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施工方法及工藝(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6942
2024-01-16
3頁
16.50KB
1、五、施工方法及工藝1。施工方法的選擇和確定施工方法是工程施工期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工藝流程、組織措施、檢驗手段等。它直接影響施工進度、質量、安全以及工程成本?,F代化施工方法的選擇和優化必須以施工質量、進度、成本、環保等的控制為主要目標.施工方法是提高工程質量的內在動力。施工方法的優化與否反映在施工過程中的資源消耗指標上。好的施工方法可以合理地使用資源,科學地實施勞動力、材料和機械設備以及能源的合理配置,制訂合理的工期和質量標準,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保證工程的質量符合目標要求。(1)施工方法的制訂原則施工組織總設計應對項目涉及的單位(子單位)工程和主要分部(分項)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法進行簡要說明2、.對腳手架工程、起重吊裝工程、臨時用水用電工程、季節性施工等專項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應進行簡要說明.這些工程通常是建筑工程中工程量大、施工難度大、工期長,對整個項目的完成起關鍵作用的建(構)筑物以及影響全局的主要分部(分項)工程。制定主要工程項目施工方法的目的是為了進行技術和資源的準備工作,同時也為了施工進程的順利開展和現場的合理布置,對施工方法的確定要兼顧技術工藝的先進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經濟上的合理性。單位工程應按照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中分部、分項工程的劃分原則,對主要分部、分項工程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確定,應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和施工工藝、工法等要求,按照施工順序進3、行描述,施工方案的確定要遵循先進性、可行性和經濟性兼顧的原則。對腳手架工程、起重吊裝工程、臨時用水用電工程、季節性施工等專項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案應進行必要的驗算和說明;對易發生質量通病、易出現安全問題、施工難度大、技術含量高的分項工程(工序)等應做出重點說明;對于工程中推廣應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可以采用目前國家和地方推廣的,也可以根據工程具體情況由企業創新,但應通過必要的試驗或論證并制定計劃;對于企業創新的技術和工藝,要制定理論和試驗研究實施方案,并組織鑒定評價。(2)施工方法的制訂過程施工方法是施工組織設計的核心。施工方法的編制從粗到細,由淺到深,隨著工程的進程,不斷修訂,逐4、步完善。施工方法的制訂步驟如圖23所示。 1)熟悉工程文件和資料.制訂施工方法之前,應廣泛收集工程有關文件和資料,如:政府的批文,有關政策和法規,業主方的有關要求,設計文件,技術和經濟等方面的文件和資料,當缺乏某些技術參數時,應進行工程實驗以取得第一手資料。2)劃分施工過程。劃分施工過程是進行施工管理的基礎工作,施工過程劃分的方法可以與項目分解結構、工作分解結構結合進行。施工過程劃分后,就可對各個施工過程的技術進行分析.3)計算工程量。應結合施工方法按工程量計算規則進行工程量的計算。4)確定施工順序和流向。施工順序和流向的安排應符合施工的客觀規律,并且處理好各施工過程之間的關系和相互影響。5)5、選擇施工方法和施工機械。擬定施工方法時,應著重考慮影響到整個單位工程施工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對于常規做法的分項工程則不比詳細擬定。在選擇施工機械時,應首先選擇主導施工的機械,然后根據建筑特點及材料、構配件種類配置輔助機械。最后確定于施工機械相配套的專用工具設備。垂直運輸機械的選擇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它直接影響到工程的施工進度,一般根據標準層垂直運輸量來編制垂直運輸量表,然后據此選擇垂直運輸方式和機械數量,再確定水平運輸方式和機械數量。最后不知運輸設施的位置及水平運輸路線。