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推進綠色建筑節能管理工作實施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9688
2024-01-22
9頁
23.50KB
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住建局推進綠色建筑節能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小編寄語。下面是我們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住建局推進綠色建筑節能管理工作實施方案,請大家參閱。 為進一步推進我區綠色建筑節能管理工作,促進我區建設領域節能減排,提升建筑節能工程質量和安全性,現結合我區實際,制定綠色建筑節能管理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按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建設廳的通知(*辦字202123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推行建筑保溫與結構一體化技術的通知(*建科*3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開展綠色建筑行動推進建筑節能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市政辦字*104號)、*市城鄉規劃管理若干規定(試行)的2、通知(*市政字*82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加強綠色建筑管理工作的通知(*市建發*9號)等文件要求,嚴格落實我區新建建設項目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綠色建筑一星級及以上標準。 二、重點工作 (一)全面實行建筑設計、施工、監理、審查綠色專篇 1、自*年8月1日起,新建建筑項目在設計階段,設計單位應依據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及相關政策,按照民用建筑綠色設計規范、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及有關地方標準,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施工圖設計文件應編制綠色建筑設計專篇;設計單位應根據項目特點進行精細化、差異化設計,注重綠色建筑技術的集成與應用。 2、施工圖審查機構應當依據綠色建筑相關標準、導則對項目是否符合綠色建筑標3、準進行審查,并在審查合格書中注明。未經審查或審查不合格的,施工圖審查機構不予出具審查合格書,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不予進行施工圖審查備案。對于申報綠色建筑設計階段評價標識的項目,施工圖審查機構還應核實申報單位自評估報告。 3、施工單位在工程開工前應根據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施工方案,確定綠色施工控制流程和綠色施工技術,制定并實施綠色施工的有效措施,報監理單位審批后,方可實施;并應嚴格按照通過施工圖審查的設計文件和綠色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不得對已通過施工圖設計審查的綠色建筑相關內容進行修改,確需修改的,應當按照原審批程序辦理審批手續。 4、監理單位應依據綠色建筑標準4、工程設計文件,編制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監理細則,對施工單位制定的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施工方案進行審查,負責對綠色施工全過程進行監督。未經檢驗合格或者不符合綠色建筑設計要求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監理單位應禁止在建筑工程中安裝使用。 (二)申報綠色建筑評星標準 單體建筑面積超過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以及建筑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的居住小區應申報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建設單位須按照*省一二星級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申報指南要求編制自評估報告及相關證明材料一并報施工圖審查機構審查。項目建設單位應在完成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前,向市建筑節能管理機構申報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識。申報一星級、二星級綠色建筑設計評價標5、識的項目,由縣(區)、市建筑節能管理機構初審后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公示,并頒發綠色建筑設計標識證書;申報三星級綠色建設設計評價標識的項目,報縣(區)、市省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初審后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評審、備案及公示。 (三)推行綠色建筑保溫與結構一體化技術 充分認識推行一體化技術的重要意義,在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我區建筑外墻外保溫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對于改善建筑功能、減少能源消耗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普通外墻外保溫也逐漸暴露出明顯缺陷:一是外墻外保溫與主體結構不同壽命,外保溫層理論壽命只有25年左右,遠低于正常建筑物的設計壽命,將來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維6、護更換,并極易引發社會矛盾和糾紛;二是外墻外保溫與結構二次施工,增加了施工環節,提高了施工難度,容易造成保溫層開裂滲漏脫落等質量通??;三是目前外保溫材料多為易燃材料,難以保證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四是外保溫層自身強度較低,在結構上難于適應外墻裝飾材料的設計變化要求,影響建筑物造型。一體化技術是實現建筑保溫隔熱、防火等與墻體圍護功能于一體,具有與建筑同壽命、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等優點且滿足消防防火要求的技術。全面推行一體化技術,是有效解決節能保溫工程質量通病和消防安全問題的重要舉措,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發展形勢和產業政策,對于提高我區建筑節能工作水平、促進建設領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自*年2月1日7、起,全區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推行一體化技術進行設計和建設,確保建筑保溫與建筑物同壽命,若采用其它保溫材料需與建筑物同壽命,如發生需要維修等情況,應由技術采用方和建設單位負責。 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建筑節能方面的政策和規章,嚴格執行民用建筑節能標準,本著積極穩妥的原則,抓好一體化技術的工程建設。目前國內可應用的一體化技術有:現澆混凝土結構復合墻體保溫體系(包括cl結構體系、ips現澆混凝土剪力墻自保溫體系和fs外模板現澆混凝土復合保溫體系)、砌體自保溫體系、夾芯保溫復合磚砌體結構體系等結構體系。一體化技術在我市得到廣泛應用,竣工面積已達50多萬平方米,主要為cl結構體8、系、砌體自保溫體系。各項目單位認真考察我市及外省市一體化示范項目,選擇適合本項目的一體化技術。 2、建立嚴格的建筑保溫質量責任制,區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技術指導,創造良好的應用環境,促進一體化技術規模化應用。加強一體化技術產品生產、施工、檢測等環節的過程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依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推行建筑保溫與結構一體化技術的通知有關要求,對一體化技術產品進行專項認定,未獲得專項認定的不得作為一體化技術產品應用于民用建筑工程。要嚴格制定和落實質量問題追溯制度、質量事故問責機制。 建設單位在新建項目規劃設計階段應根據國家、省、市有關規范規定要求,結合項目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一體化技術,委9、托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建筑保溫與結構一體化設計。 建筑設計單位應按照國家現行技術標準、設計圖集有關技術規程,結合工程具體情況進行建筑保溫與結構一體化設計,要充分發揮龍頭作用,積極推進一體技術應用。設計文件中節能專篇應明確一體化技術的各項性能指標,施工圖應有節能構造詳圖。 施工圖審查機構應加強對建筑保溫與結構之間構造措施的審查,審查合格的應在民用建筑節能設計審查備案登記表中注明,確保建筑保溫符合節能標準要求。 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頒發施工許可證前,要嚴格審查該工程是否按規定應用了一體化技術,對不符合一體化技術要求的工程,不予頒發施工許可證;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要加強對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一體化技術施10、工質量的監督管理,未達到要求的不得竣工驗收備案。 施工和監理單位應嚴格按照規范標準、一體技術相關要求進行施工和監理,要加強施工及監理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嚴格按照一體化設計及施工標準的要求實施施工和監理。 一體化技術生產企業要嚴格按照相關質量標準組織生產,并*擔相關質量責任。 (四)加強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一體化技術 1、自*年1月1日起,全區新建和改擴建居住建筑、集中供應熱水的公共建筑以及按有關規定須應用太陽能光熱系統的項目,一律進行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一體化設計和施工。太陽能利用設施應與建筑主體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和維護管理,并滿足安全可靠、性能穩定,與建11、筑和周圍環境協調的要求。太陽能熱水系統建筑費用納入建筑工程總造價。 2、建設單位在新建項目規劃設計階段應根據國家、省、市有關規范規定要求,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委托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一體化設計,做到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外觀協調、整齊有序。對于新建6層及以下的多層居住建筑,宜采用集中式或在不影響景觀的前提下采用分散式太陽能熱水系統,做到建筑物屋面與太陽能的有機結合;7至12層的居住建筑,建議采用屋面集中集熱式太陽能應用系統,太陽能應用面積應達到一星以上綠色建筑中太陽能應用面積的相應要求;對于12層以上的高層居住建筑,應積極推廣集成式太陽能熱水系統,項目建設單位也可根據具體情況,12、選擇壁掛式太陽能系統,但應與建筑立面統一設計、實施。 