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軌道交通鋼筋加工和安裝質量通病防治實施方案(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87695
2024-01-17
17頁
53.04KB
1、福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工程土建施工01協議段鋼筋加工和安裝質量通病防治實施方案編 制 人: 審 核 人: 批 準 人: 編制日期: 年 月 日目 錄一、治理目標2二、關鍵方法2三、常見鋼筋加工、安裝通病及處理方法4四、管理保障方法15鋼筋加工和安裝質量通病防治實施方案為深入提福州地鐵1號線01協議段質量管理意識,本著“終生負責,不留遺憾”質量方針,加強領導、強化體系、精細管理、規范試驗,重在實效,逐步消除管理通病、工藝通病、質量通病,確保階段治理目標,全方面提升工程實體質量,提升混凝土結構工程耐久性和安全性,并形成一批較為成熟混凝土質量有效控制工藝和工法。現結合福州市質量監督站、福州市地鐵企業、2、上海三維監理企業質量通病治理工作方案及福州市地鐵工程施工特點,制訂以下實施方案。一、治理目標經過質量通病治理,全方面預防公路工程鋼筋加工尺寸、安裝定位、連接及保護層厚度等質量不穩定現象。 、杜絕使用不合格原材料,鋼筋抽檢合格率達成100。 、鋼筋安裝過程中鋼筋間距抽檢合格率達95以上,鋼筋接頭合格率100%。 、保護層厚度在鋼筋安裝過程中抽檢合格率達90以上。 、形成一批鋼筋加工及安裝質量控制有效、較為優異工藝和工法。培養一批優異鋼筋加工及安裝隊伍。二、關鍵方法、加強領導,明確職責1、明確工作目標、內容和責任,建立有效激勵機制,完善質量管理制度。項目部成立鋼筋加工及安裝質量通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3、,名單以下:組長:劉艷濱成員: 花樹立 陸傳波 李春芳 陳鋒 唐清照 吳美強 郭玉輝領導小組關鍵對鋼筋加工及安裝通病治理工作進行檢驗、監督和指導,督促各項制度落實,立即總結經驗和成熟工法,形成長久有效機制。、強化體系,實施到位1、施工管理要精細。項目部細化施工組織設計,層層落實責任人。鋼筋加工廠要按標準化步驟進行施工。加強對原材料精細管理。加強檢測及數據分析,對發覺不合格鋼筋骨架,查找原因,立即整改。開展文明工地建設達標活動,關鍵加強鋼筋加工廠規范化管理。2、認真落實質量確保體系,嚴格“自檢、互檢、交接檢”三檢制度,上道工序未檢驗或檢驗不合格,果斷不得進入下道工序施工,確保不留質量隱患。二是推4、行集中、工廠化制作,按標準化步驟進行施工。三是施工技術人員要熟悉設計圖紙和施工技術規范,細化施工組織設計,在施工組織設計中采取有針對性方法治理質量通病并層層進行具體技術交底,提升具體實施人員治理質量通病意識和技能。、精細管理,確保效果1、確保原材料質量嚴禁使用銹蝕嚴重鋼筋(鋼絞線);加強鋼筋(鋼絞線)原材料進場檢驗,建立原材料進場臺帳和檢驗臺帳,發覺不合格原材料必需立即清退出場并做好統計。杜絕使用不合格材料;規范原材料存放、保管和使用。2、確保施工工藝規范、鋼筋加工和安裝要規范,嚴格控制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尤其要加強鋼筋保護層質量控制,變截面部位和主筋部署部位應合適加密; 地下連續墻鋼筋籠主5、筋應采取焊接或機器連接,同一連接區段內接頭數量不得大約50%,接頭應盡可能放在受力較小位置。