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湘江鐵路大橋梁211節段懸拼施工工藝(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6805
2024-01-16
12頁
1,017.50KB
1、長沙湘江鐵路大橋梁2#11#節段懸拼施工工藝第一章 總則 一、工程概述 長沙湘江鐵路大橋正橋為單箱單室預應力砼61.65+796+61.65m九跨連續箱梁,采用現場分段預制,造橋機懸臂拼裝架設。 節段劃分:0號節段長6m,(現澆段5.7m,兩側濕接縫各0.15m);1號10號節段長4m; 11號節段長3.7m; 邊跨直線段12.95m。 0號節段在墩上現澆,1號11號節段均采用大型造橋機進行懸臂拼裝,合攏段及濕接縫均為現澆,邊跨直線段采用滿布膺架施工。懸臂施工時,采用墩梁臨時連結措施,待體系轉換時,根據需要,再解除臨時連結。1號11號節段采用長線法在制梁臺座上進行預制,在存梁臺座上存放,待懸臂2、拼裝時,先利用龍門吊機將節段吊至已架引橋上的運輸臺車上,然后運至造橋機進行懸臂拼裝。二、 編制依據1、 湘江鐵路大橋正橋施工設計圖2、 鐵路橋涵施工規范(TBJ203-86)3、 鐵路混凝土及砌石工程施工規范(TBJ210-86)第二章 懸拼前準備工作一、 節段預制 參見長沙湘江鐵路大橋長線法施工工藝。二、 節段整修 由于預制過程中某些失誤,使塊件產生了一些缺陷,為保證懸拼順利進行,拼裝前即運至存放場后必須對所有塊件進行如下檢查和整修工作:1、 按膠拼面的處理要求將膠拼面處理干凈(具體見后述)。2、 用檢孔器檢查孔道是否阻塞變形,有無串孔,錯孔,并進行處理。3、 檢查各錨頭墊板是否與孔道垂直,3、否則,按張拉施工工藝要求進行處理。各預埋件是否合符設計要求。4、 砼松疏缺陷處均以600級水泥砂漿,環氧砼或環氧膠砂進行修補,匹配面削弱處予以加強。5、 各節段匹配面應首先鏟除局部砼凸出部分,清水洗干凈,油污處用丙酮進行洗刷,再用電動鋼絲刷刷掉浮漿,使之裸露砂粒為止,然后自然風吹干,匹配面自然風干至少不得少于4小時。三、 節段起吊、存放與運輸1、 起吊梁段時,砼的強度應符合設計規定。吊點、支點位置也應符合設計規定。其距離誤差不得大于20cm,且符合設計要求。梁段起吊可采用腹板內設置的預應力粗鋼筋為吊點。作為吊點的粗鋼筋,節段預制時,預埋位置尤應注意。應滿足設計要求,并在灌注砼和存放時進行保護,4、以免碰撞,嚴禁電焊打火,燒傷吊點粗鋼筋,避免惡性事故發生。2、 存放梁段的場地,應平整壓實,做好排水設施。梁段應堆放在墊木上,安放平穩牢固。底面坡度不同的梁段,要使用不同厚度的楔形木支墊,支墊的位置與吊點位置一致。3、 梁段的起吊、存放、裝車、運輸必須安全可靠,嚴禁碰撞。4、 為了減少節段砼的收縮徐變的影響,各節段從澆注至安裝,齡期須在60天以上,才允許吊裝懸拼。5、 梁段在運梁小車上應放置平穩牢固,且應設置必要的支撐保證其穩定,運梁小車及起重小車吊運行走時,應緩慢勻速前進,嚴禁突然起動或剎車。6、 有關造橋機起重小車的使用注意事項參見造橋機使用說明書。第三章 懸拼作業程序1、 作業準備整機全5、長為242m,其中主桁后端懸臂為20m(包括龍門),工作跨度為296m,前端導梁為2+28=30m。主桁支承在后支腿、后中支腿、前中支腿上,其中,后支腿位于引橋橋面或已懸拼完成的一個“T”字0號節段上(其后跨已合攏),中后支腿位于待懸拼的一個“T”字0號節段上,前支腿位于前方墩0號節段上。后支腿處的活動橫聯(平面桁架)為敞開狀態,后中支腿處的活動橫聯(平面桁架)為關閉狀態。后小車位于后支腿14m處,前小車位于后支腿后8m處,兩臺小車均空載,自重均為50t(含吊具)(圖1)圖1二、 懸拼作業1、 運梁臺車將一件1#節段自橋面運至主桁后端懸臂下,節段中心距后腿中心8m,前小車將節段吊起,向前走行,6、通過后支腿,至后支腿前12m處,節段自重不大于150t。