新建建筑報審的規劃審批方案中應有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應用方案專篇,并應同其他要求提交的審查資料一并作為建筑工程規劃方案審查的要件。對擅自取消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工程或沒有按規定提交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應用方案的項目,其規劃建筑設計方案不予審批通過,不予核發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 3、建筑設計單位應按照國家現行技術標準、設計圖集及有關技術規程相關要求,結合工程具體特點進行太陽能光熱系統與建筑一體化施工圖設計,滿足太陽能光熱系統安裝施工的深度要求。具體設計時應與太陽能設備生產企業加強溝通協作,準確確定包括太陽能設施的規格尺寸、管道井、固定預埋件、系統布置、13、電器管線敷設、節點做法等內容。建筑專業確定太陽能的安裝位置、包括平面布置圖和立體效果圖,給排水專業進行太陽能熱水系統設計,結構專業設計預埋件,確保結構合理、系統安全可靠、性能穩定、安裝維修方便,做到太陽能設施與建筑和周圍環境協調統一。 鼓勵建筑設計單位與太陽能生產企業加強協作、積極探索創新,根據不同項目特點采取最適宜的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一體化設計應用方案,達到太陽能設施與建筑完美結合。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應用的情況將作為我市評選勘察設計獎的條件之一。 4、施工圖審查機構要對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設計提出專項審查意見,審查合格的應在民用建筑節能設計審查備案登記表中注明,對在本規定范圍的民用建筑工程中14、應設計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而未設計的,或太陽能熱水系統未與建筑一體化設計的,不予出具審查合格書。 5、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發放施工許可證前,要嚴格審查該工程是否按規定應用了太陽能光熱系統,對不符合太陽能建筑一體化要求的工程,不予發放施工許可證;房地產管理部門對按規定應使用但擅自取消太陽能熱水系統的開發項目,不予辦理商品房預售手續;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要加強對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太陽能光熱系統安裝質量的監督管理,未達到要求的不得竣工驗收備案。 6、建設單位應在商品住宅使用說明書和商品住宅質量保證書中向購買人說明太陽能熱水系統的使用方法、維修及后期物業管理的有關要求,提供產品供應商出具的產品合格證并簽訂15、維修服務協議;或者委托物業公司與產品供應商以及購買人簽訂維修服務協議,保證后期物業管理中各方責任和權力義務明確。 7、建設單位應選用具有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推廣應用證書的太陽能熱水系統產品,對不符合太陽能技術標準的產品不得在建設工程中采用;同時,應選擇有相關資質的建筑業企業、生產廠家和施工安裝人員;監理單位應做好太陽能熱水系統設備檢查及施工安裝的監理工作,嚴格按照設計及建筑與太陽能熱一體化標準、圖集的要求實施監理,嚴禁不合格的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在建筑工程上。 8、既有居民住宅加裝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物業服務企業應與協調統一各業主的意見,在不影響建筑物質量、安全和建筑環境景觀的前提下安裝符合技術規范16、和產品標準的太陽能熱水系統。各住宅小區物業管理部門要積極支持安裝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不得限制和阻止居民合理利用太陽能資源。 9、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審圖、商品混凝土、檢測生產建設項目相關主體單位違反建筑與太陽能一體化有關規范、標準、圖集進行工程設計、施工、監理和竣工驗收的,將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確保綠色建筑管理工作全面落實。 為全面加強綠色建筑管理工作的落實,*區成立“綠色建筑”全面落實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名單附后),區住建部門負責組織協調綠色建筑工作的落實,要加強與規劃、消防等相關部門的聯系溝通,形成工作合力。要加大綠色建筑宣傳培訓工作,提高社17、會各界對綠色建筑的認知水平,通過專家講座、現場觀摩等形式培訓各類專業人員,增強管理部門、建筑設計、建設、施工和監理單位技術人員*擔綠色建筑工作落實的能力。 (二)加強監督檢查,嚴格建設全過程監督管理 將綠色建筑行動執行情況納入區政府和建設領域節能減排檢查內容,嚴肅查處違規建設高耗能建筑、違反工程建設標準、建筑材料不達標、不按規定公示性能指標、違反計量裝置等行為。 在新建、改造等建設項目中,各有關部門要建立并嚴格落實綠色建筑指標體系要求,區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規劃審查、土地出讓監管。對按規定應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項目,有關部門要在設計方案審查中、施工圖設計審查中增加綠色建筑相關內容,未通過審查的不得頒發建設工程規劃和施工許可證;施工時要加強監管,確保按圖施工。對執行綠色建筑的項目,在項目立項時要標明綠色星級標準,有關部門要加強項目立項備案審查,建設單位在房屋施工、銷售現場明示建筑節能、建筑節水等性能指標。 第 9 頁 共 9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