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樞紐帷幕灌漿監理工作實施細則(3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86328
2024-01-16
31頁
580.30KB
1、帷幕灌漿監理工作實施細則1 總則(1)本細則適用于xx水利樞紐左非12#左廠10#壩段及左岸電站廠房1#14#機范圍內的帷幕灌漿工程。(2)本細則的編制依據是:1)建設監理合同,合同編號CTP(97)SC0022)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編號TGPC42A3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SL62-94)。4)長江xx水利樞紐基礎帷幕灌漿及排水孔施工技術要求(試行)1997年9月。5)xx水利樞紐大壩和電站廠房工程土建與安裝施工招標文件,第二卷技術規范第十三章“基礎灌漿排水工程”。6)水利水電工程鉆孔壓水試驗規程(SL2592)。7)地基與基礎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0283)。2 監理工作職責2、(1)熟悉工程設計圖紙,灌漿施工技術要求和施工承包合同文件。(2)組織由設計、業主、承包單位參加的技術交底會,并編寫會議紀要。(3)審查承包單位施工組織設計,并在施工中監督實施。(4)審批承包單位帷幕灌漿驗證性試驗報告,并在施工中監督實施。(5)檢查灌漿設備、材料、外加劑、摻合料等是否符合設計與規范要求,重點檢查水泥品種、標號、細度、生產日期和生產廠家資質證明,凡不符合要求的水泥,嚴禁用于灌漿工程。(6)檢查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審查開工報告,認為具備條件時,開具準灌證。(7)參予有關設計修改、施工技術核定、新工藝采用等技術問題的研討。(8)監督檢查承包單位對承包合同、設計文件及有關規程規范、標3、準和安全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對有違反行為者,監理中心有權制止,并限期糾正。(9)對施工質量、數量進行核定與評價,在施工監理月報上提出報告。(10)深入施工現場,監督檢查施工工序,對工程進行檢查驗收,上道工序不合格者,不允許進行下道工序施工。(11)主持單元工程驗收,當灌漿工程施工完畢后,承包單位向監理中心提交全套灌漿資料,經監理中心復審確認后,負責組織進行灌漿工程竣工驗收。(12)協調處理施工中發生的一般質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對重大事故及時報告業主及有關部門,并參與事故的調查研究和處理工作。3 帷幕灌漿施工準備3.1 施工組織設計和驗證性試驗報告(1)施工組織設計:開工前28天,承包單位應根據規4、定和設計要求編制帷幕灌漿施工組織設計,并報監理中心審批,施工組織設計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1)施工總體布置圖。2)施工工序、工藝和設備(規格、型號、數量、臺時生產率及使用說明)。3)質量保證體系,實行全面質量管理,確保施工質量的措施。4)使用材料及配比。5)施工進度計劃。6)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保護措施。7)組織管理機構的設置。8)對從事灌漿施工的人員的培訓與考核等。(2)帷幕灌漿驗證試驗報告:帷幕灌漿開工前應對各類鉆孔、灌漿施工參數、材料、設備及工藝進行驗證性試驗,承包單位應在試驗前28天,提出試驗計劃,報監理中心審批,試驗結束后應提交成果報告,報監理中心審查,經審查批準后方可實施。