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G101施工系列結構圖集解讀及影響培訓課件培訓課件(7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88487
2024-01-19
79頁
10.04MB
1、22G101系列結構圖集解讀G101系列圖集更新歷程03G1000G101-1116G1011G101122G10196G101-1一22G101-1解讀二22G101-2解讀三22G101-3解讀四22G101圖集對結構設計的影響目 錄目 錄一、22G101-1解讀一、22G101-1解讀 22G101-1新增:圖集第1頁,依據的規范中,增加了三本新通用規范,圖集與最新的規范體系接軌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新增:圖集第1頁,新增鋼筋錨固彎折段長度和彎后直段長度,鋼筋錨固長度計算依據更明確 22G101-1新增:圖集第2頁,新增鋼筋圖例,圖集表達和理解更準確 一、22G102、1-1解讀 22G101-1新增:圖集第1-2頁,圖集不僅要求設計明確各構件的環境類別,也要求設計明確各構件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避免誤會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修改:圖集第1-3頁,取消了梁上柱LZ和剪力墻上柱QZ編號,設計時應編為KZ,并文字備注;圖集第2-12頁,梁上柱、墻上柱進一步強調柱根箍筋加密區的構造要求;結構設計遇墻上柱應注明柱根做法詳2-12頁哪個節點;應注意托柱梁梁高滿足直錨長度,箍筋全段加密;一、22G101-1解讀 22G101-1修改:圖集第1-5頁,柱箍筋截面形式較16G101-1減少了許多,若施工圖中需要增設不同的箍筋截面形式,應在施工圖中表達。箍3、筋截面通常均在柱平法中已畫出,對常規項目柱設計基本沒有影響。一、22G101-1解讀 22G101-1新增:圖集第1-6頁,采用柱并筋設計時應畫出柱截面或列柱表,與以往設計習慣一致。注意:遇軸心受拉或小偏心受拉柱時,如設計斜撐、吊柱、偏拉柱等各類受拉柱時應原位注明位置和層數范圍,縱筋不能綁扎搭接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修改:圖集第1-11頁,刪除了16G101-1約束邊緣構件尺寸標注中,當“約束邊緣翼墻中沿墻肢長度尺寸為2bf時可不注”的注寫規定。約束邊緣構件翼墻柱中的2bf應在平面、大樣中表達。一、22G101-1解讀 22G101-1新增:圖集第1-12頁,新增了連梁設4、對角暗撐、交叉斜筋和對角斜筋時,列表表達的方式。這樣連梁的表達方式更加多樣化,可以配合圖集,合理選用。一、22G101-1解讀 22G101-1新增及修改:圖集第1-27頁,新增次梁端支座上部筋充分利用強度時Lg各種平法表達,在第2-40頁也補充了此構造做法。第1-31頁補充了次梁受扭時,抗扭腰筋、底筋的端部錨固做法及編號LN。在次梁平法設計時,注意合理選用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修改:圖集第1-35頁,轉換層樓板錨固長度由La改為LaE,與轉換層樓板的受力特點更匹配,構造更合理。22G101-1新增:圖集第1-31頁,采用梁并筋時,應補充梁截面表達,參考柱截面表達方式。建5、議盡量少用梁并筋,錨固要求較高,施工難度較大一、22G101-1解讀 22G101-1新增:圖集第1-31、2-38頁,新增框梁在剪力墻平面外、平面內構造做法梁端與剪力墻平面內連接時,梁端構造同LL、LLk梁端與剪力墻平面外構造(一)和(二)選用條件,應在圖中注明剪力墻厚較薄且計算按鉸接時,適用平面外構造(一)剪力墻厚較厚且計算按固接時,適用平面外構造(二)一、22G101-1解讀 22G101-1修改:圖集第1-49頁,結施未表達挑板陰角加筋時,默認按2-65頁中懸挑板陰角構造(一)施工,比16G101-1表達更嚴密和清晰。建議在結施總說明中明確表達挑板陰角通用大樣,避免開裂。一、22G106、1-1解讀 22G101-1修改:圖集第2-2/2-3/2-5/2-6頁,跟進混凝土通規的更新,刪除了二級鋼、C20混凝土在錨固、搭接方面的要求;新增鋼筋錨固長度應取錨固區的混凝土等級,表達更嚴謹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修改:圖集第2-4頁,與16G101-1相比,取消貼焊錨筋的錨固形式,附注說明也做了相應修改。結構設計中應注意更新,盡量避免采用貼焊錨筋的錨固形式,若確需采用,應在結施中補充構造做法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新增:圖集第2-7頁,新增梁兩排上部縱筋時的箍筋彎鉤做法、柱角筋三根并筋時的箍筋彎鉤做法;第2-8頁,新增各類柱并筋時,柱縱筋的凈距構7、造要求。適用于更多的施工場景,合理指導施工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新增:圖集第2-11頁,新增單、雙向穿層柱時,柱箍筋加密區做法。