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廣場商貿城工程建筑節能監理實施細則(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86396
2024-01-16
20頁
50.54KB
1、目 錄1、編制依據:12、節能設計13、墻體節能工程24、門窗節能工程45、屋面節能工程56、地面節能工程77、采暖節能工程98、通風與空調節能工程129、空調與采暖系統冷熱源及管網節能工程1410、配電與照明節能工程1611、檢測與控制節能工程1719xx友誼廣場商貿城(二期)1#樓工程建筑節能工程監理實施細則為了加強和統一本公司所監理的工程的節能質量,認真執行國家的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使工程的節能效果達到設計要求,實現國家節能政策、法律、法規和相關技術標準,針對本工程特制定本節能實施細則。1、編制依據:1.1監理委托合同;1.2已審查批準的設計圖紙或設計變更;1.3已批準的施工組2、織設計方案或節能專項方案;1.4本工程的監理規劃和監理細則;1.5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1.6其他相關的施工規范和驗收規范等。2、節能設計2.1墻體:外圍護墻采用200300mm厚燒結空心磚,外貼50厚(6樓為80厚,2、5、7、8號樓商鋪部分為60厚)擠塑聚苯保溫板。2.2樓梯間:設門窗封閉,內墻體等燒結粘土空心磚或鋼筋砼墻,外貼30厚擠塑聚苯保溫板。2.3屋面:60mm厚(6樓為100厚,8樓商鋪部分為80厚)聚苯乙烯塑料泡沫保溫板。2.4外窗:主要為斷橋隔熱鋁合金低輻射單框中空玻璃,窗、中空玻璃規格為5-9-5,外層玻璃DW-E型。角窗飄窗頂板及底板上下貼50mm厚泡擠塑聚苯板。3、3、墻體節能工程3.1墻體節能分項工程主要驗收的內容:主體結構基層;保溫材料;飾面層等。 墻體節能分項工程是整個圍護結構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節能效果及節能質量達到標準的基礎。墻體指所采用的板材、漿料、板塊及預制復合墻板等墻體保溫材料或構件的建筑墻體。3.2主體結構完成后進行施工的墻體節能工程,應在基層質量驗收合格后施工,監理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質量檢查、隱蔽工程驗收和檢驗批驗收,施工完成后應進行墻體節能分項工程驗收。與主體結構同時施工的墻體節能工程,應與主體結構一同驗收。3.3墻體節能工程當采用外保溫定型產品或成套技術時,其型式檢驗報告中應包括安全性和耐候性檢驗。3.4墻體節能工程應對下4、列部位或內容進行隱蔽工程驗收。3.4.1保溫層附著的基層及其表面處理;3.4.2保溫板粘結或固定;3.4.3錨固件;3.4.4增強網鋪設;3.4.5墻體熱橋部位處理;3.4.6預置保溫板或預制保溫墻板的板縫及構造特點;3.4.7現場噴涂或澆注有機類保溫材料的界面;3.4.8被封閉的保溫材料厚度;3.4.9保溫隔熱砌塊填充墻體。3.5墻體節能工程的保溫材料在施工過程中應根據保溫材料的使用說明相應采取防潮、防水等保護措施。3.6墻體節能工程驗收的檢驗批劃分應符合下列規定:3.6.1采用相同材料、工藝和施工做法的墻面,每5001000m2面積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0 m2也為一個檢驗批。3.6.5、2檢驗批的劃分也可根據與施工流程相一致且方便施工的與驗收的原則,由施工單位與監理或建設單位共同商定。3.7主控項目:墻體節能工程使用的保溫隔熱材料,其導熱系數、密度、抗壓強度或壓縮強度、燃燒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核查質量證明文件及進場復驗報告。檢查數量:全數檢查。3.8監督墻體節能工程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3.8.1保溫隔熱材料的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3.8.2保溫板材與基層及各構造層之間的粘結或連接必須牢固。粘結強度和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保溫板材與基層的粘接強度應進行現場拉拔試驗。3.8.3保溫漿料應分層施工。當采用保溫漿料做外保溫時,保溫層與基層之間及各層之間的粘結必須牢固,6、不應脫層、空鼓和開裂。3.8.4當墻體節能工程的保溫層采用預埋或后置錨固件固定時,錨固件數量、位置、錨固深度和拉拔力應符合設計要求。后置錨固件應進行錨固力現場拉拔試驗。3.9嚴寒和寒冷地區外墻熱橋部位,應按設計要求采取節能保溫等隔斷熱橋措施。4、門窗節能工程4.1門窗節能分項工程主要檢查的內容:門;窗;玻璃;遮陽設備等。建筑門窗的種類很多,大致分兩類,一類按門窗的品種型材分,一類以門窗開啟形式分。4.2建筑門窗進場后,監理人員應對其外觀、品種、規格及附件等進行檢查驗收,對質量證明文件進行核查。4.3建筑外門窗工程施工過程中,監理人員應對門窗框與墻體接縫處的保溫填充做法進行隱蔽驗收。