縱橫鋼筋桁架交點及其和鋼筋籠交點應全部點焊,主筋和分布筋交點可間隔點焊。 、鋼筋加工采取搭建鋼筋加工棚,方便鋼筋加工,同時鋼筋不露天堆放,預防銹蝕。鋼筋間距需采取卡尺定位及骨架焊接以確保合格率不少于90%。、為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在鋼筋籠兩側焊接定位墊塊,鋼筋籠水平方向每側兩列,每定位墊塊縱向間距為3.2米。4、試驗檢測工作要規范 組織好試驗檢測人員培訓和試驗檢測技術學習,全方面提升試驗檢測隊伍整體素質,提升試驗檢測技術水平,嚴格工地試驗室檢驗和考評,委托有資質單位對現場進場鋼筋進行檢測合格后方能使用,6、確保現場試驗檢測工作規范有序。5、加強現場作業人員培訓和施工技術交底要深入落實層層設計交底和施工技術交底制度,把通病治理責任明確落實到施工一線。同時加強一線參建人員針對性崗位業務培訓,要讓一線工程人員了解質量通病名稱、危害、產生原因和表現形式,掌握施工工藝關鍵步驟,充足發揮一線人員智慧,調動一線人員主動性,深入提升一線作業人員技術素質和管理能力,扎實通病治理基礎工作。三、常見鋼筋加工、安裝通病及處理方法1、鋼筋原材料質量通病1.1鋼筋表面銹蝕 現象 鋼筋表面出現黃色浮銹,嚴重轉為紅色,日久后變成暗褐色,甚至發生魚鱗片剝落現象。 原因分析 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蝕;存放期過長;倉庫環境潮濕,通風7、不良。 預防方法鋼筋原料應存放在倉庫或料棚內,保持地面干燥;鋼筋不得直接堆置在地面上,必需用混凝土墩、磚或墊木墊起,使離地面200mm以上;庫存期限不得過長,標準上優異庫先使用。工地臨時加蓋雨布;場地四面要有排水方法;堆放期盡可能縮短。 治理方法淡黃色輕微浮銹無須處理。紅褐色銹斑清除,可采取手工(用鋼絲刷刷或麻袋布擦)或機械方法,并盡可能采取機械方法。盤條細鋼筋可經過冷拉或調直過程除銹;粗鋼筋采取專用除銹機除銹,如圓盤鋼絲刷除銹機(在馬達轉動軸上安兩個圓盤鋼絲刷刷銹)。對于銹蝕嚴重,發生銹皮剝落現象,因麻坑、斑點損傷截面,應研究是否降級使用或另作處理。 1.2 鋼筋堆放混料 現象 鋼筋品種、等8、級混雜不清,直徑大小不一樣鋼筋堆放在一起,有技術證實和無技術證實非同批原材料垛在一堆,難以分辨,影響使用。 原因分析 原材料倉庫管理不妥,制度不嚴;鋼筋出廠未按要求軋制螺紋或涂色;直徑大小相近,用目測有時分不清;技術證實未隨鋼筋實物同時送交倉庫。 預防方法 倉庫應設專員驗收入庫鋼筋;庫內劃分不一樣鋼筋堆放區域,每堆鋼筋應立標簽或掛牌,表求其品種、等級、直徑、技術證實編號及整批數量等;驗收時要查對鋼筋螺紋外形和涂色標志,如鋼廠未按要求做,要對照技術證實單內容判定;鋼筋直徑不易分清,要用卡尺檢驗。 治理方法 發覺混料情況后應立即檢驗并進行清理,重新分類堆放;假如翻工作量大,不易清理,應將該堆鋼筋做9、出記號,以備發料時提醒注意;已發出去混料鋼筋應立即追查,并采取預防事幫方法。1.3 原料曲折 現象 鋼筋在運至倉庫時發覺有嚴重曲折形狀。 原因分析 運輸時裝車不注意;運輸車輛較短,條狀鋼筋彎折過分;用吊車卸車時,掛鉤或堆放不慎,壓垛過重。 預防方法 采取車架較長運輸車或用掛車接長運料;對于較長鋼筋,盡可能采取吊架裝卸車,避免用鋼絲繩捆綁。 