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正***
編號:889769
2024-01-22
10頁
390.05KB
1、石家莊東方環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沉降觀測方案石家莊東方環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10月14日降觀測方案目 錄1 概述1 1.1任務來源及工程內容1 1.2測區概況12 測區已有資料分析及評價1 2.1控制資料13 作業依據14 設計方案2 4.1高程基準2 4.2方案概述2 4.3監控網(基準網)的布設2 4.4沉降觀測點的布設2 4.5監控網的觀測3 4.6觀測點的觀測3 4.7監控網觀測次數的確定4 4.8沉降觀測周期和觀測時間要求45 沉降觀測精度4 5.1其他要求4 5.2內業精度評定與數據處理5 5.3軟件要求7 5.4質量控制與檢查驗收7 5.5 上交成果資料81 概述12、.1任務來源及工程內容河北鼎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沉降觀測工程包括3棟高層。1.2測區概況石家莊市地處華北平原東南部,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一月平均氣溫-3.3,七月平均氣溫27.4,年平均氣溫12.8,無霜期215天,年降水量810毫米。由東北到西南層次分明的分為低山、平原、二類地區,海拔高度在60-75米之間。測區氣候屬于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氣氣爽,冬季寒冷少雪,春、秋季比較適宜外業作業。2測區已有資料分析及評價2.1控制資料建立獨立高程系統,也可以聯測國家高等級水準點與國家高程接軌。提供1985國家高程基準成果。3作業依據1、 工程建設標3、準建筑物沉降觀測方法(DGJ32/J18-2006);2、 住宅工程質量通病控制標準DGJ32/J16-2005;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8-2007);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5、 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719914設計方案4.1高程基準高程基準采用1956年黃海高程系或獨立高程系統。4.2方案概述根據工程測量規范要求,在施工影響范圍外布設水準基點,在結構主體承重墻或者承重柱上布設沉降觀測點。在結構施工至0.00以上,一層墻體、柱子結構施工完成后開始第一次觀測,上部每加高5層觀測一次,直到建筑物進入穩定期4、停止觀測。觀測儀器采用精密水準儀按照二等水準觀測要求進行觀測。4.3監控網(基準網)的布設根據對沉降觀測點觀測的需要及建筑變形測量規程(以下簡稱“規程”)的規定,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監控網擬布設成由4個基準點組成的一個環形的二等水準網,編號為BM1BM4高程測量采用獨立假設高程系統。基準點將設在變形影響范圍以外便于長期保存的位置,基準點采用建筑物外固定物體上水準基點標石方式。墻柱式水準基點標石埋設在沉降穩定的建筑物上。其具體位置根據現場情況及“規程”的有關要求進行布點,均布于原有建筑物上。4.4沉降觀測點的布設根據設計及“規程”的有關要求,在各建筑物能反映變形特征的墻(柱子)上,如建筑物的四角、5、中點、沉降縫兩側,沿外墻每隔20米左右墻柱等處,房屋室外地坪0.00以上布設觀測點。 沉降觀測點采用墻柱式水準標石。標志的埋設位置避開如雨水管、窗臺線、暖水管等有礙設標與觀測的障礙物,并視立尺需要離開墻(柱)面和地面一定距離。觀測點編號采用順序編號法。4.5監控網的觀測監控網為二等水準網(變形測量等級為二級)。高差觀測采用經檢校的精密水準儀2臺,2m銦鋼尺光學測微法往返觀測各一次。首次觀測成果是計算沉降量的起始值,在水準點埋設不少于15天后進行第一次觀測,首次要進行兩次觀測,兩次觀測高程之差在允許范圍內(1.0mm)時,取其平均值做為初始觀測結果,否則需重新測量。4.6觀測點的觀測觀測點與基準6、點組成附合或閉合水準路線,原則上按與監控網相同的觀測方法和要求施測,不同之處是;受場地條件限制,固定設置鏡站和立尺點在實施上有一定的困難,因此不做十分嚴格的要求,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實施。前后視距差和前后視距累積差亦不做十分嚴格的要求,但應盡可能前后視距大致相等,以減小前后視距差不等的影響,保證成果質量。4.7監控網觀測次數的確定監控網零周期觀測兩次,一年內每六個月檢測一次,一年后每12個月檢測一次,工程結束時進行最后一次檢測。檢測測段高差與零周期已測測段高差之差不大于1.5 mm (N為測站數)時,后續觀測點觀測計算時仍采用原觀測成果做為基準值,否則經技術分析后,或改變觀測路線,起用沒有變化7、的基準點成果,或起用新的基準點觀測成果。