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站前廣場地下空間開發工程監理質量評估報告(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88148
2024-01-17
4頁
34.04KB
1、B9xx火車站站前北廣場工程工程質量評估報告建 設 單 位:xx設 計 單 位: 承 包 單 位: x 監理單位 (章): 總監理工程師: 公司技術負責人: 日 期: 監理質量評估報告設計、監測、勘察單位: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總包單位:分包單位:質量評估意見質量評估意見質量評估意見二期基坑圍護止水帷幕三軸攪拌樁一、工程概況:xx火車站站前廣場地下空間開發工程,基坑總面積約5.53萬(NA區1.458萬,NB、NC區4.072萬),東西長約600m,南北寬約129.27m,基坑周長約1513.0m,止水帷幕三軸攪拌樁施工時間09年3月7日09年5月7日。二、止水帷幕設計工藝技術要求:1、850122、00三軸攪拌樁,其有效樁長15.7m,局部17.35m(據設計文件規定止水帷幕須進入5-1粉質粘土層不得小于 1.5m,范圍N34-N48、N58以東、NX-ND區域)。2、水灰比1.52.0,水泥摻量(水泥消耗總量占被加固土體重量的百分比)20%。3、施工方法樁間套打。4、攪拌樁施工應有連續性,不得出現24小時施工冷縫(施工組織設計)預留洞除外),如因特殊原因出現施工冷縫則需補強并在圖紙及施工現場標明位置以便最后統一考慮加強方案,超過48小時須在接頭旁采用高壓旋噴樁或進行壓密注漿補強。三、施工前監理工作:1、對總、分包單位人員資質進行審查,09年3月7日施工時對現場上崗人員逐一核對,未發現無3、證上崗現象。2、對進場施工的2臺三軸攪拌樁機設備JZL120、JB160分別核查,進場設備符合工藝要求,安全性能正常,相關手續齊全。3、對施工方案進行審核,在開始施工階段召開專題會議,設計、施工、業主、監理單位明確攪拌樁施工工藝的每個環節所涉及到的參數,包括成樁首次下沉速度、成樁首次提升速度、成樁二次下沉速度、成樁二次提升速度、套樁下沉速度、套樁提升速度、噴漿時間、水灰比、水泥漿比重等。四、施工過程監理控制方法和措施:施工現場采用1.8水灰比,四攪兩噴施工藝;監理控制項目:樁位樁身垂直度、有效樁長、水泥用量、漿液水灰比、下沉提升速率。1、樁位允許偏差50mm,檢查方法用鋼尺量;2、樁徑允許偏差4、10mm, 檢查方法用鋼尺量;3、樁體垂直度允許偏差1250,檢查方法經緯儀測量;4、樁底標高允許偏差-50100 mm,檢查方法測量鉆桿長度;5、漿液水灰比現場采用比重法控制,通過實測漿液比重從而達到控制水泥用量的目的,以本工程為例:設計(理論)灰漿比重=1+2(1+3*設計水灰比)=1+2(1+3*1.8)=1.3125,故現場實際施工的灰漿比重須不小于1.3125,經監理現場抽測灰漿比重一般在1.321.42范圍之內,不小于1.3125,符合設計要求,每班次均抽測水泥漿比重不小于三次。6、下沉提升速率監理采用計時控制,經四方(設計、業主、監理、施工單位)確認下沉提升速率1mmin,現場通5、過旁站檢查下沉、提升速度,發現偏差及時糾正。五、施工冷縫補強NC區共存在2處施工冷縫,具體位置是北側東西向止水帷幕與南北向止水帷幕交接處,拐角段存在斷缺,須采用23排壓密注漿連接,具體技術參數如下:1、壓密注漿底標高同止水帷幕底標高,頂標高至現有地面;2、壓密注漿孔間距800mm,共布置16個注漿孔(西側6個,東側10個);3、壓密注漿注漿段400mm,注漿壓力1.5-3Mpa,采用P.C32.5水泥,水灰比1.0,配比W:C:GS-3=1:1:0.02;4、 壓漿量:每米150Kg水泥;5、施工工藝流程:鉆孔插入注漿袖管(華東巖土工程材料有限公司PVC管)封閉孔口插入注漿管自上而下分段注漿清洗注漿管6、注漿順序先施工外側孔,后施工內側孔;7、注漿量大于設計值0.75倍時,改用間歇注漿,達設計值后即可終止;8、灰漿攪拌時間3min,灰漿攪拌后應有較好和易性,不得有離析現象。六、結論據統計:NC區三軸攪拌樁總樁數:399根水泥用量:2214T ,隨機抽樣送檢:5 次,試驗報告合格水泥土取芯:2根,試驗報告合格壓密注漿補強2處經全過程的監理與旁站,水泥隨機抽樣檢測、水泥土取芯試驗檢測均能滿足設計要求,且NC區基坑土方開挖后,基坑側壁未發現滲漏水跡象,同意驗收。質量總體結論工程質量總體達到國家相關評定標準,質量評定為合格工程監理工程師:年 月 日總監理工程師: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