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莫桑比克孔子學院教學樓QTZ80塔機安裝安全專項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85662
2024-01-16
20頁
406.54KB
1、援莫桑比克孔子學院和傳媒藝術學院教學樓項目受控文件編號:QTZ80塔機安裝(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編 制 日 期:2017.12.15目 錄1、編制依據22、工程概況23、塔機的型號及性能技術參數24、塔機安裝位置平面圖25、塔機基礎和電源的設置26、人員配置及職責47主要安裝部件的重量和吊點位置58、汽車吊的型號、性能及布置位置69、工具及吊索具710、塔機的安裝811、塔機的頂升912、塔機安全裝置的調試1013、危險源和安全技術措施1314、應急預案151.編制依據本塔式起重機的安裝專項施工方案是依據QTZ80塔機安裝使用說明書及相關安全技術標準、規程進行編制。為確保塔機安裝過程中的安裝質2、量及施工安全,在塔機安裝施工全過程中應嚴格按本方案執行。本方案未盡事宜,應參照國家有關標準、規程進行。編制依據如下:(1)QTZ80 6010塔機使用說明書(2)塔式起重機操作使用規程(JG/T100-1999)(3)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GB5144-2016)(4)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12)(5)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196-2010)(6)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環境條件2.工程概況援莫桑比克孔子學院和傳媒藝術學院教學樓項目由XX有限公司承建,工程位于非洲莫桑比克的首都馬普托市(Maputo),馬普托市位于莫桑比克國土南端,臨印度洋馬普托灣。3、項目擬建于蒙特拉內大學(Universidade Eduardo Mindlane)校園內。該大學位于馬普托市區東北部,距市中心約5公里。擬建場地用地面積約16076.76平方米,本項目總建筑面積為5297.02平方米,建設內容為孔子學院和蒙德拉內大學傳媒藝術學院合建一棟教學樓,兩院功能相對獨立;該建筑物地上3層,局部地下1層,建筑高度12.8米,包括架空屋架總高度15.420.9米。根據工程需求,需要安裝1臺QTZ80塔機。其中:塔機基礎上平標高-3.6m,施工的建筑物標高21m,塔機最終安裝高度為32m,采用60m臂長。3塔機型號及性能技術參數QTZ80塔機臂長60m,最大起重量為6t,額4、定起重力矩為80tm;附著式最大起升高度150m,獨立式最大起升高度45m,最大幅度處吊重1.2t,具體數據見起重性能表。60m臂起重性能表幅度(m)12.24141618202122.12242628起重量(t)244444443.633.293486.845.865.114.514.264幅度(m)30323435363840424446起重量(t)2.752.532.352.262.192.031.891.771.661.56幅度(m)4850525560起重量(t)1.471.381.311.214.安裝位置平面圖詳見附圖一(塔機平面布置圖)、附圖二(塔吊基礎布置圖)5.塔機基礎和電源5、的設置5.1 塔機基礎5.1.1基礎荷載工況MvFhFv工作狀態1699KNm675KN29KN非工作狀態2289KNm575KN79KN5.1.2 塔機基礎圖5.1.3 基礎要求塔機基礎應按塔機說明書上的基礎圖施工,不得在預埋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塔機安裝前要檢查基礎的位置、標高、尺寸,檢查租用單位提供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混凝土試驗報告等相關資料,檢查安裝輔助設備的基礎、地基承載力、預埋件等,檢查基礎的排水措施,確認合格后方可實施;對于特殊工程,如工程基礎較深,地質情況復雜等,租用單位需對塔機的固定基礎重新進行設計時,必須提供基礎施工方案,否則不得進行安裝作業。