4.4建筑外7、門窗工程的檢驗批應按下列規定劃分:4.4.1同一廠家的同一品種、類型、規格的門窗及門窗玻璃每100樘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100樘也為一個檢驗批。4.4.2同一廠家的同一品種、類型和規格的特種門每50樘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50樘也為一個檢驗批。4.4.3對于異型或有特殊要求的門窗,檢驗批的劃分應根據其特點和數量,由監理或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協商確定。4.5主控項目:4.5.1建筑外門窗的品種、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查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檢查質量證明文件。檢查數量:按相關規范執行;質量證明文件應按照其出廠檢驗批進行核查。4.5.2建筑外窗的氣密性、保溫性能、中空玻璃露點、玻璃遮8、陽系數和可見光透射比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核查質量證明文件和復驗報告。檢查數量:全數檢查。4.5.3建筑門窗采用的玻璃品種應符合設計要求。中空玻璃應采用雙道密封。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質量證明文件。檢查數量:按相關規范執行。4.5.4外門窗框或副框與洞口之間的間隙應采用彈性閉孔材料填充飽滿,并使用密封膠密封;外門窗框與副框之間的縫隙應使用密封膠密封。檢查方法:觀察檢查;核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檢查數量:全數檢查。4.5.5特種門的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特種門安裝中的節能措施,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核查質量證明文件;觀察、尺量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4.6門窗密封條和玻璃鑲嵌的密封條,其9、物理性能應符合相關標準中的規定。密封條安裝位置應正確,鑲嵌牢固,不得脫槽,接頭處不得開裂。關閉門窗時應接觸嚴密。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5、屋面節能工程5.1屋面節能分項工程主要檢查的內容:基層;保溫隔熱層;保護層;防水層;面層等。建筑屋面節能工程包括采用松散保溫材料、現澆保溫材料、噴涂保溫材料、板材、塊材等保溫隔熱材料的屋面節能工程的質量驗收。5.2屋面保溫隔熱工程的施工,應在基層質量驗收合格后進行。監理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質量檢查、隱蔽工程驗收和檢驗批驗收,施工完成后應進行屋面節能分項工程驗收。5.3屋面保溫隔熱工程應對下列部位進行隱蔽工程驗收。5.3.1基層;5.310、.2保溫層的敷設方式、厚度;板材縫隙填充質量;5.3.3屋面熱橋部位;5.3.4隔氣層。5.4主控項目:5.4.1用于屋面節能工程的保溫隔熱材料,其品種、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的規定。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核查質量證明文件。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每批隨機抽取3個試樣進行檢查;質量證明文件應按照其出廠檢驗批進行核查。5.4.2屋面節能工程使用的保溫隔熱材料,其導熱系數、密度、抗壓強度或壓縮強度、燃燒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核查質量證明文件及進場復驗報告。檢查數量:全數檢查。5.4.3屋面節能工程使用的保溫隔熱材料,進場時應對其導熱系數、密度、抗壓強度或壓縮強度、燃燒性能進行復驗,11、復驗應為見證取樣送檢。檢驗方法:隨機抽樣送檢,核查復驗報告。檢查數量:同一廠家同一品種的產品各抽查不少于3組。5.4.4屋面隔熱保溫層的敷設方式、厚度、縫隙填充質量及屋面熱橋部位的保溫隔熱做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檢查數量:每100m2抽查一處,每處10 m2,整個屋面抽查不得少于3處。5.5監理人員監管屋面節能工程施工要點:5.5.1底面的卷材、涂抹防水層上應采取加強措施。5.5.2施工隨時掃凈屋面防水層上的落灰、雜物等,以保證空氣流暢通。操作時不得損傷已完工的防水層。5.5.3縫隙宜采用水泥砂漿或水泥混合砂漿嵌填,并應按設計要求留變形縫。5.5.4建12、筑屋面保溫層、隔離層、保護層等各層的設置和構造做法以及保溫層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按施工方案施工。檢驗方法:對照設計和施工方案觀察檢查;尺量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6、地面節能工程6.1地面節能分項工程主要檢查的內容:基層;保溫隔熱層;隔離層;保護層;防水層;面層等。