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道路及老路補強段水泥穩定碎石冬季施工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e****97
編號:888310
2024-01-18
7頁
23.04KB
1、水泥穩定碎石冬季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 1.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2.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 3.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G F80/1-2004二、工程概況 1. 項目概況 xx線全長9.37公里,路線起點與老204國道交叉,路線向東延伸,利用現狀通道下穿寧啟鐵路,終點與沿海高速白蒲連接線順接。其中通道以西約7.6公里,通道以東約1.5公里。路基全寬15.5m,橫斷面組成為:24.5m行車道+22.5m硬路肩+20.75m土路肩=15.5m,對新建及老路補強段的瀝青面層、封層、透層、水穩、水泥石灰穩定土等的施工。 2. 技術標準 xx線遠期按一級2、公路規劃,近期路面寬度按二級公路標準實施。路基頂寬15.5m,設計速度80km/h。汽車荷載等級:公路-級。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交通量按15年預測,設計標準軸載BZZ-100.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0g,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度值為7度,設計洪水頻率為1/100. 3. 氣候與水文沿線共4條河流,分別為大寨河、響當河、馬港河、幸福河。河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補給,以蒸發及逕流的形式向長江排泄為主。該路段處于我國長江三角洲沿江地帶,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受季風環流支配,風向春夏季節東南風,秋冬季節偏北風,具有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和無霜期長的特點。據統計資料,該地區平均風速4.2-4.7m/s,年3、平均降雨量991.7-1398mm,最高降雨量1365-1398mm,年平均氣溫14.5,月平均最低氣溫-2.5(在1月),月平均最高氣溫32.5(在7月)。無霜期年平均215天。三、組織機構冬期施工生產領導小組成員如下:組 長:陳亮敏副組長:申 長成 員:王寶華、郭金平、陳學桂四、冬季施工技術準備原則1. 確保工程質量,經濟合理,在當前我部所面臨的工期緊、任務重的情況下,確實能縮短工期。2. 冬季施工過程中,做到安全生產,工程項目的施工連續進行。3. 我項目部認真收聽天氣預報,檢測工程現場氣溫,掌握氣溫變化情況,及時傳達氣象信息,并逐日做好記錄。4. 我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管理機構,落4、實各項責任制度和冬季技術措施,加強施工組織管理,建立健全冬施崗位責任制、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并落實到人。5. 組織項目部相關施工人員對冬施方案的學習,使冬季施工人員對冬季施工的技術要點及安全、消防注意事項做到心中有數,確保冬季施工的正常進行。五、水穩攤鋪準備 鋪筑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前,將下承層上的浮土、積水、積雪等雜物全部清除,保持表面整潔。 1. 底基層準備(鋪筑基層) 鋪筑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前,對底基層進行徹底清掃,清除浮土、各類雜物及散落材料,保持表面整潔。 2. 原材料 砂、石料等原材保證其干燥,確保入拌前砂、石料中不積水、不帶有冰雪及凍結塊。如有結塊料挑揀出來,以免影5、響拌合料的溫度。水泥采用緩凝普通硅酸鹽水泥,禁止使用受潮結塊水泥。 3. 綜合考慮天氣因素,選擇天氣較好且氣溫較高的時間段進行施工(一般控制在上午八點到下午四點時段)。 4.原材料質量控制 (1)嚴把原材料的質量關,各項技術指標必須要符合規范要求,對石料料場的排水系統要進行完善,以免石料遇水產生不宜化解的冰塊影響拌和質量; (2)細集料要采取必要的覆蓋措施,存有凍結塊的細集料堅決不允許投入生產; (3)水泥要有防凍措施,必要時對水泥罐進行包裹保溫,保證水泥質量; (4)水穩基層拌和用水應盡量使用合格的地下水,嚴禁使用河塘水進行拌和。 