遇影院、大商業等項目中的穿層柱時,可以更合理的指導施工和統計工程量,同時也確保結構安全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修改:圖集第2-16頁,與16G101-1相比,頂層柱頂縱筋直錨長度大于等于LaE時,梁范圍以外的柱縱筋可錨入板內12d,滿足砼規要求,提升錨固效果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新增:圖集第2-18頁,與16G101-1相比,新增了非焊接圓形復合箍筋,便于施工 22G101-1刪除:圖集第2-19頁,與18、6G101-1相比,刪除剪力墻拉筋與每排分布筋綁扎的要求,但按此施工略有欠妥,應至少在結施中注明:墻身拉筋與外排墻身筋可靠綁扎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修改:22G101-1新增圖集第2-20頁,與16G101-1相比,剪力墻與端柱邊平時,水平筋可分別錨入端柱,更符合工程實際,便于施工:圖集第2-21頁,與16G101-1相比,增加了剪力墻邊緣構件縱筋和一二級底部加強部位豎向分布筋上層大于下層時,縱筋下插一層的做法。加強受力較大部位的縱筋連接,確保結構安全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新增:22G101-1修改圖集第2-26頁,與16G101-1相比,新增構造邊9、緣構件利用墻身水平筋替代箍筋時,限制了50%的比例,若與設計有區別時,注意區分:圖集第2-31頁,與16G101-1相比,無梁樓蓋柱上板帶與地下室外墻的連接,應滿足抗震搭接長度。地下室頂板筋圖中,應明確此處是鉸接還是剛接,選用圖集哪個節點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新增:圖集第2-35頁,新增局部帶屋面框架梁KL縱鋼筋構造詳圖,適用于退臺、局部屋面等設計、施工場景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修改:圖集第2-36頁,與16G101-1相比,框架梁水平加腋時,梁端箍筋加密區長度新增C1+0.5hb要求,避免梁端加腋較長時,箍筋加密區不能覆蓋梁端塑性鉸范圍 一、22G10、101-1解讀 22G101-1新增:圖集第2-58頁,與16G101-1相比,新增無梁樓蓋有柱帽柱上板帶暗梁鋼筋構造,箍筋加密區范圍比無柱帽柱上板帶更高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新增:圖集第2-59頁,與16G101-1相比,后澆帶除了全部縱筋貫通和100%搭接以外,新增了50%縱筋搭接的做法可選。常規項目結施均設計了后澆帶大樣,此新增內容不影響結構設計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新增:圖集第2-66頁,與16G101-1相比,新增無梁樓蓋中,柱箍筋加密區具體范圍,與框架結構中的柱箍筋加密區有區別,注意區分。修改后,箍筋加密區構造要求更加合理,明確指導施工。11、柱頂縱筋的構造要求與16G101-1一致,沒有變化。一、22G101-1解讀 22G101-1新增:圖集第2-6877頁,與16G101-1相比,新增三維節點索引表,便于理解、融會貫通 一、22G101-1解讀 22G101-1新增:圖集第2-78頁,與16G101-1相比,新增設計必須寫明的構造做法選用表,提醒設計明確必要做法,指導施工和工程量統計,避免理解偏差 二、22G101-2解讀三、22G101-2解讀 22G101-2新增:圖集第2頁11條,新增BTb、DTb樓梯。22G101-2新增:圖集第1-5頁,新增BTb、DTb板式樓梯特征描述:梯板低端帶滑動支座且支撐在梁邊挑板上,實現梯12、板滑動 三、22G101-2解讀 22G101-2新增:圖集第1-3頁,表2.2.1新增BTb、DTb選用表 三、22G101-2解讀 22G101-2新增:圖集第1-13頁,新增BTb、DTb樓梯示意圖。22G101-2新增:圖集第2-32頁,新增BTb、DTb樓梯滑動支座做法 三、22G101-2解讀 22G101-2新增:圖集第2-31/33頁,新增BTb型樓梯詳圖。三、22G101-2解讀 22G101-2新增:圖集第2-52/53頁,新增BTb型樓梯剖面注寫示例,平面圖及剖面圖。三、22G101-2解讀 22G101-2新增:圖集第2-37/38頁,新增DTb型樓梯詳圖。三、22G113、01-2解讀 22G101-2新增:圖集第2-58/59頁,新增DTb型樓梯施工圖剖面注寫示例,平面圖及剖面圖。三、22G101-2解讀 22G101-2修改:圖集第1-4頁2.2.6-3條,取消ATc板厚不小于140的規定。22G101-2新增:圖集第2-8/10/12/14/16/18/19/21/22頁,新增梯板剖面,表達鋼筋排布關系,如下所示 三、22G101-2解讀 22G101-2修改:圖集第2-15頁附注,取消ET樓梯雙層配筋的要求 22G101-2新增:圖集第2-18/19(FT樓梯)/21/22(GT樓梯)/23頁附注,新增“當支座為中間層剪力墻時錨固長度為0.4Lab”三、14、22G101-2解讀 22G101-2修改:圖集第2-18/19(FT樓梯)/21/22(GT樓梯)/23頁,樓梯平板配筋構造中,上下部平臺橫向筋在外側,梯板受力筋在內側 三、22G101-2解讀 22G101-2新增:圖集第2-25/27/32頁,滑動支座構造詳圖新增滑動處縫寬“50,且HS/50”(其中HS為踏步段高度),為大跨度梯板提供更多滑動間隙。