3.2 灌漿5、材料3.2.1 基本要求(1)帷幕灌漿所用的水泥、外加劑、摻合料等均由承包單位負責采購,承包應出具材料生產廠家的資質證明報監理中心審查。(2)每批進廠材料,必須出具生產檢驗資料和質量證明,承包單位并應進行周期性控制試驗,試驗成果資料應報經監理中心審查,監理中心進行復核性抽檢。3.2.2 水泥(1)帷幕灌漿主要采用525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大壩水泥,其質量必須符合GB17592規范的有關質量標準。應保持新鮮,受潮結塊的水泥嚴禁使用。(2)水泥細度要求通過80m方篩余量小于5。同一灌漿段,不應使用不同品種、不同廠家的水泥。3.2.3 水灌漿用水應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的水質要求,或符合飲用水的水質要6、求。3.2.4 外加劑根據灌漿需要,承包單位可選用速凝劑、減水劑和穩定劑性等,其最優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無論摻加何種加劑,均應報監理中心審核批準。3.2.5 摻合料根據灌漿需要,承包單位經過試驗論證,并征得設計、監理單位同意后可采用砂、水玻璃等摻合料。摻合料的質量應達到以下標準:(1)砂:應選用質地堅硬的天然砂或人工砂,粒徑不大于2.5mm,細度模數不大于2.0,SO3含量不大于1,含泥量及有機物含量不大于3。(2)水玻璃:模數2.43.0,濃度3045波美度。3.3 鉆灌設備3.3.1 鉆孔設備(1)帷幕灌漿鉆孔采用回轉式鉆機和金剛鉆頭,嚴禁使用碾砂鉆頭。(2)水泵的工作壓力不小于10Mpa7、,并應保證在所有壓力下都有足夠的供水量。(3)承包單位應配備足夠的流量表(計)、壓力表、壓力軟管、供水管及必要的閥門等設備,并有必需的備用量。3.3.2 灌漿設備(1)承包單位應備有足夠數量的多缸或雙缸柱塞式灌漿泵、水泥濕磨機和高速、低速漿液攪拌機。(2)攪拌機的轉速和拌和能力應分別與所攪拌漿液類型及灌漿泵的排漿量相適應,并能保證均勻、連續地拌制漿液。(3)灌漿泵性能應與漿液類型、濃度相適應,容許工作壓力應大于最大灌漿壓力的1.5倍,并應有足夠的排漿量和穩定的工作性能。(4)水泥濕磨機應有足夠的排漿量,濕磨后的最大粒粒徑應小于30。(5)灌漿管路應保證漿液流動暢通,并能承受1.5倍的最大灌漿壓8、力。(6)灌漿塞應同采用的灌漿方式、方法、壓力及灌區的地質條件相適應,并具有良好的膨脹性和耐壓性能,在最大灌漿壓力下能可靠的封閉灌漿孔段,并且易于安裝和卸除。(7)高壓灌漿時,承包者應配制和采用下列灌漿設備和機具:高壓灌漿泵,其壓力擺動范圍不大于灌漿壓力的20;耐蝕灌漿閥門;鋼絲編織膠管;大量程壓力表,其最大標值為最大灌漿壓力的2.02.5倍;壓力表在使用前應進行標定,其誤差不應大于5;孔口封閉器;孔口管:無縫鋼管。(8)集中制漿站應配備具有攪拌0.5:1(水:水泥)水泥漿的攪拌能力為500Lmin的攪拌機及除塵設備等。當漿液需摻入摻合料或外加劑時,應增設相應的設備。(9)采用化學灌漿時,承包9、者應配備和采用符合設計要求并報經監理單位批準的化灌專用制漿機及灌漿設備。(10)施工現場應配備用于現場質量控制的比重計、比重秤、溫度計、測斜儀等質檢儀器。(11)帷幕灌漿施工中必須配備并使用灌漿自動記錄儀進行記錄,灌漿自動記錄儀應為經過國家有關主管部門鑒定的產品。4 鉆孔4.1 基本規定(1)鉆孔應采用回轉式鉆機和金剛石鉆頭或硬質合金鉆頭,嚴禁使用碾砂鉆頭鉆進。(2)鉆孔孔位(坐標)、孔深(高程)、孔徑、孔斜的控制,孔序、排序的劃分,段長的劃分等均應符合設計要求。(3)鉆孔應按設計圖紙統一編號、放樣,孔位與設計位置的偏差不應大于10cm,實際孔位、孔深、孔口高程和廊道底板高程應予測量記錄。4.10、2 鉆孔的施工順序(1)帷幕灌漿孔的施工順序為:物探測試孔抬動觀測孔先導孔灌漿I序孔II序孔III序孔質量檢查孔。