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砟軌道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6937
2024-01-16
9頁
15.48KB
1、施工程序與工藝流程6.1施工程序第一步:按照要求完成無砟軌道施工前隧道質量驗收。第二步:無砟軌道首段工藝性試驗段施工、總結、評估。第三步:工藝性試驗參數確定,無砟道床全面展開。第四步:仰拱填充層鑿毛、鋪設道床板底層鋼筋、安裝縱橫向模板、組裝軌排、軌排粗調.第五步:頂層鋼筋綁扎、接地焊接、軌排精調。第六步:道床板混凝土澆筑、養生,拆除軌道排架進入下一循環。6.2施工工藝流程見圖7、施工要求為避免相互干擾,使各道工序緊密銜接、有條不紊的進行,各工序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各種施工機具設備主要包括龍門吊、軌道排架、移動式組裝平臺,混凝土輸送泵等布局合理.7.2基床清理仰拱面在基底加固過程中必須逐段清理到2、位,確保排水暢通。將仰拱填充層混凝土表面道床板寬度范圍內進行鑿毛處理并用高壓水沖洗干凈,保濕2小時以上且無雜物和積水.鑿毛面積不得小于75,鑿毛深度不小于5mm。7。3測量放線1)通過CP控制點按設計道床板位置每隔10m在仰拱填充層上放出軌道中線控制點,用鋼釘精確定位,紅油漆標識,用墨線彈出軌道中心線;2)定位出道床板底層最外側縱橫向鋼筋和模板位置,以線路中心線和單線中心線進行放線校核。3)在最外側縱橫向鋼筋位置線上采用紅色記號筆按設計縱橫向鋼筋間距標識出所有縱橫向鋼筋的位置。7。4鋼筋安裝道床板縱向鋼筋采用HRB33520鋼筋,橫向鋼筋采用HRB33516鋼筋。根據道床板鋼筋布置圖畫出道床板3、底層鋼筋網邊線及鋼筋位置控制點,用鋼卷尺量出底層鋼筋間距,并標記;按梅花型布置預制好的砼墊塊,不少于4塊/平米;布置縱、橫向鋼筋,所有縱橫向鋼筋交叉部位安裝絕緣卡,并用絕緣扎絲固定。絕緣卡多余尾部及時剪掉。重點注意支承塊周圍箍筋間距、塊與套靴間隙(1cm)及頂層、頂層鋼筋保護層厚度,確保符合設計要求。施工時應先核實道床板實際厚度,當實際厚度在允許偏差范圍內時,應合理調整鋼筋籠內鋼筋相應尺寸,確保保護層厚度滿足設計要求。鋼筋綁扎完成后,將伸縮縫橫模板擺放就位。7.5軌排組裝、運輸1)吊裝,將待用軌枕使用龍門吊與軌枕專用吊具吊放在軌排組裝平臺上,吊裝時需低速起吊、運行;2)勻枕,按照組裝平臺上軌枕4、塊的定位線及卡具人工勻枕,軌枕方正;3)清除軌枕兩預埋鐵座間承軌面泥污和預埋鐵座內砂漿,安裝T型螺栓、軌距擋板及軌下墊板。標準軌距時軌距擋板外側采用7號,內側采用11號。4)吊裝軌道排架,人工配合龍門吊,將軌道排架平穩、緩慢地放置于軌枕上;5)按單股鋼軌左右位置調整配置表安放合適規格的絕緣軌距塊;標準軌距時絕緣軌距塊外側采用14號,內側采用10號。6)將T型螺栓螺紋部分涂油,安裝彈條、平墊圈和螺母,擰緊螺母以緊固彈條。7)上緊扣件。彈條的緊固以彈條中部前端下顎與絕緣軌距塊接觸為準,緊固扭矩約為150Nm。8)對軌排螺栓安裝質量及軌枕間距進行檢查,合格后龍門吊吊起組裝好的軌排至預定地點進行定位鋪5、設。重點注意排架及扣件部件組裝先后順序、軌距擋板及絕緣軌距塊內外側區分、軌下墊板正反、緊固扭矩的現場控制.7.6軌排架設1)布設軌排龍門吊從組裝平臺上吊起軌排運至鋪設地點,按中線和高程粗略定位,誤差控制在高程-100mm、中線10mm。相鄰軌排間使用夾板聯結,每接頭安裝4套螺栓,初步擰緊,軌縫留610mm。每組軌排按準確里程調整軌排端頭位置.2)安裝軌向鎖定器7.7軌排粗調利用軌道中線點參照軌排框架上的中線基準器進行排架中線的定位調整,左右調節軌向鎖定器進行調整。