5.2電源的設置距塔機2m以內專6、設150A開關箱,電源電壓380V10%,提供供電容量60kw以上,電纜容量25 mm2。6人員配置及職責6.1人員配置人員姓 名備 注安裝負責人邢榮忠專業技術人員邢榮忠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邢榮忠、姜政豪、段永杰司索信號工姜進剛安裝拆卸工宋聲華、邢榮忠、姜進剛安裝電工邢榮忠塔機司機宋聲華6.2 職責6.2.1 安裝負責人6.2.1.1 負責施工現場所有安裝作業人員和相關輔助起重設備操作人員的組織和管理;6.2.1.2 組織安排作業人員接受安全技術交底;6.2.1.3 作業前,組織對塔機、輔助設備和場地施工條件進行檢查;6.2.1.4 保證塔機作業活動按照專項方案實施;6.2.1.5 監督作業人7、員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6.2.1.6 檢查并保證作業人員配備必要的工具和個人安全防護用品;6.2.1.7 在場地條件、氣候、障礙物或其他原因不能保證安全時,做出終止作業決定;6.2.1.8 參與專項方案的審核。6.2.2 專業技術人員6.2.2.1根據專項方案向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交底人、安裝負責人和作業人員簽字確認;6.2.2.2 安裝輔助設備就位后,對其機械和安全性能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作業;驗收流動式起重機的地基,確保其支腿穩定;6.2.2.3負責塔機的檢查,并做好記錄;6.2.2.4負責對吊索具進行檢查,經檢查確認符合要求的,方可繼續使用;當發現有缺陷時,必須停止使用;6.2.8、2.5 負責全過程的現場監督工作;6.2.2.6 塔機安裝完畢后,負責對其安裝質量進行檢查,填寫自檢報告書;參加總承包單位組織的聯合驗收。6.2.3 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6.2.3.1 監督整個安全技術交底過程;6.2.3.2負責全過程的現場監督工作,監督現場人、物、環境等因素的安全性、可靠性,制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6.2.4 司索信號工6.2.4.1對吊索具每次使用前進行檢查,經檢查確認安全的,方可繼續使用;當發現有缺陷時,必須停止使用;6.2.4.2 保證吊點正確,物件平穩;6.2.4.3 指揮信號清晰、明確,當視線受阻、距離過遠時,使用對講機或多級指揮。6.2.5 安裝拆卸工6.2.59、.1 嚴守工作紀律,服從正確安排;6.2.5.2 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防護齊全;6.2.5.3 進行安裝作業,嚴格遵守塔機安裝程序和安全操作規程。6.2.6 安裝電工6.2.6.1 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防護齊全;6.2.6.2 負責塔機的供配電。6.2.7 塔機司機6.2.7.1 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防護齊全;6.2.7.2 負責塔機的駕駛。7、主要安裝部件的重量和吊點位置部件名稱部件重量(t)備注標準節0.746頂升套架4.4回轉體4.1回轉塔身1.08塔頂1.4平衡臂(包括起重機構、平衡臂拉桿)5.9吊點為平衡臂上4個吊耳平衡重A平衡重B2.11.2起重臂(包括起重臂拉桿、小車牽引機10、構及起重小車)7.39655m臂長時重心距臂根鉸點20.5m50m臂長時重心距臂根鉸點19m45m臂長時重心距臂根鉸點17m8、汽車吊的型號、性能及布置位置8.1 汽車吊的型號根據工程現場情況及塔機安裝要求,選用50T汽車吊1輛。