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做好建筑方案設計的幾點建議.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9155
2024-01-22
4頁
17.54KB
1、淺談如何做好建筑方案設計的幾點建議淺談如何做好建筑方案設計的幾點建議淺談如何做好建筑方案設計的幾點建議 【摘 要】建筑設計所涵蓋的范圍包羅萬象,功能、技術、審美、環境、歷史、文化、地域以及人的因素等,每一個方面都可以有不同的構思創意。建筑設計構思可以說是建筑師從設計過程中不斷思考和鍛煉出的一種素質,同時是一個充分考慮各種設計條件、綜合運用各種設計元素與造型手段并提煉建筑性格特質的綜合考量過程,本文主要闡述了建筑設計任務的理解,設計方法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建筑設計;任務書;平面設計;方法 一、對任務書的理解. 對于任務書的理解是最終掌握的重要前提條件,建筑師應對任務書整體有初步印象.首先,要2、明確任務書的設計概念與設計目標,其中包括項目規模、地理條件等內容,并結合建筑的使用功能對相關知識進行查找和了解,形成問題后再以此為依據,完成資料的整理與羅列。其次,在閱讀任務書的過程中,務必要保證全面和仔細,同時將任務書中的特殊要求、項目的特殊功能等內容進行記錄,以免遺漏. 二、任務書的掌握. 想要真正做到對任務書的全面掌握,關鍵是要避免設計方向與思路在重點內容上出現偏差,例如在設計高校圖書館時,建筑師應緊密圍繞“高校”這一核心內容,并將其作為整個設計工作的核心。相對于公共、專業與少兒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在布局特點、平面功能分布上都有很大的變化,在設計時應結合高校學生的行為特征與閱讀方式構建圖書3、館的內部空間。所以,想要做到對任務書的全面掌握,就必須把握好設計要點,才能最終形成與項目要求相符的設計方案。 三、設計方案的起步。 從建筑方案設計工作的一般流程來看,大體都要依次經過環境、群體、個體、細部設計四個環節,所以在設計之初,建筑師應從環境設計開始,全面、科學地完成總體平面規劃,以便為個體設計提供借鑒和依據。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注意外部因素,還要兼顧建筑的內部結構條件對總體平面規劃的制約。建筑方案設計實際上就是對建筑空間的創作,而建筑則處于某種特定客觀環境當中,所以,建筑所處環境也應被納入考慮的范圍.另外,在掌握任務書之后,建筑師也應進行現場實地考察,有了地段、條件的空間概念,再以4、此來判斷所形成的總平面圖設計成果是否合理。 總的來說,建筑方案設計工作要求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所產生的影響,并在各個設計階段抓住設計的矛盾即中心點。由于某一階段的設計成果需要接受進一步檢驗,所以整個設計工作實際上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建筑方案設計成果就是在這樣的矛盾沖突中變得更加完善、更加理想、更加符合項目的使用需求。 四、設計方案的形成。 設計方案的形成實際上是不斷產生和解決矛盾的過程,在不同的階段,建筑師需要對不同的設計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與討論,不過這些階段并不是相互分離的,而是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關系,下面主要圍繞形成過程中的同步思維展開討論。 4。1 環境與單體設計的同步。 環境設計是全5、部建筑設計工作的入手點,但是它與單體設計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建筑師在考慮環境設計問題時,必須要兼顧外部條件所產生的限制與由此造成的影響。只有在這種同步思維的引導下,才能使單體建筑設計具有創新點和與眾不同的特色。由此可見,設計人員在設計之初就應該將同步思維作為設計工作的主導。 4。2 各層平面設計的同步。 