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公司危險化學品企業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85852
2024-01-16
18頁
150.54KB
1、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 *化工有限公司2015年5月批準: 年 月 日審核: 年 月 日編制: 年 月 日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評 估 人 員 名 單姓 名職 務證 號簽 字*安全副總*工程師*注冊安全工程師目 錄一、重大危險源的依據和范圍二、重大危險源的基本情況三、重大危險源辨識 四、重大危險源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分析五、重大危險源事故影響周邊場所人員情況六、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術和監控措施七、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措施八、重大危險源評估結論重大危險源安全評估報告前 言為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40號令(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加強危險化學品重大2、危險源的安全監督管理,防止和減少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發生,保障公司職工生命財產安全,我公司對本企業存在的重大危險源進行定量安全評估。一、重大危險源的依據和范圍1、確定重大危險源的依據是:1.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1.2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1.3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1.4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1.5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92(1999年版)1.6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183-20041.7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第40號令(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2、重大危險源范圍是:本公司的液氯鋼瓶區域及相關管道閥門。二、重大危險源3、的基本情況:18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基本特征表填報單位名稱*公司重大危險源名稱液氯儲存區重大危險源所在地址*化工園區內重大危險源投用時間2012.3.8重大危險源級別四級R值R10單元內主要裝置、設施及生產(儲存)規模液氯鋼瓶 1t 0.3MPa 10個氯氣緩沖罐 800*2000 0.2MPa 1個氯氣輸送管道 65*4,57*3.5 0.2MPa 100米是否位于化工(工業)園區 化工園 (園區名稱) 否重大危險源與周邊重點防護目標最近距離情況(m)東距*有限公司300米,南荒山8米,西荒山,北距*有限公司5米。廠區邊界外500m范圍內人數估算值南荒山,西荒山,東300米*有限公司200人4、,北*有限公司30人。近三年內危險化學品事故情況3年來未發生危化品事故序號危險化學品名稱危險性類別UN編號生產用途生產工藝單個最大容器單元內危險化學品存量(t)臨界量(t)物理狀態操作溫度()操作壓力(MPa)存量(t)1液氯第2.3類有毒(液化)氣體23002原料氯化反應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400.1101052345678910111213填表人: * 聯系電話: 133* 填表日期: 一、 重大危險源辨識、分級記錄依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和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40號)以及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頒發的56號文件關于開展重大5、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文規定對*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區內的危險化學品進行辨識、分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根據*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生產實際,重大危險源為液氯儲存一個單元。對本公司搬運、使用或儲存的液氯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分級。1、重大危險源辨識1)液氯儲存重大危險源辨識序號物質名稱主要危險場所載置物臨界量t存在量t1液氯劇毒II級高度危害通氯廠房液氯鋼瓶510根據“單元內存在的危險化學品為單一品種,則該危險化學品的數量即為單元內危險化學品的總量,若等于6、或超過相應的臨界量,則定為重大危險源”,本單元內只有一種危險化學品,且存量大于臨界量,故構成重大危險源。2) 按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文規定,本廠區有可構成重大危險源申報范圍的為壓力管道及壓力容器。