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泥豆石樓地面施工工藝(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6943
2024-01-16
4頁
13KB
1、五、水泥豆石樓地面施工工藝1、清基層:先用鋼釬或斧頭將殘留在樓地面上的砂漿、松動的砼等鑿打掉,用掃把(帚)清掃除地面上的浮灰,在用水將基層沖洗干凈,并將基層濕潤,保證在水泥豆石漿凝結時,基層吸水飽和。2、打灰餅、沖筋:根據墻面所彈的水平線,在地面四周做灰餅,然后接線打中間灰餅,在用干硬性水泥豆石漿做沖筋,沖筋間距1.5m左右。做完后應及時對灰餅、沖筋進行養護3、刷素水泥漿結合層:在刷素水泥漿之前,應將基層上的積水清掃干凈,素水泥漿水灰比為 0.40.5,內滲10%的107膠,用竹掃把(帚)縱橫均勻涂刷各二道,一次涂刷面積不宜過大,做到隨刷隨做水泥豆石漿面層。4、水泥豆石面層操作:1) 水泥豆石2、漿配合比符合設計要求,各原材料均需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2) 水泥豆石的拌和及運輸:水泥豆石漿的配比一般為水泥:豆石=1:2(體積比),水泥豆石漿拌和均勻后運輸至操作現場,必須用密閉的容器盛裝,嚴禁出現泌水現象;3) 操作時先在兩沖筋之間均勻地鋪上水泥豆石漿,比沖筋面略高,然后用鐵滾筒反復碾壓密實以沖筋為準刮平、拍實,待表面水分稍干后(禁止用水泥粉吸水催干),用木抹子打磨,要求把砂眼、凹坑、腳印打磨掉,操作人員在操作半徑內打磨完后找平,向后退著操作,在水泥初凝之前完成4) 第一遍抹壓:在水泥豆石漿初凝后,即可用鐵抹子壓抹第一遍(此時人站在上面有腳印但不下陷、人用水泥紙包裹平整木板墊腳),要求不3、漏壓,凹坑、砂眼和踩的腳印都要填補壓平;5) 第二遍抹壓:在水泥豆石漿臨近終凝前,此時人踩上去有細微腳印,當試抹無抹紋時,即可抹壓第二遍,壓時用勁稍大一些,把第一遍壓光時留下的抹紋、細孔等抹平,達到表面平整、密室、光滑無抹紋;6) 養護:一般用鋸末、草簾或粉煤灰養護,在水泥豆石漿終凝24小時以后鋪滿一層10mm厚的養護層(鋸末或草簾、粉煤灰 ),然后均勻灑水使水泥豆石漿表面形成一層“糊狀”養護層。在養護期間視氣候情況適時補充水分以保證養護層覆層始終處于均勻濕潤狀態,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5、施工工程中的注意點:1)在施工工程中嚴禁混用不同品種、不同強度等級的水泥;2)在抹壓期間操作工人不得擅離工作崗位,以便掌握好抹壓時間。6、水泥豆石樓地面的質量驗收:1)水泥豆石樓地面在施工工程中通過對水泥豆石漿初凝后、終凝前的2遍抹壓即要達到表面平整、密實、光滑無抹紋2)面層應與下一層結合牢固,無空鼓、裂紋,用小錘輕擊檢查;3)水泥豆石面層的表面平整度的允許偏差為4mm,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