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統籌推進建筑工地疫情防控與復工管理方案.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8705
2024-01-22
5頁
19KB
1、2020統籌推進建筑工地疫情防控與復工管理方案為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督促指導企業落實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建筑工地有序復工復產,確保安全生產,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復工管理 切實把思想認識統一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上來,做到“兩手抓、兩手硬”,一手堅持抓好建筑工地疫情防控,保持思想上不松懈,落實好復工條件,全面鞏固、確保前期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一手有力抓好建筑業復工復產,鼓勵、推動企業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對于符合條件的工地,應復盡復、能復盡復,推進全市建筑工地加快復工。市重大工程必須在3月底之前全面復工。二、建立復工管理工作體系2、 各區、各園區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工地監督機構以及建設、施工、監理等參建單位要建立健全復工管理工作體系,貫穿復工準備、工地施工、服務監管全過程,各層級逐級落實工作責任。復工企業應成立主要負責人牽頭的復工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企業、項目相關復工和疫情防控方案,明確領導體系、責任分工、工作制度,并落實專人負責。各建設單位、總包單位要積極主動采取針對性措施,在人員、物資等復工資源組織入滬方面形成具體操作流程,以項目為單元,統籌好人流、物流,在防控措施到位前提下,積極推動工地復工復產,并加強現場管控,確保復工后的安全生產。三、優化復工復產條件 (一)實行工地復工告知承諾、備案管理。工程監督機構3、告知企業應落實的疫情防控責任,明確復工管理要求;企業通過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網站,在“建筑工地復工登記備案系統(本市建筑工地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實名制管理系統)”中提交承諾書,視作完成備案。建筑工地應納入屬地疫情防控體系,工程監督機構及時將工地復工信息告知屬地社區,社區疫情防控相關機構會同工程監督機構對復工工地開展檢查,督促企業落實相關的管理要求。對于未全面落實告知承諾事項的應責令整改,情節嚴重的應責令停工。(二)優化現場人員管理。充分發揮“隨申碼”綠碼的通行憑證作用,允許持有綠碼并體溫檢測合格的務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作業。對工程項目因疫情不能返崗的管理人員,允許企業安排執有相應資格證書4、的其他人員暫時頂崗,加快工程項目開復工。四、加強勞務工入滬管理 按照“抓兩頭控中間”的原則,施工企業要按照工地復工實際需要,制定勞務工分批返崗計劃,對接疫情無風險或低風險的外省市勞務工基地,并在當地進行健康狀況詢問、體溫檢查,留存個人健康信息記錄,做到源頭有序組織,確保招錄人員健康情況良好。勞務工來源明確后,支持采用點對點包車等直達運輸方式,減少分散出行風險。施工企業要積極銜接本市交通運輸部門、運輸企業,統一組織運輸力量,做到有序運輸,確保運輸過程無感染。五、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一)防控機制到位。所有工地應全面納入屬地疫情防控體系,落實專人對接屬地社區,服從屬地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調度、統一監5、管。各工地項目部要成立疫情防控小組,由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擔任組長,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項目負責人擔任副組長,關鍵崗位人員擔任組員,專人專崗,并明確相應崗位職責。(二)應急預案到位。加強風險研判和隱患排查,制定健全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預案,細化員工發燒、干咳或呼吸困難等情況的應急處置方案,做到“一事一方案”“一點一對策”。發現疑似患者或病例應及時報告屬地社區及相關疾控部門,及時隔離,防止擴散,并配合屬地社區、疾控部門開展密切接觸者追蹤管理、疫點消毒等防控工作。(三)防疫條件到位。應配備足夠的體溫檢測、口罩、消毒液等防疫必需物品。