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壓氣塊的施工工藝(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6837
2024-01-16
3頁
24KB
1、4.2施工準備砌塊應堆置于室內或不受雨水影響的場所,如放置于露天場所,遇陰雨天氣,要用彩條布覆蓋,防止雨淋,并注意堆場周圍的排水。在運輸、裝卸砌塊時要嚴禁翻斗傾卸拋擲,砌塊施工含水率不宜大于15%。粘結劑攪拌器、切割機等工具。4.3基層清理砌筑前,清理基層上的浮漿、松散的混凝土塊、雜物等,做到基層表面清潔,并灑水濕潤。4.4彈線定位應按圖紙要求彈出墻體軸線、墻邊線、標高控制線。4.5道墻澆筑(翻邊)廚房、衛生間等潮濕房間的砌體應砌在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翻邊上或混凝土導墻上。外墻砌體應砌在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翻邊或混凝土導墻上。其余墻體宜砌筑在高度不小于150mm的水泥磚或混凝土2、翻邊上。4.6試排塊按照規范要求,砌塊應十字交錯、錯縫搭砌。搭接長度不應小于被搭接砌塊長度的1/3,必須根據設計圖紙各部位尺寸進行試排,以確定灰縫寬度及邊端填充配塊尺寸。試排塊應特別注意門洞口、墻頂部、墻底部、異型墻體等特殊部位。4.7設置L型鐵件和拉結鋼筋砌體與鋼筋混凝土柱(墻)相接處應設置L型鐵件連接,每500mm或兩皮砌塊高設置拉結鋼筋進行拉結或各設置一個L型鐵件連接(根據不同厚度墻體選擇不同型號鐵件),在混凝土墻或柱上用射釘槍打3個鋼釘固定,用鐵釘打入孔中與砌體固定;砌體與構造柱用拉結筋連接,拉結筋按每500mm(兩皮砌塊)高設置,伸入砌體內不少于1000mm。4.8拌制粘結劑粘結劑使3、用電動工具攪拌均勻,按水灰比1:4拌制,應隨拌隨用,拌合量宜在3h內用完為限,若環境溫度高于25,應在拌合后2h之內用完。嚴禁使用過夜粘結劑。4.9砌筑墻體砌墻時必須掛線,掛線應拉緊,每層砌塊都要穿線看平,使水平縫均勻一致,平直通順。一根掛線長度大時,中間應設幾個支線點。砌筑每樓層的第一皮砌塊前,應先用水濕潤基面,再用M7.5水泥砂漿鋪砌,水泥砂漿與砌塊交接處應刷一道粘結劑,注意調整灰縫厚度,控制墻體軸線與邊線。砌塊砌筑宜采用“滿鋪滿擠法”,鋪漿長度以一塊砌塊的長度為宜,應將粘結劑均勻鋪刮于下皮砌塊表面及待砌砌塊側面,鋪漿均勻,漿面平整,鋪漿后立即放置砌塊,輕揉擠壓一次擺正找平,鋪漿前應將砌塊4、表面清理干凈,不得有灰塵。灰縫要橫平豎直,上下層錯縫搭接,其搭接長度不宜小于搭接砌塊長度的1/3,轉角處相互咬槎,邊砌邊勾縫,不得出現瞎縫、透亮縫,要及時清理擠出的粘結劑。砌上墻的砌塊不應任意移動或撞擊,若需校正或鋪漿后不能立即放置砌塊的,應鏟去原粘結劑后,重新鋪刮粘結劑進行砌筑。砌塊砌筑過程中,每砌筑一皮砌塊后都應進行墻體垂直度檢查,將砌塊墻體垂直度控制在5mm內。砌筑過程中,每皮的砌塊砌筑方法宜采用墻頭砌至墻尾,避免每皮最后一塊砌塊留置墻中間砌筑,豎向灰縫得不到控制。當砌筑至每一皮最后一塊砌塊時,應注意砌塊與柱或剪力墻間的灰縫飽滿度,砌體與框架柱、剪力墻的節點縫應逐皮填實粘結劑。水平灰縫厚5、度和豎向灰縫寬度不宜大于3mm。砂漿應飽滿,灰縫平直通順。拉通線砌筑時,應隨砌、隨吊、隨靠,保證墻體垂直、平整,不允許砸磚修墻。如有不平整,應用鋼齒磨砂板磨平,使偏差值控制在允許范圍內。墻體垂直度控制可采用線墜法。窗臺宜采用鋼筋混凝土窗臺梁,兩端伸入墻體各600mm;窗口下一皮砌塊的底部應放置36.5縱向鋼筋,兩端伸入墻體不應小于700mm。砌塊墻體每層墻高的中部增設厚度為120mm沿墻全長貫通的鋼筋砼水平系梁,當遇窗洞口時,水平系梁設置在窗臺標高處,高度不小于180mm。砌塊墻高大于4m時需設置現澆圈梁,高度不小于200mm。砌塊墻長大于5m或墻長大于或等于層高的1.5倍時,應在墻的中段增設6、構造柱,砌體無約束的端部應設置構造柱,內墻與外墻交接處應設置構造柱,構造柱應砌成馬牙槎。砌塊墻砌至梁或樓板底10-25mm時停止,并在墻頂每一砌塊中間部位用經防腐處理的木楔楔緊固定,待砌體沉實(14天左右)后再用柔性材料(泡沫劑)填實,泡沫劑凹進墻面10mm,待凝固后用粘結劑補平。