旋動豎向支撐螺桿進行高程方向的粗調。使用軌道排架橫向、豎向調整機構完成軌排的粗調工作,按照先中線后水平的順序循環進行,粗調后的軌道位6、置誤差控制在高程-5-2mm、中線5mm。粗調順序(圖7).對某兩個特定軌排架而言,粗調順序為:1458236712345678。粗調完成后,相鄰兩排架間用夾板聯結,接頭螺栓按1-342順序擰緊.7.8模板安裝1)模板檢查.模板安裝前應先進行以下檢查工作:模板平整度;模板清洗情況;脫模劑涂刷情況;更換損壞或彎折的模板;2)安裝橫向模板。3)安裝縱向模板。縱向模板采用與框架配套的模板,出廠前統一編號,確保軌排框架順利,重點注意縱向模板倒角位置處理,確保線條順直、美觀。橫向伸縮縫應選用適當材料,確保不變形、同時滿足后續工序的施做。7.9接地焊接縱橫向接地鋼筋之間采用375mm長16“L”型鋼筋單面7、焊接,焊接長度應滿足相關規范、規程要求;接地端子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道床兩側接地鋼筋上;接地端子與接地鋼筋間的焊接:單面焊不小于100mm,雙面焊不小于50mm,焊縫厚度不小于4mm。接地端子的焊接應在軌道精調完成后進行,位置應準確,螺紋套筒應與道床板側面齊平,端子表面應加以保護。進行絕緣電阻測試。先目測檢查絕緣卡安裝是否良好,有無脫落現象;然后用兆歐表進一步測量鋼筋間的絕緣數據,全部檢查任意兩根非接地鋼筋間電阻必須達到2M以上。7.10軌道精調1)全站儀設站(圖8)。采用全站儀觀測4對連續的CP點,自動平差、計算確定設站位置,如偏差大于0.7mm時,應刪除1對精度最低的CP點后重新設站。改變測8、站位置后,必須至少交叉觀測后方利用過的6個控制點,并復測至少已完成精調的一組軌排,如偏差大于2mm時,應重新設站.2)測量軌道數據。軌道狀態測量儀放置于軌道上,安裝棱鏡。使用全站儀測量軌道狀態測量儀棱鏡。小車自動測量軌距、超高、水平位置,接收觀測數據,通過配套軟件,計算軌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軌距等數據,將誤差值迅速反饋到軌道狀態測量儀的電腦顯示屏幕上,指導軌道調整。3)調整中線.采用開口扳手調節左右軌向鎖定器,調整軌道中線,一次調整2組,左右各配2人同時作業。在調整過程中,全站儀一直測量軌道狀態測量儀棱鏡,接收觀測數據,通過配套軟件,將誤差值迅速反饋到軌道狀態測量儀的電腦顯示屏幕上,直到誤9、差值滿足要求后調整結束;緊扣一側將中線調整到位,在儀器監控下擰緊松扣一側,在此過程中,不得擾動已調整好的中線;4)調整高程.粗調后頂面標高應略低于設計頂面標高.用套筒扳手,旋轉豎向螺桿,調整軌道水平、超高(旋松超高調整器,調整軌排傾角,使軌排框架至設計標高,旋緊兩側豎向螺桿,使豎向螺桿與地面垂直)。調整后人工檢查螺桿與混凝土是否密貼,保證螺桿底部不懸空。調整螺柱時要緩慢進行,旋轉120為高程變化1mm.注意事項:精調順序。同粗調順序。順接過渡方法。前一站調整完成后,下一站調整時需重疊上一站調整過的8到10根軌枕。測量區域停止其它施工作業。軌排精調到位后應安裝固定裝置,防止混凝土澆筑時軌排橫移及10、上浮。軌排精調后應采取設置圍欄(彩色三角旗)、并懸掛“精調區域,禁止跨越”標識牌等防護措施,確保軌排不被踩踏和撞擊。軌排精調后應盡早澆筑混凝土,如果軌排受到外部擾動,或放置時間過長(12h),或環境溫度變化超過15時,必須重新檢查確認合格后,方能澆筑混凝土。7.11混凝土澆筑1)施工準備。澆筑前清理澆筑面上的雜物,澆筑前灑水潤濕、不得有積水。為確保軌枕與新澆混凝土的結合良好,需在澆筑前對軌枕進行噴霧數次。用防護罩覆蓋軌枕、扣件及鋼軌用塑料布纏包鋼軌和框架橫梁.檢查軌排上各調整螺桿是否出現懸空。