結合人員返崗數量、工地現場條件等情況,需要在工地外設立隔離觀察點的,應積6、極配合屬地社區落實。(四)人員排查到位。做好“復工人員健康登記”和“實名制預登記和進場登記”。“復工人員健康登記”由個人通過手機“健康云”APP微信公眾服務號的應用模塊登記。“預登記和進場登記”由監理和施工單位在“本市建筑工地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實名制管理系統”中登記。(五)內部管理到位。施工現場實施全封閉管理,嚴格落實進入工地人員實名制管理,并在出入口處設立健康觀察點。對進出工地現場的人員和車輛一律登記備案,進場人員一律測量體溫。落實環境消毒制度,開展預防性消毒,保持施工現場、辦公及生活區域的清潔衛生。做好工地人員的健康狀況排查監測,實行工地疫情防控日報制度、發熱篩查“零報告”制度和緊急報告制7、度。通過宣傳條幅、廣播、短信、微信、網絡平臺等形式開展疫情防控知識的普及宣傳,所有進場人員應進行復工前的安全、衛生防疫等教育交底,確保疫情教育交底不漏一人。六、強化質量安全管理措施 要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序推動企業開復工工作的通知要求,強化質量安全管理措施,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工地復工后要結合疫情防控工作迅速組織安全風險評估研判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深入開展復工前安全生產自查,重點排查深基坑、起重機械、高支模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隱患,防范各類事故的發生。要合理安排施工計劃,做到有序施工、分散施工,嚴禁盲目搶工期行為。要全力保障安全生產管理、8、特種作業等關鍵崗位人員到崗到位。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安全交底工作,禁止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擅自上崗作業,確保安全復工。七、嚴格復工后管理 (一)強化人員健康管理。人員管理堅持3個100%:員工口罩保障100%,確保每天每人都有口罩;體溫測量100%,每日體溫檢測全覆蓋,上下午各一次,凡有發熱及咳嗽等癥狀的,應禁止進入施工現場,立即送醫就診;人員健康登記和實名制登記100%,一人一檔,加強員工健康情況詢問并記錄。(二)強化施工組織管理。分散開展班前教育、技術交底等活動;鼓勵分區、分班組、錯時作業;避免有限空間內聚集作業;嚴禁安排員工赴疫區出差,嚴控外來人員及車輛進入施工現場。(三)強化用餐9、管理。加強食堂衛生管理,勤通風、勤消毒;推行分餐制、盒飯制,錯時用餐,盡量避免員工集體用餐、面對面用餐。加強循環使用餐具清潔消毒。不得違規宰殺、處置家禽和野生動物。(四)強化場所管理。加強對工地辦公室、會議室、生活區、施工升降機轎廂等相對封閉場所,以及設備、車輛等設施的消毒清潔;確保作業環境清潔衛生,保持通風換氣;減少召開會議,需要開的會議要縮短時間、控制規模,保持會議室空氣流通,提倡召開視頻或電話會議;員工集體宿舍原則上每間不超過6人,人均不少于4平方米。(五)強化垃圾分類管理。堅持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儲運以及污染物處理等工作;嚴格按照衛生防疫要求處置廢棄口罩等醫用防護用品垃圾。(六)強化責任10、落實。參建各方須開展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風險研判,實施企業負責人、項目負責人領導帶班制度,狠抓企業防疫和安全生產措施督促落實。一旦發現建筑工地疫情,項目部和屬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按有關規定果斷處理。八、做好服務保障和指導監督 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按照工地現場疫情防控、勞務人員組織、建筑材料供應、防疫物資籌集、建筑垃圾消納、工程造價調整等相關內容,加強統籌協調、指導幫助,保障工地安全有序復工復產。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支持行業協會統籌各企業、各項目、各工地需求,集中對接相關供應基地,幫扶企業緩解用工、建材等供需矛盾。各區、各園區建設行政管理部門、工程監督機構要強化企業服務保障,深入調研,積極協調緩解工地“防疫物資缺乏”、“人流物流組織受限”等實際困難,指導、幫助企業有序做好工地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工作。要切實承擔責任,加強屬地防控、群防群控、聯防聯控,指導督促企業落實各項工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措施。要密切關注工地復工復產過程中疫情防控動態,加強動態巡查,及時上報有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