8.2 汽車吊的性能工作半徑(m)主臂長度(m)10.7018.0025.4032.7540.103.050.003.543.004.038.004.534.005.030.0024.705.528.0023.506.024.0022.2016.306.521.0020.0015.007.018.5018.0014.1010.208.014.5014.0012.40911、.207.509.011.5011.2011.108.306.5010.09.2010.007.506.0012.06.407.506.805.2014.05.105.704.6016.04.004.703.9018.03.103.703.3020.02.202.902.9022.01.602.302.4024.01.802.0026.01.401.5028.01.2030.00.90各臂伸縮率(%)二0100100100100三003366100四003366100五003366100鋼絲繩倍率128543吊鉤重量0.5150.2158.3 汽車吊布置位置(站位圖)若現場不滿足吊裝條件,則選12、用其它型號汽車吊9、工具及吊索具序號名 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 注1專用工具(主要是扳手)套52安全帽頂103安全帶條74起重用鋼絲繩637-25-1770根2L=8m 5起重用鋼絲繩637-15-1770根各2L=4m、8m 6起重用鋼絲繩637-11-1770根各2L=4m、8m 7卸 扣3T,5T個各48經緯儀DJD2-C臺19撬 棍自制根410大 錘16磅把411麻 繩18米5012鐵 絲8米3013勞保用品手套、防滑鞋等套714哨子、對講機個各315電工工具套110.塔機的安裝10.1將井字梁底架安裝在經驗收達到安裝要求條件的砼基礎上,用水平儀調整底架保持水平,水平度誤差應在1.5mm13、以內,調整時允許在底架底面加墊片調平,調整后不允許墊片有任何可能的松動。M36的地腳螺栓應用雙螺母防松,擰緊力矩1300Nm。10.2將基礎節與塔身兩節加強節用M36的高強螺栓連接好,一起吊裝在底架上,用M36140的高強度螺栓擰緊。螺栓預緊力300kN,擰緊力矩2000Nm。保證加強節上有踏步的一面與建筑物垂直。檢查塔身垂直度,使其誤差保證在1/1000以內。10.3依次安裝下塔身(剩余的三個加強標準節)、爬升套架(地面拼裝好平臺、欄桿等)及液壓頂升系統。爬升套架上有油缸的一面應對準塔身上有踏步的一面套入,并使爬升套架上的爬爪擱在標準節從上往下數第四個踏步上。10.4安裝回轉支承總成。在地面14、上先將上、下支座和回轉機構、回轉支承、平臺等裝為一體,然后整體吊起裝在塔身標準節上。用8條M36高強螺栓將下支座與標準節相連并擰緊(螺栓預緊力300kN,擰緊力矩2000Nm),再吊起爬升套架用4個銷軸將爬升套架和下支座相連。10.5安裝塔頂和回轉塔身。吊裝前先在地面把塔頂上的平臺、護欄及扶梯裝好,再在塔頂的左、右兩邊各裝上一根平衡臂拉桿,然后吊起塔頂與回轉塔身用4個銷軸連接在一起,最后吊起連為一體的塔頂和回轉塔身,塔頂垂直一側朝向起重臂方向,并用8支M36高強螺栓將回轉塔身與上支座連接固定(螺栓預緊力300kN,擰緊力矩2000Nm)。10.6安裝平衡臂總成。在地面拼裝好平衡臂,并將平衡臂拉15、桿、配電箱和起升機構裝在平衡臂上,然后將平衡臂吊起,用銷軸與回轉塔身連接,再緩慢抬起平衡臂與水平線成一定角度直至將平衡臂拉桿鉸接并穿好開口銷。然后緩緩將平衡臂放下,再吊一塊重2.1噸的平衡重安裝在平衡臂尾部。10.7安裝司機室。先將司機室內所有電氣設備安裝齊全,再吊到上支座右平臺的前端,對準耳板上孔的位置用三個銷軸連接好并穿上開口銷。同時把起升機構和回轉機構的電氣部分連接好。10.8組裝起重臂總成。在塔機附近平整的地面上依次拼裝起重臂、小車牽引機構、維修吊籃、變幅小車,然后穿繞牽引鋼絲繩,并與載重小車連接。