(圖2)2、 后支腿處活動橫聯關閉,前小車繼續向前走行至后支腿前30m處。(圖3)3、 運梁臺車將后一件1#節段自橋面運至主桁后墻懸臂下,節段中心距后支腿中心12m,后小車將節段吊起,開42m處活門,前小車繼續向前走行至后支腿前46m處,關42m處活門,開50m處活門,再前移至后支腿前60m處,關50m處活門,再前移至后中支腿后12m處。(圖4)圖2圖3圖44、 后中支腿處活動橫聯敞開,將小車繼續向前走行,通過后中支腿,至后中支腿前12m處。(圖5)5、 后中支腿處活動橫聯關閉,前小車繼續向前走行至后中支腿前26m處。(圖6) 6、 后支7、腿處活動橫聯敞開,后小車向前走行至后支腿前12m處。(圖7) 7、 后支腿處活動橫聯關閉,后小車繼續向前走行通過后跨中部,過程開關活門同步驟3。將節段放低至主桁下弦平面以下并回轉90,前小車同時將節段放到主桁下弦平面以下并回轉90(圖8) 8、 在后中支腿前后對稱進行節段懸拼至11#節段 (圖9)。9、 兩臺小車向后走行至主桁后端懸臂處,后支腿處活動橫聯敞開,恢復作業準備狀態,即可進入下一對節段懸拼作業(圖10)。三、 合攏段澆筑及體系轉換后中支腿下的“T”懸拼完成后,即可利用前小車吊裝合攏段模板及吊架,鎖定前后懸臂端并澆筑合攏段混凝土,按設計要求張拉預應力束解除臨時支座。四、 整機前移合攏段8、施工完成后須將整機前移至下一墩位,進行下一個“T”字的懸拼。1、 后小車位于后支腿后14m處,前小車位于后支腿前28m處,所有的活動橫聯均為關閉狀態。(圖12)2、 以后中支腿水平千斤頂牽引主桁下平聯的鋼絞線,使整機向前滑移,后支腿則隨主桁在橋面上滑移,整機向前滑移48m。(圖13)圖12圖133、 以前中支腿水平千斤頂接力牽引主桁下平聯的鋼絞線,使整機繼續向前滑移,滑移20m后主桁前端達到最大懸臂98m(包括導梁),懸臂端已達到前方墩0#節段中心前方2m處,懸臂最大撓度約為1.9m,此時后支腿距后中支腿28m。4、 導梁前端的臨時支腿向下伸出,接觸0#節段上的分配梁,作為臨時保險設施,后中支9、腿卸載,此時主桁支承在后支腿及前中支腿上,跨度為124m前小車將后中支腿吊起,回轉90使其位于兩組單梁之間,此時主桁在該處的撓度約為0.2m.。 在此過程中,應隨時注意調整臨時支腿的伸出量,保證安全。5、 導梁前端的臨時支腿起頂,消除主桁懸臂撓度,前小車吊后中支腿向前走行,通過活動橫聯時應先將活動橫聯敞開,支腿通過后即將其關閉。6、 前小車將后中支腿吊到前中支腿前20m處,將其放至主桁下弦平面以下并回轉90。7、 前小車繼續向前走行至主桁前跨跨中固定橫聯處,將后中支腿懸掛于主桁下弦桿下滑道上。8、 小車向后走行至主桁后跨跨中,同時后中支腿沿主桁下弦桿下的滑道向前走行(圖19)。9、 后中支腿向10、前走行至前方墩#0節段中心位置,起頂成為新的前中支腿并使前臨時支腿卸載,原前中支腿成為新的后中支腿。(圖20)10、 以新的后中支腿水平千斤頂繼續牽引主桁下平聯的鋼絞線,使整機繼續向前滑移28m,到達新的工作位置。(圖21)圖19圖20圖2111、 前小車向后走行到后支腿后8m處,后支腿處及后中支腿前28m處的活動橫聯敞開,恢復作業準備狀態;至此,整機前移完成,即可進入下一個“T”字的懸拼作業(見圖1)。五、 操作注意事項1、 當前小車重載走行至后支腿前30m處時,后小車必須將后一節段吊起;(參見圖3、圖4),當后小車重載通過主桁后跨跨中時,前小車必須重載走行至后中支腿前26m處;當后小車重載11、到達主桁后跨跨中時,前小車才可重載在前跨繼續向前走行(參見圖6、8)。 以上措施是為了在后支腿或后中支腿兩側均衡加載,以避免在主桁后跨或前跨中單獨加載時出現跨中撓度過大及桿件內力偏高的危險狀況。2、 在進行節段對稱懸拼時,也應注意使兩小車均衡卸載,以避免出現兩跨不均衡荷載過大的狀況。第四章 膠拼作業一、 節段膠拼工藝流程1、 處理節段膠拼面;2、 節段起吊運輸至拼裝設計位置;3、 節段在拼裝高度進行試拼(兩端同時進行),初步定位。