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管涵首件施工工藝總結(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6752
2024-01-16
11頁
83.50KB
1、328國道海安段改建工程XX標圓管涵 首件總結江蘇XX路橋工程有限公司328國道海安段改建工程XX標項目經理部328國道海安段XX標圓管涵首件施工工藝總結及評價我328國道海安段改建工程,本標樁號范圍為KxxxKxxx,全長5.865km,均為新建。本合同段共有圓管涵16道,都為排水灌溉涵。涵管直徑又1.0m和1.5m兩種規格,涵長最短為28.000m,最長達37.500m根據現場施工進度情況,我部圓管涵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樁號為Kxxx圓管涵作為首件工程。一、 工程概況長度直徑砼標號砼數量流水面標高鋼筋進水口出水口1028.000m1.00mC2030.93.970m3.970m223.40kg2、二、施工機具設備,儀器,人員準備1、施工機具設備序號名稱型號數量備注1發電機24KW2套2鋼管50mm400m3鋼筋切割機3臺4鋼筋彎曲機3臺5電焊機4臺6木工刨床3臺7竹膠板2.4m*1.2m60m28鋼模1.5m2150m29手推車4輛10插入振搗器4臺11平板振搗器4臺12水泵8臺2,工地試驗,測量儀器序號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1萬能試驗機WE-1000B臺12壓力試驗機NYL-2000臺13水泥軟練檢測設備套14石子標準篩300套15黃砂標準篩300套16壓碎值儀套17針片狀規準儀套18砼抗壓試模151515組209全站儀科力達套110水準儀蘇州一光套311坍落度儀套212 鋼尺50m個3、33,主要施工人員人員數量人員數量管理人員5起重班組3技術人員6機電班組3鋼筋班組3機修班組2木工班組4安全科2水石班組9三,質量保證體系施工組織機構網絡設置如下:質量保證體系網絡圖項目經理:X項目副經理: X 總工:X 副總工 :X工程質檢科: X計量工程師X試驗工程師X測量工程師X質檢工程師X結構工程師X橋處主任X 四, 工藝控制與質量保證措施 (1)粗集料的質量控制。采用石灰巖,壓碎值、針片狀和含泥量等指標嚴格按GB/T14685-2001規范要求執行。(2)細集料的質量控制。采用蕪湖以上的江砂,級配、細度模數和含泥量等指標嚴格按GB/T14684-2001規范要求執行。(3)水泥的質量4、控制。水泥采用的是PO.42.5級水泥,水泥進場后通過檢驗,其常規指標滿足GB175-1999規范要求。 (4)鋼筋的質量控制。鋼筋進場后通過及時取樣和檢驗,其常規指標滿足GB1499-1998規范要求。(5)嚴格控制每種原材料的質量,自檢、監理抽檢合格后方可使用。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控制(1)本次圓管涵基礎澆筑采用配合比嚴格按照監理組批復的配比施工,施工時坍落度嚴格控制在10-15cm。(2)砼的拌和時間嚴格控制在120秒。(3)檢測砂石含水量,認真推算施工配合比,仔細控制每盤砼中各種材料的用量,嚴格按配合比施工。3、現場測量控制(1)在基坑開挖之前使用托普康332W型全站儀精確放出圓管涵的5、兩個邊樁中心,根據所放的中心點進行基坑開挖,基坑開挖好之后,使用水準儀測量高程。合格后回填碎石,并控制高程。(2)合格后立即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澆筑混凝土過程中,采用水準儀全程控制高程。(3)混凝土澆筑后,并用水準儀配合鋼尺對基礎的頂標高進行檢測,同時做好每次檢測的數據記錄。4、施工機械設備控制(1)施工前,對施工所需要的機械設備及小型機具進行仔細的維修與保養,確保在施工過程中中不出現故障。(2)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施工現場要有配套齊全的機械設備,并要有相應的備用設備,確保澆筑過程中不因機械設備而中斷。5、現場施工控制(1)認真進行技術交底,使每一個工人知道所干工序的質量要求和質量控制方法,尤其是6、水石振搗工和木工。 (2)由施工隊制定技術方案,報分經理部、總經理部審核合格后報監理組,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實施。 (3)混凝土的自然落差不能超過2m,可以使用滑槽,避免混凝土離析。五、施工準備除以上機具設備、試驗儀器準備、施工人員的配備等的準備工作。還進行了以下施工準備:1、測量準備328國道海安段HA2標的導線點、水準點加密工作在進場初期已經完成,現在坐標、高程已經經監理組、指揮部批復,可以投入使用。2、材料、試驗準備進場了足夠數量的符合要求的砂、石、水泥等材料,砂、石、水泥已經試驗合格,C20混凝土的配合比已經批復合格。3、人員配備圓管涵工程施工人員的素質與經驗、熟練程度是直接影響到圓管涵7、基礎及端墻內在與外在質量的主要因素,我部特挑選了兩位有經驗的水石工人負責振搗。