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購銷公司生產安全事故現場處置施工方案(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85573
2024-01-16
22頁
104.54KB
1、 嫩江縣XX糧食購銷有限責任公司XX分公司生產安全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目錄機械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31 事故風險分析41.1機械傷害事故危險性分析及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41.2機械傷害事故易發生的裝置部位41.3事故可能發生的時間、事故的嚴重程度及影響范圍41.4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41.5事故可能引發的次生、衍生事故42 應急組織與職責52.1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52.2現場應急處置組織機構及人員的職責53 應急處置53.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5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53.3 報警64 注意事項7觸電事故處置方案71 事故風險分析71.1電氣傷害事故危險性分析及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81.2觸電2、事故易發生的地點81.3事故可能發生的時間、事故的嚴重程度及影響范圍81.4事故發生前可能出現的征兆81.5事故可能引發的次生、衍生事故92 應急組織與職責92.1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92.2現場應急處置組織機構及人員的職責93 應急處置93.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9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103.3 報警104 注意事項11初期火災事故處置方案121 事故風險分析122 應急工作職責122.1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122.2現場應急處置組織機構及人員的職責123 應急處置123.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123.2應急處置措施123.3 報警144 注意事項14車輛傷害事故處置方案161事故3、風險分析162應急工作職責162.1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162.2現場應急處置組織機構及人員的職責163 應急處置173.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173.2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173.3 報警電話及事故報告基本內容184 注意事項18高處墜落事故處置方案191 事故風險分析191.1高處墜落事故類型191.2高處墜落事故的危害程度191.3事故征兆及原因192 應急工作職責202.1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202.2現場應急處置組織機構及人員的職責203 應急處置20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20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203.3 報警電話及事故報告基本內容214 注意事項21機械傷害事故現場處置4、方案 1 事故風險分析1.1機械傷害事故危險性分析及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機械傷害事故是企業傷害事故的主要類型之一,機械傷害事故可能造成設備損壞和人員傷亡,給企業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可能發生的機械傷害事故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1.1.1機械設備防護設施不全造成的絞、碾、碰、割、切等傷害。1.1.2 機構設備擺放不當,安全操作距離不足導致的擠傷、壓傷等。1.1.3 人員操作行為不當而導致的肢體或身體被打擊、夾傷等傷害。1.2機械傷害事故易發生的裝置部位主要發生在機械運轉的部位或傳送裸露部位。1.3事故可能發生的時間、事故的嚴重程度及影響范圍 機械傷害事故一般不受時間影響,主要因人的心理因素、違章行為影5、響較大。尤其在夜間加班燈光昏暗時發生機械傷害的幾率要大一些。機械傷害嚴重的可能造成人員傷亡,但影響范圍一般局限在班組內部,不會擴大到整個庫區或公共區。1.4事故前可能出現的征兆機械設備運轉或傳送部位裸露,安全防護裝置拆除或有缺陷;機械設備缺陷處理不及時,帶病運行;操作人員出現“三違”現象。