檢查節段塊件標高、中線和匹配面的匹配情況以及預應力孔道接頭對位并進行處理。4、 將節段塊件移開,在接縫面涂刷環氧樹脂膠。5、 節段塊件靠攏,正式定位,張拉臨時定位束。12、6、 環氧樹脂膠結料固化并達到一定強度后,張拉正式鋼束。造橋機松鉤,進行下一節段懸拼。7、 重復1-6步驟。二、 節段塊件安裝1、 節段塊件拼裝前,各節段均須仔細檢查,有缺陷處和膠接匹配面按第二章所述進行整修和處理。2、 節段塊件吊裝到位后應進行試拼,并檢查匹配面的匹配情況及預應力孔道的對位情況。3、 試拼后其標高平面位置經測量調整使之符合要求后,將待拼節段塊件移開約1.4m,然后涂刷環氧樹脂,環氧樹脂應均勻涂刷,厚度以1mm為宜,最厚不得超過1.5mm。砼凹進部分要補平,涂刷完畢,立即用通孔器疏通孔道,以防環氧樹脂堵孔。此時尚應采取措施,防止雨雪等雜物侵入。環氧樹脂配方根據安裝時溫度及使用時13、間且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配方。4、 全截面環氧樹脂涂刷完后,立即張拉臨時定位預應力鋼筋,使環氧樹脂在一定的壓力下固化。其膠縫處擠壓應力應不小于0.2MPa,擠壓后的膠縫寬度應在1mm以內,但也不應出現缺膠現象。同時將擠出的多余的環氧樹脂刮掉,并清理孔道排除被擠入的膠體,待環氧樹脂基本固化并達到一定強度后,再張拉正式鋼束。5、 節段塊件吊裝時,由于環氧樹脂早期強度低,只有正式預應力鋼束張拉后,造橋機方可松鉤,墩兩側節段塊件須對稱安裝,機具設備應對稱安置,懸拼期間墩側不得出現不平衡荷載。三、 膠接縫施工 1、環氧樹脂配方 根據鐵道部大橋局橋梁科學研究所所做湘江鐵路大橋環氧樹脂膠粘材料的試14、驗報告,當使用時間為1小時,環境溫度為0攝氏度及20攝氏度,其配方如下表:配方編號環境溫度配合比(重量比)CYD128二丁脂二乙烯三胺7601501DMP-30白水泥(425#)12010015122002010010 40101100 試驗室依據大橋局橋研所提供的試驗報告,根據施工季節和進度要求多作幾種配方,配制時溫度不宜超過30攝氏度,強度應符合設計規定。稠度和固化時間應能滿足施工操作要求。 2、準備工作 檢查入庫材料的牌號、性能是否和試驗選定的材料相符。 挑選身體健康的人員組成膠接縫施工專業隊,進行施工工藝交底。 清除節段膠接面的油污,并使膠接面保持干燥。 準備好盛膠容器以及毛刷,刮刀若15、干,以供調制和涂刷環氧樹脂膠時操作使用。 準備防雨設施,以防天氣變化影響施工質量。備好保溫設施以防止日光直接照曬設施。先計算匹配面積后計算拌膠體積。3、拌膠程序按配合比稱量好各組份,將環氧樹脂與增塑劑,稀釋劑,固化劑與促進劑,分兩個容器分別拌合,攪拌溶解均勻,然后倒在一起混合拌合,并使水份和氣泡逸出。最后加填料(白水泥)繼續拌合均勻為止。4、 拌膠注意事項 嚴格按拌合程序,稱量要準確,不得隨意變動配合比。 拌料要均勻,加料時應邊拌邊加料,反復拌合。拌膠時間不得小于30分鐘。 拌料過程中嚴禁污雜物,水份混入及陽光直接照射。 每次配料不宜過多,配料數量應根據膠接縫面積大小確定,拌成的膠粘料宜攤平,16、 散熱,以防止固化過快而報廢。 在節段塊件初步定位涂膠的各項準備工作就緒后,方可加入固化劑,以便在規定的1小時內操作完畢,防止硬化。 拌膠場所宜明亮干燥,應用適當通風設備,排除有害氣體。 每次拌合的膠粘料均應做好各項記錄,制作試件,試件要與實物處于相同的條件下進行養護,以供試驗檢查。 各種容器使用后及時擦洗干凈。5、 涂膠工藝及注意事項 為保證在固化前對膠拼縫施加一定的壓力(0.2MPa),因此要求在預定時間內完成(1小時)涂膠操作,同時,涂膠、預施應力等各項工作必須密切配合。 涂膠工藝及注意事項如下: 人員組織:按兩個接縫同時涂膠組織,根據接縫面積,涂膠厚度、固化時間以及每人每小時能完成的涂17、膠面積來確定涂膠人數,同時應有試驗室人員值班負責。 