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綜合項目工程綜合項目施工基本工藝(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7135
2024-01-16
10頁
27.50KB
1、(8)蓄水池工程A施工工藝步驟場地清理測量定位、放線基坑、排水溝開挖預制樁樁頭處理混凝土墊層底板及折高部分砼澆筑池壁及進水堰清水池頂板折高部分澆筑(沉淀池底板)池壁及柱子澆筑池體隸屬建筑物施工進出水管安裝滿水試驗四面回填土作散水坡及欄桿。B施工測量本項目工藝結構復雜,尤其是幾何尺寸和進水、出水、池底標高誤差要求尤其嚴格,必需控制在誤差要求之內,努力爭取誤差為零,以確保工藝設備正常安裝和運行。為此,我們配置多名專業測量工程師和優異測量儀器,采取科學合理測量方法,建立高精度測量控制網絡,確保其平面位置和標高控制在精度范圍內。依據我單位設置測控網將坐標點用經緯儀放出四個角坐標,放出結構軸線,形成控制2、網。標高測量采取往返水準測量法進行測量,上部結構軸線及垂直度控制采取天頂法測量。施工控制樁測量精度按國家標準TJ-26-78工程測量規范(試行)中二級導線測量和二等水準測量各項要求辦理。各項工作平面、高程定位測量必需引用兩處以上施工控制樁,并應閉合,以免錯誤,其測量精度應符合國家要求。平面施工測量:依據測繪部門建立平面測控網及施工平面圖,用全站儀放出沉淀池平面圖上坐標點,依據這兩個點側放出該池另外兩個角點并放出沉淀池中線,依據此中線進行放線。高程測量:依據建立高程控制網將高程引測至工程周圍控制點上,將此基準點作為以后施工時標高測量依據,此臨時基準點應不宜受到施工環境影響,不影響通視,且不會發生3、沉降為設置標準??刂凭W點布設要避開施工道路及廠區工藝管線。對控制網點每二到三個月請測繪局測繪人員進行校核,發覺偏差,立即調整。以預防因為標樁沉降而引發誤差。C基槽開挖本單體土方開挖深度在四米左右,且基坑底標高處于淤泥質粘土層,基坑開挖后邊坡穩定成為重中之重,考慮到淤泥質粘土中使用輕型井效果不顯著,鋼板樁無法形成封閉情況下采取大開挖,按1:1.5放坡形成自然坡,開挖斷面。施工排水:開挖過程中關鍵采取明渠排水,在坡頂筑土預防地表明水進入溝槽。在坡腳位置設置30厘米寬明溝進行排水。每隔30米設軒一集水坑,用潛水泵將水排出基坑外,確?;觾炔环e水。D墊層施工碎石、混凝土墊層施工:基坑開挖完成,經監理工4、程師驗收合格后,進行碎石、底板墊層施工。底板墊層混凝土采取商品混凝土。施工前由試驗室確定其配比。墊層采取一般硅酸鹽水泥。E鋼筋施工鋼筋配置和綁扎:鋼筋采取在現場鋼筋加工廠集中制作。鋼材進場前,我方需配合業主及監理工程師進行檢驗,索要質保書,分批進行外觀檢驗,并進行物理性能檢驗,必需時對其進行化學成份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該批鋼材。鋼筋連接,超出10鋼筋采取閃光對焊,超長部分鋪以綁扎接頭,其它墻板中較小鋼筋均用綁孔接頭,鋼筋接頭位置及綁扎搭接長度應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鋼材下料和制作:認真熟悉施工圖紙,做好鋼筋翻樣工作,計算好下料長度,下料長度必需滿足圖紙設計及相關規范,鋼筋采取集中堆放,集中下料,5、以提升工效。配制好鋼筋按規格、型號分類堆放整齊,并做好標識,堆放鋼筋時,下面墊枕木。鋼筋綁孔:鋼筋綁扎前,先復核墊層、插筋位置等是否正確,鋼筋接頭位置應錯開,同一截面鋼筋接頭不能超出設計要求。預留、預埋管(件)處,要嚴格按圖紙設計和規范要求設加強筋。馬鐙筋設置:底板馬鐙筋設置按1m2間距設置。16鋼筋,通長設置1000mm。鋼筋保護層要求:嚴格根據圖紙施工。底板鋼筋施工:按施工圖將鋼筋放在混凝土墊層上,用石筆劃出鋼筋設計位置。按次序抬運,先下層鋼筋入模,調整好鋼筋位置進行綁扎,檢驗位置、間距、根數符合要求后點焊成型。按設計、規范要求和保護層厚度,制作水泥墊塊,而且強度大于要求。用水泥墊塊將鋼筋6、墊好,其縱橫向間距小于1m。