(2)兩排帷幕灌漿孔部位,其施工順序為先鉆灌下游排,后鉆灌上游排。(3)一個壩段或一個單元工程內、后序排上的第I序孔應在相應部位前序排上第III序孔在巖石中均灌完15m后再開始鉆進。(4)同一排相鄰的兩個次序孔之間,以及后序排上第I序孔與相應部位前序排上第III序孔之間,在巖石中鉆孔灌漿的間隔高差不小于15m。(5)鉆孔過程中應對以下各種情況,如砼厚度、涌水、漏水、坍孔、埋鉆、卡鉆、斷層、大裂隙、巖性變化等部位作詳細記錄。4.3 鉆孔孔徑(1)抬動觀測孔、物探孔、質量檢查孔為76m11、m。(2)先導孔孔口段孔徑為91mm,以下各段為56mm。(3)帷幕灌漿孔孔口段為76mm,以下各段為56mm。4.4 孔口管埋設(1)孔口管須在第一段(接觸段)、鉆孔、壓水試驗、灌漿結束后埋設。(2)孔口管采用73mm,無縫鋼管,埋深進入基巖段2m,如遇地質缺陷部位時應適當加深。(3)孔口管埋設后段待凝35天,經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施工,如在鉆孔、壓水、灌漿時,發現孔口管外側冒水、冒漿時必須返工重新埋設,至鑲鑄牢固為止。(4)孔口管宜高出灌漿廊道底板或砼壓漿板面10cm左右。4.5 鉆孔孔深(1)帷幕灌漿孔鉆孔深度應達到設計圖紙、文件規定的要求。(2)終孔段基巖透水率q應小于或等于1L12、u。如達到設計深度后q仍大于1Lu時應加深至q1Lu,當加深10m(兩段)后仍達不到q1Lu時,應報告監理中心,會同設計、地質等單位研究處理。(3)終孔段遇到性狀較差,規模較大的斷層、巖脈等地質缺陷部位時,應加深至穿過構造帶下盤5m以上。4.6 帷幕灌漿孔分段(1)第一段(接觸段)2m,第二段為1m,第三段為2m,第四段及以下為5m段。(2)如遇地質缺陷部位適當縮短段長,終孔段遇此種情況時可適當加長,但需經設計、監理確認。4.7 鉆孔孔斜(1)鉆孔過程中每10m測一次孔斜,如發現超過要求時,應糾編補救,無效時,應重新打孔或提出補救方案,并報告監理中心,會同設計等單位研究處理。(2)垂直的或頂角13、5的鉆孔,其孔底偏差值不得大于下表規定:鉆孔孔底最大允許偏差值孔深(m)203040506060允許偏差值(m)0.250.50.81.151.52.0(3)帷幕灌漿孔、孔斜測量成果應記錄在鉆孔成果表中。4.8 鉆孔巖芯(1)先導孔、質量檢查孔、物探孔及設計文件和監理中心規定的孔均應進行取芯。物探孔、先導孔巖芯獲得率80,檢查孔應90,并統一編號,裝箱、繪制柱狀圖及照相存檔。(2)巖芯一般不作永久保留,但有結石的巖芯和監理中心要求保留的巖芯,應妥善保管,待工程移交時運送至指定地點。5 抬動變形觀測和物探測試5.1 抬動變形觀測(1)抬動變形觀測的作業內容包括:觀測孔鉆孔、抬動觀測裝置的埋設及安14、裝、變形監測及封孔等。(2)對抬動觀測孔周邊10m范圍內的灌漿孔段,在沖洗、壓水及灌漿過程中均應進行觀測。觀測成果整理后應報監理中心。(3)抬動變形觀測允許值為200m。每10min測記一次讀數,變形值上升速度較快時應加密測讀次數,當接近允許值時,采取降壓施工,防止發生抬動變形破壞。一旦發生超標抬動應立即降壓并通知監理中心會同設計單位研究處理。(4)觀測裝置嚴格防止碰撞、震動,在露天砼壓漿板上觀測時,應有防雨、防曬設施,觀測使用的千分表應保證其靈敏度和準確性。(5)單元灌漿工程結束后,抬動觀測孔應采用機械壓漿法封孔。5.2 物探測試(1)物探測試應由具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承包單位負責物探孔的鉆孔15、孔斜測量、灌后掃孔、壓水試驗、封孔及物探測試的配合以及費用支付工作。(2)設有物探的測試孔,應分別進行灌前、灌后的物探測試工作,灌前物探測試,應在該部位抬動變形觀測裝置安裝完畢后進行;灌后物探測試應在測區10m范圍內的鉆灌工作全部結束14天后進行。