載重小車就位于吊臂根部最小幅度處,將起重臂拉桿連接好后放在起重臂上弦桿的拉桿架內。10.16、9安裝起重臂總成。將起重臂總成保持水平位置平穩吊起,對好臂根與回轉塔身的鉸點孔并用銷軸連接,然后再將臂頭逐漸抬高,將起重臂拉桿與塔頂上的拉板架用銷軸連接起來。10.10吊裝平衡重。從平衡臂外端部靠近已吊裝的一塊平衡重塊向內依次再吊裝5塊2.1噸平衡重塊,再吊裝一塊1.1噸平衡重塊,不允許錯位。10.11將各部位電氣件接電。10.12穿繞起升鋼絲繩。將起升鋼絲繩經過排繩器從起升機構卷筒拉出,繞過塔頂上部導向輪,再繞過回轉塔身上部的起重量限制器(拉力環)滑輪,再引向變幅小車和吊鉤滑輪組,最后將繩頭固定在起重臂端部防扭裝置上(繩卡數不得少于4個,繩卡鞍部置于繩的受力側且不得正反交錯,間距不得小于8017、mm;繩頭距最外端繩卡長度不得小于140mm,并用細鋼絲捆扎)。10.13塔機立塔完畢應檢查調試各機構處于正常工作狀態,遇有故障應予以排除,檢查正常后進行試運轉。11.塔機的頂升11.1頂升前的準備和檢查:天氣狀況良好,風力不大于4級;檢查爬升套架和標準節的相關部件爬爪、踏步、頂升橫梁等結構件無變形、開焊、裂紋,爬升套架與標準節間隙合格,空載伸縮油缸幾次,確認液壓系統正常;專人指揮,專人負責操作液壓系統、緊固塔身螺栓、翻動爬爪等工作,專人看管爬爪入位、踏步入槽、油缸橫梁兩端入槽、套架隨油缸縮回或伸長而隨動上升、各滾輪處有無卡滯現象等;各作業人員必須精神集中、互相配合;非有關人員不得登上操作平臺18、,不得擅自啟動泵閥開關或其它設備。11.2將起重臂旋轉至引入標準節的方向并將回轉機構制動住,放松電纜長度略超過需頂升的總高度。11.3先在地面上將四個引進滾輪固定于標準節下部橫腹桿四個角上,然后吊起標準節安放在外伸框架上,再調整小車位置使塔機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油缸的位置上。11.4開動液壓系統,在油缸活塞桿全部回縮的狀態下將頂升橫梁頂在塔身標準節就近一個踏步上,稍微受力(此時應檢查頂升橫梁是否完全正確的放入標準節的踏步圓弧內,以及頂升橫梁與踏步之間的間隙是否均勻),卸下塔身標準節與下支座的連接螺栓。11.5再次開動液壓系統稍微頂起塔機上部約20mm左右,觀察塔機的上部前后是否平衡,若不平衡回縮油19、缸后以慢速開動變幅小車進行調整,若不平衡則重復以上操作直至達到平衡狀態。11.6繼續開動液壓系統使油缸活塞桿伸出約1.25m,觀察爬升套架上的兩個爬爪全部水平的處于標準節踏步之上時停止伸缸,稍縮油缸,使兩爬爪擔在塔身標準節的踏步上(此時需專人觀察確定爬爪與踏步接觸正確)。11.7油缸活塞桿全部縮回,將頂升橫梁頂在塔身標準節就近一個踏步上,伸出油缸活塞桿1.3m左右(套架導輪不得超出塔身頂部),利用引進滾輪在外伸架上滾動,人力把標準節引至塔身的正上方,對準標準節上定位凸臺,稍回縮油缸至引進的標準節與塔身接觸,用M36的高強螺栓將標準節和塔身連接牢靠(螺栓預緊力300kN,擰緊力矩2000Nm),20、卸下引進滾輪,調整油缸的伸縮長度,將下支座與塔身連接牢固即完成一節標準節的頂升工作。11.8重復以上步驟繼續頂升標準節,直至1#塔機達到40m高度,3#塔機達到45m高度。11.9頂升完畢做好收尾工作:將爬升套架固定好,液壓操作回到中間位置,并切斷液壓系統電源,拔掉電源插頭,固定在頂升套架上,將電纜按規范捆在塔身上,變幅小車開至最小幅度處,旋轉起重臂至不同的45角處,檢查塔身標準節各連接高強螺栓的擰緊情況。12安全裝置的調試塔機安裝完成后必須嚴格按照以下要求和程序調整好各安全裝置后塔機才能投入使用,否則塔機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人身和設備的安全事故。調整時應在獨立高度(45m)以下,起吊重物稍離地21、面,變幅小車能夠運行即可調整,調整時應有電工進行配合。12.1力矩限制器的調整和試驗:12.1.1定幅變碼調整:12.1.1.1將限位開關2的控制線在配電箱內切斷,限位開關1的控制線接好。12.1.1.2在最大工作幅度R0=55mm處以正常工作速度起升額定起重量Q0=1200Kg離地0.2m時停穩。