1.5事故可能引發的次生、衍生事故機械傷害事故很少引發的次生、衍生事故。2 應急組織與職責 2.1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以事故發生現場的部門或班組為單位,組成現場應急處置自救小組,事故現場所有人員全部為應急處置和自救小組成員。2.2現場應急處置組織機構及人員的職責 事故現場最高職務人員是現場應急處置的指揮6、者,負責現場急救工作的指揮。現場其他所有人員必須服從指揮者的指揮。3 應急處置 3.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3.1.1 當發生事故后,現場應急處置指揮者要立即組織現場人員在第一時間進行應急處置。3.1.2 及時向公司應急辦公室報告事故情況。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3.2.1 發現有人受傷后,必須立即停止運轉的機械,向周圍人員呼救。3.2.2 進行現場包扎、止血等措施,并緊急送往醫院救治。3.2.3 發生斷手、斷指等嚴重情況時,對傷者傷口要進行包扎止血,進行半握拳狀的功能固定。對斷手、斷指應用消毒或清潔敷料包好,忌將斷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細胞變質。將包好的斷手、斷指放在無泄漏的塑料袋內,扎緊好袋7、口,在袋周圍放好冰塊,或用冰棍代替,速送傷者到醫院搶救。3.2.4 肢體卷入設備內,必須立即切斷電源,如果肢體仍被卡在設備內,不可用倒轉設備的方法取出肢體,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設備部件,無法拆除時撥打當地119請求社會救援。3.2.5 發生頭皮撕裂傷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及時對傷者進行搶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對癥措施;用生理鹽水沖洗受傷部位,涂紅汞后用消毒紗布、消毒棉花緊緊包扎,壓迫止血;使用抗菌素、注射破傷風血清,預防傷口感染;送醫院進一步治療。3.2.6 受傷人員出現肢體骨折時,應盡量保持受傷的體位,由現場醫務人員對傷肢進行固定,并在其指導下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抬運,防止因救助方法不當導致傷情進一步加8、重。3.2.7 受傷人員出現呼吸、心跳停止癥狀后,必須立即進行心臟按摩或人工呼吸。3.2.8 在做好事故緊急救助的同時,要注意保護事故現場,對相關信息和證據進行收集和整理,為事故調查提供依據。3.3 報警 3.3.1 報警電話見綜合預案8.1通信與信息保障。3.3.2 事故報告基本要求及內容(1) 事故的時間、地點。(2) 事故性質、事故原因。(3) 危害程度、傷及人數。(4) 現狀、發展趨勢、影響范圍。(5) 組織搶救、采取的安全措施和事故災區的控制情況。4 注意事項 4.1 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切不可妄動,更不可生拉硬拽受傷者。4.2 及時關閉運轉的機械設備,關閉電源,并掛上警示牌。4.39、 采取正確的救護方式,防止受傷人員的傷情惡化: (1) 如果傷員發生疑似脊椎、肢體骨骼傷害事故,應注意急救運送方式,切不可盲目運送; (2) 如果傷員出現流血、休克等緊急情況,應進行止血、人工呼吸等緊急搶救。 觸電事故處置方案1 事故風險分析1.1電氣傷害事故危險性分析及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1.1.1 觸電事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人直接碰到了帶電體或者接觸到因絕緣損壞而漏電的設備,站在接地故障點的周圍也可能發生人員觸電事故。通常按照人體觸及帶電體的方式和電流通過人體的途徑,可分為單相觸電、兩相觸電、跨步電壓觸電事故。 1.1.2 觸電傷害的主要形式可分為電擊和電傷兩大類。1.2觸電事故易發生的地點任10、何電器設備、電氣線路長期處于陰暗潮濕地點,且沒有進行及時檢查維護保養的,都有可能發生絕緣損壞、漏電、斷線、外殼帶電,導致觸電事故的發生。比如:配電室、配電箱、檢維修場所、辦公區域。1.3事故可能發生的時間、事故的嚴重程度及影響范圍觸電事故發生的時間不明顯,但由于夏季空氣濕度大、氣溫高造成設備線路絕緣老化,比較容易發生觸電事故。一般因人的違章行為造成事故的可能性較大。發生觸電事故,會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生產中斷,會給公司和廣大職工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和傷害,但影響范圍一般局限在庫區內部,不會擴大到公共區。1.4事故發生前可能出現的征兆 1.4.1氣候潮濕。 1.4.2絕緣層破損老化,超負荷運行11、。 1.4.3電焊、供電、檢修電路等作業現場無警示標志。 1.4.4進行上述作業現場臟亂差,無人監護和清理,未按規定進行必要的保養和檢查,管理混亂。 1.4.5操作人員沒有經過培訓,不具備崗位作業技能。1.4.6操作人員出現“三違”現象。1.4.7電氣設備存在安全隱患,出現漏電現象。1.4.8電氣設備金屬外殼接地不良或未接地。