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樁打樁施工工藝(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7585
2024-01-16
3頁
29.50KB
1、鋼筋混凝土預制樁打樁施工工藝1 范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打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工程。2 施工準備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預制鋼筋混凝土樁:規格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并有出廠合格證。 焊條(接樁用):型號、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一般宜用E4303牌號。 鋼板(接樁用):材質、規格符合設計要求,宜用低碳鋼。 主要機具有:柴油打樁機、電焊機、樁帽、運樁小車。索具、鋼絲繩、鋼墊板或槽鋼,以及木折尺等。 2.2 作業條件: 樁基的軸線和標高均已測定完畢,并經過檢查辦了預檢手續。樁基的軸線和高程的控制樁,應設置在不受打樁影響的地點,并應妥善加以保護。 處理完2、高空和地下的障礙物。如影響鄰近建筑物或構筑物的使用或安全時,應會同有關單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理。 根據軸線放出樁位線,用木橛或鋼筋頭釘好樁位,并用白灰作標志,以便于施打。 場地應碾壓平整,排水暢通,保證樁機的移動和穩定垂直。 打試驗樁。施工前必須打試驗樁,其數量木少于2根。確定貫入度并校驗打樁設備、施工工藝以及技術措施是否適宜。 要選擇和確定打樁機進出路線和打樁順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術交底。3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就樁樁機起吊預制樁穩樁打樁接樁送樁中間檢查驗收移樁機至下一個樁位 3.2 就位樁機:打樁機就位時,應對準樁位,保證垂直穩定,在施工中不發生傾斜、移動。 3.3 起吊預制3、樁:先拴好吊樁用的鋼絲繩和索具,然后應用索具捆住樁上端吊環附近處,一般不宜超過30cm,再起動機器起吊預制樁,使樁尖垂直對準樁位中心,緩緩放下插入土中,位置要準確;再在樁頂扣好樁帽或樁箍,即可除去索具。 3.4 穩樁。樁尖插入樁位后,先用較小的落距冷錘12次,樁入上一定深度,再使樁垂直穩定。10m以內短樁可目測或用線墜雙向校正;10m以上或打接樁必須用線墜或經緯儀雙向校正,不得用目測。樁插入時垂直度偏差不得超過0.5%。樁在打入前,應在樁的側面或樁架上設置標尺,以便在施工中觀測、記錄。 3.5 打樁:用落錘或單動錘打樁時,錘的最大落距不宜超過1.0m。;用柴油錘打樁時,應使錘跳動正常。 打樁宜4、重錘低擊,錘重的選擇應根據工程地質條件、樁的類型、結構、密集程度及施工條件來選用。 打樁順序根據基礎的設計標高,先深后淺;依樁的規格宜先大后小,先長后短。由于樁的密集程度不同,可自中間向兩個心向對稱進行或向四周進行;也可由一側向單一方向進行。 3.6 接樁 3.6.l 在樁長不夠的情況下,采用焊接接樁,其預制樁表面上的預埋件應清潔,上下節之間的間隙應用鐵片墊實焊牢;焊接時,應采取措施,減少焊縫變形;焊縫應連續焊滿。 接樁時,一般在距地面lm左右時進行。上下節樁的中心線偏差不得大于10mm,節點折曲矢高不得大于l樁長。 接樁處入土前,應對外露鐵件,再次補刷防腐漆。 3.7 送樁:設計要求送樁時,5、則送樁的中心線應與樁身吻合一致,才能進行送樁。若樁頂不平,可用麻袋或厚紙墊平。送樁留下的樁孔應立即回填密實。 3.8 檢查驗收:每根樁打到貫入度要求,樁尖標高進入持力層,接近設計標高時,或打至設計標高時,應進行中間驗收。在控制時,一般要求最后三次十錘的平均貫入度,不大于規定的數值,或以樁尖打至設計標高來控制,符合設計要求后,填好施工記錄。如發現樁位與要求相差較大時,應會同有關單位研究處理。然后移樁機到新樁位。 3.9 打樁過程中,遇見下列情況應暫停,并及時與有關單位研究處理: 貫入度劇變; 樁身突然發生傾斜、位移或有嚴重回彈; 樁項或樁身出現嚴重裂縫或破碎。 3.10 待全部樁打完后,開挖至設6、計標高,做最后檢查驗收。并將技術資料提交總包。 3.11 冬期在凍土區打樁有困難時,應先將凍土挖除或解凍后進行。4 質量標準 4.1 保證項目: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的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并有出廠合格 證。 打樁的標高或貫入度、樁的接頭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4.2 允許偏差項目,見表2-5。 打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允許偏差 表2-5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 (mm)檢驗方法垂直基礎梁的中心線方向100沿基礎梁的中心線方向1502樁數為13根或單排樁1003樁數為416根d/3邊緣樁d/3中間樁d/2 注:d為樁的直徑或截面邊長。5 成品保護 5.1 樁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7、0%方可起吊,達到100%才能運輸。 5.2 樁在起吊和搬運時,必須做到吊點符合設計要求,應平穩并不得損壞。 5.3 樁的堆放應符合下列要求: 場地應平整、堅實,不得產生不均勻下沉。 墊木與吊點的位置應相同,并應保持在同一平面內。 同樁號的樁應堆放在一起,而樁尖應向一端。 多層墊木應上下對齊,最下層的墊木應適當加寬。堆放層數一般不宜超過4層。 5.4 妥善保護好樁基的軸線和標高控制樁。不得由于碰撞和振動而位移。 5.5 打樁時如發現地質資料與提供的數據不符時,應停止施工,并與有關單位共同研究處理。 5.6 在鄰近有建筑物或岸邊、斜坡上打樁時,應會同有關單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施工時應隨時進行觀8、測,確保避免因打樁振動而發生安全事故。 5.7 打樁完畢進行基坑開挖時,應制定合理的施工順序和技術措施,防止樁的位移和傾斜。6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 預制樁必須提前定貨加工,打樁時預制樁強度必須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并應增加養護期一個月后方準施打。 6.2 樁身斷裂。由于樁身彎曲過大、強度不足及地下有障礙物等原因造成,或樁在堆放、起吊、運輸過程中產生斷裂,沒有發現而致。應及時檢查。 6.3 樁頂碎裂、由于樁頂強度不夠及鋼筋網片不足、主筋距樁頂面大小,或樁頂不平、施工機具選擇不當等原因所造成。應加強施工準備時的檢查。 6.4 樁身傾斜。由于場地不平、打樁機底盤不水平或穩樁不垂直、樁尖在地下遇見硬物等原因所造成。應嚴格按工藝操作規定執行。 6.5 接樁處拉脫開裂。連接處表面不干凈、連接鐵件不平、焊接質量不符合要求、接樁上下中心線不在同一條線上等原因所造成。應保證接樁的質量。7 質量記錄 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 鋼筋混凝土預制樁的出廠合格證。 7.2 試樁或試驗記錄。 7.3 補樁平面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