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管廊吊裝施工工藝(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7567
2024-01-16
12頁
1.20MB
1、 預制管廊吊裝施工工藝預制管廊概況滄浪大道管廊為兩艙型,預制管廊尺寸為7950mm4000mm1500mm,其中底板、頂板、外墻厚度為0.40m,中隔墻厚度為0.25m。每個標準節重約為39.2噸。預制管節采用C40混凝土,抗滲等級為P8。預制管節相互間采用預應力鋼絞線連接方式,可保證管節的結合部分在預應力的作用下有足夠的抗拉強度,全長形成一體化具有一定剛度的柔性結構。預制管節之間采用兩道橡膠制成的致密封圈,一道三元乙丙密封橡膠、一道遇水膨脹密封橡膠,同時每個預制管節設置6個壓漿孔,對壓漿孔注水進行水壓試驗,以確保高水密性。考慮到單個管節重量太大(39.2t),如果采用預埋吊環,吊環鋼筋的直徑2、太大,不利于混凝土局部受力,故設計采用的是預埋吊裝孔的形式。每個標準管節設置6個吊裝孔預埋件,管節頂部、底部的4個吊裝孔供脫模吊裝時使用,這4個吊裝孔位置重心對稱布置;管節側面的2個吊裝孔供翻轉吊裝時使用,采用的是偏心起吊,利用管節自重進行翻轉,吊裝孔的偏心距設計值為350mm。 插圖 預制管節平面圖 插圖 預制管節立面吊裝場地及周邊環境吊裝場地從西向東依次為:基槽、邊坡、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綠化帶、機動車道。插圖 道路規劃布置示意圖插圖 吊裝現場路況圖施工平面布置根據現場路況條件、構件的起吊重量、吊具的重量,我單位擬采用高低跨龍門吊進行預制管廊的吊裝作業,龍門吊的額定起重量為60t,跨度為33、0m。基坑深度約6.5m,一端軌道設置在基坑底部,支腿高度14.5m;另一端設置在基坑上的機動車道上,支腿高度8m,軌道基礎為廠家特制的鋼結構軌道形式。插圖 龍門吊總體構造圖插圖 龍門吊側面示意圖施工流程1、 龍門吊就位 龍門吊在其掉前需要龍門吊整體的水平,避免一邊高一邊低;同時需要檢查軌道是否安裝牢固,和鋼絲繩的安全性能。2、 預制管廊的卸車 運輸車輛停到指定位置(非機動車道),運輸工人解除運輸固定繩索,吊裝工人換上專用吊具,確保吊裝孔與插銷連接穩定,然后用龍門吊進行四點起吊,詳見下圖。插圖 管節卸車示意圖(一)插圖 管節卸車示意圖(二)將構件吊起200mm高,靜停2分鐘,待構件平穩后,運輸4、車輛駛離。插圖 管節平移示意圖然后將構件平移至基坑內,預先在構件下鋪設木方,確保管節平穩著地。插圖 管節入坑著地3、 預制管廊三元乙丙膠條的粘貼 管廊卸人基坑中后,經過調位擺正,此時需要在管廊的插口上粘貼三元乙丙膠條;首先清理插口上多余的水泥灰和異物,保證粘貼面的干凈;第二步,將一圈三元乙丙橡膠圈套在管廊插口上,此時摩擦面朝上;第三步,將膠水用相應的刷子在管廊插口面上刷上膠水,在刷膠水的過程中膠水需刷在插口上凹槽里,不得隨意刷膠水,同時在膠條的摩擦面上也涂上膠水,此時膠水需覆蓋膠條的整個摩擦面;第四步,將膠條從下往上翻轉,讓摩擦面與管廊插口粘貼起來,保持光滑面朝上,粘貼時膠條需在凹槽內且不得彎5、曲;第五步,運用橡膠錘錘擊膠條的光滑面,力度適中不得大力錘擊,保持三元乙丙膠條與管廊的插口粘貼牢固即可。管節翻轉采用兩點偏心翻轉,吊裝時用專用翻轉吊具進行兩點起吊。在地面上沿管廊長邊方向均勻布置木方,避免翻轉時管節損壞;在翻轉前需要檢查管廊張拉孔和注漿孔的通透性,發現張拉孔有水泥灰或其他異物時,要及時處理干凈,保證孔的通透。插圖 管節翻轉(一)插圖 管節翻轉(二)插圖 管節翻轉(三)插圖 管節翻轉(四)插圖 管節入坑擺正 在管廊翻轉之前需在墊層上鋪上一層細沙,保證管廊在安裝的過程不出現損壞。預制管廊安裝1、將翻轉起來和貼好三元乙丙膠條的預制管廊慢慢起吊安全高度,慢慢的向安裝點移動,在與上一節已6、經裝好的管廊相距500mm時停止前進,拿一條木方(截面適宜為100mm*100mm)放在兩節管廊之間,這樣避免管廊在靠近的時候相互撞擊,出現管廊破損的情況。