1.1 重大危險源辨識記錄一覽表重大危險源辨識一覽表危險源GB18218-2009臨界量 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臨界量、實際條件是否重大危險源壓力管道1)輸送GB5044中,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危害氣體、液化氣體介質,且公稱直徑100mm的管道;液氯管道764,573.5無公稱直徑100mm的管道否2)輸送GB5044中極度、高度危害液體介質、7、GB50160及GB50016-2006中規定的火災危險性為甲、乙類可燃氣體,或甲類可燃液體介質,且公稱直徑100mm,設計壓力4MPa的管道;3)輸送其它可燃、有毒介質,且公稱直徑100mm,設計壓力4MPa,設計溫度400的管道壓力容器介質毒性程度為極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類壓力容器液氯氣瓶屬于第三類容器是重大危險源辨識記錄一覽表序號檢查項目依據檢查結果建議名稱存放位置實際存在量(噸)臨界量(噸)2氯通氯車間10105已構成重大危險源3)重大危險源辨識結果:(1)按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規定,液氯儲存數量10t,大于5t臨界量規定,構成重大危險源。 (2)液氯鋼瓶8、為移動式壓力容器不構成重大危險源。 綜上分析,本廠區液氯儲存車間(通氯車間)已構成重大危險源。 2、 重大危險源分級記錄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分級方法 (1)、分級原則采用單元內各種危險化學品實際存在(在線)量與其在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中規定的臨界量比值,經校正系數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作為分級指標。 (2)、R的計算方法式中:q1,q2,qn 每種危險化學品實際存在(在線)量(單位:噸);Q1,Q2,Qn 與各危險化學品相對應的臨界量(單位:噸);1,2,n 與各危險化學品相對應的校正系數; 該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廠區外暴露人員的校正系數。(3)、校正系數及R值分9、級區間的確定根據單元內危險化學品的類別不同,設定校正系數()值,見表1和表2:表1 校正系數取值表危險化學品類別毒性氣體爆炸品易燃氣體其他類危險化學品見表221.51注:危險化學品類別依據危險貨物品名表中分類標準確定。表2 常見毒性氣體校正系數值取值表毒性氣體名稱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環氧乙烷氯化氫溴甲烷氯2222334毒性氣體名稱硫化氫氟化氫二氧化氮氰化氫碳酰氯磷化氫異氰酸甲酯551010202020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氣體可按=2取值,劇毒氣體可按=4取值。(4)、校正系數的取值根據重大危險源的廠區邊界向外擴展500米范圍內常住人口數量,設定廠外暴露人員校正系數()值,見表3:表3 校正系10、數取值表廠外可能暴露人員數量100人以上2.050人99人1.530人49人1.2129人1.00人0.5(5)、分級標準根據計算出來的R值,按表4確定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的級別。表4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級別和R值的對應關系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級別R值一級R100二級100R50三級50R10四級R102、重大危險源分級液氯儲存區重大危險源分級序號物質名稱存量q臨界量Qq/Q值校正系數值校正系數值R值1液氯10 T5T241.08計算結果:R810四級液氯儲存區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級別為四級四、重大危險源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分析通過對重大危險源事故后果預測,根據最大事故后果原則,毒物泄11、漏擴散我們對液氯鋼瓶進行分析,運用有毒液化氣體容器破裂時毒害區估算模型對液氯鋼瓶進行評價。1、液氯泄漏事故危險程度模擬分析氯屬于級(高度危害)劇毒物質,泄漏擴散將對人造成傷害。假設液氯鋼瓶破裂,則蒸發蒸汽的體積用下式計算: (m3) 式中:W為液化氣體質量,評價區域一個液氯鋼瓶最大存放量為:W=1000kg; t為原液體溫度,取-10;t0為標準沸點,取-34.6;c為介質比熱,取 0.485 kJ/(kg.);q 為汽化熱,取 252.5 kJ/kg;M 為相對分子量,取 71。計算得Vg為14.36m蒸汽與空氣混合形成有毒空氣,假設有毒空氣以半球型向地面擴散,則有毒空氣的擴散半徑用下式計算12、: (m) 式中0.09 %為吸入510分鐘致死的氯濃度。我國規定空氣中液氯不得超過3.16*10-7(1mg/m),氯氣濃度在空氣中達到9*10-4(1200mg/m)時,人吸入5-10分鐘則可致死。氯氣濃度在空氣中達到4.25*10-5(55mg/m)時,人吸入30-60分鐘則可致死。氯氣濃度在空氣中達到1.75*10-5(22mg/m)時,人吸入30-60分鐘則可致重傷。在極高濃度下可呈現“電擊樣”死亡。1、按照長徑比為1(短軸比長軸),無明顯風向情況下,計算一個鋼瓶泄漏的疏散數據:(1)吸入510分鐘致死的擴散半徑為:19.7米(2)吸入3060分鐘致死的擴散半徑為:54.8米(3)吸13、入3060分鐘致重傷的擴散半徑為:73.1米(4)最大警戒限制疏散半徑為:279米2、按照長徑比為0.1(短軸比長軸),有明顯風向情況下計算一個鋼瓶泄露的疏散數據:(1)吸入510分鐘致死的擴散半徑為:119.7米(2)吸入3060分鐘致死的擴散半徑為:332.6米(3)吸入3060分鐘致重傷的擴散半徑為:445.3米(4)最大警戒限制疏散半徑為:1295米用以上公式計算液氯庫出現一個液氯鋼瓶破裂時有毒液化氣體容器破裂毒害區的最大死亡半徑 R332.6(m)。2、毒物擴散時的防護和疏散有毒物質泄漏后生成有毒蒸汽云,在空氣中飄移、擴散,直接危害現場人員;并可能涉及周邊場所、村莊。大量毒物泄漏可能14、帶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環境污染,對此應予以高度的重視,加強防范,加強安全管理,制定應急預案。嚴防事故發生。公安部消防局和國家化學品登記注冊中心聯合編制了危險化學品應急處置速查手冊,參考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聯合編制的ERG2000中有毒物料泄漏事故中的隔離及疏散距離數據制定,給出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中事故隔離和人員防護的最低距離。