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澆梁的施工工藝建筑(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7020
2024-01-16
10頁
897.50KB
1、1 地基處理為了保證支架所產生的沉降不影響箱梁整體質量,必須對原地面加以處理。將原地面泥土碎渣等軟弱地層進行換填,整平,碾壓,最后鋪設一層10cm左右的混泥土.為保證地基的穩定和一定的承載力,防止雨水浸泡,在地基兩邊設置縱向排水溝。2 支架工程1)支架搭設支架在搭設前,必須掛好每孔的縱向中心線,沿中心線向兩側對稱搭設支架。為增強支架體系的整體穩定性,順橋向每4。5m設1 道通長剪刀撐,橫橋向每隔3m設1 道剪刀撐.剪刀撐與碗扣支架立桿、水平桿相交處,轉扣設置數量按大于85控制,桿件的相互連接必須緊密.最后按作業要求設置防護欄及連接、加固桿件。可調頂托調整高度嚴格控制在30cm以內,以確保架子頂2、自由端的穩定。每聯支架搭設至下一聯鄰近孔的L/5 處或設計規定的部位。底托安放時必須用木楔墊平,以保證立桿的垂直度.考慮到澆注頂板混泥土時需留設施工平臺、過道,支架在搭設時要有一排延伸到翼緣板的外側,并保證翼緣板下橫橋向有23 排支撐。待底模面板全部鋪設完畢后,通過上頂托精確調整底模面板至設計標高,同時保證每個與墊木頂緊、受力;當墊木與頂托之間有縫隙時,要有硬木楔楔緊墊木與頂托之間的縫隙。2)支架預壓考慮梁體自重、地面下沉及支架的彈性變形和非彈性變形等因素影響,粗略調整好底模標高后進行配載預壓,配載可以用砂袋,加載重量為梁重1。2倍.預壓時間根據地質情況、梁體自重、支架類型等進行現場預壓試驗后3、確定,以支架不再出現沉降為度,一般要求預壓時間為23 天.支架的變形及地基壓縮量主要考慮以下因素=1+2+3+4+5式中:1 為箱梁自重產生的彈性變形量;2 為支架彈性壓縮量;3 為支架與方木、方木與模板、支架與枕木之間的非彈性壓縮量;4 為支架基礎地基的彈性壓縮量;5 為支架基礎地基的非彈性壓縮量。通過預壓施工,可以消除3、5 的影響,底模安裝時,其預拱度的設置按=1+2+4 計算,在模板的高程控制時加入預拱度數值。本工程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連續箱梁,考慮到張拉時起拱,不設預拱度。3 模板的安裝1)底模:采用竹膠板,安裝底模前,應按預壓的沉降量,對底模下的龍骨進行調整,所有的標高調整必須在龍骨4、上完成,底模的安裝,要保證接縫平整,不能有懸空和翹曲,對板塊的接合處,以及每塊板的中心的標高應進行檢測,做到大面平整.2)側模:對于外側模應按底模的要求,嚴格控制其大面平整度。外側模的支撐定位,必須按箱梁設計的外輪廓進行定位;在外側模外側,用不少于兩層的撐桿加固,必要時可在內外側模之間加設拉桿。為防止底側模間漏漿,外側模的安裝可采取“底包側”的結構形式。3)內模:箱梁的施工程序一般為一次澆筑成型和二次澆筑成型法.因此內模板按箱梁內側模,箱室頂模和封閉箱室的預留天窗采用吊模三種形式,分三次安裝,待內側模和頂模拆除后,第三次澆筑預留的天窗。4 鋼筋對用于箱梁的鋼筋必須按要求采購,并按規定要求進行抗5、拉、抗彎、物理、化學分析等試驗,鋼筋混凝土箱梁的鋼筋安裝程序為:梁底板梁肋板橫隔板梁頂板天窗。鋼筋位置應準確,定位要牢固.鋼筋混凝土底板的保護層應盡量采用標準墊塊。梁肋和橫隔板下的墊塊,應防止被壓壞或墊塊傾倒.當個別鋼筋的位置與其附近的鋼筋發生沖突時,其定位的優先次序是:預應力筋主筋構造筋。5 混凝土澆筑為保證工程質量,箱梁的澆筑,一般采用二次成型法。即先澆筑底板和腹板,再澆筑頂板的方法。將施工縫留在翼板與腹板交接處,逐孔分層澆筑。每聯分24 次完成。如需分段時,其施工縫應留在1/4 跨處。