6)確定關鍵技術路線。關鍵技術路線的確定是對工程環境和條件及各種技術選擇的綜合分析結果。大型工程關鍵技術難點往往不止一個6、,這些關鍵技術是工程中的主要矛盾,關鍵技術路線正確應用與否,直接影響到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和成本.(3)施工方法的選擇建筑施工中,由于工程特點、施工條件、施工工期、質量要求和技術經濟等條件不同,采用的施工方法也不相同。不合理的施工技術方案甚至可能導致整個工程建設的失敗,造成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損失。因此,選擇一個合理的施工技術方法是工程建設得以快速、安全和順利進行的保證。同時,選定某一方案后,還常常采取一些輔助措施來提高選定方案的實施效果。1)基坑施工方法的選擇基坑施工方法的選擇主要包括降水、土方開挖、基坑支護等施工方法的選擇。降水施工方法的選擇土方施工中的降水施工方法有集水井和井點降水.集水井7、降水方法比較簡單、經濟,對周圍影響小,因而應用較廣。當基坑開挖深度較大,地下水的動力壓力和土的組成有可能引起流沙、管涌、坑地隆起河邊坡失穩時,則宜采用井點降水。井點降水法有輕型井點、噴射井點、射流泵井點、電滲井點、管井井點和深井泵法.降水方法和設備的選擇,通常先根據水溫地質條件和要求的降水深度,初步確定幾種降水施工方法,再根據工程特點,對周圍建筑物的不利影響程度、工期、技術經濟和節能等條件對初選方案進行篩選,確定切實可行的降水施工方案。【工程實例】某大酒店降水施工方案的選擇.該工程所在地地勢低,暴雨時,常有積水,實際挖土深度達,地下水位高,土壤含水率在50左右,其垂直滲透系數均在107。根據圖8、紙為淤泥質土和要求的降水深度為14m,初步考慮了三種降水方案.方案一:輕型井點降水.因單層輕型井點的降水深度只能達到6m左右,在淤泥質土中要達到14m的降水深度必須采用多級井點才能滿足要求,但該工程于周圍建筑物之間的距離非常近,因此無法設置多級井點,故無法采用.方案二:噴射井點深降水。可以滿足14m深度要求,但由于其影響范圍大,因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不易控制,緊鄰的建筑房齡又在60年以上,故也不宜采用.方案三:噴射井點淺降水。可降水至8m左右,但根據地質構造情況,8m以下為一層含水率較小且滲透系數也很小的厚達16m的粘土層,可將此土視為不透水層,因此基本上可以滿足降水深度的要求,此方案降水時間短9、,影響范圍小。【結論】選用方案三,即噴射井點淺降水作為降水方案.本例中由于8m-16m厚的粘土層,滲水系數很小,因此結合了電滲來提高降水效果。基坑開挖時,另設排水明溝和集水井,在墊層下設置連同的道碴盲溝,即使將明水用泵排出。同時在打入噴射井點的同時,設置了管長12m的回灌井點來預防降水導致的地面沉陷。基坑土方開挖方法的選擇基坑土方開挖包括邊坡穩定方法、土方開挖方法、基坑支護方法等的選擇。開挖基坑時,應采取放坡開挖或用支護結構支擋后的垂直開挖。在許多情況下,放坡開挖比較經濟,如條件許可,應首先選擇放坡開挖。放坡開挖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保持邊坡的穩定。施工中要根據土質、基坑開挖深度、基坑開挖方法、基10、坑開挖后留置時間的長短,附近有無土堆及排水情況來確定邊坡的大小,有時需要通過邊坡穩定驗算來確定。施工中除應正確確定邊坡,還要預估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護坡,特別要注意及時排出雨水、地面水,防止坡頂集中堆荷和振動,必要時可采用鋼絲網細石混凝土或砂漿護坡,如是永久性邊坡,則應做好永久性加固措施。2)基礎施工方案的選擇(略,要求同前所述)3)混凝土運輸方案的選擇(略,要求同前所述)4)垂直運輸機械的選擇(略,要求同前所述)5)腳手架的選擇(略,要求同前所述)6)高層鋼結構安裝方案的選擇(略,要求同前所述)2。施工方法的評價施工方案評價指標主要有工期指標、成本指標、勞動力指標、主要材料消耗指標、投資額指標等.當然也可將各指標加權平均得出綜合指標。其中:工期指標通常用工期指數表示:t=Q/v,其中,Q為工程量,v為單位時間內計劃完成的工程量(如采用流水施工,v可用流水強度表示)勞動量指標,通常用勞動消耗量表示,勞動消耗量包括主要工種用工輔助用工和準備工作用工等,分別用n1,n2,n3表示。N=n1+n2+n3.勞動消耗量的單位一般為工日,也可用單位產品勞動消耗量(工日/m3,工日/t等來表示).成本指標一般可用降低成本率rc表示。rc=(C0C)/C0,其中C0表示預算成本,C表示所采用施工方案的計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