該項目有毒物料泄漏的事故緊急隔離和人員防護的數據見下表:項目中有毒物料泄漏的事故緊急隔離和人員防護最低距離防護距離 m 物質單瓶泄漏緊急隔離白天防護夜間防護氯氣503001300表中單瓶泄漏是指一個鋼瓶泄漏;多個鋼瓶泄漏要相應根據立方根增加距離。疏散距離是美國、加拿大和墨西15、哥聯合運用釋放速率和擴散模型,采集120多個地區5年的氣象觀測實際資料,結合大量事故統計以及物質的物化特性、毒理接觸等數據,分析后得出的。使用該表內的數據還應結合事故現場的實際情況如如泄漏量、泄漏壓力、泄漏形成的釋放池面積、周圍建筑或樹木情況以及當時風速等進行修正。五、重大危險源事故影響周邊場所、人員情況:1、本廠區與周邊環境及人口分布情況如下:南側、西側:荒山。東側:*郵箱公司,距離300米,人口約200人。北側:*有限公司,距廠圍墻5米,人口約30人十里泉東路廠區北側距離圍*東路700米,具體周邊環境如下圖: 荒 山300m*有限公司 荒山5m*有限公司0.7km*公司北圖2-1*公司周邊16、環境圖周邊安全防護距離符合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由于廠區圍墻距產生有害因素的部門的邊界還有一定距離,這些單位可以滿足安全衛生防護距離的要求。該項目衛生防護距離不會受到該項目散發的有毒等危害氣體的影響。2、計算事故影響范圍經對1臺液氯鋼瓶發生泄漏,可能造成的毒害程度進行后果模擬計算,在510min內人員死亡的擴散半徑為119.7m,在0.51h內人員中毒死亡的擴散半徑為332.6m,在0.51h內人員致重病的擴散半徑為445.3m。可以看到,*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在此范圍之內。但液氯鋼瓶布置在車間內,設有氯氣泄漏報警裝置,可及時發現氯氣泄漏,發生氯氣泄漏事故后,企業可啟動相關應急預案,采取緊急措17、施,將事故影響控制到可承受范圍內。3、主要事故類型別分析。中毒和窒息事故影響:氯堿使用過程中,中毒窒息事故也是常見事故。造成這類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通氯、氯化生產過程中都存在著大量的氯氣和液氯,具有普遍的氯氣中毒危險。氯氣在劇毒化學品名錄被列為劇毒物質,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GB5044-1985)中將其歸為高度危害類。一旦發生泄漏,后果將十分嚴重。在整個生產裝置中最可能發生氯氣泄漏的地方是通氯廠房鋼瓶處和氯化廠房化鋁槽處,都有因操作等問題導致中毒事故的發生。氯氣的中毒和窒息是裝置中最大的危險有害因素。所以對于氯氣泄漏要編制專項應急救援預案,配備應急救援器材,確保在發生事故時人員能18、盡快疏散。發生氯氣泄漏時,計算得出的影響范圍較大,為445.3m。但由于液氯鋼瓶布置在廠房內,且有完善的報警、吸收和事故處理設施,具備一定的應對氯氣泄漏事故的處理條件,預計發生氯氣少量泄漏事故不會對周邊造成大的影響。六、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術和監控措施:1、建立完善的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2、建立健全安全監測監控體系,完善控制措施:(1)對重大危險源系統中進行自動化控制系統。(2)對重大危險源系統設置緊急切斷裝置;氯氣泄漏物緊急處置裝置。(3)設置視頻監控系統。(4)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規定。3、定期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設施和安全監測監控系統進19、行檢測、檢驗,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保證重大危險源的安全設施和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有效、可靠運行。維護、保養、檢測應當作好記錄,并由有關人員簽字。4、明確重大危險源中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責任人及管理部門,并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定期檢查,及時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事故隱患難以立即排除的,應當及時制定治理方案,落實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5、定期對重大危險源的管理和操作崗位人員進行安全操作技能培訓,使其了解重大危險源的危險特性,熟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應急措施。6、分別對公司各重大危險源場所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寫明緊急情況下的20、應急處置辦法。7、對重大危險源可能發生的事故后果和應急措施等信息,以適當方式告知可能受影響的單位、區域及人員。8、公司已對辨識確認的重大危險源逐項進行登記建檔。七、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措施:1.公司已制定了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預案,并建立應急救援組織或者配備應急救援人員,配備必要的防護裝備及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物資,并保障其完好和方便使用。配備便攜式濃度檢測設備、空氣呼吸器、化學防護服、堵漏器材、便攜式可燃氣體檢測設備等應急器材。2.公司制定了重大危險源事故應急預案演練計劃:對重大危險源專項應急預案,每半年進行一次。應急預案演練結束后,對應急預案演練效果進行評估,撰寫應急預案演練評估報告,分析存在的問題,對應急預案提出修訂意見,并及時修訂完善。八、重大危險源評估結論:通氯廠房液氯鋼瓶區域形成重大危險源,其安危關系到生產裝置的存亡和周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其安全設施、安全管理至關重要。企業應引起高度重視,應作為企業安全管理的重點,嚴格管理。廠區內重大危險源發生事故的概率雖然較小,但發生事故的后果較為嚴重,主要是有毒物液氯泄漏擴散危險。重大危險源與周邊敏感目標的防火間距、衛生防護距離符合規定要求,但由于氯的劇毒特性的極度危害特性,一旦發生事故,處置不當,極易給附近居民帶來傷害,公司要持續加強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