建筑地面節能工程的質量驗收包括底面接觸室外空氣、土壤或毗鄰不采暖空間的地面節能工程。6.2地面節能工程的施工,應在主體或基層質量驗收合格后進行。監理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質量檢查、隱蔽工程驗收和檢驗批驗收,施工完成后應進行地面節能分項工程驗收。6.3地面節能工程應對下列部位進行隱蔽工程驗收。6.3.1基層;6.3.2被封13、閉的保溫材料厚度;6.3.3保溫材料粘結;6.3.4隔斷熱橋部位。6.4地面節能分項工程檢驗批劃分應符合下列規定:6.4.1檢驗批可按施工段或變形縫劃分;6.4.2當面積超過200m2時,每200 m2可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200 m2也為一個檢驗批;6.4.3不同構造做法的地面節能工程應單獨劃分檢驗批。6.5主控項目:6.5.1用于地面節能工程的保溫材料,其品種、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的規定。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或稱重檢查;核查質量證明文件。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每批隨機抽取3個試樣進行檢查;質量證明文件應按照其出廠檢驗批進行核查。6.5.2地面節能工程使用的保溫材料,其導熱系數、密度、14、抗壓強度或壓縮強度、燃燒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核查質量證明文件和復驗報告。檢查數量:全數檢查。6.5.3地面節能工程采用的保溫材料,進場時應對其導熱系數、密度、抗壓強度、燃燒性能進行復驗,復驗應為見證取樣送檢。檢驗方法:隨機抽樣送檢,核查復驗報告。檢查數量:同一廠家同一品種的產品各抽查不少于3組。6.5.4地面節能工程施工前,應對基層進行處理,使其達到設計和施工方案的要求。檢驗方法:對照設計和施工方案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6.5.5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其節能保溫做法不得影響地面排水坡度,保溫層面層不得滲漏。檢驗方法:用長度500mm水平尺檢查;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6.515、.6嚴寒、寒冷地區的建筑首層直接與土壤接觸的地面、采暖地下室與土壤接觸的外墻、毗鄰不采暖空間的地面以及底面直接接觸室外空氣的地面應按設計要求采取保溫措施。檢驗方法:對照設計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6.5.7保溫隔熱層的表面防潮層、保護層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6.6采用地面輻射采暖的工程,其地面節能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符合地面輻射供暖技術規程JGJ142的規定。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7、采暖節能工程7.1采暖節能分項工程主要驗收的內容:系統制式;散熱器;法門與儀表;熱力入口裝置;保溫材料;調試等。采暖工程是指包括熱力入口裝置在內的室內16、集中熱水采暖系統。集中采暖是指熱源和散熱設備分別設置,由熱源通過管道向各個房間或各個建筑物供給熱量的采暖方式。7.2采暖節能工程的驗收,可按系統、樓層等進行。采暖系統節能工程驗收的劃分原則和方法:7.2.1采暖系統節能工程的驗收,應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結合本專業的特點,可以按采暖系統節能分項工程進行驗收;對于規模比較大的,也可分為若干個檢驗批進行驗收,可分別按系統、樓層等進行。7.2.2對于設立有多個采暖系統熱力入口的建筑工程,可以按每個熱力入口作為一個檢驗批進行驗收。7.2.3對于垂直方向分區供暖的高層建筑采暖系統,可按照采暖系統不同的設計分區分別進行驗收;對于系統大且層數多的工程,可以按517、7層作為一個檢驗批進行驗收。7.3采暖系統節能工程的隱蔽工程驗收檢查,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7.3.1對暗埋敷設于溝槽、管井、吊頂內及不進人的設備層內的采暖管道和相關設備,應檢查管材、管件、閥門、設備的材質與型號、安裝位置、標高、坡度;管道連接做法及質量;附件的使用,支架的固定,防腐處理,以及是否已按原設計要求及施工規范驗收規定完成強度、嚴密性、沖洗等是試驗。管道安裝驗收合格后,再對保溫情況做隱蔽驗收。7.3.2對直埋于地下或墊層中的采暖管道,在保溫層、保護層完成后,所在部位進行回填之前,應進行隱檢,檢查管道的安裝位置、標高、坡度;支架做法;保溫層、防潮層及保護層設置;水壓試驗結果及沖洗情18、況。