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梁底座施工工藝控制(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7573
2024-01-16
3頁
17.50KB
1、預制梁底座施工工藝控制1、 梁底座施工工藝流程:梁底座墊層放樣梁底座墊層砼澆筑測量放樣梁底座按反拱度焊固角鐵綁扎底層鋼筋綁扎頂層鋼筋支立兩側模板角鐵拱度校正加固檢測驗收底座砼澆筑橫向刮平抹光(三次)縱向刮平抹光(三次)初期養護復測拱度打磨修正驗收。2、梁底座墊層為厚10cmC30砼,在澆筑砼時預埋好鋼筋,底座下預埋鋼筋起到連結墊層與梁底座及固定角鐵以及控制拱度的作用,預埋鋼筋間距為1米,且在臺座兩側設置預埋管,采用PVC管,規格為D40mm1.5m,按照小箱梁側面的傾斜度埋置,與地面相平;在臺座基礎邊緣埋置支撐模板的預埋鋼筋間距為1.5m2.5m,預埋鋼筋(包括支撐角鐵和模板的鋼筋)皆根據施工2、現場材料庫存情況確定所使用鋼筋的規格。3、用全站儀放樣出梁底座的中線、兩條邊線的端部兩個點,并定位每條邊線上的25個控制點(25個控制點處已經預埋豎向鋼筋)的高程。4、用水準儀測量每邊25個控制點處的預拱度,角鐵焊結在預埋鋼筋上,焊固過程中水準儀跟蹤測量控制,保證每個焊固點按二次拋物線控制反拱度滿足設計要求,角鐵接頭處在對接焊固時用直尺靠量其平整度,如不平則用砂輪機打磨,直到達到設計要求的平整度;焊結角鐵時按照放樣出的梁底座邊線控制底座寬度并保證其直順度(注:全站儀和水準儀皆經過標定)。5、鋼筋網綁扎鋪設先鋪設8底層鋼筋網,鋼筋網與豎向預埋鋼筋點焊連接,保證鋼筋網保護層厚度;頂層采用12鋼筋網3、,鋼筋網與角鐵焊結,使鋼筋網與角鐵形成整體。6、支立兩側模板底座模板采用25號槽鋼,槽鋼底部有縫隙處用高標號砂漿添堵,側模要靠緊角鐵保證無縫隙漏漿;模板外側用預埋鋼筋作為受力支撐點,用方木支撐牢固。7、預拱度校正澆筑混凝土之前,對控制拱度的角鐵重新檢查校正,在角鐵拱度、梁底座寬度、直順度達到要求后把角鐵焊固在側模槽鋼上,使模板、角鐵及鋼筋網形成整體,對控制拱度的各點加固焊牢,保證角鐵、上層鋼筋網不位移變形。8、測量檢測驗收對校正完成的梁底座,必須報經測量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在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9、底座砼澆筑采用C50混凝土,其配合比由駐地實驗室通過實驗確定,攪拌混凝土按照實驗4、室的配合比z在攪拌樓進料攪拌,混凝土的各項指標由實驗室確保,將攪拌好的混凝土運輸至澆筑位置,在澆筑砼時禁止施工人員在梁底座上踩踏,振搗采用常規的振搗技術,使用30mm振搗棒,振搗器的各項指標、操作方法和其安全防護見廠家使用說明書,棒振搗過程中,振搗棒不能碰撞模板及角鐵,要保持一定距離,必須振搗密實,注意漏振和過振,振搗棒移動間距不應超過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應保持50100mm的距離;插入下層混凝土50100mm;每一處振動完畢后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動棒;對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砼振搗過后先橫向用鋁合金直尺反5、復刮平,后縱向用兩米直尺進行刮抹,對高低不平處用抹灰鏟把高處進行搟壓碾平至底處,反復用直尺進行刮、靠、量測,直到滿足設計要求為止;在砼初凝表面泥漿處于可塑狀態時進行抹面壓光,施工時要注意底座抹面提漿,面部只有提出一定厚度的漿才好抹平、抹光。10、初期養護在氣溫高時要特別注意初期養護,初期養護采用無紡土工布覆蓋灑水,保證一定的濕度。11、復測、打磨修正對完成的梁底座進行復測,對精度不能滿足要求的地方進行打磨修正,以達到要求的精度,只有在滿足設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附:1、因全線預制小箱梁數量大,每套模板重復利用次數較多,根據施工實際情況采用適當的方法控制模板變形,使之滿足各項質檢要求;2、為了混凝土的外觀質量優良,現擬用模板漆,但因市場供給情況、成本、施工后外觀質量等情況決定是否棄用模板漆,而改用一般的脫模劑。廣肇高速二期項目部2008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