對混凝土頂板的澆筑,應嚴格控制其標高,為防止混凝土收縮裂縫,可在混凝土表面初凝時進行二次抹面。為確保箱梁6、頂面平整度,購置專利整平機,效果比較理想,混凝土頂面無積水現象,為瀝青路面耐久性提供了保障。混凝土分次澆筑的交接面采用水沖緩凝法,有效保證了箱梁整體受力狀況。并對頂板面層混凝土進行銑刨和拋丸處理,使瀝青面層和混凝土粘結很好。6 拆除模板和支架模板、支架的拆除時間根據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達到的強度而定。非承重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除,一般混凝土強度應達到2。5MPa;箱室內頂模應在同步養生的試塊強度到達設計強度70時,方可拆除;對于箱梁底板、翼板及支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時,方可拆模。7 預應力張拉和壓漿張拉前千斤頂和油表必須進行標定,根據標定7、的結果計算油泵的壓力,按照張拉方案規定的順序和程序組織預應力張拉。張拉時,壓力應同步提升,逐級進行,張拉力以應力進行控制,伸長量進行校核。錨固前檢查鋼絞線伸長量與理論值是否符合規定要求,然后進行錨固,否則需查找原因進行處理。錨固后要檢查鋼絞線是否有滑絲現象,符合要求后才能進行下一部施工.壓漿要控制水泥漿濃度,采用真空法壓漿,壓力要維持規定時間,過程中要檢查出漿口泌水和漿液情況,有濃漿流出,并達到規定壓力才完成壓漿。8 質量自檢工作要點一般來說,就地澆筑施工在正常工作情況下,一次灌注的混凝土數量較大,且需連續作業,因此準備工作相當重要,不可疏忽大意,所以對施工的各個環節必須進行嚴格的檢查驗收,自8、檢工作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8.1 原材料及設備的檢查用于本工程的所有原材料必須按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抽檢,不合格的材料需清除出現場。除原材料質量滿足要求外,數量也要滿足混凝土澆筑的需要,不能出現缺料現象.8。2 澆筑前各項工序的檢查1)地基處理a。對于地基處理,應對其進行全面檢查,特別是對軟弱的地段必須換填處理,水塘、泥漿池等地方要地基加固.b.要防止水浸泡地基,做到橫向、縱向排水順暢,以保持地基承載力.2)支架搭設a。檢查支架下基礎墊木是否與地面充分接觸,以保證受力.b。檢查各桿件是否橫平豎直,其間距要符合設計.c.斜向剪刀撐要加固到位,頂托自由端長度在允許范圍內。3)預壓及沉降量要保證預壓重9、量到1。2 倍梁重,仔細核查預壓前后觀測點的數據,分析沉降影響以便確定調整底模高程。4)模板檢查a.檢查模板是否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度。b。檢查接縫是否漏漿,大面是否平整。c.對用于底、腹板的模板,要嚴格檢查其尺寸以及牢固狀況,防止模板變形跑模而影響箱梁的外觀質量。5)鋼筋的檢查a。因現澆箱梁鋼筋比較密集,檢查時按圖紙上鋼筋的編號,對其型號、長度、及根數逐一檢查.檢查鋼筋調直和污銹清除情況,用于工程的鋼筋應表面潔凈,無油漬和鱗銹.b。檢查鋼筋的焊接是否滿足規范要求,特別是鋼筋的接頭、焊接長度、飽滿程度要逐一仔細檢查。同一截面的接頭數量不得超過接頭總數的50%。c.現場焊接禁止燒傷竹膠板.810、。3 澆筑過程中的質量控制1)檢查運到現場的混凝土坍落度要滿足要求。2)混凝土是否按設計要求的順序和方法澆筑。3)澆筑中對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的穩固性進行檢查。4)對混凝土的標高和平整度檢查。5)留取強度試塊,做好養護工作。9 幾點注意事項1)模板與支架拆除順序。