(3)灌前及灌后物探測試前均應逐段進行壓水試驗,灌前物探測試孔的壓水試驗均應自上而下分段進行,灌后物探測試孔的壓水試驗自下而上分段進行。(4)單孔聲波測試,宜采用一發雙收,點距不應超過20cm。孔間剖面測試宜采用一發多收,接收點中點應與發射點同一高程,發射點距不應超過1m,一次測完后交換收、發孔進行復測。(5)灌前物探測試完成后,對鉆孔應進行妥善保16、護,待灌漿結束14天后,在原孔進行掃孔、沖洗并自下而上進行壓水試驗后,進行灌后物探測試,物探工作完成后,按灌漿孔要求進行封孔。6 帷幕灌漿6.1 基本規定(1)抬動觀測孔安裝完畢且能進行正常測試和灌前物探測試完畢。(2)灌漿時須待壩體砼澆筑厚度達30m以上,若上覆結構砼厚度不足30m時應待砼達到完建高程和設計強度。(3)壓漿板部位應待砼板及錨固施工完畢并達到設計強度。(4)在排水平洞內或距排水洞較近的帷幕灌漿孔,必須先完成相應洞段的砼襯砌、頂拱回填灌、圍巖固結灌漿后,方可進行帷幕灌漿。(5)帷幕灌漿必須按分序加密原則進行,一般分為III序施工。同一排上相鄰兩個次序孔之間以及后排序的I序孔與前排17、序的III序孔之間,其鉆孔灌漿的間隔高差不應小于15m.。(6)在同一壩段或平洞混凝土襯砌段內,同時進行灌漿作業的孔段數不應超過23個。6.2 鉆孔與裂隙沖洗6.2.1 鉆孔沖洗用大流量的水將孔內的巖屑、巖粉沖出孔外,直至回水澄清10min后結束。6.2.2 裂隙沖洗用壓力水脈動方式進行,其結束標準為:(1)洗至回水澄清后10min,但總沖洗時間單孔不少于30min,串通孔不少于2h;(2)對斷層、巖脈、裂隙發育帶等地質缺陷部位,沖冼回水難于澄清時,經監理中心同意可在2h后結束。(3)沖洗壓力水壓:采用80的灌漿壓力,若該值1Mpa時則采用1Mpa。風壓:采用50灌漿壓力,若該值0.5Mpa時18、則采用0.5Mpa。6.2.3 裂隙沖洗時的特殊規定(1)當鄰近孔正在灌漿或灌漿結束不足24h時不得進行裂隙沖洗;(2)同一孔段的裂隙沖洗和灌漿作業應連續進行,因故中斷不得超過24h,否則,灌前應重新洗孔。6.3 壓水試驗(1)壓水試驗應在鉆孔洗孔后24h內進行,否則應重新洗孔。(2)壓水試驗采用壓力,按表1規定執行。表1 壓水試驗采用壓力 段次 壓力(Mpa)鉆孔類別第1、2段第3段以及各段灌前壓水試驗壩高大于30m的主帷幕灌漿孔(泄洪壩段、左右廠房壩段、升船機壩段、臨時船閘壩段、永久航閘、縱向圍堰壩段、左導墻壩段及壩高小于30m的溢流壩段等)1.01.0壩高小于30m的主帷幕灌漿孔及所有封19、閉帷幕灌漿孔(壩高小于30m的非溢流壩段、永久航閘、縱向圍堰壩段、左導墻壩段及壩高大于70m的非溢流壩段等)0.31.0灌后檢查孔壓水試驗壩高大于70m的部位(泄洪壩段、左右廠房壩段、升船機壩段、臨時船閘壩段、永久航閘、縱向圍堰壩段、左導墻壩段及壩高大于70m的溢流壩段等)2.02.0壩高3070m的部位(壩高在3070m之間的非溢流壩段等)1.51.5壩高為30m的部位及所有封閉帷幕灌漿孔(中間山體段、兩岸壩肩山體段、壩高小于30m的非溢流壩段及所有封閉帷幕孔等)1.01.06.3.3 壓水試驗穩定標準(1)單點法及五點法壓水試驗,在穩定壓力下,每5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連續四次讀數中最大20、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最終值的10,或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小于1.0Lmin時即可結束,取得終值作為計算巖體透水率q值的計算值。(2)簡易壓水試驗:在穩定壓力下,壓水20min,每5min測讀一次壓入流量,取最終值作為計算巖體透水率q值的計算值。6.4 灌漿6.4.1 灌漿方法(1)帷幕灌漿第一段(接觸段)采用常規灌漿法進行阻塞灌漿,阻漿拴塞應阻塞在基巖面以上20cm的混凝土內。