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擴建工程砼拌和樓安裝施工專項方案(2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86606
2024-01-16
20頁
33.39KB
1、砼拌合樓安裝施工專項方案目 錄第一章 編制依據編制依據第二章 現場管理2.1管理組織機構2.2人員上崗要求第三章 設備及施工場地概述3.1拌和樓技術特性及主要參數:3.2基礎圖第四章 拌合樓安裝施工4.1安裝工藝概況4.2施工前準備4.3起重設備及輔助工具4.4.1設備工具表4.4.2安裝、運輸設備及工具檢查第五章安全保障措施第六章安全注意事項第七章 應急預案7.1總則7.2采取應急方案的主要任務:7.3應急領導機構及職責7.3.1應急領導機構7.3.2聯絡方式7.3.3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7.4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7.5應急措施砼拌和樓安裝施工專項方案第一章 編制依據編制依據GB6067-2012、0起重機安全規程;GB8918-1996優質鋼絲繩;第二章 概況及工程內容一、概況:1、*高速公路擴建工程*標段整體工程工期10個月,砼6000m3,所以根據實際情況,我們主要依靠一套21m3 拌和樓,現將我公司原內蒙項目的2臺1M3拌和樓搬到本項目,就地檢修。由于本項目灌注樁施工開工早,所以拌和樓拆除、檢修和安裝時間給予的時間短、工期緊迫、為快速、順利、安全地安裝好拌和樓,特制定本方案。2、拌和樓技術特性及主要參數:型號:MODU60型主機為1方拌和設備生產能力: 60M3/h配料控制系:CB3200生產控制系:PLC3、施工場地本拌和樓全部采用皮帶輸送機供料,主樓攪拌的料,由標準的八方砼運3、輸車拖運,砼運輸車后料斗高3.85米,因此考慮輸送機功率,主樓位置占地較大。根據工程使用混凝土的型號及日生產量,每臺拌和樓安裝了2個水泥罐,1個礦粉罐,1個粉煤灰倉,每只罐可預存水泥80噸,罐頂采用紙濾加震動排空,有效的降低粉塵,合符國家環保。二、工程內容此次安裝2臺1.0M3 拌和樓的主要工作內容如下:1、 拌和樓主樓:主樓立柱、一到三樓鋼排架、外圍鋼排架、料倉及隔板、頂層屋架、外圍鐵皮瓦等;2、 拌和樓電源線路(進火線路)的安裝;3、 拌和樓控制線路及照明線路的安裝;4、 拌和樓外加劑系統(泵及管道等)的安裝;5、 拌和樓供風系統(空壓機及其管道等)的安裝;6、 拌和樓供水系統(水泵及其管4、道等)的安裝;7、 拌和樓進樓皮帶機系統的安裝;8、 拌和樓進水泥系統(斗提機、螺旋輸送機等)的安裝;9、 拌和樓配料裝置、稱量裝置、攪拌裝置、放料裝置等安裝;10、 80T 水泥儲存罐安裝;11、 廊道進料皮帶機系統安裝(包括照明系統);三、工程特點此次安裝工程屬多次安裝,有些部位構件破損,需拆除更換新零件,大型及超長超重構件多,施工的最高部位達到20 米左右,高空作業任務多,屬高空危險施工作業。四、施工程序及技術要求1、 施工主要程序場地平整安裝主樓構件、設備高空大型構件螺栓部分安裝安裝水泥罐系統安裝皮帶機桁架安裝其它部位試車清理現場2、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1)本次安裝的拌和樓主樓的最高5、點達到20 米,大型構件最重達6噸,最長件達到25.6米,準備采用25 噸汽車吊配合進行三樓以上構件和設備的安裝,16 噸汽車吊配合進行三樓以下構件和設備的安裝。2)安裝前應對各鋼結構件編號進行清理,并歸類碼放,以方便安裝。安裝中,構件連接螺栓安裝時先不要上緊,等各個層次構件全部定位后再上緊。起吊構件前要確定構件的綁扎牢固可靠,鋼絲繩及卸扣能滿足起吊構件重量要求。吊裝時要保持原構件的完好性,不要扭傷撞傷構件,確信構件放置穩定后方可松鉤。第三章 基礎設計罐腿、主樓腿、輸送帶腿、上料倉等基礎都進行深開挖,基礎基坑用鋼筋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標號為C30(圖附后),每個支腿在澆筑混凝土時均預埋帶錨筋的26、0mm厚的鋼板,安裝時將部件支腿焊接在預埋鋼板上。一、基礎受力驗算1、水泥罐腿1)地基承載力土本拌和樓水泥罐基礎為原地面下挖1.8m深,澆筑100cm厚鋼筋混凝,水泥罐基礎尺寸為4m4m,水泥罐設計儲重80T,罐體重約8T,混凝土基礎重40T,總重128T,對土基加壓力為P=1280000N/16m2=80KPa,查路橋施工手冊表11-17,中密細砂,水上,地基容許承載力為250KPa80KPa,滿足要求。