12.1.1.3按調整方法使限位開關1的觸頭與其相應的撞頭4接觸,然后依次向吊重物上加放20Kg重的砝碼,最多加重不能超過0.1Q0=120Kg,同時微調撞頭4,使吊重在Q01.1Q0(1200Kg1320Kg)之內碰動限位開關1(吊重量越接近1200Kg越好),電路斷電,小車不能向外變幅,吊鉤不能22、上升,同時發出報警信號(蜂鳴器響、聯動臺紅色超力矩指示燈亮)。12.1.1.4臂根部校核(不是重新調整),取0.7倍最大額定起重量0.7Qm=5600Kg,在相應允許最大工作幅度R0.7=16.64m,重復前面的試驗,此時在不調動限位開關的情況下,吊重量在5600Kg-6160Kg范圍內碰動限位開關1,電路斷電,小車不能向外變幅,吊鉤不能上升同時報警(蜂鳴器響、聯動臺紅色超力矩指示燈亮)。如沒斷電則應重新按前面步驟(12.2.1.212.2.1.4)調整直至滿足要求為止。12.1.2定礙變幅調整:12.1.2.1測定相應于最大額定起重量Qm=8000Kg處的工作幅度Rm=12.24m及1.1R23、m=13.46m,并在上面標記。測定0.3倍最大額定起重量即0.3Qm=2400Kg處的工作幅度。R0.3=33.42m及1.1R0.3=36.76m,并在地面標記。將限位開關1的控制線在配電箱內切斷,限位開關2的控制線接好。12.1.2.2在小幅度處(12m)起吊最大額定起重量Qm,離地0.2m停穩。慢速變幅至Rm處,力矩限制器不應動作。按調整方法使限位開關2的觸頭與其相應的撞頭4接觸,同時微調撞頭4,以慢速把小車向外開,使幅度在Rm-1.1Rm范圍內碰動限位開關2,電路斷電,小車不能向外變幅,吊鉤不能上升,同時報警。斷電時幅度接近Rm值比較理想。12.1.2.3臂前部校核(不是重新調整):24、在幅度33m處起吊0.3倍最大額定起重量0.3Qm,離地0.2m停穩。慢速變幅至R0.3處,力矩限制器不應動作。在不調動限位開關的情況下,幅度在R0.3-1.1R0.3范圍內碰動限位開關2,電路斷電,小車不能向外變幅,吊鉤不能上升,同時報警。如沒斷電則應重新按前面步驟調整直至滿足要求為止。12.1.3報警的調整:12.1.3.1測定最大工作幅度R0=55m及0.8R0=44m,并在地面標記。將限位開關1、2、3的線全部接好。12.2.3.2在幅度39m處起吊重量120Kg離地0.2m停車。慢速變幅至0.8R0處,按調整方法使限位開關3的缺頭與其相應的撞頭4接觸,同時微調撞頭4,以慢速把小車向外25、開,使幅度在0.8R0-R0范圍內碰動限位開關3(調整值越接近0.8R0越好),電路斷電,此時應報警(聯動臺力矩預警黃燈亮),小車向外無高速。12.1.3.3將小車往回開,直至解除報警,然后以正常工作速度向外開動小車,檢驗其是否在0.8R0-R0的幅度范圍內報警及自動將變幅速度降為低速。如沒有則應重新調整直至達到要求力止。12.1.4力矩限制器試驗:力矩限制器調整好后必須進行試驗后才可認為已調整好,試驗按定幅變碼和定碼變幅方式進行,各重復三次無誤后方可進行正常工作。12.1.4.1定幅變碼試驗:在最大工作幅度R0(55m處以正常工作速度起升額定起重量Q0(1200Kg)允許起升,限位開關3動作26、并報警。放下,然后以最慢速度起升1.1倍額定起重量(1.1Q0),力矩限位開關應都動作,不能起升。取0.7倍最大額定起重量(0.7Qm),在相應允許最大工作幅度R0.7處,重復a)項試驗。12.1.4.2定碼變幅試驗:12.1.4.2.1在小幅度處(14m)起吊最大額定起重量Qm,離地0.2m停穩。慢速變幅至Rm處,力矩限位開關1、2不動作,但限位開關3動作并報警。退回,重新從小幅度處開始,以正常工作幅度向外變幅,在達到Rm處之前限位開關3動作,小車速度自動降為低速向外,在達到1.1Rm處之前,限位開關1、2動作,切斷向外變幅和起鉤。12.1.4.2.2取0.3倍最大額定起重量(0.3Qm),27、在相應允許最大工作幅度R0.3及1.1R0.3處,重復12.1.4.2.1項試驗。12.2起重量限制器調整:12.2.1高檔斷電調整(幅度小于23m):12.2.1.1吊重4000Kg(二倍率時吊重2000Kg),吊鉤以低、高兩檔速度各升降一次,不允許任何一擋產生不能升降現象,然后再換擋到高速檔。