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澆混凝土檢查井施工工藝方法(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7005
2024-01-16
4頁
32.50KB
1、(完整word版)現澆混凝土檢查井施工工藝方法現澆混凝土雨污水檢查井施工工藝.1適用范圍施工地基承載力較差,地下水位較高地區雨污水管線。2施工準備8.2。1材料準備(要求):1現場拌制混凝土時,水泥、砂漿、石、外加劑、摻和劑及水等井檢驗合格,其數量應滿足施工需要。質量要滿足混凝土拌制各項要求。商品混凝土要符合相關規格、規范、標準的要求。2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合格證并經復驗,見證取樣檢驗合格。3模板應具有足夠的穩定性、剛度和強度,能夠可靠地承受灌注混凝土的重量和側壓力一集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便于安裝、拆卸,且表面必須平整,接縫嚴密,不得漏漿.8。2。2施工機具與設備2、:混凝土拌制設備、其中設備、運輸設備及振動設備等,其數量應根據設備能力、工程量、施工程序、工期要求確定.8.2.3作業條件:1根據設計圖紙確定檢查井位置,若先施作檢查井時,應根據井底高程和接入管道尺寸、位置確定預留口尺寸與位置。2現場水電接通,用電負荷滿足施工需要,并準備好夜間施工照明設施.3井壁鋼筋加工完成,驗收合格后已運至現場存放,數量滿足施工需要。8.2.4技術準備:1圖紙會審(標準圖集)已完成并進行了設計交底。2根據已編制的施工祖師設計編制詳細施工方案,上報監理并已審批.3施工人員已獲得技術和安全交底,明確施工井位編號、模板支撐、鋼管安裝、混凝土澆注的施工方法、混凝土等級,塌落度及質量3、要求。.3操作工藝8.3。1工藝流程:井基礎墊層混凝土-井室模板支搭-井室鋼筋綁扎安裝-井室混凝土澆注-井室模板拆除-井室現澆混凝土養護。操作方法:1檢查井墊層混凝土經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井室模板支撐。2井室模板支搭:1)在底板側模安裝前,必須在清洗后的素混凝土墊層面上,格局井壁邊線樣樁,正確劃出模板內側未知的墨線,再根據混凝土澆注高度立模,并支撐固定。2)井部直墻側模,不采取螺栓固定時,其兩側模板間應加支撐桿,且在澆注時,應在混凝土面接近撐桿時,隨將撐桿拆除。3)井室頂板的底模,當跨度不小于4cm時,其底模應支起適當的拱度,當設計無規定時,其起拱度宜為全夸的2%3.4)安裝井壁(墻)模板,應4、先立內模,待鋼筋安裝,焊接綁扎及各種預埋件、預留孔(洞)驗收合格后面再立外模。5)模板接縫應緊密吻合,如有縫隙應用嵌縫料嵌密,如嵌縫較大時,應進行修理或補加封條.6)固定模板的支撐不得與教授叫有聯系。側墻模板與頂板模板的支設應自成體系,不得因井墻拆模影響井室頂板混凝土強度的正常增長.3井室鋼筋綁扎安裝:1)鋼筋加工、接頭應符合相關技術標準和管飯要求,加工成型后的鋼筋應掛牌注明所用部位、類別,分別堆放,以防差錯.2)鋼筋綁扎和安裝前,應嚴格按照施工圖先做鋼筋排列間距的各種樣尺,作為鋼筋排列的依據,綁扎鋼筋時,應在主筋上劃好.3)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在受力鋼筋直徑30倍且不小于50m5、m的區段內,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的總面積的百分率:受力區不得超過50,受拉區不得超過25。4)鋼筋在相交點應用火燒絲扎結,鋼筋的交叉點可以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狀扎牢,但在周邊的交叉點,每處都應綁扎。5)箍筋的轉角與鋼筋的相交點均應扎牢,箍筋的末端應向內彎曲。6)綁扎絲頭應向內彎曲,不得伸向保護層內,已綁好的鋼筋上不得踐踏或放置中午。4井室混凝土澆注:1)混凝土澆注前,應對井室施工部位的模板、鋼筋及運輸混凝土的腳手架倒板進行嚴格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2)井室混凝土的澆注應連續進行,當需要間歇時,間歇時間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注完畢。混凝土從攪拌機卸出到次層混凝土澆6、注壓槎的時間不應超過表8。3。2-1的規定:1氣溫()間歇時間氣溫()間歇時間253h252.5h3)混凝土澆注不得發生離析現象,井室側墻應對稱澆注,高差不應大于30cm.嚴防單側澆入量過大,推動鋼筋骨架和內模產生彎曲形變和位移。4)從高處傾倒混凝土時,其垂直高度不應超過2m,否則應采用流槽串管或導管,以防混凝土離析。5)現澆混凝土井室施工縫應留置在底角加腋的上皮以上不小于20cm處,井墻與頂板宜一次澆注,但應在澆至墻頂并間歇1-1。5h后,再繼續澆注頂板,施工縫處在繼續澆注混凝土前,應將接槎處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漿或松散層清理,并用水沖洗干凈,充分濕潤,但不得積水,然后均勻鋪上1525mm厚的7、與混凝土同級配的水泥砂漿。再正式澆注混凝土并仔細搗實,使結合緊密。5井室模板拆除:1)側墻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包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損時,方可拆除;2)井室頂板的底模應在與結構同條件監護的混凝土試塊達到表8.3.2-2規定的強度時,方可拆除;3)現澆井室內模應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標準的75以后,方可拆除。在混凝土強能保證預埋件和預留孔洞表面不發生坍塌和裂縫時,即可拆除.