2)鋼筋混凝土承載力每個水泥罐4個支腿,每條支腿承重23T,每支腿下墊50cm50cm16mm厚鋼板,即即每條支腿在鋼筋混凝土面上加壓力P=230000N/0.25m2=0.92MPa,查C7、30混凝土抗壓強度及抗沖切強度為16.7MPa,遠大于支腿加壓力,滿足要求。3)抗風驗算據調查,本區域內30年一遇最強風力為10級,水泥罐罐體總高度18m,直徑為3m,下方5m為罐體支腿。風壓力為P風=V2/2結構體型系數,本罐體為圓形結構,僅計算正風壓,查規范GB50009-2001,本水泥罐體型系數取0.7。受風罐體受風投影面積,為受風=(18-5)m3=39m2。空氣密度,取標準值為1.237kg/m3。V平均風速,10級風速為25m/s。則最不利風壓力P=0.7391.237252/2=10553kg=105.5KN。(1)最不利風力彎矩M風=105.5KN(6.5m+6m)=13188、.75KN.m(2)滿灌時,水泥罐、基礎及儲料總重1280KN,滿灌時重力抵抗彎矩MG滿=1280KN2m=2560KN.m,滿灌時MG滿-M風=1241.25KN.m0,抗風滿足要求。(3)空罐時,水泥罐及基礎總重480KN,空罐時重力抵抗彎矩MG空=480KN2m=960KN.m,空灌時MG空-M風=-358.75KN.m0,抗風不滿足要求。因此,需對水泥罐進行加固。4)加固措施:將每臺拌和樓的4個罐體在頂上用槽鋼連 n接成整體,每4個罐體基礎鋼筋混凝土澆筑時連接成整體,然后將8個罐體在頂上用鋼絲繩斜拉連成整體單排罐體連接整體后空罐抗風受力:單排整體最不利風載彎矩M風=105.4KN4(69、.5m+6m)=5275KN.m。空罐時,水泥罐及基礎總重1920KN,空罐時整體重力抵抗彎矩MG空=1920KN3m=5760KN.m,MG空-M風=485KN.m0,加固后滿足抗風要求。2、主樓腿本拌和樓每臺主樓4個支腿,每個支點靜荷載8噸,動荷載2.3噸,基礎設計時將兩個支點支撐在一個整體的基礎上,基礎尺寸如下:兩個支點荷載:(8+2.3)210=206KN,混凝土基礎重:(3.31.20.8+0.80.80.42)25=92KN基礎承載力為:(206+92)/(3.31.2)=75.3KPa,地基容許承載力為250KPa75.3KPa,滿足要求3、輸送帶腿輸送帶共計6個支腿,每個支點荷10、載1.6噸,每兩個支點支撐在一個混凝土基礎上,基礎尺寸如下:兩個支點荷載:1.6210=32KN,混凝土基礎重:(210.4+0.60.60.22)25=23.6KN基礎承載力為:(32+23.6)/(21)=27.8KPa,地基容許承載力為250KPa27.8KPa,滿足要求4、上料倉腿每個上料倉共計共計6個支腿,每個支腿荷載11噸,每兩個支點支撐在一個混凝土基礎上,基礎尺寸如下:兩個支點荷載:11210=220KN,混凝土基礎重:(3.21.40.8+0.60.61.22)25=111.2KN基礎承載力為:(220+111.2)/(3.21.4)=73.9KPa,地基容許承載力為250KP11、a73.9KPa,滿足要求第四章 現場管理1、現場管理組織機構根據項目部組織機構和管理層次,委托有起重機械施工隊伍負責施工,集團公司設備中心委派專業技術人員現場安裝。并按項目部管理要求,確定以項目副經理萬利亞為安裝拌和樓施工負責人,倪松強為安裝技術負責人,具體人員管理機構見下圖:拌合樓安裝組織架構圖1)王立行總體負責安裝人員、機械的調配及進度控制,直接對現場進行管理。2)倪松強負責技術方案的實施、監督以及對其他技術方面的問題。3)付玉德負責執行安裝拌和樓方案以及場地整理、設備機具的調運等工作。現場必須有專人指揮,安全交底等工作要做細致。2、人員上崗要求. 對所有參加安裝與拆卸施工作業的人員,必12、須進行技術培訓和安全培訓。. 檢查所有人員的上崗證,施工作業人員必須佩帶上崗證。. 參加安裝與拆卸施工作業的人員,負責檢查安全保護設施、機具等。第五章 拌和樓安裝施工1、安裝工藝概況拌和樓,由于幾何尺寸較大,零部件教多,有些且重量很重。安裝時需要分部件續一安裝。先安裝料倉,主樓然后安裝輸送帶,水泥罐,最后安裝線路、封頂調試。期間必要時采用兩臺吊車安裝輸送帶和水泥罐。經研究,安裝調試日期定于202*年11月25日-202*年12月18日。2、施工前準備認真分析安裝施工方案,結合有關技術資料,核對構件的空間位置尺寸與相互的關系是否一致;撐握結構的高度、寬度,構件的型號、數量、幾何尺寸,主要構件的重13、量及構件間和連接方法。掌握吊裝場地范圍內的地面、地下、高空的環境情況,提前做好吊卸場地硬化,保證場地開闊無障礙物,詳細介紹安裝工序中相關技術要求和各種指揮信號。了解已選定的起重、運輸及其它機械設備的性能及使用要求。進行細致、認真、全面的安裝技術交底。有序地組織施工人員、機械設備、材料進場,并對主要吊裝設備進行必要的檢查、加固,登高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防滑鞋,必要時要設置防護欄、防護網等安全設施。