12.2.1.2用高速檔吊載荷離她0.2m,待載荷不再晃動時,調整可調螺釘3直至頭部接觸到相對應限制高度的微動開關為止。12.2.1.3加吊重20Kg,以高速起升,若能起升,升高約10m高度后在放至地面。12.2.1.4重復12.2.1.3的全部動作,同時微調可調螺釘3,直至高速不能起升、此時起升自動28、換為低速、聯動臺上的黃色超重換速燈亮。記錄下所吊重物Q高,Q高應在4000Kg-4380Kg(二倍率為2000Kg-2180Kg)之間,接近小值較為理想。12.2.1.5去掉重物,重復12.2.1.4的動作二次(此時不調整限位開關),三次所得Q高應基本一致,如不動作或誤差較大則應重新調整,直至滿足要求為止。12.2.2低檔斷電調整(幅度小于13m):12.2.2.1吊重8000Kg(二倍率時吊重4000Kg),吊鉤以低檔速度各升降一次,不允許產生不能升降現象。12.2.2.2用低速檔吊載荷離地0.2m,待載荷不再晃動時,調整可調螺釘3直至頭部接觸到相對應限制最大起重量的微動開關為止。12.2.29、2.3在加吊重20Kg,以低速起升,若能起升,升髙約5m高度后在放至地面。12.2.2.4重復12.3.2.3的全部動作,同時微調可調螺釘3,直至髙速不能起升,此時起升自動斷電、蜂鳴器響及聯動臺上的紅色超重量燈亮。記錄下所吊重物Q低,Q低應在8000Kg-8780Kg(二倍率為4000Kg-4380Kg)之間,接近小值較為理想。12.2.2.5掉重物,重復12.2.2.4的動作二次(此時不調整限位開關),三次所得Q低應基本一致,如不動作或誤差較大則應重新調整,直至滿足要求為止。12.3多功能限位器的調整:因該機的高度、幅度、回轉均采用多功能限位器。12.4起升髙度限制器的調整(調整程序按12.30、3條):12.4.1調整在空載下進行,用手指分別壓下微動開關1WK、2WK,確認提升和換速的微動開關是否正確。12.4.2調整起升極限限位時,使變幅小車下端與吊鉤滑輪組的上端最小距離不小于0.7m(二倍率時為1m),調動調整軸(1Z),使凸輪(1T)動作并壓下微動開關(2WK)切換。此時吊鉤的上升運動被禁止。12.4.3調整起升換速限位時,使變幅小車下墻與吊鉤滑輪組的上端最小距離為5m時,調動調整軸(2Z),使凸輪(2T)動作并壓下微動開關(2WK)切換。此時吊鉤的上升運動被強行減至低速運行,沒有高速。吊鉤升降試動作三次,效果一樣即可。12.5回轉限制器的調整(調整程序按12.4.3條):1231、.5.1起重臂處于安裝位置(電纜處于自由狀態)時調整回轉限位器。12.5.2調整在空載下進行,用手指逐個壓下微動開關(WK)確認控制左右的微動開關(WK)是否正確。12.5.3向左回轉一圈半(540)調動調整軸(1Z),使凸輪(1T)動作并壓下微動開關(1WK)切換。此時起重臂向左回轉運動被禁止。12.5.4向右回轉三圈(1080 )調動調整軸(4Z),使凸輪(1T)動作并壓下微動開關(4WK)切換。此時起重臂向右回轉運動被禁止。12.5.5驗證左右回轉動作。12.6變幅限制器的試驗12.6.1向外變幅及減速和臂端極限限位的調整:將小車開到距臂端緩沖器1.5m處,調動調整軸(2Z),使凸輪(232、T)動作并壓下微動開關(2WK)切換(調整時應同時使凸輪3T與2T重疊,以避免在制動前發生減速干擾),此時小車向外運動沒有高速;再將小車開至距臂端緩沖器0.2處,調動調整軸(Z)使凸輪(1T)動作并壓下微動開關(1WK)切換,此時小車向外運動被禁止。12.6.2向內變幅及減速和臂根極限限位的調整:將小車開到距臂根緩沖器1.5m處,調動調整軸(3Z)使凸輪(3T)動作并壓下微動開關門(3WK)切換,此時小車向內運動沒有高速;再將小車開至距臂根緩沖器0.20m處,調動調整軸(4Z),使凸輪(4T)動作并壓下微動開關(4WK)切換,此時小車向內運動被禁止。12.7調試完成后,總承包單位須組織出租單位33、安裝單位、使用單位和監理單位進行聯合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使用。