,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如不能借用輔助設備,安裝人員可操作升降機本身的起重吊桿進行接高作業。利用起重吊桿安裝導軌架標準節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吊籠頂部,利用籠頂控制盒操作升降機,不可在吊籠內進行操作以免發生事故,可按下面程序進行:(1)將吊籠開至下限位所允許到達的最低位置;(2)放下手動起重機的鋼絲繩和吊具;(3)在地面10、掛好一個標準節,緩緩搖動卷筒手柄,將該標準節從地面護欄外提升至吊籠頂部并放好。(4)操作人員帶好聯接標準節所需的聯接螺拴、力矩扳手等工具,然后在籠頂操作升降機使吊籠上升(注意在上升過程中,應將手動起重機吊臂轉至一個安全角度,確保吊籠運行時吊臂不與導軌架和周圍建筑物碰撞);(5)向上開動吊籠,當籠頂驅動架上方距待要接高的標準節距離約250mm時立即停止吊籠的運行;(6)用手動起重機吊起吊籠頂部的標準節并且高出導軌架已接標準節20mm,緩緩轉動吊桿,使標準節接口正對,此時慢慢放下標準節,使四個接口完全吻合。(7)穿好標準節聯接螺栓,用力矩扳手測定擰緊力矩300Nm。(8)從標準節上摘下吊具,收回鋼11、絲繩,將吊桿轉至安全方向,向下開吊籠,進行下一個標準節的接高作業。 注意:在向上開動吊籠時,當驅動架上方距待要接高的標準節止口距離約2米時,應用檢修速度上升以防冒頂;控制吊籠運行的操作人員要站在籠頂以便觀察吊籠的運行情況。每次接高時應給標準節止口涂上黃油,以免生銹。4.3.2、附著架的安裝當升降機的導軌架安裝高度超過9m時,應當安裝第一套附著裝置,該附著架距地面高度為6m(也可視具體情況而定),以后每隔9m安裝一道附著架,最大高度時最上面一處附著架以外懸出高度不得超過7.5m。附著架安裝步驟如下:(1)首先在需要附著的導軌架高度處將聯接桿用V型螺栓聯好;(2)將聯接撐桿與建筑物上預埋板用銷軸聯12、好;(3)用經緯儀測定后確認導軌架垂直度在誤差要求范圍之內,將各處螺栓擰緊(可調節可調螺桿來調節校正導軌架的垂直度);(4)附著架應盡量水平安裝,附著架平面與水平面的夾角不得大于8。注意:每次安裝一套附著架,都要用經緯儀測量一下導軌架在兩個方向的垂直度,垂直度應滿足導軌架垂直度要求表中的要求。導軌架垂直度要求表導軌架安裝高度(m)70h100100h150150h200H200垂直度誤差值(mm)7090110130四、升降機的使用升降機使用之前,須檢查以下幾個項目:(1)檢查各螺栓緊固件有無松動現象,如有松動應及時擰緊;(2)檢查電氣系統工作是否正常,各交流接觸點吸合及導線接頭情況等;(3)13、檢查各種安全限位開關動作是否靈活,各限位碰塊有無移位;(4)檢查升降機吊籠運行通道上有無突出物,確保吊籠運行安全距離不小于250mm;(5)檢查各部位潤滑情況,及時加注潤滑脂,新減速機應在使用一周或50運轉小時后清洗并更換潤滑油;(6)給齒條加潤滑脂,給滾輪運行的導軌架主弦管加潤滑脂;(7)檢查吊籠進出門、防護圍欄門等開啟靈活與否,檢查各限位開關動作情況; (8)檢查各滾輪、背輪的調整間隙及齒輪與齒條的嚙合間隙是否正常,如不符合要求應及時進行調整;(9)在每次安裝結束后及在使用中每三個月均應檢查一次防墜安全器的動作情況,即對安全器進行墜落試驗,墜落試驗完后必須對安全器進行復位。五、升降機的操作14、1、升降機運行前應進行的工作(每日進行):(1)當班司機必須認真閱讀上班司機的運轉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檢查下電箱的電源開關是否切斷;(2)檢查運轉部分、軌道的使用和潤滑狀況;(3)檢查齒輪、齒條的嚙合間隙;(4)檢查各限位開關、操作開關、急停按鈕是否正常;(5)檢查運行通道有無障礙物;(6)記好當班記錄,若發現不安全、不正常情況嚴禁開機;(7)如遇氣溫較低,而升降機啟動困難時,啟動后可空載上下試運行幾次,使減速器油溫趨于正常。2、升降機的操作,必須按以下操作規程進行:(1)司機必須身體健康,無心臟病或高血壓病;(2)司機應受過專門培訓,經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3)不可超載、偏載運行,不15、得人貨混裝;(4)嚴禁司機酒后操作或非司機操作;(5)裝載物品時,嚴禁物品伸到吊籠以外,以免運行時發生危險;(6)當風力達到六級以上時,升降機不得運行,并且將吊籠停至最低層;(7)每次下班后,必須關掉電源開關,作好當班記錄,并將護欄門鎖好。六、吊籠的墜落試驗凡新安裝的升降機都應進行吊籠額定荷載的墜落試驗,以后在使用期間至少每三個月進行一次額定荷載的墜落試驗,并把試驗結果記錄入設備檔案。在升降機正常工作時,安全器自發制停或發出異常噪聲時,應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生產廠家。在做墜落試驗時,吊籠內部不得載人,確認各個部件無故障時方可進行。墜落試驗步驟如下:(1)切斷主電源,按電氣原理圖將地面控制按鈕盒的16、電纜接入上電箱,理順電纜,防止吊籠升降時卡斷電纜;(2)在吊籠內裝好額定載荷2000kg,然后接通主開關,在地面操縱按鈕盒,使吊籠上升約10米停止。