7.3.3對于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系統的地面防潮層和絕熱層在鋪設管道前,還要單獨進行隱蔽檢查驗收。7.4主控項目:7.4.1采暖系統節能工程采用的散熱設備、閥門、儀表、管材、保溫材料等產品進場時,應按設計要求對其類型、材質、規格及外觀等進行驗收,并應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代表)檢查認可,且應形成相應的驗收、核查記錄。各種產品和設備的質量證明文件和相關技術資料應齊全,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和規定。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質量證明文件和相關技術資料。檢查數量:全數檢查。7.4.2采暖系統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采暖系統的制式,應符合設計要求;2.散熱設備、閥門、過濾器、溫度計、及應按設計要19、求安裝齊全,不得隨意增減和更換;3.室內溫度調控裝置、熱計量裝置、水力平衡裝置以及熱力入口裝置的安裝位置和方向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便于觀察、操作和調試;4.溫度調空裝置和熱計量裝置安裝后,采暖系統應能實現設計要求的分室(區)溫度調控、分棟熱計量和分戶或分室(區)熱量分攤的功能。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7.4.3采暖系統應隨施工進度對與節能有關的隱蔽部位或內容進行驗收。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核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檢查數量:全數檢查。7.4.4采暖系統安裝完畢后,應在采暖期內與熱源進行聯合試運轉和調試。聯合試運轉和調試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采暖房間溫度不得低于設計計算溫度2,且不應高于120、。檢驗方法:檢查室內采暖系統試運轉和調試記錄。檢查數量:全數檢查。7.5采暖系統過濾器等配件應做好保溫,保溫層應密實、無空隙,且不得影響其操作功能。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按類別數量抽查10%,且均不得少于2件。8、通風與空調節能工程8.1通風與空調節能分項主要驗收的內容:系統制式;通風與空調設備;閥門與儀表;絕熱材料;調試等。通風系統是指包括風機、消聲器、風口、風管、風閥等部件在內的整個送、排風系統。空調系統包括空調風系統和空調水系統,前者是指包括空調末端設備、消聲器、風管、風閥、風口等部件在內的整個空調送、回風系統;后者是指除了空調冷熱源和其輔助設備與管道及室外管網以外的空調水系統。21、8.2通風與空調系統節能工程的驗收,可按系統、樓層等進行,并應符合相關規范的規定。通風與空調系統節能工程的驗收,應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結合本專業的特點,分別按系統、樓層等進行。8.3主控項目:8.3.1通風與空調系統節能工程所使用的設備、管道、閥門、儀表、絕熱材料等產品進場時,應按設計要求對其類型、材質、規格及外觀等進行驗收,并應對下列產品的技術性能參數進行核查。驗收與核查的結果應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代表)檢查認可,并應形成相應的驗收、核查記錄。各種產品和設備的質量證明文件和相關技術資料應齊全,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和規定。1.組合式空調機組、柜式空調機組、新風機組、單元式空調機組、熱回收22、裝置等設備的冷量、熱量、風量、風壓、功率及額定熱回收效率;2.風機的風量、風壓、功率及其單位風量耗功率;3.成品風管的技術性能參數;4.自控閥門與儀表的技術性能參數。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技術資料和性能檢測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與實物核對。檢查數量:全數檢查。8.3.2通風與空調節能工程中的送、排風系統及空調風系統、空調水系統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各系統的制式應符合設計要求;2.各種設備、自控閥門與儀表應按設計要求安裝齊全,不得隨意增減或更換;3.水系統各分支管路水力平衡裝置、溫控裝置與儀表的安裝位置、方向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便于觀察、操作和調試;4.空調系統應能實現設計要求的分室(區)溫度調控功23、能。對設計要求分棟、分區或分戶(室)冷、熱計量的建筑物,空調系統應能實現相應的計量功能。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8.3.3通風與空調系統應隨施工進度對與節能有關的隱蔽部位或內容進行驗收。