13、危險源和安全技術措施13.1 危險源序號人員和作業過程可能發生的危險是否控制1安裝平衡重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B.高空落物C.物體打擊是2安裝起升鋼絲繩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B.鋼絲繩滑落是3起重臂、平衡臂安裝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B.起重事故是4爬升架及液壓頂升機構安裝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B.起重事故是5塔機標準節安裝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B.起重事故是6安裝設備運輸至現場A.車輛傷害是7施工準備和施工配合A.擠壓和碰撞傷害B.車輛傷害是8作業人員高空移動A.作業人員高空墜落是9高空作業A.高空落物和物體打擊是13.2 34、安全技術措施13.2.1 安裝前,必須設置警示裝置,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作業現場。13.2.2負責安裝的設備經營部門經理及專職安全員必須對操作工人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和有針對性地解說,使作業人員熟悉塔機技術性能、安裝方案中的有關要求、注意事項及作業環境,并檢查塔機零部件、吊索及使用工具,確認合格后方可作業。13.2.3安裝過程中,設備經營部門經理及專職安全員不得隨意離開現場,每一個環節嚴格管理,統一協調。13.2.4安裝過程中,作業人員要正確使用勞動安全防護用品(戴安全帽、穿防滑鞋、高空系安全帶、電工穿絕緣鞋);工具應用工具套或包來攜帶,不得徒手攜帶;嚴禁酒后或帶病作業。13.2.5作業人員必須精力35、集中,不得嬉鬧,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登高作業時,嚴禁在空中投拋工具及向下拋擲物體。13.2.6頂升標準節時必須以回轉制動將起重臂鎖住,嚴禁起重回轉,保證起重臂與引入塔身標準節的方向一致;在液壓油缸伸縮過程中嚴禁起升和變幅機構動作;連續加節時每加完一節后應立即將塔身節與下支座間以八支高強螺栓連接牢固,所有標準節踏步必須與已有塔身節對正。13.2.7吊點應正確,綁扎應牢固,吊裝就位連接牢固后方可卸除吊具。13.2.8吊裝時嚴禁超載,應先試吊,確認安全后再起吊。13.2.9起重機吊臂和起重物下方,嚴禁人員停留和通過。13.2.10在安裝過程中如發生突然停電、機械故障、天氣聚變等情況下不能繼續作業,36、或到休息時間,必須將起重機已安裝或未拆的部位連接牢固,達到穩定狀態,方可停止作業。13.2.11嚴格按程序作業,工序完成向班組長進行報告,下道工序進行前必須確認上道工序已經完成,上道工序未完不得進行下道工序。13.2.12因相鄰兩臺塔機起重臂相互干涉,因此在安裝、使用過程中塔機應錯高并保證安全距離,高位塔機的的最低位置部件(吊鉤升至最高點或平衡重的最低部位)與低位塔機最高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得小于2m,即1#塔吊與3#塔吊錯開10m高度。13.2.13嚴禁酒后、患有急性疾患及服用嗜睡性藥物時進行作業。13.2.14作業時應服從現場指揮的統一安排,不得隨意蠻干;嚴格工序確認,必須在確認上道工序完37、成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共序。13.2.15要掌握能用機械完成的盡量避免人工操作,能在地面操作的盡量避免高空作業的原則。13.2.16在綁掛吊索時一定要使吊鉤與重物重心在一條垂直線上,吊索與水平面夾角不得少于30度,并不得與重物的尖銳部位接觸,確實需要加以墊物保護。13.2.17選用吊索時,安全系數要達到810倍以上,并要嚴格按鋼絲繩報廢標準來檢查更換。