(2)第二段以下采用小口徑、孔口封閉、自上而下分段高壓灌漿,孔內循環法施工。(3)各灌漿段灌漿射漿管距灌漿段底一般不得大于50cm,射漿管外徑與鉆孔孔徑之差不宜大于20mm。6.4.2 灌漿壓力(1)帷幕灌漿孔各段的灌漿壓力21、按表2執行。表2 灌漿壓力采用表 段次 灌漿壓力 (MPa)部位第一段(接觸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及以下各段上覆砼厚度大于30m的擋水前沿主帷幕部位1.53.04.56.0壩址封閉帷幕、擋水前沿帷幕結構砼厚度小于30m、灌漿平洞,砼壓漿板等部位1.01.52.04.0注:表中灌漿壓力系指安裝在孔口回漿管上壓力表所指示的壓力值。(2)灌漿過程中,灌漿壓力應與注入率相適應,在56Mpa灌漿壓力下,注入率宜小于10L/min,當注入率較大時,應采用分級升壓或間歇升壓。(3)灌漿壓力以孔口回漿管壓力表峰值讀數為準,壓力表指針擺動范圍應小于灌漿壓力的20%,擺幅應做記錄。6.4.3 漿液與變漿標準6.422、.3.1 制漿(1)帷幕灌漿漿液分濕磨細水泥漿液、普通水泥漿液兩種,以采用濕磨細水泥液灌注為主。(2)制備濕磨細水泥漿液時,須經三次以上濕磨,達到設計要求的細度(最大粒徑小于30m),過篩后方可使用。(3)拌制濕磨細水泥漿液時,應采用高速攪拌機,其轉速應大于1200r/min,濕磨細水泥漿液自制備至用完不應超過2h。(4)制漿材料必須稱量,誤差應小于5%。6.4.3.2 漿液水灰比(1)濕磨水泥漿液水灰比(重量比)采用3:1、2:1、1:1、0.6:1四個比級,開灌水灰比采用3:1。(2)普通水泥水灰比(重量比)采用3:1、2:1、1:1、0.8:1、0.6:1、0.5:1等六個比級,開灌水灰23、比采用3:1。6.4.3.3 變漿標準(1)灌漿過程中,如壓力保持不變,注入率持續減少,或當注入率不變而在設計壓力范圍內持續上升時,不得改變水灰比。(2)當某一級漿液的注入量達300L以上或注入時間已達1h以上,灌漿壓力或注入率均無改變或改變不顯著時,可改濃一級水灰比灌注。(3)當該段注入率大于30L/min時,視具體情況可越級變濃水灰比。(4)灌漿過程中,每隔1530min測量漿液密度一次,其值記錄在灌漿漿記錄表中。6.4.3.4 灌漿結束標準(1)在設計壓力下,灌漿孔第13段注入率小于0.4L/min,第4段以及以下各段注入率小于1.0L/min時,延續灌注時間不少于90min。(2)灌漿24、全過程中,在設計壓力下的灌漿時間不少于120min。6.4.3.5 灌漿孔封孔(1)帷幕灌漿全孔結束,經監理中心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封孔。(2)帷幕灌漿封孔應采用置換和壓力灌漿封孔法。封孔時間不少于1h,封孔壓力采用該灌漿孔的的最大灌漿壓力,采用0.5:1的濃漿進行封孔。(3)已進行封孔的灌漿孔,待孔內的水泥漿凝固后,若孔上部空余孔段大于3m時,應清除孔內污水,浮漿后采用第二次機械壓漿封孔法進行封孔;如小于3m時在清除污水,浮漿后采用水泥砂漿填密實補平。(4)灌漿封孔后,如孔口冒漿或滲水,應掃孔后重新封孔。7 質量檢查7.1 質量檢查的方法和原則以質量檢查孔壓水試驗成果為主,結合施工鉆孔、鉆孔測25、斜、壓水試驗、灌前灌后物探測試及抬動變形等成果分析,進行綜合評定。7.2 質量檢查孔的布置與數量(1)帷幕中心線上;(2)巖石破碎、斷層、大裂隙分布等地質條件復雜的部位;(3)注入量較大的孔段附近;(4)鉆孔偏斜過大、灌漿情況不正常部位。7.2.1 檢查孔數量按帷幕灌漿孔總數的10%控制,但一個壩段或一個單元至少有一個質量檢查孔。7.2.2 檢查孔封孔壓水試驗結束后進行全孔一次灌漿與封孔。7.3 質量檢查合格標準:(1)透水率q1Lu。