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閥管注漿施工工藝(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7131
2024-01-16
4頁
16.50KB
1、路基沉降裂縫處理袖閥管注漿加固施工技術方案 |M&4ka (一)、袖閥管注漿設計 , p5/ 袖閥管注漿設計主要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 15-31-2003、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DBJ 15-38-2005。 -.Blj?D-)g 第一輪注漿水灰比為1.0;第二輪注漿水灰比為0.9;第三輪注漿水灰比為0.8。 M+0PEf. (2)粗砂、礫砂、卵石層注漿漿液配合比 rv42(2 粗砂、礫砂、卵石層注漿的漿液配合比水灰比: D8C7 第一輪注漿 Y/0:) 水泥:粘土:水:FDN100:20:110:3 Jup)A64 第二輪注漿 GPGE7X 水泥:水:FDN100:90:3 8 EC2、Xfw 第三輪注漿 2A)5P*K 水泥:水100:90 R$i|,9 ) 3、注漿量 =nGFLH6) 水泥用量按平均水灰比0.90計算。由于本工程注漿需同時考慮提高地基承載力和達到止水效果,應采用高強度注漿。 $G-kC8: (1)局部的粉質粘土、粉土、粉細砂層每米孔深注漿量 lN#j%0MaUo 根據勘察報告,粉質粘土、粉土的孔隙比為(0.7640.719)/20.742,孔隙率為0.742/(10.742)0.426。 9co7Z Q1000vn t,?, T#9 10000.5250.4260.451.15 uKu96! 115.7 L/m ) 2Ei 漿液注入率為115.7/5253、0.2222。 PBmekP 水泥用量t115.70.81894.6 kg/m rLsY_7! Q每米注漿量(L); ZAr6RRv v加固土體積(m3); 9XZ| n土的孔隙率; p 7rF_?W0 漿液填充系數,中密粉土取0.45; 9363NY 漿液損耗系數,一般取1.151.30。 rWTaCUqV 粉質粘土、粉土、粉細砂層每米孔深水泥注入量設計取值為95.0kg/m。 kH eD(Ea (2)粗砂、礫砂、卵石層每米孔深注漿量 |HycBTN#E 根據勘察報告,粗砂、礫砂、卵石層均為中密狀。參考巖土注漿理論與工程實例第106頁提供的指標,孔隙率為0.35。 PaaMhOmG Q1004、0vn xw8k 10002.10.350.81.05 Q#%LIkeq 617.4 L/m 0XAAgG 水泥用量617.40.818505.0 kg/m。 TE)uR 漿液注入率為617.4/21000.29429.4 f/sz/KC 粗砂、礫砂、卵石層每米孔深注入量設計取值為: :rr#F 水泥460.0 kg/m,粘土45 kg/m。 %72# tY 3、注漿壓力 wf Wm 本工程注漿依控制注漿量為主,注漿壓力只作為參考。注漿壓力以水泥漿液能順利注入為原則,在注入率大于10L/min的情況下,盡可能采用較小的注漿壓力,減小地面冒漿的可能性。因此,注漿壓力可按0.5Mpa2.0Mpa控5、制。 Zg_b(ks (二)、注漿施工 gX!K%qJBg 1、袖閥注漿總體程序 QHv7&rlj 放線定位小片區注漿試驗大面積注漿質量檢查 /Nkk)8- 2、放線定位 =4)8a7#. 根據設計圖紙的孔位進行測量放線,定出注漿孔位置。 s4qC 3、小片區注漿試驗 l%V+ skS 在展開全面注漿前,應進行小片區注漿試驗,試驗區可采用66孔排成方塊,主要檢查設計水泥用量、注漿壓力和注漿效果。 e Y2Ml 4、大面積注漿 uno&0 小片區注漿試驗完成后,即可展開大面積注漿,注漿擬分二序進行,即跳孔注漿,并沿周邊向內逐圈注漿。 fhk(d;UP5. (3)、注入封殼料后,應立即將制作好的塑6、料袖閥管插至孔底,并盡量使袖閥管垂直和位于孔的中央。 r* Qsaw (4)、待封殼料的強度達到0.3Mpa后,可開始第一輪次注漿,水泥用量為設計注漿量的50%。采用帶有雙向密封裝置的專用注漿槍注漿,注漿從下而上逐環進行,漿液水灰比為9.0,全孔注漿段注漿完成后,把鋁塑管插至袖閥管底,用清水把袖閥管內的殘留漿液清洗干凈。 uKY1AC_ (5)、待凝12小時后,可開始第二輪次注漿,水泥用量為設計注漿量的30%。注漿方法同第一輪次注漿,漿液的水灰比調整為0.8。 6d5qC_3t (6)、待凝12小時后,可開始第三輪次注漿,水泥用量為設計注漿量的20%。注漿方法同第一輪次注漿,漿液的水灰比調整為0.8。 ,Tgh (7)、注漿施工過程應做好相應的施工記錄,對鉆孔深度、每輪次注漿壓力、每輪次注漿量、每輪次注漿時間和總注漿量等參數進行詳細記錄。及時整理資 料,經常分析對比相鄰注漿孔和相鄰排注漿孔的注漿流量、注漿壓力和注漿量等參數,根據各參數的變化情況估計注漿效果。對注漿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分 析處理。 Qpv7Due 6、注漿過程注意事項 FrRUAoF O 注漿過程中,應對地面、周圍建筑物、地下管線進行沉降、傾斜、變形和位移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