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核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核查數量:全數檢查。8.3.4通風與空調系統安裝完畢,應進行通風機或空調機組等設備的單機運轉和調試,并應進行系統的風量平衡調試。單機試運轉和調試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系統的總風量與設計風量的允許偏差不應大于10%,風口的風量與設計風量的允許偏差值不應大于15%。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核查試運轉和調試記錄。檢查數量:全數檢查。9、空調與采暖系統冷熱源及管網節能24、工程9.1空調與采暖系統冷熱源及管網節能分項工程主要驗收的內容:系統制式;冷熱源設備;輔助設備;管網;閥門與儀表;絕熱、保溫材料;調試等。空調有多種方式,一般有集中式和分散式。9.2空調與采暖系統冷熱源設備、輔助設備及其管道和管網系統節能工程的驗收,可分別按冷源和熱源系統及室外管網進行,并應符合相關規定。9.3主控項目:9.3.1空調與采暖系統冷熱源設備及其輔助設備、閥門、儀表、絕熱材料等產品進場時,應按設計要求對其類型、規格和外觀等進行驗收,并應對下列產品的技術性能參數進行核查。驗收與核查的結果應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代表)檢查認可,并應形成相應的驗收、核查記錄。各種產品和設備的質量證明文件25、和相關技術資料應齊全,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和規定。1.鍋爐的單臺容量及其額定熱效率;2.熱交換器的單臺換熱量;3.電動驅動壓縮機的蒸汽壓縮循環冷水(熱泵)機組的額定制冷量(制熱量)、輸入功率、性能系數(COP)及綜合部分負荷載性能系數(IPLV);4.電機驅動壓縮機的單元式空氣調節機、風管送風式和屋頂式空氣調節機組的名義制冷量、輸入功率及能效比(EER);5.蒸汽和熱水型溴化鋰吸收式機組及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組的名義制冷量、供熱量、輸入功率及性能系數。6.集中采暖系統熱水循環水泵的流量、揚程、電機功率及耗電輸熱比(EHR);7.空調冷熱水系統循環水泵的流量、揚程、電機功率及輸送能26、效比(ER);8.冷卻塔的流量及電機功率;9.自控閥門與儀表的技術性能參數。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技術資料和性能檢測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與實物核對。檢查數量:全數核查。9.3.2空調與采暖系統冷熱源設備和輔助設備及其管網系統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 管道系統的制式,應符合設計要求;2.各種設備、自控閥門與儀表應按設計要求安裝齊全,不得隨意增減或更換;3.空調冷(熱)水系統,應能實現設計要求的變流量或定流量運行;4.供熱系統應能根據熱負荷及室外溫度變化實現設計要求的集中質調節、量調節或質量調節相結合的運行。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9.3.3冷熱源側的電動兩通調節閥、水利平衡及冷(27、熱)量計量裝置等自控閥門與儀表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規格、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2.方向應正確,位置應便于操作和觀察。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9.3.4空調與采暖系統冷熱源和輔助設備及其管道和管網系統安裝完畢后,系統試運轉及調試必須符合下列規定:1.冷熱源和輔助設備必須進行單機試運轉及調試;2.冷熱源和輔助設備必須同建筑物室內空調或采暖系統進行聯合試運轉及調試;3.聯合試運轉及調試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且允許偏差或規定值應符合相關規定。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驗數量:全數檢查。10、配電與照明節能工程10.1配電與照明節能分項工程主要驗收的內容:低壓配電電源;照明電源、燈具;附屬28、裝置;控制功能;調試等。建筑照明是節能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還涉及人們工作環境和身心健康。為保證不同類型的電光源(白熾燈和氣體放電燈)在電網電壓下正常可靠工作而配置的電器件統稱為燈用電器附件,或稱為燈的附屬裝置。燈用電器附件即可按用途分類,也可按工作原理分類。10.2建筑配電與照明節能工程驗收的檢驗批劃分應按相關規定執行。當需要重新劃分檢驗批時,可按照系統、樓層、建筑分區劃分為若干個檢驗批。