(3)按下“墜落”按鈕并保持之,此時電機電磁制動器應脫開不起作用,吊籠呈自由狀態下落,達到安全器動作速度時,安全器動作,吊籠將平穩地制停在導軌架上(注意:如果吊籠底部在距地面4米左右時仍未被安全器制停,應立即松開“墜落”按鈕,使電機制動器恢復制動,以防止吊籠撞底損壞結構)。(4)試啟動吊籠向上不應動作,因為安全器動作后,安全器內部微動開關已將控制電路切斷,如仍能動作,應重新調整微動開關。(5)正常情況下,從安全器開始動作到吊籠被制停為止,吊籠在導軌17、架上的制動距離應為0.151.4m(不包括吊籠自由下滑的距離),如制動距離過大安全器必須更換。(6)按安全器復位說明將安全器復位。七、試驗1、空載試驗升降機應進行全程不少于三個工作循環的空載運行。每一工作循環的升降機過程中,應進行不少于二次的正常制動。其中在行程上部應至少進行一次吊籠上升的制動試驗,觀察有無制動瞬時滑移現象。雙籠升降機的兩個吊籠應分別進行空載試驗。在試驗中或試驗后,檢查升降機應滿足下列要求:(1)電氣系統,聯鎖裝置,操作系統功能及動作準確。(2)安全保護裝置動作準確可靠。(3)傳動機構應平穩,無明顯沖擊,振動及油先箱漏油等異常現象。(4)金屬結構不的出現裂紋和聯接損壞松動現象。18、(5)升降機的鋼絲不得破斷。(6)制動器制動靈敏、安全可靠。2、載荷試驗吊籠內裝載100%額定載荷進行全程的升降工作循環,工作循環不少于三次,每次工作循環進行不少于一次正常制動。試驗及檢驗要求與空載試驗相同。3、動載試驗吊籠內裝載110%額定載荷進行全程的升降工作循環,工作循環不少于三次,每次工作循環進行不少于一次正常制動。試驗及檢驗要求與空載試驗相同。4、靜載試驗吊籠內裝載125%額定載荷提升至1.5米高處,停滯10分鐘觀察吊籠不允許其有滑移情況出現。八、安全保證措施1、安裝過程中,由專人負責統一指揮,利用吊桿進行安裝時不允許超載,且只允許安裝、拆卸升降機零部件,不得用于其他起重用途。 2、19、吊桿上有懸掛物時,不得開動吊籠,升降機運行時,人員的頭、手嚴禁露出安全攔以外。3、機架或附墻架上有人工作時,嚴禁開動升降落機,當吊籠升起時嚴禁進入外籠內。4、吊籠上的所有零部件必須放置平穩,不得露出安全攔外。 5、安裝作業人員應嚴格遵守高空作業安全規定,佩帶安全帽,系好安全帶,穿防滑鞋等。 6、操縱升降機由專人負責,檢修停用期間作好警戒標識。運行時,必須按升降機額定裝載重量裝載,不允許超載運行。7、做好防雷接地。8、危險源、點設置:危險點危險源保證措施電梯冒頂操作人員不固定,限位器不運作由專業人員操作,并培訓合格,定期檢查限位器電梯傾倒連接桿件不按規范安裝嚴格按升降機使用說明書進行桿件的連接安20、裝。九、施工電梯安裝應急救援預案9.1、編制依據:為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的有關法律法規,使公司的各項生產活動在安全、有序的環境下進行,確保公司員工生命、財產安全,一旦發生事故,將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根據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相關規定特制定本預案。 9.2、危險源分析 1、因機構及零部件固定不牢、銹蝕變形、疲勞工作,引發滾落、高墜、物體打擊,造成人員傷亡; 2、起重吊裝,因違反信號指揮、司索與司機配合失調,導致撞擊、墜落、失衡,造成人員傷亡; 3因安全裝置不能有效地限制高度、重量、力矩、行程、回轉,造成斷擘、傾覆、斷繩、斷軸,造成人員傷亡; 4、因操縱系統和21、電氣系統接觸松脫或疏于保養,失去控制與操控,發生故障造成人員傷亡。 9.3、組織機構及職責 1、應急組織體系 組 長: 賀標宗副組長: 巫文子 成 員: 宋祥、程永全、郭真池、牛永卿、巫文強 2、組織機構及職責 組長職責:總指揮;副組長(現場組織管理者)職責:人員分工安排; A、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 B、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 C、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 D、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 組員職責:在組長的帶領指揮下對事故進行救援搶救。 9.4、預防與預警 1、危險源22、監控 建立健全施工全過程重大危險源監控方法與程序,完善危險源辯識工作,對危險源進行識與評估。在技術和管理措施上加強重大事故的監控,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 2、預警行動 如遇意外事故時,在場的項目管理人員要立即采用電話、對講機或其它快捷方式第一時間向施工總承包單位項目經理和相關負責總匯報險情。同時立即采取應急措施,通知搶救、救護、防護組成員攜帶各自的搶險工具,趕赴出事現場。 