準備吊裝用的繩索、吊具,及常用的起重工具。3、起重設備及鋪助工具1)設備工具表施工用起重機設備與輔助工具名稱、規格一覽表:序號名稱數量規格1汽車吊車2臺25t、16t2鋼絲繩若干3電焊機2臺BX1-14、5004氣割、氣具1套5大錘、手錘若干6安全帽、安全帶1頂、1條/人7鋼絲繩、尼龍繩若干8電工接線工具若干9手拉葫蘆 2T3 個10風繩 16100 米2)安裝、運輸設備及工具檢查. 使用前,詳細檢查起重機保養維修記錄,選定能夠符合起吊能力的設備。. 運輸前,派熟練司機詳細檢查拖車的運轉情況,并進行空車試行。. 詳細檢查鋼絲繩、吊環的磨損情況并及時更換磨損程度嚴重不能滿足吊裝等要求的鋼絲繩。第六章 安全保證措施. 安裝主樓,水泥罐工作危險較大,必須在工作前詳細研究作業方案,制訂安裝和安裝程序,對操作人員進行周密的分工,由有經驗的人員統一指揮。因施工現場人員復雜,流動頻繁,所以作業區域必須用繩圍15、圈,掛以標志,設監護人員,不但要預防作業人員發生事故,同時還要保證整個作業區域的安全。. 主樓安裝前,應對各部件的完整性和節點的搭設情況及緊固程度進行檢驗。. 水泥罐安裝前,必須察看施工現場環境,包括架空線路、外腳手架、地面的設施等各類障礙物。. 設備在吊裝過程中,吊點應按規定不得隨意改動。吊耳焊接后要進行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設備在吊裝過程中,吊機在旋轉和移動之前,應把構件扶穩并加掛風纜繩以防止設備在起吊過程中轉動。. 設備在吊裝過程中,嚴禁碰撞其它構件,以免損壞。. 機械機具重新使用前應重新檢查其機械性能,確保符合使用要求。. 斜皮帶的吊裝方法為雙抬吊,因此根據實際上情況,采用4點起吊(每16、臺吊機2點),先用的4條鋼絲繩長度一致,嚴禁長短不一,以免起吊后造成構件扭曲變形。鋼絲繩長度與構件的夾角為70度。大大減少了構件的壓應力。. 各構件移動時應小心移動,速度應緩慢,以免損壞。. 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高空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帶。. 施工前安全檢查員應對相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并下達安全交底。. 指揮人員應使用統一指揮信號,信號盡可能鮮明、準確;吊機司機應聽從指揮. 開工前應檢查工具、機械的性能。防止繩索脫扣、破斷。. 高空作業人員勿急于求成,用力過猛,嚴禁向下拋工具。. 安裝時設置施工禁區,不相關人員禁止入內。第七章 安全注意事項 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嚴禁喝酒,組織全體員17、工學習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程,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落實安全生產,安裝必須要有安裝技術交底,作業人員必須按照交底施工,若有問題必須告知安裝現場負責人。特殊工種作業的施工人員要持證上崗。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具體分工,明確責任,吊裝時劃分施工警戒區,并設有禁區標志,非施工人員嚴禁入內,所有施工人員進入現場時必須頭戴安全帽,熟悉指揮信號,在整個吊裝過程中聽從專人指揮,不得產自離開工作崗位。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隨時做好現場清理工作,清理一切障礙物以利操作。凡參加高空作業人員,操作時應佩帶安全帶,并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掛好安全帶。高空作業人員背工具包,嚴禁從高空向地面亂扔工具和雜物,以免傷人或造成其他意外事故。現場使18、用的電器應有防雨、防曬設施,并備有消防用品。氧氣瓶、乙炔瓶的使用要符合:兩瓶之間的間距10米、離明火10米;氣瓶必須豎立放置,禁止敲擊、碰撞、暴曬;氣瓶嚴禁沾染油污;乙炔瓶必須裝有減壓閥和防止回火裝置。動火作業時,必須清理周圍的易燃物品,做好防火隔離措施。進入安裝現場必須配戴安全帽,凡在離高度基準面2米或2米以上有可能墮落的高空作業,必須系安全帶。起吊重物用的鋼絲繩、卸扣等工具及安全帶等必須經常檢查,保證無磨損、變形、損壞才可使用。起重、指揮、操作人員使用統一信號,嚴格遵守操作規則和安全規范,并且所有機械、人員均持特種作業許可證。