上層鋼筋入模前先用16鋼筋制作馬凳,馬凳按1m距離放置,馬凳、腳放在墊塊上,馬凳頂面高程即為上層鋼筋最下面鋼筋底面高。在綁扎底層筋同時,加固支撐池壁豎向鋼筋鋼管支架也應同時進行。待底層筋綁扎完成后,安放池壁豎筋,經過鋼管支架固定豎向筋。馬凳筋就位后綁扎頂層鋼筋網片和池壁豎向筋連接固定,在綁扎頂層筋時,一定注意平行池壁水平向鋼筋按施工圖將壁板豎向鋼筋,放在混凝土墊層上,用緊靠豎向筋。油漆劃線,在施工區內設滿堂支架固定鋼筋。按池壁施工圖,將鋼筋對號入模定位。各豎向筋下部同底板上下層筋連接綁扎定位。底板以上60cm高池壁鋼筋用水平筋綁扎成型,每相距lm左右同豎筋點焊連接組7、成一立體骨架。檢驗整理池壁鋼筋,鋼筋符合設計要求做好原始統計,經監理工程師檢驗驗收。用墊塊將豎向筋墊牢。綁扎固定伸縮縫鋼筋。壁板鋼筋安裝:清理鋼筋上污物。整理、調整鋼筋間距位置。進行池壁橫向筋綁扎工作。池壁采取綁扎搭接,方便于施工,搭接長度按設計圖紙及規范要求施工,并在鋼筋搭接處,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為控制池壁間距,在兩片鋼筋網間加16間距1米聯絡筋,成梅花狀綁扎牢靠,間距搭接位置、搭接長度、錨固長度,均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剪力墻時先綁扎豎鋼筋,后綁扎橫向鋼筋,豎向鋼筋每隔兩根點焊連接,每點焊連接鋼筋不少于兩點。墻、板兩層鋼筋間位置用馬凳控制,間距1000mm左右。綁扎完后需經監理工程師進8、行驗收,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鋼筋保護墊塊:提前準備制作混凝土保護墊塊,該墊塊強度等級和對應部位設計強度要求一致,砂漿墊塊必需按要求養護,平板采取同標號砂漿墊塊。F模板工程材料要求:模板和支架材料應優先用木模板材料。木板材料質量應符合本協議指明現行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木模板厚應大于3mm,木板面應盡可能光滑,不許可有凹坑、皺折或其它表面缺點。模板金屬支撐件(如拉桿、錨筋及其它錨固件等)材料應符合相關要求。模板制作:模板應有足夠強度,牢靠地維持原樣、不移位、不變形,確保表面光潔平整,接縫嚴密,不漏漿,以確保結構物相對位置、外形尺寸及表面平整度符合規范要求。模板安裝:模板安裝,必需按混凝土結構物施9、工詳圖測量放樣,關鍵結構應多設控制點,以利檢驗校正。模板安裝過程中,必需常常保持足夠臨時固定設施,確保立模穩固、牢靠,防變形和傾覆。模板鋼拉條不應彎曲,直徑要大于8mm,拉條和錨環連接必需牢靠。預埋在下層混凝土中錨固件(螺栓、鋼筋環等),在承受荷載時,必需有足夠錨固強度。模板之間接縫必需平整嚴密。建筑物分層施工時,應逐層校正偏差,模板下端不應有“錯臺”。模板拆除:不承重側面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達成25kg/cm2以上,并能確保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損壞時,才能拆除;在墩、墻和柱部位在其強度不低于3.5MPa時,方可拆除。底模應在混凝土強度達成下表要求后,方可拆模。結構類型結構跨度(m)按設計混凝10、土強度標準值百分率計()板2502,8758100梁、拱、殼8758100懸臂構件2752100鋼筋混凝土或混凝土結構承重模板拆除應符合、規程規范要求。G混凝土施工本單體關鍵采取抗滲防水混凝土。混凝土采取集中管理、集中攪拌、運輸方法。施工前將砂、石子、水泥送當地試驗室進行檢測,合格后上報監理單位,經監理單位確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宜摻加低堿微膨脹防滲劑,混凝土外加劑質量標準應符合相關要求要求,混凝土添加劑使用應符合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要求,其摻量依據試驗配合比確定?;炷僚浜媳龋阂罁O計要求混凝土標號和抗滲等級及外加劑用量,經過試驗室作出試配后,混凝土級配經監理認可后,方可11、進行混凝土拌制,現場嚴格掌握應用。