接觸段及其下一段的合格率為100%,以下各段合格率達90%以上,不合格的孔段透水率q應不超過2Lu,且不集中方可認為合格,否則應研究處理措施。(2)封孔質量由監26、理中心進行抽樣檢查。7.4 質量評定(1)單孔質量檢查的內容:見表3的規定表3 質量檢查項目標準主要檢查項目孔深(m)符合標準其它檢查項目孔位偏差符合標準基本符合標準設計壓力(MPa)符合標準鉆孔沖洗符合標準基本符合標準使用壓力(MPa)符合標準壓水試驗符合標準基本符合標準配合比符合標準灌漿段長(m)符合標準基本符合標準漿液變更符合標準射漿管深度符合標準基本符合標準結束標準符合標準中斷時間符合標準基本符合標準灌漿記錄齊全符合標準封孔符合標準基本符合標準準確符合標準孔內情況符合標準基本符合標準清晰符合標準結束時漿液密度符合標準基本符合標準水泥品種與質量符合標準基本符合標準吸漿量變化符合標準基本符27、合標準7.4.2 單孔質量評定(1)凡單孔的主要檢查項目符合設計、規范和本細則的規定,其他檢查項目基本符合標準,即可評為“合格”孔。(2)凡單的主要檢查項目符合設計、規范和本細則規定,其它項目也符合標準,即可評為“優良”灌漿孔。(3)單元質量等級評定:凡單元內灌漿孔全部合格,其中優良孔占70%以上的,可評為單元優良;優良孔不足70%的單元評為合格。8 單元工程驗收8.1 帳幕灌漿工程單元劃分帷幕灌漿以同序相鄰的1020個孔為一個單元。8.2 單元工程驗收程序(1)單元工程施工完畢后,承包單位至少在驗收前14天向監理中心提交經逐級審核、批準的全套灌漿資料及驗收申請報告。經監理中心復審后,組織有關28、單位進行驗收,并簽認合格證。(2)單元工程驗收時需提交的文件:包括有關原始資料、成果資料、工程質量檢查資料、工程竣工報告及技術總結。(3)帷幕灌漿工程原始資料和成果資料應包括下列內容:鉆孔、測斜、鉆孔沖洗及裂隙沖洗、壓水試驗、灌漿記錄表;抬動及變形觀測記錄;灌漿成果一覽表;灌漿分序統計表;各次序孔灌漿成果表;帷幕灌漿孔平面位置圖及綜合剖面圖;各次序孔透水率頻率曲線和頻率累計曲線圖;各次序孔單位注灰量頻率曲線和頻率累計曲線圖;帷幕灌漿孔測斜匯總表和平面而投影圖;灌漿工程質量檢查孔壓水試驗成果一覽表;檢查孔巖芯柱狀圖;灌漿材料檢測資料;工程照片等。附表(1)帷幕灌漿準灌證(2)鉆孔記錄班報表(3)29、帷幕灌漿鉆孔巖芯鑒定表(4)鉆孔測斜記錄表(5)巖石變形觀測記錄表(6)洗孔記錄表(7)壓水試驗記錄表(8)帷幕灌漿記錄表(9)帷幕灌漿綜合成果表(10)帷幕灌漿各次序孔灌漿成果表(11)帷幕灌漿孔綜合成果匯總表(12)帷幕灌漿分序統計表(13)帷幕灌漿工程檢查孔壓水試驗成果一覽表(14)帷幕灌漿鉆孔測斜資料綜合成果表(15)帷幕灌漿檢查孔柱狀圖(16)帷幕灌漿工程驗收申請表(17)帷幕灌漿單孔工程質量評定表(18)帷幕灌漿單元工程驗收合格證長江xx水利樞紐帷幕灌漿準灌證施工單位: 編號:單元工程名稱單元工程座標高程設計工程量預計灌漿日期檢查內容自檢意見初檢:簽名:復檢:簽名:終檢:簽名:監理30、意見: 簽名:附件:帷幕灌漿鉆孔巖芯鑒定表施工單位:部 位孔 號樁 號孔口高程設計基巖頂面高程(m)設計弱風化基巖面高程(m)實際基巖頂面高程(m)實際弱風化基巖面高程(m)實際基礎頂面深度(m)實際弱風化基巖面深度(m)巖芯取樣情況說明鉆次孔深進尺(m)巖心長度(m)塊數采取率%風化程度巖石名稱鑒定意見基巖名稱基巖面高程(m)弱風化面高程(m)終孔高程(m)終孔深度(m)說明施工單位基巖鑒定成員簽字:設計地質監理357鉆探記錄班報表工程部位:孔號: 年 月 日 時 班時間工作內容進尺記錄巖心長度地質說明起止歷經純鉆使用鉆頭粗徑鉆具長(m)鉆桿長度(m)鉆具長度(m)余尺進尺(m)孔深(m)巖31、心位置編號裝箱號坍塌、掉塊、漏水、溶洞、回水、顏色等名稱(m)規格(m)長度(mm)開機時(m)停機時(m)鉆頭磨損(mm)起(m)止(m)補上鉆長(cm)殘留長(cm)起止出勤人員姓名下入套管情況交接班情況說明規格原下入深度(m)本班下入深度(m)累計下入深度(m)接班孔深(m)交班孔深(m)本班進尺(m)機長: 