三、22G101-2解讀 22G101-2修改:圖集第2-24頁,附注修改ATa、ATb型樓梯低端支座的滑動支撐描述 22G101-2新增:圖集第2-26/28/30頁,新增ATa、ATb、ATc型樓梯下部縱筋可彎錨入梁內做法。三、22G1015、1-2解讀 22G101-2修改:圖集第2-34頁,附注1中刪除“CT高端平板寬3個踏步寬”;附注2中集中注寫的內容由6項改成5項,合并2、3項即“當CT高端平板厚度和踏步段厚度不同時,在梯板厚度后面括號內以字母P打頭注寫高端平板厚度ht”。三、22G101-2解讀 22G101-2新增:圖集第2-34頁,附注4中新增“帶懸挑板的梯梁應采用截面注寫方式”;第2-31/37頁也有類似要求。樓梯平臺帶挑板時,應注意補充相應大樣,避免遺漏 三、22G101-2解讀 22G101-2新增:圖集第2-35頁,附注2中新增CT型梯板,當ht未指定時,默認ht=h。22G101-2新增:圖集第2-39頁,新16、增“hs1hs時梯板低端上部縱筋錨固構造”做法。三、22G101-2解讀 22G101-2新增:圖集第2-40頁,“各型樓梯第一跑與基礎連接構造”中,節點新增墊板位置要求,即“高出建筑面層5mm”。22G101-2新增:圖集第2-43頁,附注中新增“當采用列表注寫方式時,剖面圖中可不注明梯板厚度和配筋”。三、22G101-2解讀 22G101-2新增:圖集第2-41頁,新增“梯柱TZ、梯梁TL配筋構造”做法。梯柱、托柱梁箍筋應全加密;托柱梁高,應滿足梯柱縱筋錨固要求 22G101-2修改:圖集第2-42/44/46/48/50/52/54/5558頁,各樓梯平面圖中,“標高”可以替代為“”,如17、下圖所示 三、22G101-3解讀三、22G101-3解讀 22G101-3修改:圖集第1-2頁,新增“當采用機械錨固形式時,設計者應指定機械錨固的具體形式”;圖紙中應注明基礎中各類構件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而不是有特殊要求時才注明,與22G101-1要求一致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增:圖集第1-3頁,2.1.1條獨立基礎平法施工圖,新增列表注寫表達方式。22G101-3修改:圖集第1-3頁,表2.2獨立基礎坡形基礎改為錐形基礎,代號相應改變。三、22G101-3解讀 22G101-3修改:圖集第1-4頁,杯口獨立基礎a0由“柱插入杯口尺寸加50”修改為“杯口深度”,其實質18、未改變,均指杯深 22G101-3新增:圖集第1-18頁,新增基礎梁變截面高度注寫示意圖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修改:圖集第1-8頁,修改獨立基礎平面尺寸標注方式,下截圖為階形基礎;錐形基礎也有相同修改,見第1-9頁。獨基定位方式有變化,對項目獨基設計基本無影響。三、22G101-3解讀 22G101-3修改:圖集第1-16/21頁,條基平法中,保留平面注寫和列表注寫方式,刪除16G101-3中的截面注寫方式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增:圖集第1-17頁,新增基礎梁豎向加腋截面注寫示意圖。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增:圖集第1-24頁,19、4.2.1條附注新增基礎次梁JCLg的定義,圖集第2-29頁附注8的圖例也有相應修改。遇梁板式筏基中次梁下部筋充分利用強度時,應注意次梁編號JCLg及相應構造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增:圖集第1-38頁,6.2.1條樁基平面注寫方式中新增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三、22G101-3解讀 22G101-3修改:圖集第1-39頁,灌注樁表修改,區分通長縱筋和非通長縱筋及其長度,修改后也可適用于部分或全部樁身縱筋不通長時的灌注樁設計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增:圖集第1-40頁,6.4.1條樁基承臺平法施工圖中,新增列表注寫表達方式 22G101-3修改:圖集20、第1-40頁,表6.5-1坡形承臺改為錐形承臺,編號相應修改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修改:圖集第1-41頁,三樁承臺平法中,未表達分布筋。圖集第2-39頁,三樁承臺配筋詳圖中也未表達分布筋。若用平法表達三樁承臺時,應注意注明分布筋,避免遺漏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修改:圖集第1-42/43頁,承臺平面尺寸標注方式有變化,新圖集定位在軸線處斷開。