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建筑方案設計任務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9740
2024-01-22
9頁
862KB
1、某高校圖書館建筑方案設計任務書(一)項目名稱: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圖書館建筑方案設計(二)建設地點: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校園內(三)項目概述 學校為適應教育事業發展,擴大辦學規模,完善教學環境,征得有關部門批準,根據校園規劃,擬在校區中心建圖書館一座,規模為藏書62萬冊。建筑面積為1hm。(四)用地概況該項目位于校園內,居校園新建教學樓旁。該地段四周環以校園道路,靠近學生生活區,圖書館選址地段為山地地形,用地面積約7600m。(五)規劃設計要求1、規劃建筑依據城市技術管理規定相關條例進行退讓。2、建筑覆蓋率不得大于70%。3、規劃建筑高度不得大于24m,以二至五層為宜。4、做好場地的環境設計,2、做好交通人流組織設計,考慮非機動車的停放。5、規劃布局功能分區合理,空間形式規整。6、做好無障礙設計。(六)建筑組成及設計要求1、書庫區 3000 m(1)基本書庫1400 m(320冊/ m)計40萬冊;(2)報刊庫1600 m(156冊/ m)計22萬冊。2、閱覽區 3500 m(1)綜合期刊閱覽室;(2)專業期刊閱覽室;(3)中文圖書室;(4)外文圖書室;(5)參考閱覽室;(6)電子文獻閱覽室;(7)教師研究室12間;(8)學生自修室2間。3、采編區及辦公區 520 m(1)采購20 m;(2)中文編目60 m;(3)外文編目60 m;(4)裝訂40 m;(5)館長40 m;(6)辦公23、X40 m;(7)接待兼會議80 m;(8)監控中心80 m;(9)保安20 m;(10)儲藏40 m。4、讀者服務區 1260 m(1)出納目錄廳500 m;(2)報告廳450 m(含聲光控制室、報告人休息室);(3)新書展覽;(4)讀者服務部;(5)書店;5、公共輔助部分 1720m包括各功能組成部分的水平與垂直交通面積、衛生間和其它必要面積。以上各面積均以軸線計,總建筑面積為1 hm,允許面積誤差增減1000 m(士10%)。(七)圖紙要求圖紙規格:841594(展板)、420297(文本)、總平面圖() 標明道路、綠化、集散小廣場、停車位和出入口的位置;() 標明技術經濟指標:用地面積4、建筑面積、建筑密度、容積率和綠化率;() 畫出建筑一層平面所有對外出入口的室內外高差處理方式及紅線范圍內的場地布置。、各層平面圖() 標注開間、進深軸線與尺寸,畫出墻、柱、樓梯、門窗洞口、門的開啟方向,標明房間名稱;書庫和閱覽室應布置家具。() 在一層平面圖中標注剖切符號。畫出所有男女衛生間的潔具布置。3、正、側立面圖標注必要的標高及尺寸、色彩。4、剖面圖標注各層樓地面標高、屋面坡度、剖面關鍵尺寸。5、效果圖6、必要的分析圖(八)地形圖(見CAD圖)設計進度及要求設計時間:9周周次內容課外要求1熟悉理解設計任務搜集、查閱參考資料課外小組參觀調研已建成的各類圖書館 (至少3個)寫出參觀調研報告5、2-3典型案例搜集并抄繪分析;提交分析報告并匯報、討論。方案構思3-4第一輪草圖,發散構思,多方案比較。方案構思轉為方案設計4-5草模推敲,多方案比較方案構思過程中手工模型對于方案的推敲5-6第二輪草圖,平面布置,空間組織,建筑造型。確定發展方案,進行二草設計。6-7第三輪草圖,整合技術要素,細部推敲。針對方案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調整。8定稿,包括正圖所有內容。正草9成果制作,交正圖及文字資料。成果制作參考資料:建筑設計資料集第7集圖書館建筑設計世界建筑造型與平面設計典例大觀文化建筑類其它相關書籍成績評定:1.平時成績40%(出勤與學習態度10分;前期準備15分,包括調研分析、資料搜集與利用;草6、圖15分);2.成果60%(功能關系10分,空間環境10分,技術經濟10分,圖面表現20分,創新意識10分);圖書館建筑方案設計指導書圖書館建筑類型包括公共圖書館、科研圖書館、高等學校圖書館、中心學圖書館等。圖書館建筑按規模可分:大型圖書館(藏書量150萬冊以上);中型圖書館(藏書量50-150萬冊);小型圖書館(藏書量50萬冊以下)。