2、在管廊慢慢靠近已經安裝好了的管廊時,需要在移動的過程中調節管廊的邊與墊層上的管廊定位線重合,保證管廊整體的直度;當管廊與定位線重合而且管廊與木方也貼上時,放下管廊。3、當吊動的管廊貼在木方的一面時將管廊放下,將管廊之間的木方拿出;將剝掉皮的長鋼絞線(一端已經用夾具錨固好,另一端未用夾具錨固)從安裝好的管廊的張拉孔插入,從待安裝的管廊的對應的張拉孔里伸出,在插入張拉孔之前需要在長鋼絞線套入一塊墊片;將伸出端的長鋼絞線運用液壓千斤頂夾固,并7、且稍稍附加一點壓力保持千斤頂與鋼絞線處于受力狀態。4、起吊管廊至管廊離地12mm的距離,保持管廊處于離地狀態;下一步管廊底部的兩個千斤頂先拉,將張拉力拉到2030Mpa時停止底部張拉,在張拉的過程中要保持同時施加拉力,不能出現張拉時管廊受力不均導致管廊與定位線出現偏差的情況;再張拉管廊上部的兩個千斤頂,同樣將拉力拉到2030Mpa就停止張拉,在張拉的過程中保持同時施加拉力;管廊上部停止張拉后,開始張拉底部鋼絞線,在張拉的同時用游標卡尺量管廊底部之間縫隙的大小,當拉力拉到4548Mpa且管廊底部縫隙在2729mm之間時,停止底部的張拉;停止底部張拉后開始上部的張拉,在張拉的同時用游標卡尺量取管廊8、上部之間的縫隙大小,將拉力拉到4548Mpa且管廊上部縫隙在2729mm之間時,停止上部的張拉;完成上述步驟后,此時管廊處于初步鎖緊狀態。注:此時的千斤頂都處于懸空狀態,在管廊外面。插圖 管節拼縫詳圖 5、當管廊初步鎖緊后,需要對管廊進行試水實驗,由于安裝完成的管廊承口預先已經貼好了遇水膨脹膠條,管廊初步鎖緊后三元乙丙膠條與遇水膨脹膠條互相壓實后,兩條膠條之間會形成一道通道,此時試水實驗的水會通過注漿孔流入這條通道之間;先將試水機器的注水端裝進管廊的注漿孔(底部和側面的都可以)里,同時將壓力表裝入管廊底部的注漿孔里;下一步往注水機器里加水,打開開關開始往管廊之間兩條膠條之間的通道注水,同時在管9、廊的其他4個注漿孔(每一節管廊有6個注漿孔)安排人員觀看;水會先從管廊底部的注漿孔流出,這時需要工人用堵水螺栓將孔堵上,當水從頂部的注漿孔流出的時候,需要將機器停下,工人用堵水螺栓將孔堵上后方可繼續打開機器注水;當4個的注漿孔都被堵上以后,繼續注水的同時需要觀察管廊之間內外縫隙的保水情況,當壓力表上的壓力達到0.06Mpa的時候停止注水,此時儀表上的數值會略微下降,待數值下降停止后繼續注水,直到儀表上的數值到達0.06Mpa后停止注水;停止注水靜觀5分鐘,此時需要靜觀儀表的指針下降的速度,同時也要觀察管廊的四周有無明顯的漏水情況,5分鐘過后且儀表上的指針無明顯的下降趨勢且管廊四周無明顯的漏水情10、況,這時試水完成。6、 試水完成后收起注水機器,同時將其他的2個注漿孔用堵水螺栓堵上;將管廊上下的四個千斤頂壓力歸零,卸下千斤頂,抽出長鋼絞線,將短鋼絞線一端裝上夾具并錨固,同時套入一塊墊片后插入到每個張拉孔中;在短鋼絞線的另一端依次套入墊片夾具,將千斤頂放入張拉槽中夾固鋼絞線頂著夾具放著;然后先兩個千斤頂同時施加拉力拉底部,待數值達到45Mpa時停止張拉。再開始上部的張拉,同時張拉上部千斤頂,待數值達到4548Mpa時停止張拉,此時用游標卡尺分別量取底部和頂部的縫隙的間距,再張拉底部的縫隙達到2729mm之間時,停止張拉完成底部張拉;完成底部張拉后將管廊放在墊層上,將上部的千斤頂的數值也拉到11、4548Mpa的同時用游標卡尺量頂部縫隙的間距,待數值在2729mm之間時停止張拉,卸下所有千斤頂、取下吊裝孔的吊具,完成一節管廊的安裝。注:在張拉的過程中張拉力的大小依次按10Mpa、20Mpa、35Mpa逐漸增加,直到張拉到位,不得突然大,整個過程張拉力一般不得大于50Mpa。7、 完成張拉后需要在管廊的承口上刷上膠水,此時膠水刷在承口上的凹槽里,將準備好的遇水膨脹膠條表面面積最大的一面刷上膠水,然后將遇水膨脹刷好膠水的一面貼在管廊承口上的凹槽里,在粘貼的時候不得出現膠條彎曲、扭曲等其他影響保水性能的情況;貼好遇水膨脹膠條后需要用橡膠錘錘擊遇水膨脹膠條,讓膠條與管廊粘貼密實,完成后開始下一節管廊的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