某些設計因素需要將若干層結合在一起考慮,例如結構類型的選擇、衛生系統的設置、垂直交通體系的設定等。同時,建筑師還要兼顧建筑室內的空間效果。這樣一來,在對某一層面進行設計時,就必須同時考慮上下若干層的面積、平面形式等問題,只有做到相互調整、同步設計,才能更好地滿足設計目標的要求. 4。3 建筑6、設計與選型的同步。 部分設計人員在開展建筑方案設計工作時,往往會以房間面積為依據進行組合設計,導致空間大小的混亂,所以務必要樹立有關結構的概念.在初步確定大致的功能布局后,首先要為這個平面框架形成一個合理的結構體系網,讓建筑的結構與平面能夠有效結合到一起.不過,并不是將已經建立的平面布局再一次打亂,而是要將不同房間的平面形態整合到更為合理的結構系統中,最終形成更有秩序、更符合邏輯的平面布局。 五、設計方案的推敲。 在建筑方案的設計初期,建筑師首先要進行任務書的邏輯分析,以便在最短時間內全面掌握任務書的相關內容。在開展設計工作時,也不應將形成平面方案作為第一位,而是要同時兼顧項目的功能分析與平面7、布局兩項內容。采用此種方式,能夠將設計人員頭腦中模糊的、不穩定的設計意向通過手繪的方式記錄下來,使其成為可以被有效感知的具體圖形,隨著設計工作的進行和思考深度的增加,最初的草圖會變得逐漸清晰起來。實踐經驗表明,該方法有利于設計人員始終保持創作的激情,創作靈感也會得到有效激發.另外,應考慮的設計問題在思維活躍期都基本得到了分析,后續的設計工作會變得更加順利和高效,設計質量也將得到進一步的保障和提升。總的來說,在建筑方案設計工作的前期,設計人員在進行方案的構思和創建時,要盡可能采用上面所介紹的“圖示思維”方式進行,通過手稿對靈感的捕捉來實現構思的深入與深化。 六、設計方案的表達。 建筑方案設計是一8、項涉及面較廣的工作,它往往包括以下幾方面特點:(1)受技術因素的影響,建筑并不等同于純粹的藝術,它需要形象與抽象思維的整合,即不僅要有符合邏輯的理論,也要有大膽的設計創新。(2)設計工作的開展需要在使用功能、項目經費等因素的制約下進行。(3)建筑方案設計的思維會受到社會審美、流行風格等因素的引導。(4)建筑設計的成果不僅要有新意,而且這種新意要被人們所接受。在平面設計中,功能的合理化與分區是應考慮的主要內容,無論是空間的構成還是變化,都應做到簡潔、流暢;立面與造型設計則需要兼顧整體的協調性,在對建筑風格進行融合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并做好細節的處理。設計方案的表達實際上是對運用設計語言能力的考查,9、這里所說的表達并不僅僅指能夠被外行人輕易掌握的圖片資料,而是指未加修飾的、更為原始和更為接近設計師原本意圖的表達.這既是設計師汗水的結晶,也是其學識與藝術修養的最好體現。表達能力是建筑設計師職業活動的基礎,受教育程度、藝術沉淀、個性等因素的影響,設計構思的表達方式種類較多,但無論采用哪種表達方式,扎實的技術功底、豐富的功能分析與結構選型知識、對制圖規范的全面掌握、素描速寫能力、色彩運用水平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只有做到思想與能力的有機結合,才能更好地實現二者的融合,處理建筑方案設計問題時才能更加得心應手。 總之,想要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成熟的建筑方案設計方法,最為重要的就是在工作、學習和實踐中不斷積累相關資料、知識與經驗,提高自身對建筑學專業知識的認識程度以及自身的工作能力,養成良好的設計習慣,為在日后的工作中形成優秀作品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薛曉穎。 談回歸城市的建筑設計J。 山西建筑,2013,(3)。 2趙保鋒. 新時期節能建筑設計與創新技術探討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 3吳雄熙. 學生公寓建筑設計J。 江西建材,2012,(6). 4莊一舟,金偉良,謝狄敏,聶恩來。鋼筋混凝土砌體組合墻結構的應用和研究J.工業建筑,1999,4.-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