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縣坪定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2021-2035年)(公眾征求意見稿)(1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86534
2024-01-16
19頁
4.86MB
1、舟曲縣坪舟曲縣坪定鎮國土定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空間總體規劃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OF PINGDING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OF PINGDING(20212021-20352035年)年)【公眾征求意見稿公眾征求意見稿】坪定鎮人民政府坪定鎮人民政府舟曲縣自然資源局舟曲縣自然資源局20232023年年1212月月坪坪定定前 言坪定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是對舟曲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的細化和落實,是坪定鎮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作出的具體安排,是編制詳細規劃(含村莊2、規劃)、開展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規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三條控制線,強化底線約束,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等功能空間,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推動坪定鎮高質量發展。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和期限規劃范圍規劃范圍坪定鎮行政轄區,總面積為67.9167.91平方公里。平方公里。規劃期限規劃期限2021-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坪坪定定總體定位總體定位落實上位規劃對坪定鎮的總體定位,立足本鎮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產業特色,將坪定鎮打造為:城鎮規模城鎮規模至2035年,3、坪定鎮戶籍人口規模約5500人。人口規模人口規模堅持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約束,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著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合理控制全域國土空間開發強度。城鎮用地規模城鎮用地規模坪坪定定挖掘坪定之美,突出文化之魂,瀲滟大峪之情,舞動生態之韻,聚攏拉尕之秀,彰顯驅動之能,扮靚白龍之舟,助推甘南之旅。坪坪定定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優化國土空間總體格局構建構建“一核、一軸、多點、三片區”“一核、一軸、多點、三片區”的國土空間開發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保護總體格局一核:一核:以鎮區所在地為核心,高標準配置公共服務設施、產業發展配套設施等,完善道路、供水等基礎設施,開展人居環境治理和地質災害防治,提高4、鎮區人居環境品質,成為帶動全域發展的核心;一軸:一軸:沿 S576國道形成生產生活綜合發展軸;多點:多點:以各村莊居民點為核心,完善村域公共服務設施,統籌各類生產生活生態資源;三片:三片:中部農旅融合發展區、高原水土保持區、藏鄉風情體驗區。坪坪定定嚴格底線約束管控嚴格底線約束管控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至2035年,坪定鎮耕地保有量9.4平方公里(1.41萬畝),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7.31 平方公里(1.1萬畝)。落實生態保護紅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至2035年,坪定鎮生態保護紅線面積43.95平方公里。劃定城鎮開發邊界劃定城鎮開發邊界至2035年,坪定鎮城鎮開發5、邊界面積0.3平方公里。坪坪定定全域空間分區管控全域空間分區管控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加強全域全要素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將全鎮域劃分為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生態保護區、生態控制區、農田保護區、城鎮發展區、鄉村發展區鄉村發展區5類主導用途分區。