檢查接地端子是否與模板密貼。道床板頂面標高采用定尺坡度尺放置鋼軌頂面將混凝面刮平.2)檢查和確認軌排復11、測結果。澆筑混凝土前,進行軌道幾何參數的復核,超過允許偏差應重新調整;3)混凝土拌合與運輸。道床板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制,施工時采用料斗方式澆筑。利用混凝土運輸車將混凝土運至施工現場后,應檢測每車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氣量及溫度指標,合格后方可卸料;4)混凝土布料。采用一端向另一端連續進行,將每一根軌枕下布滿混凝土,不可從一側自流到另一側.下料過程中須注意及時振搗,下料應均勻緩慢,不得沖擊軌排;5)混凝土振搗。道床混凝土搗固采用4個振搗器人工進行振搗,分前后兩區間隔2m左右,前區2人用ZD50振搗棒左右對稱進行振搗,不可一一后,主要搗固軌枕底部和下部鋼筋網,后區2人用ZD30振動棒主要搗固軌枕四周12、及模板內側并對欠振處進行補振。搗固時應避免搗固棒接觸排架和軌枕,遇混凝土多余或不足時及時處理;6)抹面。表層混凝土振搗完成后,及時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7)清理軌排.抹面完成后,采用毛刷和濕潤抹布及時清刷軌排、軌枕和扣件上沾污的灰漿,防止污染(禁止用水清刷軌排);8)數據采集復核。完成混凝土澆筑之后、初凝前,再次用精調小車采集軌道幾何形態數據;9)混凝土初凝后,松開支承螺栓1/41/2圈,隨即松開扣件和魚尾板螺栓,避免溫度變化時鋼軌伸縮對混凝土造成破壞;注意:當預計下次道床板混凝土澆筑與本次澆筑時間間隔可能超過24小時時,應預先設置施工縫。道床板施工縫應垂直道床板面設置,下一段道床板澆筑前應13、將上一個施工面鑿毛;在全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用精調小車配合全站儀監控軌道幾何參數,如有變化,按精調規則及時調整復位并固定。按要求對每車進行混凝土塌落度、含氣量等指標的檢查。施工時應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溫度,尤其是距洞口200m范圍內的道床板混凝土(530).澆筑混凝土時,應將支承塊、工具軌及扣件表面加以覆蓋,避免污染。保持支承塊和橡膠套靴連接縫的密封狀態,防止混凝土進入套靴內。道床板混凝土振搗密實后,頂面應設置1的人字坡;曲線地段根據實設超高具體確定,頂面排水坡不小于1,人工整平、抹光。下料時應及時振搗,防止集料過多導致軌排上浮,避免振搗器碰撞軌枕和鋼筋等。混凝土澆筑量、振搗時間應合理匹配,保證澆筑時枕底密實。7。12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采取土工布覆蓋保溫養生。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7.13軌道排架拆除、配件清理當道床板混凝土達到5MPa后,按照拆除順序拆除排架、模板,龍門吊吊至軌排組裝區清理待用,進入下一循環施工。安排專人負責對拆卸的模板、排架及配件等用毛刷進行清潔處理,配件集中儲存在制定區域,備下次使用。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6份
建筑結構
上傳時間:2021-05-18
767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1-04-30
2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