4、現場質量要求本工程的質量目標是嚴格按照規范和有關文件要求施工,確保各工序質量全部一次性合格,優良率98%。六、工藝流程、技術方案總結該立柱首件于5月20日18時10分澆筑完畢,于5月20日20時30分拆模并用土工布覆蓋灑水養護,拆模后經測量、試驗等多方面檢測,確認該圓管涵各項指標全部合格,單項、綜合質量為“優”,可以推廣(詳見后附資料)。現將該圓管涵的施工工藝和技術方案總結如下:1、施工工藝流程施工前準備放樣點位開挖基礎放樣點位澆筑安裝管節立模板澆筑拆模養護2、技術方案(1)測量放線328國道海安段HA2標工程施8、工前測量人員、施工員已對工程的導線點、水準點進行復測,并已經監理組測量工程師核實,批準。 (2)鋼筋制作鋼筋按施工圖設計要求制作,做到了施工技術交底清楚,電焊工持證上崗,現場掛牌施工。對彎曲變形鋼筋應校正后使用,銹蝕嚴重的鋼筋禁止使用,搭接按規范要求錯開35d,并保證兩相鄰街頭間距大于50cm,且在同一截面上接頭不超過50%。加工好得鋼筋平臥堆放在干凈、平整的場地上,在運輸、吊放過程中要采取措施防止變形,鋼筋籠成品首先進行班組自檢,質檢員及監理檢驗。(3)、安裝管節管節由預制廠預制,項目部提出質量要求,已經用汽車直接運輸到現場,成品的管節尺寸正確,砼表面無蜂窩、麻面現象,砼表面沒有露筋現象,且9、砼強度要求達到設計標準。管節采可用挖掘機配合鋼絲索運至基坑,在吊裝管節的過程中,現場又專人負責指揮,確保安全,管節采用555cm的砼預制塊固定。管節安裝務必使各管節軸線一致,偏位不得大于5cm,不得有超過規范要求的偏位、錯縫現象。管節安裝就位后,自檢合格請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管節接縫的施工。管節接縫采用瀝青麻絮填塞。(4)立模本工程的圓管涵模板全部采用定型鋼模,拼縫間夾薄海綿條或軟塑料片,確保不漏漿。立模板前,按設計要求配制鋼筋,綁扎鋼筋骨架,并嚴格控制鋼筋籠的中心位置,嚴格控制保護層尺寸。(5)砼澆筑混凝土澆筑之前,對模板進行了縱橫向垂直度檢查,檢查合格后方進行混凝土的澆筑。混凝10、土澆筑應特別注意操作安全,料斗到砼面的澆筑高度不大于2m,嚴防砼離淅。砼澆筑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振搗器移動間距不超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與模板應保持50100mm的距離,振搗分層厚度為3040cm左右,插入下層混凝土50100mm,每一處振動完畢后應邊振動邊徐徐上提,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及其他。振搗密實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單層澆筑以砼停止下沉,不冒氣泡,表面平坦,泛漿為澆筑密實。混凝土澆筑時攪拌現場有專職人員制作試塊和測量砼坍落度,認真做好試塊編號記錄和養護工作。(6)拆模砼澆注完成后,混凝土達到2.5MPa強度后拆模。我們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2426小時進11、行了模板拆除。拆模時,嚴格注意模板的輕拆輕放,以不碰撞立柱混凝土,且保證模板的不變形。(7)養護圓管涵在拆模后,我們及時進行了養護,用土工布覆蓋,定期灑水養護,持續一周時間。七、在施工中我們注意的幾個重點問題(1)在施工之前我們進行了一次試澆,效果都不是很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小氣泡較多。分析原因主要是:澆筑時高差過大;分層厚度過大,振搗不到位;混凝土配合比稍有不當。故我們調整了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報監理工程師同意;同時從水泥原材料入手,加強了水泥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并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操作施工。(2)施工中,要求模板具有足夠的剛度,模板拼接應該平整圓滑,接縫 嚴密,光滑,不漏漿。支立模板時保證模板的穩固、不位移、不傾斜,在立模后混凝土澆筑之前,使用全站儀對模板的中心偏位、標高及垂直度進行了檢測。(3)為了保證立柱的外觀,采用正規的脫模劑,確保模板內表面全面涂抹了脫模劑,并嚴格控制脫模劑的使用量,以保證成品上下部的顏色一致。(4)混凝土澆注是圓管涵重要的工序,澆筑使用滑槽進行澆筑,確保混凝土不離析。在施工前對水石工進行培訓,強調分層澆注、振搗的重要性。選派了兩名經驗豐富的振搗工,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厚度及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的深度。(5)模板拆除之后,及時進行混凝土的養護,我部采用土工布覆蓋進行灑水養護,確保土工布在養護期內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