治理方法 利用矯直臺將彎折處矯直。對于曲折處圓弧半徑較小“硬彎”,矯直后應檢驗有沒有局總細裂紋。局部矯正不查或產生裂紋,不得用作受力筋。對級和級鋼筋曲折后果應尤其注意。1.4 鋼筋縱向裂縫 現象 螺紋鋼筋沿“縱肋”發覺縱向裂縫,或在“螺距”部分有斷續縱向裂縫10、。 原因分析 軋制鋼筋工藝缺點所致。 預防方法 剪取實物送鋼筋生產廠,提醒以后生產時注意加強檢驗,不合格不得出廠。 治理方法 作為直筋(不加彎曲)用于不關鍵構件,而且僅許可裂縫在受力較小處;如裂縫較長(不可能使裂縫在受力較小處),該鋼筋應報廢。2、鋼筋加工質量通病2.1 鋼絲表面損傷 現象冷拔低碳鋼絲經鋼筋調直機調直后,表面有壓痕或劃道等損傷。 原因分析 a.調直機上下壓輥間隙太小。 b.調直模安裝不適宜。 預防方法 a.通常情況下鋼絲穿過壓輥以后,確保上下壓輥間隙為23mm。 b.依據調直模磨耗程度及鋼筋性質,經過試驗確定調直模適宜偏移量。 治理方法 取損傷較嚴重區段為試件,進行拉力試驗和反11、復彎曲試驗,如各項機械性能均符合技術標準要求,鋼絲仍按合格品使用;如不符合要求,則依據具體情況處理,通常僅許可用作架立鋼筋或分布鋼筋,而且在點焊網中應加強焊點質量檢驗。2.2 剪斷尺寸不準 現象剪斷尺寸不準或被剪鋼筋端頭不平。 原因分析 a.定尺卡板活動; b.刀片間隙過大。 預防方法 a.擰緊定尺卡板緊固螺栓; b.調整固定刀片和沖切刀片間水平間隙,對沖切刀片作往復水平動作剪斷機,間隙以0.51mm為適宜。 治理方法依據鋼筋所在部位和剪斷誤差情況,確定是否可用或返工。2.3 鋼筋連切 現象使用鋼筋調直機切斷鋼筋,在切斷過程中鋼筋被連切 原因分析彈簧預壓力不足;傳送壓輥壓力過大;料槽鋼筋下落阻12、力過大。 預防方法針對以上多個原因作對應調整,并事先試驗適宜。 治理方法發覺連切應立即斷電,停止調直機工作,檢驗原因并立即處理。2.4 箍筋不規范 現象矩形箍筋成型后拐角不成90,或兩對角線長度不相等。原因分析箍筋邊長成型尺寸和圖紙要求誤差過大;沒有嚴格控制彎曲角度;一次彎曲多個箍筋時沒有逐根對齊。 預防方法注意操作,使成型尺寸正確(參見2.5“成型尺寸不準”部分內容);當一次彎曲多個箍筋時,應在彎折處逐根對齊。 治理方法 當箍筋外形誤差超出質量標準許可值時,對于級鋼筋,能夠重新將彎折處直開,再行彎曲調整(只可返工一次);對于其它品種鋼筋,不得重新彎曲。2.5 成型尺寸不準 現象 鋼筋長度和彎13、曲角度不符合圖紙要求。 原因分析 下料不正確;畫線方法不對或誤差大;用手工彎曲時,扳距選擇不妥;角度控制沒有采取確保方法。 預防方法。 加強鋼筋配料管理工作,依據本單位設備情況和傳統操作經驗,預先確定各形狀鋼筋下料下度調整值,配料時考慮周到;為了畫線簡單和操作可靠,要依據實際成型條件(彎曲類型和對應下料調整值、彎曲處曲率半徑、扳距等),制訂一套畫線方法和操作時搭扳子位置要求備用。通常情況可采取以下畫線方法:畫彎曲鋼筋分段尺寸時,將不一樣角度下料長度調整值在彎曲操作方向相反一側長度內扣除,畫上分段尺寸線;形狀對稱鋼筋,畫線要從鋼筋中心點開始,向兩邊分畫。扳距大小應依據鋼筋彎制角度和鋼筋直徑確定,14、可參考表2-1數值。表2-1扳距參考值彎制角度4590135180扳距1.52d2.53d33.5d3.54d表2-1中d為鋼筋直徑。為了確保彎曲角度符合圖紙要求,在設備和工具不能自行達成正確角度情況下,可在成型案上畫出角度準線或采取釘扒釘做標志方法。