13.2.18卡扣、卡環等連接緊固件也要按有關標準的規定來選用。13.2.19安裝中對各部位的連接緊固件必須按說明書的規定安裝齊全、固定牢固,不得少用或以別物代替。13.2.20各部位的扶梯、平臺、欄桿、防護罩等安全防護件必須安裝齊全、牢固可靠,并不38、得有變形。13.2.21安裝中嚴禁裝完一個臂就中斷作業,長時間停放。13.2.22安裝中用重錘來敲擊物件時用力要均勻,擊點要準確,防止擊空后自身的墜落及重錘擊偏或從手中脫出傷人。13.2.23走扶梯或因故須在其它部位攀登時,一定要眼先到手才到,手要抓緊,身體的重心盡量放在手上,對看不清是否焊牢或是否緊固住螺栓的部位不得攀登。13.2.24高空安裝的螺栓、零件等應集中妥善存放,以防散落傷人。安裝完畢后,應將所有的零部件、工具等清理,集中保管好。14、應急預案14.1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清單事故事件和緊急情況:情況潛在險情傷亡事故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起重傷害等傷亡事故14.2 機構及職責14.39、2.1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機構應急組織機構及人員安排如下:情況組織機構及人員傷亡事故應急小組組長:杜霽鋒副組長:于振濤成員:姜政豪、段永杰、姜進剛、薛倩、呂寧指 揮杜霽鋒副指揮于振濤通訊聯絡員姜政豪、薛倩現場疏導員姜進剛、段永杰緊急搶險員薛倩、呂寧14.2.2 職責14.2.2.1應急小組職責:組長:準確掌握事故動態,正確制定搶險方案,執行有效處理措施,控制事故蔓延發展;及時向上級領導、設備物資部和安全管理部報告;保護事故現場。副組長:協助組長工作。成員:執行組長、副組長命令。14.2.2.2指揮職責:準確掌握事故動態,及時向上級領導和安全管理部報告,正確指揮搶險隊伍,控制事故蔓延發展。14.240、.2.3副指揮職責:快速反映,及時了解事故情況向指揮匯報,并協助指揮搶險。14.2.2.4通訊聯絡員職責:快速將事故情況向指揮匯報,及時聯絡救援人員、車輛和物資。14.2.2.5現場疏導員職責:及時、穩妥地疏散現場人員,正確快速地引導救護車輛。14.2.2.6緊急搶險員職責:應在副組長的負責下,對事故現場實施排險工作,提供緊急搶險物資、設備、應急照明。14.3 應急準備14.3.1 技術準備按照專項方案要求,對所有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使全員對安全注意事項心中有數。14.3.2 物資準備對進場需使用的所有機械設備、機具必須按照有關要求進行檢查驗收。14.3.3 防護設施準備對作業范圍危險區41、進行警戒,設警戒線、掛安全警示牌,并安排專人看護;對需動火的作業,充分準備好干粉滅火器備用;對于光線弱的情況,備全照明應急設備。14.4 應急措施14.4.1出現事故立即向分公司領導報告。14.4.2指揮立即組織搶險隊伍,進入應急狀態,控制事故蔓延發展。14.4.3聯絡組及時聯絡救援人員,車輛和物資。14.4.4穩妥地疏散現場人員,正確快速地引導救援、救護車輛。救護隊對傷員正確施救。14.4.5保護事故現場。14.4.6死亡事故發生后必須及時上報集團公司安全管理部、設備物資部和上級領導。14.5 應急組聯系電話及交通工具杜霽鋒 842977871 于振濤 844097161姜政豪 840531111 段永杰 842884852姜進剛 840130602 14.6 可利用資源14.6.1車輛聯系電話: 汽車吊電話: 844959210 14.6.2醫院聯系電話: 莫桑比克急救電話:197附圖一援莫桑比克孔子學院和傳媒藝術學院教學樓項目塔機平面布置圖援莫桑比克孔子學院和傳媒藝術學院教學樓項目塔吊基礎布置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14
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