施工前施工用水水抽到蓄水池儲存并對其進行加熱,蓄水池上搭設暖6、棚進行保溫,防治水的熱量大量散失。 5.混合料拌和質量控制 (1)延長混合料的拌和時間(一般為正常時間的1.5倍),以確保混合料拌和的均勻性; (2)冬季施工氣溫偏低,強度增長較慢,為確保水穩施工的成型質量和有效地形成早期強度,建議提高混合料的水泥劑量(一般為0.2%)。 (3)施工使用加熱的水每日施工前,要根據當天的氣溫,按照熱工計算公式,確定施工用水溫度,對施工用水進行加熱,確保混合料的攤鋪溫度。6. 加強水穩混合料運輸保溫工作控制,頂部必須用雙層油布或加蓋棉被進行有效覆蓋。 7. 加強碾壓工序的質量控制,適當增加碾壓遍數,施工時應及時跟蹤檢測壓實度,一旦發現不足及時補壓。 8. 加強水穩7、的養生工作,采用薄膜和土工布覆蓋的方式進行保溫養生,具體意見如下: (1)碾壓成型后如果表面較濕潤,可及時用塑料薄膜全斷面覆蓋,然后在薄膜上加蓋土工布等保溫材料; (2)碾壓成型后如果表面已經有失水現象,在覆蓋塑料薄膜前人工用噴壺噴灑少量水,然后再在其上覆蓋塑料薄膜和土工布等保溫材料;在水穩7天養生期限內要確保覆蓋物完好無損,取芯后強度滿足要求時方可考慮揭除覆蓋材料(一般覆蓋時間應盡量要長)。 9. 加強試驗檢測工作,冬季施工期間要認真、及時、加密做好各項試驗檢測工作,確保水穩冬季施工質量。 10. 加強養生期內的質量管理,應派專人對覆蓋物進行管理,同時應按2小時每次的頻率測量膜內部溫度。另外8、,應高度重視交通管制工作,在水穩養生期限內不允許有任何重車通行。 六、水泥穩定碎石冬季施工措施 冬季施工與夏季施工實際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別,主要是溫度上的區別。眾所周知,水泥穩定碎石成型過程中要發生各種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由于溫度會影響反應速度,因此冬季施工會進度較慢;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原因是溫度低會使水凝結成冰,而冰的體積比水大,結冰就會導致體積膨脹,膨脹大約9%左右。如果混合料的體積膨脹,就會使結構內部產生破壞作用,降低混合料的一系列物理學性能。所以說,冬季施工中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如何保證混合料在強度形成過程中的養生溫度高于其強度增長的臨界溫度;二是保證混合料后期強度和耐久度滿足設計要求9、。 對于水泥穩定碎石基層冬季施工采取了一下三種措施:一是覆蓋保溫;二是及早碾壓;三是混合料配合比中增加水泥用量。 1.覆蓋保溫。水泥穩定碎石鋪壓后在其表面及時覆蓋塑料薄膜,在塑料布上覆蓋土工布,以達到保溫效果。 2.當水泥穩定碎石拌合時,水泥水化放出熱量,使混合料溫度升高,當運抵現場進行攤鋪碾壓過程中,因為大氣溫度低,混合料的溫度下降很快,我們應盡快完成攤鋪、碾壓,使混合料熱量散失最小。 3.增加水泥用量。水泥穩定碎石施工及養護過程中,溫度高高低低交替作用,晚上溫度低,白天溫度高,這就勢必造成水泥穩定碎石強度形成中受到損失。所以采取比平時水泥用量大0.5%的方法來彌補這些強度損失。另一方面在水10、泥反應過程中要放出一些熱量,水泥含量越高,放出的熱量也越多,降低水泥標號,增加水泥用量,增加水泥水化的熱量,以利于水泥穩定碎石冬季施工的溫度提高。因為在冬季施工中,天氣氣溫低,混合料失水慢,強度形成慢,所以增加水泥用量不會造成水泥穩定碎石強度形成過程中的收縮開裂。 七、安全與防火 1. 冬季施工時,要采取防滑措施。生活及施工道路、 架子、坡道經常清理積水、積雪、結冰,斜跑道要有可靠的防滑條。 2. 冬季施工現場及臨時工棚內嚴禁用明火取暖,應訂出具體防火安全注意事項,并將責任落實到人。 3. 腳手架、腳手板有冰雪積留時,施工前應清除干凈,有坡度的跳板應釘滑條或鋪草包,并隨時檢查架體有無松動及下沉11、現象,以便及時處理。 4. 現場火源,要加強管理;使用天然氣、煤氣時, 要防止爆炸;使用焦炭爐、煤爐或天然氣、煤氣時,應注意通風換氣, 防止煤氣中毒。 5. 電源開關,控制箱等設施要統一布置,加鎖保護, 防止亂拉電線,設專人負責管理,防止漏電觸電。經常移動的機具導線不得在地面上拖拉,不得浸入水中,應架空絕緣良好。 6. 上下立體交叉作業的出入口和井架周圍要有防護棚或其他隔離措施。 7. 進入工地必須戴好安全帽。冬季施工拆除腳手架應有圍護警戒措施。 8. 工地臨時用水管應埋入土中或用草包等保溫材料包扎,水箱存水,下班前應放盡。 9. 塑料薄膜、土工布等保溫材料不得露天放置,以免受潮失去保溫效果。 10. 施工現場水源及消火栓應設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