生態紅線內,自然保護地核心保護區內原則上禁止人為活動,其他區域嚴格禁止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在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前提下,除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外,僅允許對生態功能不造成破壞的有限人為活動。1生態保護區2生態控制區3農田保護區4城鎮發展區5鄉村發展區生態保護紅線外,需強化生態保護和生態建設、閑置開發建設的區域。永久基本農田相6、對集永久基本農田相對集中需嚴格保護的區域。城鎮集中開發建設并可滿足城鎮生產生活需要的區域。優化功能布局、注重存量用地挖潛,節約集約利用土地,保障教育、醫療、交通、養老等用地需求。滿足農業發展及農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為主的區域,完善農業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坪坪定定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加強耕地生態保護加強耕地生態保護加強耕地生態保護、開展污染耕地治理,鼓勵農業種植使用有機肥;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保護耕地土壤環境,維護和發揮耕地的生態功能。強化水體保護與治理強化水體保護與治理持續開展河湖“清四亂”(亂占、亂采、亂堆、亂建)行動。加強河流岸線緩沖地帶生態保護修復。開展河道清淤治污、護7、坡防護等一些列河流治理工程,保護河流水環境。合理保護利用林草資源合理保護利用林草資源實施林草差異化分級管護。重點保護生態保護紅線內的高山森林資源,紅線外森林資源在不破壞生態功能的前提下,可適度開展生態旅游、科普、發展林下經濟等。嚴格保護生態公益林。嚴禁擅自改變公益林的性質、隨意調整公益林面積、范圍或降低保護等級。嚴禁各類破壞破壞公益林的行為。對于退化嚴重的灌叢草甸類天然草地開展生態修復,促進草原植被恢復,發揮草原蓄水保土、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實現草原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坪坪定定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序號名稱級別類別時代1亞頭寨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軍事設施遺址明2平定故城縣8、級文物保護單位城址宋3五峰山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建筑明4五峰山明代榔瓜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樹名木明5羌道故城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城址戰國、秦、漢6馬頭梁遺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聚落址新石器時代7坪定關烽燧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軍事設施遺址宋8坪定墓群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墓葬漢、宋9堡子下遺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聚落址新石器時代10奐坪遺址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聚落址新石器時代11奐坪墓群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聚落址新石器時代12坪定跑馬節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遺產國家級傳統村落坪定村對傳統村落實行整體保護國家級傳統村落國家級傳統村落坪定村坪定村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古村新韻,文脈悠悠,保護坪定村9、魅力休閑鄉村的格局、風貌以及自然景觀等空間形態與環境。村內傳統建筑、河塘水系、古井、古道、古樹名木等應當保持原有的傳統格局和傳統風貌,不得改變、破壞與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觀和環境。傳統村落納入舟曲縣歷史文化保護重點區域。保護文物古跡、傳統村落和文化遺產。劃定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落實管控要求,明確配套建設項目,以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為基準向外延伸以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為基準向外延伸100100米為遺址的建設控制地帶進行控制米為遺址的建設控制地帶進行控制。以“重現風貌、重賦價值”為主線,以保護為核心,以文旅融合為抓手,拓展歷史文化遺產傳承展示空間,深層次挖掘舟曲特色文化的精神內涵,推動歷史文10、化遺產的活化利用,弘揚優秀傳統民族文化。