一、圖書館的功能組成及功能分析1、圖書館的功能組成:圖書館建筑最基本的功能組成部分包括:公共活動區、情報服務區、閱覽區、藏書區、行政業務區、技術設備區(圖3-18)。上述各功能區主要功能及所包含的相關房間是:(1) 公共活動區。是圖書館的交通樞紐、讀者的休息交流7、空間,也是展開學術活動的場所。主要房間包括大廳、存物、咨詢臺、報告廳、展覽廳、書店等。(2) 情報服務廳。主要承擔信息檢索和情報服務。主要房間包括出納、目錄廳。(3) 閱覽區。是圖書館最核心的部分,為讀者提供學習的地方。包括各種性質的閱覽區,是融閱、藏、借、管于一體的開放空間。(4) 藏書區。是各類圖書、音像數據保管的地方。主要房間包括基本書庫、輔助書庫、各種特藏書庫、音像數據庫等。(5) 行政業務區。包括行政辦公用房和業務用房兩部分,前者對圖書館進行行政管理,后者對圖書數據進行彩編、加工、研究。(6) 技術設備區。主要對圖書館的物理環境質量和圖書館現代化管理提供技術保障和服務。包括空調機房、8、電子計算機房等。以上圖書館功能組成如圖3-19所示。2、圖書館功能分析從圖3-19圖書館功能組合關系圖中,我們可以分析出圖書館功能設計的特點:(1) 圖書館對外出入口至少應包括;讀者入口、工作人員入口、書籍入口。此外,含有報告廳的圖書館還需另設報告廳單獨對外出入口。這些出入口需要和城市道路有方便的聯系。(2) 公共活動共位于圖書館的前部。若干相關功能內容要方便地為讀者服務。(3) 在眾多的房間中以閱覽區、出納目錄廳、書庫三者的組織構成圖書館建筑的主體部分。三者布局應緊湊有條理,互不干擾。(4) 行政和業務房間各自成區,既聯系又分區。而業務房間是按書的流程進行安排,并與書庫區緊鄰。(5) 由于讀9、者對象不同,各閱覽室布局也不同,其中,相對有噪聲的兒童閱覽室與讀者流動大的報刊閱覽被各自組成單獨一區,以減少對普通閱覽室的干擾。3、圖書館流線分析(1)圖書館流線主要包括讀者流線和書籍流線。兩者不交叉干擾。其次還有服務流線,能方便到達圖書館各區。(2)讀者流線根據不同讀者對象又分兒童讀者流線、報刊讀者流線、普通閱覽流線和研究人員流線,它們對各閱覽區的布局產生影響。(3)書籍流線按工藝要求進行,應短捷,可方便到達書庫。二、圖書館建筑方案設計主要相關法規(JGJ38-99)1、總平面(1)總平面布置應功能分區明確、總體布局合理、各區聯系方便,互不干擾,并留有發展余地。(2)交通組織應做到人、車分流10、,道路布置應便于人員進出、圖書運送。裝卸、和消防疏散。(3)設有少年兒童閱覽區的圖書館,該區應有單獨的出入口,室外應設有設施較完善的兒童活動場地。(4)建筑物基地覆蓋率不宜大于40%。(5)基地內京戲設置供內部和外部使用的機動車停車場和自選車停放設施。2、建筑設計(1)圖書館各空間柱網尺寸、層高、荷載應有較大的適應性和使用的靈活性。(2)圖書館管類用房除有特殊要求外,應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風。(3)建筑設計應進行無障礙設計。(4)書庫框架結構的柱網宜采用1.20m或1.25m的整數倍模數。(5)二層及二層以上的書庫應至少有一套書刊提升設備。(6)書庫與閱覽區的樓地面宜采用同一標高。(7)閱覽區11、域應光線充足、照度均勻,防止陽光直曬。(8)閱覽區的建筑開間、進深及層高應滿足家具、設備合理布置的要求,并應考慮開架管理的使用要求。(9)閱覽區應在入口附近設管理(出納)臺和工作間。(10)閱覽區不得被過往人流穿行,獨立使用的閱覽空間不得設于套間內。(11)使用頻繁、開放時間長的閱覽室宜鄰近門廳布置。(12)珍善本閱覽室與珍善本書庫應毗鄰布置。閱覽和庫房之間應設緩沖區,并設分區門。(13)音像數據視聽室宜自成區域,與其它閱覽室之間互不干擾。(14)電子出版物閱覽室宜靠近計算機中心,并與電子出版物庫相連通。(15)少兒閱覽室應與成人閱覽應與成人閱覽區分隔,單獨設出入口,并應設兒童活動場所。(1612、)目錄檢索空間應靠近讀者出入口,并與出納空間毗鄰。當與出納共處同一空間時,應有明確的功能分區。(17)300坐位以上的規模的報告廳應與閱覽區隔離,獨立設置。宜設專用休息處、接待處及廁所。(18)公用專和廁所宜分別設置。公用廁所衛生潔具按人數男女各半計算,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成人男廁按每60人設大便器一具,每30人設小便斗一具;2)成人女廁按每30人設大便器一具;3)兒童男廁按每50人設大便器一具,小便器兩具;4)兒童女廁按每25人設大便器一具;5)洗手盆按每60人設一具;6)公用廁所內應設污水池一個;7)公用廁所中應設殘疾人使用的專門設施。