1.5事故可能引發的次生、衍生事故電氣傷害事故很少引發的次生、衍生事故。2 應急組織與職責 2.1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 以事故發生現場的部門或班組為單位,組成現場應急處置自救小組,事故現場所有人員全部為應急處置和自救小組成員。2.2現場應急處置組織機構及人員的職責 12、事故現場最高職務人員是現場應急處置的指揮者,負責現場急救工作的指揮。現場其他所有人員必須服從指揮者的指揮。3 應急處置 3.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3.1.1 觸電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立即向應急組長報告,同時按正確的方法進行施救。3.1.2 應急組長接到報警后立即趕往現場,根據事故發展的實際情況,應急處置小組組長確定是否啟動現場處置方案。3.1.3事故超出現場處置能力時,應立即向公司總指揮匯報。由公司根據觸電事故的級別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3.2.1 觸電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斷開有關電源,使觸電者迅速脫離帶電體。如果不能及時斷開電源,應使用木棍等絕緣材料將觸電人員與帶電體分離;也可13、站在絕緣物上,如一疊厚報紙、塑料布、木板之類,用掃帚或木椅等將觸電者撥離電源;或用繩子、褲子或任何干布條繞過觸電者腋下或腿部,把觸電者拖離電源。觸電者未脫離電源前,救護人員不得直接用手觸及觸電者。3.2.2 如果觸電者處于高處,應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觸電者解脫電源后自高處墜落摔傷。3.2.3 當帶電體接地有電流流入地下時,處于電流接地點周圍受跨步電壓威脅的人員應單腿或雙腳并攏,以跳躍的方式跳出危險區域。3.2.4 發現觸電者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就地搶救,采用胸外擠壓法或者口對口呼吸法進行急救,并邊搶救邊迅速送往醫院。3.3 報警 3.3.1 報警電話見綜合預案8.1通信與信息保障。314、.3.2 事故報告基本要求及內容 事故的時間、地點。 事故性質、事故原因。 危害程度、傷及人數。 現狀、發展趨勢、影響范圍。 組織搶救、采取的安全措施和事故災區的控制情況。4 注意事項4.1發現人或搶救人員必須確認切斷電源后才可直接施救,否則必須用木桿,膠管,將觸電身體部位推移開才可施救,;4.2必須加強個人防護做好各項安全措施;4.3救援措施要做到正確有效;4.4電話求援說話要清楚鎮定,講清地址、受傷情況;4.5救援結束要做好事故的調查,整改,糾正和教育工作。 初期火災事故處置方案1 事故風險分析本單位在礦泉水加工生產的過程中會使用一些電氣設備,而這些電氣設備如有缺陷或產品質量不佳,絕緣性能15、不良,維修不善,老化破損等原因就會出現電氣設備、電氣線路的短路、過載、接觸不良等而引發電氣火災事故的危險。因此起火初期的有效處置十分重要。2 應急工作職責2.1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 以事故發生現場的部門或班組為單位,組成現場應急處置自救小組,事故現場所有人員全部為應急處置和自救小組成員。2.2現場應急處置組織機構及人員的職責 事故現場最高職務人員是現場應急處置的指揮者,負責現場急救工作的指揮。現場其他所有人員必須服從指揮者的指揮。3 應急處置3.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3.1.1 當發生事故后,現場應急處置指揮者要立即組織現場人員在第一時間進行應急處置。3.1.2 及時向公司應急辦公室報告事16、故情況。3.2應急處置措施3.2.1當庫區內的電器線路,電器設備起火并未引燃附近可燃物時,發現人應在起火的初期盡快關閉電源開關,切斷電源,并同時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撲救,如火已引燒了附近的其它可燃物時除以上處理外還可在確認切斷了電源的情況下用消防水槍進行滅火撲救及阻止火勢蔓延擴大。當庫區內除電器設備及化工油類外的其它可燃物著火燃燒時,發現人應在起火的初期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撲救或視當時實際情況用水進行撲救;3.2.2發現人應立即報告部門領導,部門領導應立即組織本部門人員按滅火措施進行撲救,同時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切斷事故源和控制火勢蔓延、擴大,必要時應立即撥打119報警,并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報告。17、應急領導小組接報后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并安排人員通知公司救援小組成員及同時上報公司和有關部門。救援小組人員接報到達事故現場后,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作出相應的應急救援決定,同時指揮清點現場人數并命各小組成員立即開展救援。組織部門緊急停產和人員的疏散。并組織對附近物資的疏散轉移和保護。