門洞口宜采用鋼筋混凝土過梁,鋼筋混凝土過梁兩端應伸入墻體不小于250mm,其支承面下應設置混凝土墊塊。當洞口寬度大于2m時,洞口兩側應設置鋼筋混凝土邊框。門洞兩側應放置混凝土墊塊。砌體的轉角及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墻體高度的2/3,槎子必須平直順道7、,接槎時,應先清理槎口,再鋪粘結劑接砌。設置構造柱的墻體應先砌墻,后澆混凝土。構造柱與墻體地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每一個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過300mm,馬牙槎應先退后進,拉結筋設置應沿墻高每隔600mm配置2根6的鋼筋,每邊伸入墻內1000mm,末端應加900彎。配筋帶應預先在砌塊的水平灰縫面開設凹槽,置入鋼筋后,應用粘結劑填實至槽的上口平。構造柱砼標號為C20。門洞口混凝土邊框頂部過梁每邊伸入墻體250mm,混凝土邊框構造柱寬度宜比砌塊墻厚小20mm,拉結筋設置應沿墻高每隔600mm配置2根6的鋼筋,每邊伸入墻內1000mm,末端應加900彎。管線敷設預埋.1水電管線的敷設工作,須待8、墻體達到一定強度后方可進行。.2墻體預埋管線宜在垂直方向開槽布設,水平方向不應剔槽,若開槽應控制長度。管線開槽應用切割機和鑿槽工具進行,嚴禁使用錘斧剔槽。管線在墻體內敷設,管線的保護層厚度為大于等于15mm,要保證管線垂直進接線盒,管線應貼近墻面敷設。預埋管線按規定固定好以后,處理粉末,再用水泥砂漿填實,宜比墻面微凹2mm,最后用粘結劑補平。并沿槽長外貼玻纖網格布增強,沿槽兩側各延伸200mm。注意事項a、加氣混凝土砌塊墻上不得留置腳手眼。b、對規定的洞口、管道、溝槽和預埋件應在砌筑墻體時預留和預埋,不得隨意打鑿已砌好的墻體。必須設置的溝槽,須用切割機開鑿溝槽,寬度和深度不應大于50mm,且敷9、設管線后應采用不少于M5強度的砂漿填塞密實。c、墻體的轉角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如不能同時砌起,則應留置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墻體高度的2/3,槎子必須平直順道,分段位置應在變形縫或門窗口角處。d、砌體接槎時,必須將接槎處的表面清理干凈,澆水濕潤,并應填實砂漿,保持灰縫平直。e、對砌塊墻中缺棱掉角的部位,應隨時修補,采用粘結劑進行補平。 f、加氣混凝土砌塊不得與其他塊材混砌。g、砌體粘結劑必須密實飽滿,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小于90%,垂直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小于80%。粘結劑自拌好后到用完應控制在3h內。5抹灰工程5.1施工準備砌體砌筑完成后宜在60天后再進行墻面抹灰,不得少于30天10、。梁板底與砌塊墻頂交接處縫隙用泡沫劑填實后,采用粘結劑補平。構造柱、過梁等砌體墻中的混凝土結構先鑿平后,用粘結劑補平。砌體墻中的管線槽采用專用切割機割槽,等埋管后先用水泥砂漿修補,再用粘結劑補平。砌體墻與混凝土交接處預先貼好網格布,并向墻、柱延伸200mm。鋼絲網采用0.9mm熱鍍鋅鋼絲網,鋪設搭接長度為100mm;網格布采用孔徑44mm重量140g的耐堿玻纖網格布,鋪設搭接長度為200mm。5.2施工工藝 內外墻飾面應嚴格按設計要求的工序進行,待制品砌筑、安裝完畢后不應立即抹灰,應待墻面含水率達15%-20%后再做裝修抹灰層。抹灰工序應先做界面處理、后抹底灰,厚度應予控制。當抹灰層超過15mm時應分層抹,一次抹灰厚度不宜超過15mm,其總厚度宜控制在20mm以內;鋼絲網釘掛應牢固,網格布應壓進界面劑里。使用專用石膏砂漿飾面,粉刷前也應涂抹界面劑。總厚度不宜超過15mm。外墻面粉刷前應涂專用界面劑。找面層大于10mm時應分幾次涂抹。可使用專用外墻底批灰,也可用混合砂漿做外墻飾面。衛生間、廚房間墻面貼瓷磚時,應進行防水處理,然后用瓷磚粘結劑貼瓷磚。內墻飾面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