(19)采編用房應與讀者活動區分開,與典藏室、書庫、13、書刊入口有便捷聯系,平面布置應符合采購、交換、拆包、驗收、登記、分類、編目和加工等工藝流程的要求。(20)裝裱、照相等業務用房不應與書庫、非書數據庫貼鄰布置。(21)圖書館的安全出口不京戲小于兩個,并應分散設置。(22)書庫、非書數據庫、藏閱合一的閱覽空間,防火分區最大允許建筑面積:當為單層時不應大于1500 m;當為多層、建筑高度不超過24m時,不應大于1000 m;當高度超過24m時,不應大于700 m。同時每個防火分區的安全出口不應少于兩個。但建筑面積不超過1000 m的特藏庫、膠片庫和珍善本書庫可設一個安全出口。(23)書庫、非書數據庫的疏散樓梯,應設計為封閉樓梯間或防煙樓梯間,宜在庫14、外鄰近設置。三、圖書館建筑的方案設計要點1、總平面設計要點(1)圖書館的對外工作區(讀者閱覽區)、對外開放區(陳列廳、報告廳等)和內部工作區(行政辦公、業務辦公和技術設備用房)在總平面中的布局要分區明確,布局合理,各自助有直通外部道路的出入口,其流線互不干擾,但聯系方便。(2)有必要的室外場地。建筑物覆蓋率控制在40%以內。在場地設計時,應注意設置室外活動場地、休息、綠化用地及道路停車場用地,并使上述總平面內容布局合理。(3)保證主體建筑有良好的朝向、自然通風和環境安靜條件。當圖書館臨城市嘈雜道路一側時,在建筑布局時,要采取措施保證閱覽區不受外界噪聲干擾。2、建筑方案設計要點(1)合理安排藏、15、借、閱三大基本部分,它們的布局方式決定了圖書館建筑的平面形式和讀者與圖書基本流線的關系。在進行平面布局時,必須使書籍、讀者、服務之間的流線暢通,避免交叉干擾,最大限度地縮短工作人員取書和動書的距離,減少讀者借書的等候時間,并使讀者晝接近書籍。常采用的方法是藏、借、閱融于一個閱覽區,但基本書庫要與閱覽區有直接簡便的聯系。(2)圖書館各功能分區首先在豎向上將基本書庫、行政、業務辦公設置在底層,將全館服務中心如目錄廳、總出納臺、信息中心以及部分閱覽區和交通樞紐設置在主層(中小型圖書館主層即為底層,中大型圖書館主層常設在二層),而其它主閱覽區和特殊閱覽區設置在樓層。對于閱覽區而言,還應考慮不同讀者對象16、的特點,將相對嘈雜的兒童閱覽區和閱覽時間短、讀者進出頻繁的報刊閱覽區等布置在底層,將大量讀者所使用的閱覽區,以及人烽少、閱覽時間長的研究讀者使用的珍本閱覽區、專題研究區等設置在各樓層。上述分層布局原則主要是為了減少不同人流的交叉迂回,以及為樓層各閱覽區創造安靜的環境。(3)在平面功能分區中要做到內外有別,即嚴格把讀者活動閱覽區域與內部人員工作區域分開來。特別是讀者流線不與書籍流線相互交叉干擾。但又要聯系方便、交通便捷。其次在進行平面功能布局時要注意鬧靜分區,做到業務工作區與讀者使用區分開,閱覽區與公共活動區分開,各閱覽區要將成人閱覽區與兒童閱覽區分開,成人閱覽區要將瀏覽讀者使用的閱覽區與研究讀17、者使用的閱覽區分開。(4)閱覽區設計要點1)要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自然通風條件以及安靜環境。2)閱覽輔助書庫可設在其附近,也可內設開架庫。3)普通報刊閱覽宜設在圖書館的主入口附近,并靠近報刊庫。在大、中型圖書館中常將報紙與雜志分室閱覽,而閱報室可專設入口。4)專業期刊閱覽室應鄰近專業期刊庫,并設單獨的出納臺,一般設在樓層。5)參考閱覽鄰近目錄室、館內閱覽出納臺和讀者咨詢處,并宜設輔助書庫及單獨的目錄柜。室內可按開架方式布置,一般設在樓層。6)專業閱覽區及研究室,應鄰近專業圖書的輔助書庫及其出納臺與目錄室。研究室可設置成大小不同的單間或研究廂,一般設在樓層。7)少兒閱覽區宜設單獨的出納臺和輔助書18、庫。其布局宜在底層,并有單獨的出入口和廁所。如有可能,最好辟有室外閱覽場地,但要便于管理。(5)書庫設計要點1)中小型圖書館的各種書庫以集中設置在一層為宜。大型圖書館可分為基本書庫、輔助書庫、閱覽區開架書庫。2)輔助書庫、出納臺、各閱覽區應與基本書庫保持便捷的聯系。3)基本書庫內宜設工作人員專用的樓梯,其梯寬不小于0.8m,并設書籍的提升設備。(6)出納目錄廳要靠近圖書館的主入口,兩者可鄰近設置(大型圖書館)也可組合在一個房間內(中小型圖書館),而出納與書庫應有良好的水平或垂直聯系。(7)圖書館結構柱網,其開間尺寸應與圖書館家具(主要是書架和閱覽桌)尺寸呈模數關系(一般為1.25m),并考慮空19、間使用的靈活性、可變性,宜采用大開間,即以6.3m、7.5m為主。