如果火勢已蔓延、擴大,在市消防車未到前,救援小組在有效防護,確認對自身安全的情況下,負責進行對外圍的滅火搶險及對現場受傷者進行搶救。必要時可撥打120救援。3.2.3如在救援過程中發現有受傷人員而救護車未到達現場時,就好先對受傷人員進行前期必要的救治,防止傷情進一步加強。包括:對傷者傷口要進行包扎止血、止痛,如有骨折18、還需將骨折部位固定。將傷者置于空氣清新流通處,并要注意保曖,同時派人守護。假如傷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時,應將傷者舒適、安靜的平臥,周圍不圍人以保持空氣流通,解開傷者的衣服以利呼吸,如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暖,并迅速送往醫院做進一步診治。假如傷者傷勢嚴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應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擠壓,并迅速送往醫院。3.2.4事故控制后,成立事故調查組,按事故原則調查處理并上報上級有關部門。3.3 報警 3.3.1 報警電話見綜合預案8.1通信與信息保障。3.3.2 事故報告基本要求及內容 事故的時間、地點。 事故性質、事故原因。 危害程度、傷及人數19、。 現狀、發展趨勢、影響范圍。 組織搶救、采取的安全措施和事故災區的控制情況。4 注意事項4.1在處置過程中必須保護好自己的安全,做好各項防護防范工作,必須佩戴和使用符合要求的防護用品。嚴禁救援人員在沒有采取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盲目施救;4.2應根據火情、火勢情況選擇合適的搶險救援器材。滅火過程中,滅火器噴口要對準起火根部;4.3應急救援時,應貫徹“以人為本”的原則,先搶救受傷人員。救援工作措施要做到正確有效,防止事故擴大;4.4應急救援人員必須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后方可進入現場,參加救援行動。4.5當突發事故發生時應采取邊撲(施)救邊報警的原則,報警人在報警時必須清楚知道:何部位發生何種事故,20、該向何部門報警;報警時應報告單位名稱,所在區域位置,何種物質事故狀態,說話要鎮定簡單明了;報警后應在庫區大門外等候引導救援車輛進入事故發生位置;4.6應急救援結束后的注意事項:注意保護好現場,便于調查分析事故原因,利于整改,糾正和教育工作。 車輛傷害事故處置方案1事故風險分析1.1車輛傷害事故類型:有碰撞、碾軋、刮擦、翻車、墜車、爆炸、失火、出軌和搬運、裝卸中的墜落及物體打擊等。1.2車輛傷害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車輛傷害只發生在有車輛通行的區域。機動車輛在行駛中引起的人體墜落或物體倒塌、飛落、擠壓造成人員受傷甚至死亡。影響范圍只局限在庫區。1.3事故征兆:車輛帶病作業,場地路況差,車速過21、快,剎車失靈等;駕駛員安全意識差,無證駕駛,違章載人,無信號起步,違章指揮,倒車時退出有交路面導致傾翻墜落等。 2應急工作職責2.1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 以事故發生現場的部門或班組為單位,組成現場應急處置自救小組,事故現場所有人員全部為應急處置和自救小組成員。2.2現場應急處置組織機構及人員的職責 事故現場最高職務人員是現場應急處置的指揮者,負責現場急救工作的指揮。現場其他所有人員必須服從指揮者的指揮。3 應急處置3.1 事故應急處置程序事故現場人員應立即報告應急小組組長,應急小組組長立即啟動本預案,進行應急處置,并報告公司負責人,公司負責人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展態勢在1小時內向安監部門報22、告。當事故超出本單位應急處置能力時,應向當地政府有關部門請求支援。3.2 現場應急處置措施3.2.1機動車輛發生故障后,駕駛員應立即停車,防止發生其他事故,并及時對車輛進行檢修。3.2.2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后,駕駛員應積極搶救傷者,立即向周圍人員及部門負責人報警,及時與交警部門(122)取得聯系,反映有關情況。3.2.3受傷人員肢體骨折,采取傷肢固定措施,有出血采取止血措施等。3.2.4受傷人員被壓在運載物資下面,立即搬開貨物,搶救受傷人員。3.2.5當發現有人員受傷時,撥打120向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3.3 報警電話及事故報告基本內容323、.3.1報警電話見綜合預案8.1通信與信息保障。3.3.2事故報告基本內容(1)事故發生單位名稱、地址、性質;(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3)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涉險的人數)。4 注意事項4.1在不妨礙搶救受傷人員和物資的情況下,盡最大努力保護好事故現場。對受傷人員和物資需移動時,必須在原地點做好標志;肇事車輛非特殊情況不得移位,以便為勘察現場提供確切的資料。4.2重傷員運送應用擔架,腹部創傷及脊柱損傷者,應用臥位運送;胸部傷者一般取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取仰臥偏頭或側臥位。