外加劑選擇:為滿足泵送要求,摻加高效減水劑和泵送劑,混凝土中摻加外加劑,優化配合比,節省水泥,提升早期強度?;炷潦┕蕚洌涸诨炷潦┕で耙惶欤虮O理提交混凝土澆筑計劃,在前道工序驗收合格并取得到同意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施工?;炷翝仓扇』炷帘密囀┕?。對于工程壁板采取帶布料桿混凝土汽車泵進行施工?;炷翝仓雌涔に嚱Y構特點,采取對應澆筑次序。首優異行底板和池壁混凝土澆筑,在距底板50cm處設置施工縫,不得在池壁和底板交接處留置施工縫。施工縫止水帶,依據設計要求設置。混凝土澆筑前應做好準備工作,提前計算好混凝土用量,下發混凝土配比通知單,依據混凝土工程量進行澆12、筑時間計算,同時確定澆筑方案,確保澆筑工程質量。同時了解澆筑期間天氣情況,澆筑工作一旦開始就不能停止,所以天氣情況對混凝土澆筑質量很關鍵,混凝土澆筑必需選擇晴好天氣進行。施工期間準備好防雨防風棚,以備不時之需。澆筑:模板和支架、鋼筋、預埋管(件)、預留孔洞及止水帶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澆筑混凝土。對模板要求拼縫嚴密、支撐牢靠、預防漏漿。混凝土按水平面分段分層,均勻連續澆筑,對池壁應分層交圈。每層厚3050cm。澆筑高度超出1.5m,設串筒、溜槽下料。混凝土振搗用搗振器仔細充足搗實,振動時間應依據骨料粒徑大小及分布鋼筋稠密程度而不一樣,通常為815s,間距為小于1.5倍作用半徑,要避免漏振、13、欠振、超振和碰鋼筋,嚴禁用振動器來推進和分布混凝土,以免產生離析或局部形成漿潭。養護:混凝土澆筑完成后,修飾抹面使其平整,以確保設計結構要求?;炷猎诓鹉:罅⒓礄z驗,任何蜂窩、凸陷、變形或其它損壞等有缺點混凝土,在拆模后二十四小時內完成修補。填補部分加強養護,使之和周圍外露混凝土表面融為一體、顏色靠近,無顯著痕跡,預防產生收縮縫。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當硬化到不因灑水而損壞時,就采取灑水等養護方法,使混凝土表面常常保持濕潤狀態。在炎熱或干燥氣候情況下提前養護。初澆混凝土表面覆蓋草袋進行遮蓋,避免太陽暴曬。砼澆筑完12個小時(終凝)以后,開始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天,養護期間砼面要保持濕潤狀14、態。H建筑基坑回填土工程填土前應將基坑(槽)底或地坪上垃圾等雜物清理潔凈,肥槽回填前,必需清理到基礎底面標高,將回落松散垃圾、砂漿、石子等雜物清除潔凈。檢驗回填土質量有沒有雜物,粒徑是否符合要求,和回填土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取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方法;如遇回填土含水量偏低,可采取預先灑水潤濕等方法?;靥钔翍謱愉仈偂C繉愉佂梁穸葢罁临|、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通常硅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mm,人工打夯機小于200mm。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靥钔撩繉幼钌俸淮虮?。夯夯相接,行行相連,縱橫交叉,而且嚴禁采取水澆使土下沉所謂“水夯法”。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凡超出標準高程地方,立即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地方,應補土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