設計成果深度要求一、 一般要求1、方案設計文件1.1 設計說明書;1.2 總平面圖以及建筑設計圖紙;1.3 主入口透視圖、鳥瞰圖、模型等。二、 設計說明書1、 設計依據、設計要求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1.1 設計所采用的主要法規和標準。1.2 簡述建設方和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對項目設計的要求,如對總平面布置、建筑立面造型等。當城市規劃對建筑高度有限制時,應說明建筑、構筑物的控制高度(包括最高和最低高度限值)。1.3 工程規模(如總建筑面積。總投資、容納人數等)和設計標準(包括工程等級、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耐火等級、裝修標準等)。1.4 20、列出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如總用地面積、總建筑面積及各分項建筑面積(還要分別列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建筑面積)、建筑基底總面積、綠地總面積、容積率、建筑密度、綠地率、停車泊位數(分室內、外和地上、地下),以及主要建筑或核心建筑的層數、層高和總高度等項指標。根據不同的建筑功能,還應表述能反映工程規模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如住宅的套型、套數及每套的建筑面積。使用面積,旅館建筑中的客房數和床位數,圖書館建筑中的藏書量等指標。2、 總平面設計說明2.1 概述場地現狀特點和周邊環境情況,詳盡闡述總體方案的構思意圖和布局特點,以及在豎向設計、交通組織、景觀綠化、環境保護等方面所采取的具體措施。2.2 關于一次規劃21、分期建設,以及原有建筑和古樹名木保留。利用、改造(改建)方面的總體設想。三、設計圖紙1、總平面設計圖紙(1/500)1.1 場地的區域位置。1.2 場地的范圍(用地和建筑物各角點的座標或定位尺寸、道路紅線)。1.3 場地內及四鄰環境的反映(四鄰原有及規劃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場地內需保留的建筑物、古樹名木、歷史文化遺存、現有地形與標高、水體、不良地質情況等)。1.4 場地內擬建道路、停車場、廣場、綠地及建筑物的布置,并表示出主要建筑物與用地界線(或道路紅線、建筑紅線)及相鄰建筑物之間的距離。1.5 擬建主要建筑物的名稱、出入口位置、層數與設計標高,以及地形復雜時主要道路、廣場的控制標高。1.622、 指北針或風玫瑰圖、比例。1.7 根據需要繪制下列反映方案特性的分析圖(1/5001000):功能分區、空間組合及景觀分析、交通分析(人流及車流的組織、停車場的布置及停車泊位數量等)。地形分析、綠地布置、日照分析、分期建設等。2、建筑設計圖紙2.1各層平面圖(1/100200)應表示的內容:1)平面的總尺寸、開間、進深尺寸或柱網尺寸(也可用比例尺表示);2)各主要使用房間的名稱;3)結構受力體系中的柱網、承重墻位置;4)各樓層地面標高、屋面標高;5)室內停車庫的停車位和行車線路;6)底層平面圖應標明剖切線位置和編號,并應標示指北針;7)必要時繪制主要用房的放大平面和室內布置;8)圖紙名稱、比例23、或比例尺。2.2、立面圖(1/100200)應表示的內容:1)體現建筑造型的特點,選擇繪制一、二個有代表性的立面;2)各主要部位和最高點的標高或主體建筑的總高度;3)當與相鄰建筑(或原有建筑)有直接關系時,應繪制相鄰或原有建筑的局部立面圖;4)圖紙名稱、比例或比例尺。2.3、剖面圖(1/100200)應表示的內容1)剖面應剖在高度和層數不同、空間關系比較復雜的部位;2)各層標高及室外地面標高,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女兒墻)的總高度;3)若遇有高度控制時,還應標明最高點的標高;4)剖面編號、比例或比例尺。2.4、表現圖(透視圖或鳥瞰圖)方案設計應根據合同約定提供外立面表現圖或建筑造型的透視圖或鳥瞰圖。2.5、模型(1/100200)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2-07-26
2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