對項目承臺設計基本無影響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增:圖集第1-4546頁,新增樁基、承臺平法施工圖注寫示例,便于理解和應用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修改:圖集第1-47頁,“21、表7.1.2基礎相關構造類型與編號”中修改:梁板、平板筏基礎的XZD改成JBH。防水板編號由FBPB改成FSB。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增:圖集第2-1頁,表“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附注中:1.遇四類和五類環境時,設計應明確表達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要求。2.新增灌注樁的縱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要求。三、22G101-3解讀 22G101-3修改:圖集第2-2頁,Lab表中,按新通規要求,刪除了混凝土C20及鋼筋HRB335。三、22G101-3解讀 22G101-3修改:圖集第2-2頁:1.LabE表中,按新通規要求,刪除了混凝土C20及鋼筋HRB3352.附注新增“混凝土強度22、等級應取錨固區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圖集第1-2/2-36頁修改同22G101-1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增:圖集第2-8頁,“墻身豎向分布鋼筋在基礎中構造”1.新增保護層厚度自墻豎向鋼筋外皮算起,明確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測量方式。2.附注3中,新增若錨固區已有橫向筋時,可不另設橫向鋼筋,更加貼合工程實際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增:圖集第2-12頁,雙柱基礎大樣中,新增:雙柱基礎頂筋應伸至柱縱筋內側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增:圖集第2-43頁,“雙柱聯合承臺底部與頂部配筋構造”中新增頂筋示意。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23、增:圖集第2-13頁,“設置基礎梁的雙柱普通獨立基礎配筋構造”大樣中新增基礎梁寬度要求,每側梁邊應寬出柱邊至少50,避免梁縱筋與柱縱筋打架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增:圖集第2-1517頁,新增杯口基礎頂部焊接鋼筋網定位。22G101-3新增:圖集第2-18/19頁,帶短柱獨立基礎配筋構造中,新增柱縱筋在短柱中錨固要求。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增:圖集第2-28頁,“基礎梁JL與柱結合部側腋構造”附注中,新增梁側加腋水平鋼筋作為柱縱筋錨固區橫向鋼筋的要求 22G101-3新增:圖集第2-23/24/2628頁,附注中新增“本頁構造同時適用于梁板式筏形基礎24、”,這樣交梁基礎和梁板式筏基關于梁的構造要求可通用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修改:圖集第2-47頁,1.“灌注樁螺旋箍筋搭接構造”中修改箍筋搭接長度為“La或LaE”2.附注中新增:當設計未明確灌注樁焊接加勁箍時,圖集默認為三級鋼122000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增:圖集第2-53頁,1.新增“柱下筏板局部增加板厚角部放射筋”大樣,更符合實際受力需求2.新增附注中,明確表達角部放射筋直徑及間距要求 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增:圖集第2-54頁,“高板位防水底板”大樣中新增當基礎上部配有鋼筋時,防水底板上部鋼筋及基礎上部鋼筋構造要求 25、三、22G101-3解讀 22G101-3新增:圖集第2-5660頁,新增各類基礎三維視圖,便于理解圖集、融會貫通。22G101-3新增:圖集第2-61頁,新增設計需寫明的構造做法選用表,提醒設計明確必要做法,指導施工和工程量統計,避免理解偏差 四、22G101圖集對結構設計的影響與16G101系列圖集相比,22G101系列圖集的執行,對結構設計主要有下列影響:更新圖集執行規范,確保圖集與21版新通規要求統一 圖集的編制體系沒有變化,板塊分布均與16G101一致 圖集更新主要體現在細部修改,新增細部要點、大樣,更加嚴謹、完善 圖集修改和新增內容,與設計相關的比例較小,對建造流程貢獻較大 圖集修改和新增內容,對常規住宅項目建造成本影響較小,基本可忽略 圖集不是萬能鑰匙,是結構設計的輔助手段!建議充分了解圖集的前提條件和適用范圍,結施中明確必要的結構設計要求,在確保結構安全的同時,指導施工和工程量統計感謝聆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1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