4.3搶救失血者,應先進行止血;搶救休克者,應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熱損耗。4.4備齊必要的應24、急救援物資,如車輛、擔架、氧氣袋、止血帶、通訊設備等。4.5應保護好事故現場,防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破壞事故現場,以便有關部門人員進行事故調查。 高處墜落事故處置方案1 事故風險分析1.1高處墜落事故類型 根據高處作業者工作時所處的部位不同,高處作業墜落事故可分為臨邊作業高處墜落事故、洞口作業高處墜落事故、攀登作業高處墜落事故、懸空作業高處墜落事故、操作平臺作業高處墜落事故、交叉作業高處墜落事故等。1.2高處墜落事故的危害程度 高處作業中易發生高處墜落事故,造成墜落人員身體摔傷,嚴重的可導致人員傷亡。1.3事故征兆及原因洞口、臨邊等防護設施不齊全;腳手架搭設不規范、腳手板材質或鋪設不符合要求25、;起重吊裝、吊籃架、提升架等安裝不良、裝置失靈導致墜落或失穩;不具備高處作業資格(條件)的人員從事高處作業,作業人員未按規定配帶勞動防護用品或其存在缺陷等。2 應急工作職責2.1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 以事故發生現場的部門或班組為單位,組成現場應急處置自救小組,事故現場所有人員全部為應急處置和自救小組成員。2.2現場應急處置組織機構及人員的職責 事故現場最高職務人員是現場應急處置的指揮者,負責現場急救工作的指揮。現場其他所有人員必須服從指揮者的指揮。3 應急處置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事故現場人員應立即報告應急辦公室,應急辦公室負責人及現場應急處置小組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展態勢在1小時內向公司26、負責人、安監部門等報告,并同時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預案。當事故超出本單位應急處置能力時,應向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及上級單位請求支援。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3.2.1發生高空墜落事故后,現場人員應當立即采取措施,切斷或隔離危險源,防止救援過程中發生次生災害。3.2.2應馬上組織人員搶救傷者,搬在壓在傷者身上的物體,應立即向項目部負責人報告。3.2.3現場人員應做好受傷人員的現場救護工作。如受傷人員出現骨折、休克或昏迷狀況,應采取臨時包扎止血措施,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盡量努力搶救傷員。3.2.4在傷員轉送之前必須進行急救處理,避免傷情擴大,途中作進一步檢查,進行病史采集,以發現一些隱蔽部位的傷情27、,做進一步處理,減輕患者傷情。轉送途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瞳孔、意識、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情況,有異常應及早做出相應的處理措施。3.2.5當有人受傷嚴重時,應派人撥打120向當地急救中心取得聯系,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嚴重程度、聯系電話,并派人到路口接應。3.3 報警電話及事故報告基本內容3.3.1報警電話見綜合預案8.1通信與信息保障。3.3.2事故報告基本內容(1)事故發生單位名稱、地址、性質;(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3)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涉險的人數)。4 注意事項4.1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應優先對呼吸道梗阻、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理,應先救命,后治傷。4.2重傷員運送應用擔架,腹部創傷及脊柱損傷者,應用臥位運送;胸部傷者一般取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取仰臥偏頭或側臥位。4.3搶救失血者,應先進行止血;搶救休克者,應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熱損耗;搶救脊椎受傷者,應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硬板上,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4.4備齊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如車輛、醫藥箱、擔架、氧氣袋、止血帶、通訊設備等。4.5應保護好事故現場,等待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