涂膠采用以下兩種最簡單易行的方式:第一種是用護膚橡膠手套手工涂抹。在接縫處的每一個膠面上涂抹1mm厚的膠粘料,保證涂滿接縫處的間隙即可。第二種是用刮刀將膠粘料均勻地刮到膠接面上,使膠層薄(1mm厚)而不露砼面。操作時,先由下而上掛膠,再左右鋪平,最后自上而下刮平。 膠粘料在使用過程中,要繼續攪拌,以保持均勻。 樹脂膠涂好后,在按縫面的預應力孔道上貼一塊10mm的環形海棉墊,以保證預應力孔道的密封,防止孔道壓漿時串漿、漏漿。 膠縫加壓被擠出的膠粘料要及時刮除干凈以免污染箱梁影響外觀。 在膠拼過程中,要注意溫差變化,宜控制塊件溫度與膠漿固化溫度之18、差不超過15攝氏度。使膠粘料在比較穩定的溫度下硬化。第五章 安全與質量一、 梁體安裝質量要求1、 梁體各節段懸臂膠拼時,相鄰段接縫處各方向錯位不得大于2mm,全梁縱向軸線偏移值不得大于5mm。2、 為使梁段拼裝位置準確,應在施工前繪制主梁安裝撓度曲線,以控制梁段安裝高程。3、 梁段的拼裝容許誤差應符合下列規定: 全部梁段拼裝完畢后: 高程誤差不大于25mm; 中線偏差不大于15mm; 相鄰兩墩的懸臂梁端部相對高差不大于30mm。 1號節段的位置應準確,其誤差應符合下列規定: 梁段與墩頂梁段接縫處高差不大于2mm; 梁段四角相對高差與原測量記錄相比不大于2mm,中線偏差不大于1mm。 其他梁段位19、置誤差: 相鄰梁段接縫處高差不大于3mm; 相鄰梁段中線相差不大于3mm。二、梁體安裝線型調整1、 梁體安裝時,如發現實際線型與理論線型差別較大時,應在安裝下一個節段時予以調整。2、 調整辦法如下:在接縫面的局部區段上放置墊片,使節段朝有利方向偏轉,達到糾偏目的。3、 墊片可采用石棉布作基材,在使用前用電爐或焦碳明火將其燒除干凈,使白色變黑,再由黑變白為止,但嚴禁過燒脆化,燒成的石棉布應網孔明顯,無臘質感,干凈柔軟,有一定的強度。經檢查合格后才能使用。4、 將燒過的石棉布浸透環氧樹脂膠粘劑,浸透過的石棉布立即進行掛貼,不能存放。5、 為了能保證梁段的平穩過渡,每一條接縫中的石棉布的厚度應予限制20、,不得超過5mm。如一次調整不到要求時,在下一次拼裝塊件時繼續調整,直至達到要求為止。三、安全注意事項1、 各級施工負責人管生產必須同時管安全,在施工的全過程中,應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2、 懸拼作業為高空作業,施工中應按高空作業的有關規定設置安全設施及組織施工。3、 施工前,隊主管工程師應召集技術員、分隊領導及有關職工作技術交底,并詳細分派任務,在施工中做到有條不紊。4、 起吊作業時,應按起重作業的有關規定辦理。5、 施工中的過往通道,上下人梯應設有護欄,扶手及適當掛設安全網。施工腳手及平臺必須牢靠,不得有翹翹板或搭接不良的情況,使用前應經安全員檢查認可。6、 夜間施工作業應21、有足夠的照明設備,工作燈應使用安全電壓。7、 膠拼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配方中含有有毒物品,因此配膠和涂膠人員均應戴口罩和護膚橡膠手套且應站立于上風處進行操作。 每次配膠后應同時清查材料的消耗量和剩余量,發現問題及時查明原因,對用完的材料的包裝及時進行處理。 應防止膠粘劑粘到人體或其他物體上,人體粘到后應隨即擦去,再用肥皂洗凈,不得使用溶劑洗手,以免化合物滲入皮膚。8、 在五級及五級以上大風中,不得進行梁段拼裝作業。9、 各道工序均應詳細填寫工程日志和有關施工檢查表格。10、 全體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鐵路橋涵施工技術安全規則(TBJ403-87)的有關規定進行施工。返回.預制混凝土結構施工工藝.doc.混凝土結構施工工藝.doc.施工工藝資料庫結構及檢索圖.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