坪坪定定城鎮村體系構建城鎮村體系構建構建構建“鎮區“鎮區中心村中心村一般村”一般村”三級鎮村等級體系三級鎮村等級體系坪定鎮政府駐地:坪定鎮政府駐地:打造生態文化旅游型特色小鎮鎮區鎮區坪定村、柳坪村:坪定村、柳坪村:靈活配置必要的公共服務設施,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中心村中心村埡頭村、靖邊村、奐坪村、騫必諾村、武灘山村、九原村一般村一般村保留與農牧業生產緊密關聯的農牧區居民點,形成“核心引領、區域帶動、交通串聯、多點支撐、全面振興”的鄉村振興格局。坪坪定定產業發展模式產業發展模式 構建構建“一核三區一核三區”的產業發展布局的產業發展布局一核:綜合服務發展核心一核11、:綜合服務發展核心以坪定鎮為核心,優化鎮區產業結構,完善鎮內消費鏈、創新鏈、服務鏈、供應鏈綜合產業鏈條,打造區域綜合服務發展核心。三片區:生態文化旅游區三片區:生態文化旅游區、特色養殖區特色養殖區、中藏藥材科學種植區中藏藥材科學種植區生態文化生態文化旅游區旅游區特色養殖特色養殖區區中藏藥材中藏藥材科學種植區科學種植區依托鎮域內秀美的自然風光與以傳統村落、藏鄉風情為等代表的豐富文化資源,發展生態文化旅游業。大力推行“黨支部+合 作 社+農 戶”和“黨支部+合作社+土蜂 養 殖 協 會+農 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加快推進黑土豬、從嶺藏雞、中華蜂等特色養殖業發展。大力發展以黨參、羌活、柴胡、板藍12、根、重樓等為主的特色中藏藥材產業,推動中藏藥材產業由分散布局向集群發展轉變。坪坪定定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城鄉公共服務設施以保障民生水平為基本任務,全面完善公共服務和市政交通基礎配置,考慮村莊現狀普遍建設情況和缺項,以節約集約用地為原則,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服務設施鎮區中心村基層村醫療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養老養老服務站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教育初中小學幼兒園文化體育文化活動中心文化活動室室外健身場地商業便民農貿市場便民農家店金融電信郵政場所物流配送點市政服務生活垃圾中轉站垃圾收集點污水處理站公共廁所備注:為必設,”為選設,“”為不設教育設施:規劃保留坪定鎮中心小學、柳坪村小學,規劃保留武灘山村幼兒園。各類教育13、設施按標準擴建提升。文化體育:鎮區可打造體育文化綜合廣場,設立文化站圖書館等設施。中心村、基層村結合機關單位廣場、居民活動廣場等場地開展文化體育活動。醫療設施:按國家基本標準,提升鎮區現有醫療服務設施品質。規劃保留各村衛生室,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養老設施:規劃保留并擴建一處現有養老設施坪定敬老院,作為覆蓋全鎮的養老服務中心。各村按條件配置配老年人服務中心、活動室,可結合村委會、黨群服務中心進行設置。坪坪定定鎮村風貌提升鎮村風貌提升結合城鎮整體定位,整合景觀資源,堅持生態優先,充分尊重鄉鎮現狀肌理,提高鄉鎮整體環境。打造自然風光和建筑景觀的和諧統一的美麗坪定,將坪定鎮總體風貌定位為“農旅休閑鎮,14、俊美坪定關”“農旅休閑鎮,俊美坪定關”建筑材質色彩質樸,體現舟曲縣田園及民族風情:建筑材料以粘土、磚、木、瓦為主,建筑色彩質樸,體現建筑原材料的原始色彩。墻面以土黃色為主,屋頂采用陶土紅色磚瓦。加強綠化的特色風貌管控,重點集中在宅間,路旁,公共場地周圍,提升綠色景觀。主要以本土現有喬木樹種為綠化基底,搭配多樣的地被和灌木,因地制宜合理布置。重點關注綠化和周邊環境的合理搭配,營造高質量的綠色景觀空間。坪坪定定綜合交通規劃綜合交通規劃鎮域對外交通鎮域對外交通優化現狀省道S567,落實上位規劃規劃S567坪定至化馬段,全面提升片區對外聯系水平。優化現狀坪定鎮至城關鎮、憨班鎮鄉村路。內部交通內部交通提15、升鄉村路網覆蓋率,建設直連路、打通斷頭路、擴容瓶頸路;加強農村公路對于行政村、自然村組的覆蓋,提高路網密度。坪坪定定市政基礎設施布局市政基礎設施布局完善區域供水體系,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飲用水質量。鎮區規劃保留現狀水源地,規劃新建九原村水廠一處,為鎮區供水。各村保障供水安全,切實提高水質,提升供水設施的利用水平。供水系統供水系統污水處理采取集中處理的方式,于鎮區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加快推進排水管網改造和污水相關設施建設。排水系統排水系統進一步加強 35kV、110kV 電壓等級網架結構,完善中壓配電網網架,逐 步消除供電“瓶頸”,不斷提高電網裝備水平。電力系統電力系統運用 5G+網絡技術,智慧鄉村16、等示范項目,完成城鎮寬帶多媒體信息網絡建設需求。在鎮區新增郵政網點,對現有郵政網點進行改造,實現電子化,擴展和延伸。通信系統通信系統采取“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處理方式,建立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儲存和分類處置的垃圾處理系統。