現澆混凝土底模拆除時所需的強度 表8。3。22結構類型結構跨度(m)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板、拱2502,8756井室混凝土澆注完畢后的12h以內,應覆蓋和灑水進行養護。8。3.3冬雨期施工措施:1雨期施工措施:1)掌握氣8、候情況,制定雨期施工方案。2)經常測定砂、石含水量,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3)攪拌站及水泥庫應設防雨棚。4)澆注混凝土前應備好防水棚。5)混凝土運輸與澆注過程中不得淋雨,澆注完成后應及時覆蓋防雨,雨后及時檢查混凝土表面并及時修補.2冬期施工措施:1)當環境日平均溫度低于5,環境最低溫度低于-3時,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五天低于5,開始養護前混凝土溫度低于2時,視為進入冬期施工。2)冬期條件下養護的混凝土,在凍結以前混凝土的強度不應低于設計登記噸 40%,且不得低于5。0N/mm2.3)為保證混凝土達到要求的強度,應根據熱工計算及技術經濟比較,選擇混凝土集料加熱、拌制、運輸、澆注、養護的方法以及施9、工的其他措施,水泥不得直接加熱,拌合水及集料最高加熱溫度應符合表8.3.3規定。拌合水及集料最高加熱溫度 表8。3.3項目拌合水集料強度等級42.5級礦渣硅酸鹽水泥8060強度等級42。5級礦渣硅酸鹽水泥6040注:當集料不加熱時,水可加熱到100,但水泥不應與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觸,投料順序為先投入集料和已加熱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4)混凝土的出盤溫度應控制在10左右,且不高于30,入模溫度應控制在5左右,采用蓄熱養護時,在養護期間混凝土溫度的檢查次數每晝夜不少于4次。5)拆除模板應根據石塊的試驗證明混凝土已達到規范要求的強度后,方可拆除,但拆模應在模板與混凝土相互凍結前進行。6)混凝土與外界10、空氣溫度相差大于20時,拆除模板后的混凝土的外露表面應加以覆蓋,使混凝土外露表面冷卻過程緩慢進行。.4質量標準8。4.1主控項目:1地基承載力必須符合設計要求。2井室蓋板混凝土抗壓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3井蓋選用符合設計要求,標志明顯。4井周邊回填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8。4。2一般項目:1井室位置及預留孔、預埋件符合設計要求。2底板、墻面、頂板的混凝土應振搗密實,表面平整、光滑,不得有裂縫、蜂窩、麻面、漏振現象。3檢查井質量要求及允許偏差表參見8.4.2。.5質量記錄參見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資料管理規程。8。5。1圖紙審查記錄,見表C23。8.5.2設計交底記錄,見表C24。8.5。3技術交底記錄11、,見表C25。8。5.4預拌混凝土出廠合格證,見表C32.8.5.5水泥試驗報告,見表C3-45.8。5.6砂試驗報告,見表C3-4-7.8.5。7碎(卵)石試驗報告,見表C3-48。8.5.8鋼材試驗報告,見表C3412。8.5。9隱蔽工程檢查記錄,見表C5-1-2.8。5。10混凝土配合比申請單,見表C5217。8。5.11混凝土開盤鑒定,見表C5220。8。5.12混凝土澆注記錄,見表C52-21。8.5.13混凝土養護測溫記錄見表C5222.8.5。14土壤壓實度試驗記錄,見表C62-2.8。5.15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報告,見表C624。8。5。16鋼筋連接試驗報告,見表C6-2-1012、。工序(分項)質量評定表,見表C83. .6安全與環保8.6。1基礎強度達到北京市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術規程GBJ01-42000規定的強度,并經驗收合格后應及時施工井室結構。8。6。2井室施工作業現場應設護欄和安全標志。8.6。3井室模板、支撐、鋼管安裝、混凝土澆注施工應符合本工藝規程第七章的有關規定。8。6。4井室踏步材料的規格、預埋位置,應符合設計規定。8.6.5井室完成后,應及時安裝井蓋,施工中斷未安井蓋的井室,必須臨時加蓋或設圍擋、護欄、并加安全標志.位于道路上的井室、井蓋安裝,應與道路齊平.8。6。6井室拆模完成后,應及時回填土,清理現場,當日回填不能完成時,必須設圍擋或護欄,并加安全標志.。7成品保護8.7.1側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起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損傷,井壁內模及井室頂板底模應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標準的75%以后,方可拆除。預留孔洞的內模,在混凝土強度保證預埋件和預留孔洞表面不發生坍塌和裂縫時,即可拆除。8。7。2在已幫摘好的鋼筋上不得踐踏或放置重物。8。7.3澆筑混凝土時,應進來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及預埋件。8。7。4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1.2MPa后,方能允許施工人員在其上走動.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4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3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