10.3主控項目:10.3.1照明光源、燈具及其附屬裝置的選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進場驗收時應對下列技術性能進行核查,并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代表)檢查認可,形成相應的驗收核查記錄。質量證明文件和相關技術資29、料應齊全,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和規定。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技術資料和性能檢測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與實物核對。檢查數量:全數核查。10.3.2低壓配電系統選擇的電纜、電線截面不得低于設計值,進場時應對其截面和每芯導體電阻值進行見證取樣。每芯導體電阻值應符合相關規定。10.3.3在通電試運行中,應測試并記錄照明系統的照度和功率密度值。1.照度值不得小于設計值的90%。2.功率密度值應符合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中的規定。檢驗方法:在無外界光源的情況下,檢測被檢區域內平均照度和功率密度。檢查數量:每種功能區檢查不少于2處。11、檢測與控制節能工程11.1檢測與控制節能分項工程主要驗收的內容:30、冷、熱源系統的監測控制系統;空調水系統的監測控制系統;通風與空調系統的監測控制系統;監測與計量裝置;供配電的監測控制系統;照明自動控制系統;綜合控制系統等。檢測與控制系統不是一個獨立的專門用于建筑節能的子分部工程,它是智能建筑的一個功能部分,包括在智能建筑的建筑設備監控(BAS)和智能建筑系統集成子分部中。僅因為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需要,將其列為一個子分部工程。11.2監測與控制系統施工質量驗收應執行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39相關章節的規定和其他相關規定。監測與控制系統的驗收分為工程實施和系統檢測兩個階段。11.3主控項目:11.3.1監測與控制系統采用的設備、材料附屬產品進31、場時,應按設計要求對其品種、規格、型號、外觀和性能等進行檢查驗收,并應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代表)檢查認可,且應形成相應的質量記錄。各種設備材料和產品附帶的質量證明文件和相關技術資料應齊全,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和規定。11.3.2監測與控制系統安裝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傳感器的安裝質量應符合自動化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093的有關規定;2.閥門型號和參數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安裝位置、閥前后直管長度、流體方向等應符合產品安裝要求;3.壓力和差壓儀表的取壓點、儀表配套的閥門安裝應符合產品要求;4.流量儀表的型號和參數、儀表前后的直管段長度等應符合產品要求;5.溫度傳感器的安裝位置、插入32、深度應符合產品要求;6.變頻器安裝位置、電源回路敷設、控制回路敷設應符合設計要求;7.智能化變風量末端裝置的溫度設定器安裝位置應符合產品要求;8. 涉及節能控制的關鍵傳感器應預留檢測孔或檢測位置,管道保溫時應做明顯標注。檢驗方法:對照圖紙或產品說明書目測和尺量檢查。檢查數量:每種儀表按20%抽檢,不足10臺全部檢查。11.3.3通風與空調的監測控制系統的控制功能及故障報警功能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在中央工作站使用檢測系統軟件,或采用在直接數字控制器或通風與空調系統自帶控制器上改變參數設定值和輸入參數值,檢測控制系統的投入情況及控制功能;在中央工作站或現場模擬故障,檢測故障監視、記錄和報警功33、能。檢查數量:按總數的20%抽樣檢測,不足5臺全部檢測。11.4檢測監測與控制系統的可靠性、實時性、可維護性等系統性能,主要包括下列內容:1.控制設備的有效性,執行器動作應與控制系統的指令一致,控制系統性能穩定符合設計要求;2.控制系統的采樣速度、操作響應時間、報警信號響應速度應符合設計要求;3.冗余設備的故障檢測正確性及其切換時間和切換功能應符合設計要求;4.應用軟件的在線編程(組態)、參數修改、下載功能、設備及網絡通信故障自檢測功能應符合設計要求;5.控制器的數據存儲能力和所占存儲容量應符合設計要求;6.故障檢測與診斷系統的報警和顯示功能應符合設計要求;7.設備啟動和停止功能及狀態顯示應正確;8.被控設備的順序控制和連鎖功能應可靠;9.應具備自動/遠動/現場控制模式下的命令沖突檢測功能;10.人機界面及可視化檢查。檢驗方法:分別在中央工作站、現場控制器和現場利用參數設定、程序下載、故障設定、數據修改和事件設定等方法,通過與設定的顯示要求對照,進行上述系統的性能檢測。檢查數量:全部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