環衛系統環衛系統坪坪定定綜合防災減災綜合防災減災消防規劃消防規劃規劃坪定鎮采用坪定鎮消防工作站,負責全鎮消防安全,通往農村居民點的主要道路應滿足消防車凈寬4米的同行要求。抗震規劃抗震規劃逐步提高鄉鎮綜合抗震能力,增強人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與災害防治意識,保障鄉鎮人民群眾人身及財產安全。防洪規劃防洪規劃嚴禁侵占河道,加固河道護坡,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保證汛期洪17、水安全排出;加強山體綠化,減輕水土流失程度,延長洪水爆發周期,減輕災害程度。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災害防治對地質災害隱患較嚴重的埡頭村、武灘山村黃泥灘居民點,鼓勵整體搬遷,保障村民生產生活安全;對鎮域內滑坡隱患點,采取削坡減重、建設排水工程、修建擋土墻等方式分類施策進行防治;對騫比諾、武灘山2處泥石流隱患點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群測群防等多種方式進行防治。坪坪定定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國土綜合整治國土綜合整治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逐步將坪定鎮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全方位提升耕地質量,保障糧食安全,筑牢鄉村振興“耕”基。2.建設灌溉與排水設施開展田間灌溉18、排水設施建設,因地制宜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等。1.田塊整治措施合理劃分和適度歸并田塊,平整土地,減小田面高差和坡降。高標準農田建設8 項內容3.修建田間道路優化田間道(機耕路)、生產路布局,合理確定路網密度、道路寬度等。4.配套農田輸配電設施對適合電力灌排和信息化管理的農田,配套輸電設施6.土壤改良采取摻黏、摻沙、施有機肥、保護性耕作及工程措施等,開展土壤質地、鹽堿化及板結等改良。5.農田防護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新建或修復農田防護林、溝道治理等工程,保護農田生態安全。7.土壤培肥通過秸稈還田、施有機肥、種植綠肥、深耕深松等措施,保持或提高耕地地力。8.障礙土層消除采用深耕、深松等措施,消除障礙土19、層對作物根系生長和水氣運行的限制。生態修復生態修復開展鄉鎮國土綠化開展鄉鎮國土綠化,見縫插綠見縫插綠,提高全域生態綠量:提高全域生態綠量:重點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消除裸地與地跡斑禿,利用村莊內村口、岔路口、閑置地塊打造景觀節點,實施鄉村“四旁”綠化,建設小微綠地、濕地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環境治理開展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環境治理,修復受損生態空間:修復受損生態空間:規劃期內對6.18公頃由于不合理的礦產資源開發造成的廢棄采礦用地,開展土壤污染治理、土地平整和植被恢復建設用地整治建設用地整治坪坪定定鎮區規劃鎮區規劃構建“一心、一帶、三片區”的空間結構構建“一心、一帶、三片區”的空間結構一心:綜合服務中心20、一帶:鄉鎮生產生活綜合發展帶三片區:北部生活組團中部綜合治理區南部生活組團建設重點建設重點開展鎮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重點對地面塌陷隱患區域進行治理,打造安全韌性的生活空間;促進鎮區內資源要素合理配置,完善鎮區服務功能、提升鎮區綜合服務能力和發展帶動能力;加強鎮區內以傳統村落為代表的歷史文化保護與活化利用;盤活鎮區內存量用地資源,保障生產生活等各類用地需求,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坪坪定定近期建設及規劃實施保障近期建設及規劃實施保障近期建設近期建設實施保障實施保障組織機制組織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統籌協調,科學安排建設時序加強監督檢查,落實考核問責機制加大政策扶持,激活鄉村振興動能嚴格用途管制,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強化實施管理,確保規劃落地見效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公眾參與公眾參與加強規劃宣傳普及,增強公眾規劃意識創新宣傳形式,建立常態化規劃宣傳機制強化公眾參與,搭建交流互動平臺以上位規劃、“十四五”規劃的重大工程和重點建設項目為抓手,以優化城鎮、農業、生態空間布局為落腳點,統籌全鎮生產生活生態資源要素,重點從鎮區防災減災、公共服務與基礎設施完善、鎮村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開展鎮村建設,打造安全韌性、宜居宜游的生態農旅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