當施工完畢達到落架條件后,需按:拆除箱室內模加固支撐張拉、壓漿(待漿體達到規定強度以上)由跨中向兩端頭對稱拆除翼緣板部位支撐、支架由跨中向兩端頭對稱拆除底、腹板支撐、支架順序進行。絕對禁止未拆完內模豎向支撐就拆支架、未拆完翼緣板部分支撐就拆地腹板部位支撐,以防止結構在體系轉換時產生破壞性荷載拉裂梁體。2)加強線型控制。特別對腹板外11、模、翼緣板的線型,必要時可以加密控制的方法來確保線型順暢、美觀。3)注重基底處理。對于在箱梁施工所搭設支架范圍內,由樁基施工所遺留的泥漿池、積水坑,必須徹底清理完畢后再回填;另外承臺基坑超挖部分也要分層回填、夯實、謹防支架沉陷.4)特別重視張拉和壓漿。張拉和壓漿直接影響整聯箱梁受力,關系到全橋的使用和耐久性。張拉要應力、應變雙控,超出規定范圍必須處理。壓漿過程要嚴控達到飽滿,以防壓漿不足鋼絞線生銹斷裂,壓漿飽滿也有利鋼絞線應力均勻分布,箱梁受力合理.10 結論通過上述施工的控制,浙江舟山大陸連島工程寧波連接線項目現澆箱梁的質量取得很好效果,在各次上級檢查中獲得肯定.總之,質量控制是全過程、全方12、位的控制,只有把握好各個施工環節的要點,才能取得良好效果。2現澆梁的施工工藝2. 1施工工藝流程圖( 見圖1)2。 2施工工藝要點1) 地基處理.由于該橋在施工過程中荷載較大且該處位于淤泥質土層上, 土質較差, 因此在搭設支架前必須對該地基進行處理.處理方案如下: 首先把施工區域內的淤泥、雜物及泥漿池中的泥漿清理干凈, 分層換填好土并壓實, 壓實度按90 控制。局部處理合格, 整體整平后, 再分層填土壓實, 壓實度按93 控制.最上層填60 cm厚的碎石土, 壓實度不低于93%, 同時要注意留排水橫坡, 坡度控制在1. 5%。2) 支架搭設施工要點。在處理合格后的地基土上橫向鋪一層10 cm&13、#1048578;10 cm方木( 也可鋪設一層5 cm厚的木板) .支架采用WDJ 碗扣式支架, 支架底部墊150 mm210 mm8 mm鋼板, 支架底部承托均坐在方木上, 根據上述計算, 支撐體系順橋向間距嚴格按80 cm、橫橋向間距嚴格按80 cm控制, 對于橫梁及箱梁邊腹板處支架進行加密, 即橫向間距不變, 縱向間距按40 cm控制.橫桿上下層的間距按不大于80 cm控制, 且每根立桿至少要有2層橫桿連接。為增強大架體系的穩定性, 順橋向每4。 5 m設1 道通長剪刀撐.橫向每隔3 跨設1 道剪刀撐, 剪刀撐與碗扣支架立桿、水平桿相交處, 轉扣14、設置數量按大于85控制。最后按作業要求設置防護欄及連接、加固桿件。為便于調節支架頂部高度, 在支架頂部設置了可調頂托, 頂托上面橫向分布一層10 cm10 cm方木, 調節可調頂托高度, 使方木均勻受力, 在橫向方木上滿布10 cm10 cm方木, 間距為20 cm, 并把鈀釘固定牢靠, 可調頂托調整高度嚴格控制在30 cm以內, 以確保架子頂自由端的穩定。3) 支架預壓。支架預壓最大荷載為設計荷載的1. 4 倍, 分段加載, 預壓48 h, 預壓時每跨5 個斷面, 每個斷面5 個點。預壓荷載材料為砂袋, 吊車起吊就位來實現。預壓時應按實際施工時的壓力分15、布來預壓, 荷載主要集中在底、腹板位置, 翼板位置適當減少。加卸載順序及時間: 加載時, 按照預壓荷載的20, 40%, 60, 80%, 100 分級進行, 跟蹤觀測時間暫定為24 h, 若沉降量大時, 則適當延長預壓時間。卸載按預壓荷載的80, 60%, 40%, 20進行。預壓前在支架頂、底分別設置沉降觀測點和變形觀測點, 根據加載情況實施全天候跟蹤觀測, 同時記錄相關數據, 發現異常情況( 如沉降量較大、支架形變過大) 時,應立即停止加載, 及時通知相關技術人員, 調查其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預壓后, 通過可調承托精確調整底模板標高, 其標高設定時應考慮設置預拱度。