對于開頭比較復雜鋼筋,如進行大批成型,最好先放出實樣,并依據具體條件預先選擇適宜操作參數(畫線、板距等),以作為示范。 治理方法 當成型鋼筋各部分誤差超出質量標準許可值時,應依據鋼筋受力特征分別處理。如其所處位置對結構性能沒有不良影響,應盡可能用在工程上;如彎起鋼筋彎起點位置略有偏差或彎曲角度稍有不準,應經過技術判定確定是否可用。但對結構性能有重15、大影響,或鋼筋無法安裝(如鋼筋長度或高度超出模板尺寸),則必需返工;返工時如需重新將彎折處直開,則僅限于級鋼筋返工一次,并應在彎折處仔細檢驗表面情況(如是否變形過大或出現裂紋等)。3、鋼筋安裝質量通病3.1鋼筋(包含鋼格柵、錨桿)數量不夠、存在漏筋現象 現象在檢驗查對綁扎好鋼筋骨架時,發覺某號鋼筋遺漏。 原因分析施工管理不妥,沒有事先熟悉圖紙和研究各號鋼筋安裝次序。 預防方法綁扎鋼筋骨架之前要熟悉圖紙,并按鋼筋材料表查對配料單和料牌,檢驗鋼筋規格是否齊全正確,形狀、數量是否和圖紙相符;在熟悉圖紙基礎上,仔細研究各號鋼筋綁氙扎安裝次序和步驟;整個鋼筋骨架綁完后,應清理現場,檢驗有沒有某號鋼筋遺留16、。 治理方法 遺漏鋼筋要全部補上。骨架結構簡單者,將遺漏鋼筋放進骨架,即可繼續綁扎;復雜者要拆除骨架部分鋼筋才能補上。對于已澆筑混凝土結構物或構件,發覺某號鋼筋遺漏,則要經過結構性能分析來確定處理方案。3.2鋼筋間距不一致 現象按圖紙標注鋼筋間距綁扎鋼筋骨架,最終表現末一個間距和其它間距不一致,或實際所用箍筋數量和鋼筋材料表上數量不符。 原因分析 通常圖紙上所注間距為近似值,按近似值綁扎,則間距或根數有出入。 預防方法 依據構件配筋情況,預先算好箍筋實際分布間距,綁扎鋼筋骨架時作為依據;鋼筋間距需采取卡尺定位及骨架焊接以確保合格率。 治理方法 如鋼筋已綁扎成鋼筋骨架,則依據具體情況,合適增加定17、位筋或部分焊接。3.3骨架外形尺寸不正確 現象在模板外綁扎鋼筋骨架,往模板內安放時發覺放不進去,或劃刮模板。 原因分析鋼筋骨架外形不準,這和各號鋼筋加工外形是否正確相關,如成型工序能確保各部尺寸合格,就應從安裝質量上找原因。安裝質量影響原因有兩點:多根鋼筋端部未對齊;綁扎時某號鋼筋偏離要求位置。 預防方法 綁扎時將多根鋼筋端部對齊;預防鋼筋綁扎偏斜或骨架扭曲。 治理方法 將造成骨架外形尺寸不準部分鋼筋松綁,重新安裝綁扎。切忌用錘子敲擊,以免骨架其它部位變形或松扣。3.4同截面鋼筋連接接頭過多 現象在綁扎或安裝鋼筋骨架時發覺同一截面內受力鋼筋接頭過多,其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率超出規范18、要求數值。 原因分析 a.鋼筋配料時疏忽大意,沒有認真考慮原材料長度。b.忽略了一些桿件不許可采取綁扎接頭要求。c.忽略了配置在構析同一截面中接頭,其中距要求為:在受力鋼筋直徑30倍區段范圍內(大于500mm),有接頭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率。 d.分不清鋼筋位在受拉區還是受壓區。 預防方法 a.配料時按下料單鋼筋編號再劃出多個分號,注明哪個分號和哪個分號搭配,對于同一組搭配而安裝方法不一樣要加文字說明。 b.記住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桿件中受力鋼筋接頭,均應焊接,不得采取綁扎接頭。 c.搞清楚規范中要求同一截面含義。 d.