風力大于等于4級時,停止吊裝作業;降雨大于等于10mm,中雨停止19、作業;霧能見度小于4米,大霧停止作業;在施工期間,如發生人身、設備事故,必須按規定及時向公司有關部門報告,并做到“三不放過”,認真做好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第八章 應急預案7.1總則本應急方案主要應用本項目拌和樓安裝作業,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一人或一人以上死亡或可能引發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的事故。7.2采取應急方案的主要任務:. 調動一切可能調動的力量,掄救受傷人員,控制事態的擴大;. 指導現場施工人員撤離危險區域,圍護救援現場秩序;. 協調救援物資、設備、器材等調度;. 消除危險源,恢復正常生產;. 查明人員傷記亡及經濟損失情況. 協調政府有關部門進行事故的調查處理;7.3應急領導機構及職責7.20、3.1應急領導機構7.3.2聯絡方式姓 名職 務辦公室電話聯系方式項目經理項目總工項目副總工項目副經理辦公室主任機料科科長財務科工程科安保科施工隊長拌和場場長試驗室主任7.3.3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 負責一般事故的應急救援的指揮職能;. 接到事故后立即趕赴現場,撐握事故現場了解情況,提出相應措施,協調各方的力量進行救緩;. 組織相關部門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并及時上報上級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組織現場事故會,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組織有關部門做好善后處理;. 組織隊伍制定方案消除潛在危險源,盡快恢復正常生產;. 事故發生時立刻啟動本項目的應急預案,組織自救,同時上21、級各相關部門報告,并視事故的嚴重程度報119、120。7.4事故報告和現場保護1、在重特大事故發生后,要立即進行處理,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要嚴格按照方案制定的有效措施來執行,及時地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同時立即撥打119、120報警,同時報告現場的監理、業主、東勝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有關職責部門。2、一般事故發生后,要及時上報監理、業主、東勝區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有關職責部門。3、要及時提交事故報告,電話報告的內容包括:. 事故發生的單位,時間,地點。. 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及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 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 事故的報告單位、報告人22、。書面報告按施工傷亡事故快報表填寫。7.5應急措施. 接到高處墜落、物體打擊等突發事故報告后,所有搶險小組成員必須無條件及時趕赴現場,參加搶救活動。. 全體在場工作人員必須立即加入搶救行動。在搶救領導小組的指揮下,疏散救護工作要有條不紊,責任到人,由安全員劉衛軍負責進行引導護送,向安全區疏散,同時要查清現場是否有遺漏人員,靳元林接應救護車,指引救護人員對傷員進行處理或送醫院救治。. 現場成立搶險領導小組指揮部,由項目經理、安全員和事故發生部門負責人組成,項目經理任總指揮。其主要職責是:負責查看現場,撐握事故發展情況,指揮搶救傷員,協調物資,控制勢態蔓延,及時派出人員清除交通通道障礙,疏散圍觀群眾,做好警戒工作。. 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劃分安全警戒線,安全警戒線分為建筑物外圍警戒和現場警戒。外置警戒要及時消除路障,勸阻無關人員、車輛離開現場,維持好建筑物外圍秩序,為搶救工作創造有利條件。現場警戒要及時指揮疏散人員,準備好搶救的各種物品。7.6救援措施1)火警:119 急救中心 :120 緊急報警: 110急救醫院:南京同仁醫院 急救電話:南京市江寧區中醫院 急救電話:南京市江寧區第二人民醫院 急救電話:. 救援車輛及相關人員電話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