3信息通訊:急救:120;火警:119; 項目部辦公室接到報告后,應迅速通知全體指揮中心成員,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在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有關部門逐級上報。報告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班組、聯系電話、報告人、傷亡人23、數等簡要情況。 9.5、應急處置 1、響應分級 為確保工程順利施工,預防突發事件以及預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發生,事前應有充足的技術措辭準備、搶險物資的儲備,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國家財產和經濟損失。 根據本工程施工特點,在辯識、分析評價施工危險因素和風險的基礎上,確定本工程重大危險因素的高空墜落與物體打擊作為一級響應。 假設施工的腳手架與主體施工不同步、洞口臨邊防護不牢、起重機械作業失控,可能造成高墜與物打等幾種可能。 2響應程序 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或駐地發生無法預料的需要緊急搶救處理的危險時,應迅速逐級上報,次序為現場、項目部、甲方、行業主管部門。由項目部收集、記錄、整理緊急情況信息并24、向小組及時傳遞,由小組長或副組長主持緊急情況會議,協調、派遣和統一組織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救和向上級匯報。事故外理應根據事故大小來確定,如果事故特別小,根據上級指示由作業班組自行直接進行處理。如果事故較大或作業班組處理不了則由作業班組向施工總承包單位或其它上級主管部門請示,請求施工總承包單位的救援預案,仍不能進行處理,則由施工總承包單位的安全管理部門向建設局安監站或政府部門啟動上一級救援預案。 3處置 (1)指揮與控制: 搶救組到達出事地點,在施工總承包單位項目負責人指揮下分頭進行工作。 A、首先搶救組和作業班組負責人一起查明險情:確定是否還有危險源。如相關防護是否到位、25、腳手架或其它構件是否有繼續失控的危險;人員傷亡情況;商定搶救方案后,由作業班組負責人向上級請示匯報批準,然后組織實施; B、防護組負責把出事地點附近的作業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并進行警戒不準閑人靠近,對外注意禮貌用語; C、工地值班電工負責切斷有危險的電源。如果在夜間,接通必要的照明燈光; D、搶險組在排除繼發性危險的情況下,立即救護傷員,邊聯系救護車,邊及時進行止血包扎,用擔架將傷員抬到車上送往醫院; E、應急搶險完畢后,作業班組負責人應立即召集作業骨干、專業技術人員、安全員及全體作業人員,參與配合事故調查,找出事故原因、責任人,制訂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故的整改措施; F、對應急救援預案的有效性26、進行評審、修訂。 (2)從以上風險情況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應有效的預防措施,不僅給工程施工造成很大影響,而且對作業班組及施工現場的其它施工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 9.6、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應急物資的準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應根據潛在事故的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中所需救援機械和設備、交通工具、醫療設備和藥品、生活保障物資。本預案常用物資和設備有: (1)常用藥品:消毒藥品、急救物品(創可貼、繃帶、無菌敷料、仁丹等)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袋、氧氣袋等。 (2)搶險工具:鐵鍬、撬棍、氣割工具、消防器材、小型全屬切割機、電工常用工具等。 (3)應急器材:鋼管、安全帽、安全帶、防毒面具、應急燈、對講機、電焊機、水泵、滅火器等。 (4)機械設備:QY50汽車吊一輛;QY30汽車吊一輛;CAT挖掘機320L一臺。 (5)交通車輛:面包車、小轎車各一輛。 (6)其它物資:根據需要隨時增補配備。9.7、應急救援的意義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救援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始終把人員的救助和疏散擺在首位;施救工作應采取科學的態度,在保證施救人員安全的條件下進行,切忌蠻干,避免造成新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