預拱度設置要考慮梁自16、重所產生的撓度、支架受載后產生的彈性變形和非彈性變形、支架基礎的沉降、張拉以后的反拱等因素。4) 模板施工。a. 鋪設底模板: 底模板采用10 mm優質竹膠模板, 鋪設時, 模板牢固打在方木上, 模板與模板之間用海綿條填塞。底模板鋪設完成后, 清除模板表面外露海綿條, 竹膠板的縱向拼縫下面須設置通長方木, 確保模板拼縫質量。為了檢查支架的承載能力, 減小和清除支架的非彈性變形及地基的沉降量, 在支設模板前對支撐體系進行預壓。b。 支設側模和翼緣模板: 在支設完成底模板后支設側模板和翼緣模板, 其支撐采用10 cm10 cm方木, 制作支撐框架順橋向每隔1. 0 m設1 個支17、撐, 同時在兩支撐之間加裝方木。一頭緊靠于側模上, 另一頭用碗扣扣于支架上, 為了使支撐整體共同作用,在翼緣板支撐方木下設2 道縱向鋼管, 連接各支撐。c. 支設內模: 內模采用3 cm厚板材, 按照圖紙箱室尺寸制作,同時為保證箱梁底板中部混凝土澆筑密實, 在內模底板每隔1. 5 m左右設1 個振搗孔, 在內模頂每隔2 m左右設1 個天窗, 并在混凝土澆筑到箱梁頂板前將其封閉。d. 鋼筋加工: 鋼筋在加工棚下料并彎制成型后人工搬運到現場綁扎; 70 mm20 mm扁波紋管采用0. 3 mm厚帶鋼用機械卷制, 與腹板鋼筋一起綁扎; OVM 扁錨154 在灌18、注混凝土前安裝,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在澆筑混凝土時不移動; 鋼絞線集中在鋼筋加工棚下料、編束和編號, 在預應力孔道和錨墊檢查合格后采用人工直接穿入預留孔道內。e.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集中在攪拌站拌制, 小型翻斗車運至預制場, 人工鏟入模板, 插入式搗固器搗固密實; 梁體混凝土分兩次進行灌注, 第一次灌注底板, 第二次灌注腹板和頂板.在拌制混凝土同時, 制作標準試塊, 經與構件同等條件養護, 為梁體張拉提供混凝土的實際強度; 為加快臺座的周轉, 混凝土摻入NF1101 高效早強減水劑, 7 d 達到設計混凝土強度的85后施加預應力并壓漿。f. 梁體張拉: 梁體混凝土達到設計混19、凝土強度的85 后采用YCW100 單根張拉千斤頂進行預應力鋼絞線的張拉, 鋼絞線采用兩端張拉, 每端布置2 臺張拉設備, 同時張拉2 束鋼絞線.張拉錨下控制應力k = 0。 75, R by = 1 395 MPa, 采用張拉力和伸長量雙控, 張拉程序為: 0 初應力( 10%k ) 1。 05k ( 持荷2 min) k 錨固。預應力鋼絞線張拉必須嚴格地按技術交底進行, 并做好張拉記錄。g 。 預應力孔道壓漿: 當預應力張拉完成并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 則可割絲封頭。割絲以鋼絞線伸出錨具外部3 cm 5 cm為宜, 割絲應用砂輪切割機, 不得使用電弧或氧割.封頭用42。 5水泥和107 膠及水拌和, 封頭一定要密實, 無氣孔、無裂紋, 要經常檢查, 以確保壓漿的順利進行。壓漿完畢, 應盡快封錨.封錨前, 先將錨具周圍沖洗干凈并鑿毛, 然后安裝模板, 嚴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拌和封錨混凝土, 澆筑混凝土時要振搗密實, 封錨部位混凝土要和梁體混凝土保持整體美觀、協調。h. 落架: 按照設計要求, 張拉完成后方可落架拆除其底模。落架時應從跨中向兩邊對稱均衡卸落, 并由專職測量員負責對主梁進行觀測.卸落的模板及支架應分類存放, 不得隨意拋擲, 并清理現場.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