班長: 記錄:鉆孔測斜記錄表工程名稱 鉆孔設計方向 工程部位 觀測儀器型號 鉆孔編號 觀 測 單 位 觀測時間觀測段號孔段深度(m)段長1(m)傾斜(頂)角()方位角a()孔段立面投影長1Cos(m)測孔段的水平投影鉆孔偏斜率計算結果備注月日時分自至東西(即X)向偏距1SinSna32、(m)南北(即Y)向偏距1SinSna(m)L(m)d(m)S%()a()鉆孔偏斜率計算公式鉆孔立面投影長度L=1Cos(m) 鉆孔偏距d=鉆孔偏斜率S=d/1*100% 鉆孔偏斜角=arctga/L()鉆孔偏斜方位角a=arctg(1SinSina/1SinCosa)()審核: 計算: 監察: 觀測: 記錄:巖石變形觀測記錄工程部位: 觀測點編號: 第 頁時間孔號深度(m)段長(m)使 用水灰比使用壓力(Mpa)觀測時間測微計讀數備注年月日時分洗孔壓水灌漿開始終止開始終止變化值 值班技術員: 機長: 記錄員:洗孔記錄表實鉆孔深 米 第 頁實測孔深 米 第 壩段 排孔號 第 段段長 米(自 米33、至 米) 年 月 日 時 間風 壓(MPa)水 壓(MPa)回水夾帶物描述(粒度、顏色、濃度)與它孔串通情況描述備注開始終止間隔時分時分 值班技術員: 機長: 記錄員:壓水試驗記錄表工程名稱: 孔號 段頂深度 米 段 長 米 孔內地下穩定水位 米 共 頁工程部位: 段號 段底深度 米 壓水方法 壓力表至孔口距離 米 第 頁日期(日/月)班次時間槽內水量(L)液面深度(cm)間隔時間液面下降(cm)耗水量 (L)單位耗水量(L/min)壓力(Mpa)說明時分間隔時間表壓力全壓力Q(L/min)值班技術員: 班長: 記錄員:帷幕灌漿記錄表工程名稱 部位 段 號 阻塞標高 米 灌段底標高 米 配比 34、外加劑名稱 工程項目 孔號 地面標高 米 灌段頂標高 米 灌段長度 米 濃度 灌漿方法 年班次作業時間工作內容灌漿壓力水灰比(重量比)配合量比重供漿桶標尺讀數注入率(L/min)棄漿損耗(L)總耗水泥量(kg)液面下降(cm)進漿量(L)日/月開始終止純灌(分)其他(分)壓力表(Mpa)壓力表至地下水位高(m)全壓水位(m)水(kg)灰(kg)漿(L)開始(cm)終止(cm)讀數差(cm)用于200L攪拌槽時分時分14.328.6312.9417.2521.5625.8730.1834.4938.71043.0配 漿 表漿量100L灰:水水泥(kg)水(L)1:109.7297.21:812.35、0961:615.894.81:518.8941:423.192.41:330901:243861:176761:0.88668.81:0.610864.81:0.512160.5說 明備注機長: 班長: 記錄員: 施工技術員: 公司質檢員: 年 月 日帷幕灌漿綜合成果表孔號: 孔位: 孔口高程: 施工次序: 開竣工日期:段次灌漿孔段(m)孔徑(mm)巖芯采取率(%)巖性簡述壓水試驗水灰比注入率(L/min)漿量(L)/水泥量(kg)單位注入量(kg/m)灌漿壓力(MPa)灌漿時間備注自至段長段底高程流量(L/min)壓水(MPa)透水率(Lu)開始終止開始終止注入量棄廢量合計開始終止純灌月日36、時:分時:分時:分技術負責: 校核: 資料整理員:帷幕灌漿各次序孔灌漿成果表工程部位:壩段排序灌漿次序孔數灌漿總長度(m)注入水泥總量(kg)單位注入量(kg/m)壓水試驗段數透水率(Lu)區間段數/頻率(%)透水率平均值(Lu)115510105050100100下游排先導孔合計上游排合計下游排先導孔合計上游排合計總 計注:透水率區間值可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確定。 單位注入量區間段數和頻率可參照透水率區間段數和頻率制表,本格式中省略。 按壩段或單元工程填寫。