如分不清拉或受壓區時,接頭設置均應按受拉區要求辦理,假19、如在鋼筋安裝過程中安裝人員和配料人員對受拉或受壓區了解不一樣(表現在取料時,某分號有多有少),則應討論處理。 治理方法 在鋼筋骨架未綁扎時,發覺接頭數量不符合規范要求,應立即通知配料人員重新考慮設置方案;如已綁扎或安裝完鋼筋骨架才發覺,則依據具體情況處理,通常情況下應拆除骨架或抽出有問題鋼筋返工,假如返工影響工時或工期太大,則可采取加焊幫條(部分情況下,經過研究,也能夠采取綁扎幫條)方法處理,或將綁扎搭接改為電弧焊搭接。3.5鋼筋綁扎搭接接頭松脫 現象在鋼筋骨搬運過程中或振搗混凝土時,發覺綁扎搭接接頭松脫。 原因分析搭接處沒有扎牢,或搬運時碰撞、壓彎接頭處。 預防方法鋼筋搭接處應用鐵絲扎緊。扎20、結部位在搭接部分中心和兩端,共三處搬運時輕抬輕放。 治理方法 將松脫接頭再用鐵絲綁緊。如條件許可,可用電弧焊焊上12點。3.6保護層厚度不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 現象澆筑混凝土前發覺板保護層厚度沒有達成規范要求; 原因分析保護層砂漿墊塊厚度不準,或墊塊墊得太少; 預防方法 a.檢驗砂漿墊塊厚度是否正確,綁扎牢靠可靠,縱橫間距均不得大于0.8m,梁底位置間距不得大于0.5m,確保每平米墊塊數量不少于4塊。 b.鋼筋網片有可能隨混凝土澆搗而沉落時,應采取方法預防保護層偏差,比如用鐵絲將網片綁吊在模板楞上,或加設鋼筋支撐筋支撐鋼筋網片。 治理方法 澆筑混凝土前發覺保護層不準,能夠采取以上預防方法補救。四21、管理保障方法為了確保鋼筋加工及安裝質量,避免出現上述質量問題,我項目部尤其組織經驗豐富工程技術人員制訂具體鋼筋加工及安裝質量通病治理實施方案,建立防范鋼筋加工及安裝質量通病長久有效監管機制。為此,我們制訂了以下管理方法:嚴把原料關。采購每批原材料,先由試驗室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再報驗,由監理進行抽檢,待全部檢驗全部合格后才許可使用。對檢驗不合格原材料,嚴禁進場,從而確保所用原材料符合規范及設計要求。原材料按批次、規格、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等分開堆放并作顯著標識。加強現場施工管理,在鋼筋加工及安裝時要求現場技術人員多審圖、多用圖、重預控,只有熟讀施工圖,充足了解設計意圖,預見施工問題,同時要求質22、檢人員在檢驗驗收時也要多看圖紙,鋼筋使用量多面廣,沒有些人能正確記住配筋詳圖,對于關鍵構件,應該自己動手翻閱對照,那種只憑經驗,現場走馬觀花工作方法是不夠,應該注意從鋼筋工程各個施工步驟進行預控。在鋼筋加工及安裝時,現場施工人員要抓關鍵,查關鍵,在結構關鍵部位應關鍵檢驗鋼筋搭接、錨固是否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其規格、數量、尺寸等是否按圖施工。另外,還應注意相關工序或后續工程施工銜接問題,如模板尺寸是否和鋼筋骨架相吻合等等。我部將在鋼筋加工及安裝質量通病治理過程中,果斷落實落實相關質量通病治理活要求,嚴格實施專題方案制訂各項方法,并不停總結經驗,以形成一套成熟有效鋼筋加工及安裝質量控制工藝和工法,推廣優異經驗,推進我部質量管理工作向規范化、制度化、科學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