帷幕灌漿孔綜合成果匯總表工程部位: 工程項目: 孔位管口標高(米)機械型號灌孔總深度(米)灌漿開始時間灌孔排數地面標高(米)灌漿方法灌注總長37、度(米)灌漿結果時間灌孔序數孔底標高(米)總延灌時間(分)注入水泥總量(公斤)灌注水泥標號灌孔編號灌孔傾向及傾角總純灌時間(分)平均每米灌入水泥量(公斤/米)灌段編號灌段深(米)灌段長度(m)灌孔深度(m)柱狀剖面及鉆孔結構(比例尺)灌孔孔徑(mm)地下水位深度(m)透水率(Lu)灌注壓力水灰比(重量比)最終吸漿量(L/min)孔段注入水泥量(kg)單位注入水泥量(kg/m)灌注起止時間延灌時間(分鐘)純灌時間(分鐘)備注壓力表值(MPa)全壓水頭(m)年 月 日時分時分帷幕灌漿分序統計表工程部位:排序孔號灌漿次序鉆孔深度(m)水泥注入量(kg)單位注入量(kg/m)透水率(Lu)區間段數和平38、均值單位注入量(kg/m) 區間段數備注混凝土基巖合計混凝土基巖合計混凝土基巖總段數115510105050100100平均值(Lu)總段數2020505010010050050010001000小計合 計總 計注:*透水率區間值和單位注入量區間值可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確定。按壩段或單元工程進行分序統計,并依此繪制頻率曲線和累線圖(按單元繪制); *10.0為三個次序透水率平均值的加權平均值。帷幕灌漿工程檢查孔壓水試驗成果一覽表部 位孔 數總段數透水率區間段數和頻率透水率大于防滲標準的值備 注1Lu13355段數%段數%段數%段數%合 計注:單元工程填寫一張表 填表者: 校核者:帷幕灌漿鉆孔測斜資39、料綜合成果表部位: 孔口高程: 年 月 日序號孔號孔深(m)偏距(m)偏斜(%)偏斜角()方位角()設計投影實測允許實測設計實測設計實測人: 校核: 施工技術員: 公司質檢員: 年 月 日帷幕灌漿檢查孔柱狀圖工程名稱:工程部位孔口高程(m)孔口位置總孔深(m)巖石段長(m)壓水方法灌漿方法平均采取率(%)平均獲得率(%)加權RQD(%)平均透水率(Lu)平均單耗(kg/m)開終孔時間標高(m)柱狀圖(比例尺)回次孔深(cm)巖芯編號采取率%獲得率%RQD%巖性簡述物探測試波速(v)(m/s)段次段長(m)呂榮值(Lu)單灰(kg/m)壓力(MPa)備注長江xx水利樞紐工程基礎帷幕灌漿工程單孔驗40、收申請表 編號:施工單位: 合同編號: 監理單位: 部位 單元基礎帷幕灌漿工程已經按施工圖紙于 年 月 日竣工,經檢查發現的問題已按設計與監理要求處理完畢,工作面已清理完,并通過自檢合格,特申請對本單元工程進行驗收。 申報單位: 項目經理: 申報日期: 年 月 日單元工程名稱及編碼各類原始資料名稱申報表附件名稱份數自檢意見監理單位審查意見 監理工程師: 年 月 日備 注帷幕灌漿單孔工程質量評定表單孔編號: 部位:樁號縱孔位偏差施工單位橫設計孔深(m)項目各孔質量情況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造孔1孔徑2孔深偏差3偏斜率灌漿4使用壓力5灌漿段長6鉆孔沖洗、裂隙41、沖洗、壓水試驗7漿液變換與結束標準8注入率(L/min)9封孔10灌漿中斷影響程度11灌漿記錄各孔質量評定本孔內共有 段,其中合格 段,優良 段,優良率 (%)自評等級自檢簽字:日期核定等級監理簽字:日期復檢簽字:日期設計簽字:日期終檢簽字:日期業主簽字:日期 附件:注:優良用符合“O”表示;合格用符合“”表示;不合格用符合“”表示。為主要檢查項目長江xx水利樞紐工程帷幕灌漿單元工程驗收合格證合同編號: 編號:單元工程名稱單元工程座標高程(m)設計工程量(m)砼實際工程量(m)砼基巖基巖施工依據施工情況總孔個數(個)優良合格不合格優良%自評等級驗收意見驗收單位施工單位施工質檢監 理設 計業 主附件:驗收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