必要時(即當對變形測量成果發生懷疑時)報建設方后隨時進行檢測。4.8沉降觀測周期和觀測時間要求在建筑物施工階段,高層建筑可在基礎墊層或基礎底部完成后開始觀測;觀測次數與間隔時間應視地基和加荷情況而定。每加高5層觀測一次;施工過程中如暫時停工,在停工時及重新開工時各觀測一次。停工期間每隔23個月觀測一次;在觀測過程中,如有基礎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減、基礎四周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雨、不均勻沉降或發現建筑物有裂縫時,在征得業主或監理工程師同意時立即進行逐日或2-3日一次的連續觀測;沉降是否進入穩定階段,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判定。根據規范要求當最后100天的沉8、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時可認為已進入穩定階段。具體取值宜根據各地區地基土的壓縮性能確定;建筑使用階段的觀測次數,應視地基土類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除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觀測3-4次,第二年觀測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觀測1次,直至穩定為止。5沉降觀測精度5.1其他要求使用水準儀、水準標尺在項目開始前和結束后應進行檢驗,項目進行中也應定期檢驗。當觀測成果出現異常,經分析與儀器有關時,應及時對儀器進行檢驗和校正。檢驗和校正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8的規定執行。檢驗后應符合下列要求:1、 對于一二級水準觀測的儀器i角不得大于15秒,水準標尺分劃線的分米分劃9、線誤差和米分劃線間隔真長與名義長度之差,對線條式因瓦金標尺不應大于0.1mm。2、應在標尺分劃線成像清晰和穩定的條件下進行觀測。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約半小時、太陽中天前后、風力大于四級、氣溫突變時以及標尺分劃線的成像跳動而難以找準時進行觀測。3、觀測前半小時,應將儀器置于露天陰影下,使儀器與外界氣溫趨于一致。設站時,應用測傘遮蔽陽光。使用數字水準儀前,還應進行預熱。4、每測段往測與返測的測站數均應為偶數,否則應加入標尺零點差改正。由往測轉向返測時,兩標尺應互換位置,并應重新整置儀器。在同一測站上觀測時,不得兩次調焦。轉動儀器的傾斜螺旋和測微鼓時,其最后旋轉方向,均應為旋進;5、對各周期觀測過程10、中發現的相鄰觀測點高差變動跡象、地質地貌異常、附近建筑基礎和墻體裂縫等情況,應做好記錄,并畫出草圖;6、凡超出上述表1-1至表1-5規定限差的成果,均應先分析原因再進行重測。當測站觀測限差超限時,應立即重測;當遷站后發現超限時,應從穩固可靠的固定點開始重測。5.2內業精度評定與數據處理核對和復查外業觀測成果與起算數據;驗算各項限差,在確認全部符合“規定”要求時方可進行計算。觀測值中的超限誤差,除在觀測過程中嚴格作業、認真檢核隨時予以排除外,在變形分析中通過檢驗將判定含有粗差的觀測值予以剔除。各期的平差計算采用統一的起算數據。平差計算采用計算機條件法嚴密平差;內業計算觀測成果計算和分析中的數字取11、位符合下列要求:沉降值精確到0.01mm,高程精確到0.01mm。驗算項目及限差要求如下:按水準網環閉合差MW(mm)由下列公式計算每千米所測高差全中誤差MW (mm) 其絕對值應不大于方案所選用等級的精度要求(即測站高差中誤差); MW 式中: MW高差全中誤差(mm) W附合或環線閉合差(mm)水準環數 L計算各W時,相應的路線長度(km)按測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由下列公式計算每千米所測高差偶然中誤差M(mm) 應不大于方案設計所要求的往返測每測站高差全中誤差的 M 式中:M高差偶然中誤差(mm)測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測段長度(km) n測段數建筑變形測量的級別、精度指標及其適用范12、圍 表1-1變形測量級別沉降觀測主要適用范圍觀測點測站高差中誤差(mm)二級0.3地基基礎設計為甲、乙級的建筑的變形測量水準測量的儀器型號和標尺的類型 表1-2級別使用的儀器型號標尺類型天寶DINI03銦鋼尺二級水準測量觀測方式 表1-3級別高程控制測量、工作基點聯測及首次沉降觀測其他各次沉降觀測天寶DINI03天寶DINI03二級往返測或單程雙測站往返測或單程雙測站往返觀測單程雙測站水準觀測的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和視線高(m) 表1-4級別視線長度前后視距差前后視距差累積視線高度二級352.03.00.3注:1 表中的視線高度為下絲讀數;2當采用數字水準儀觀測時,最短視線長度不宜小于3m,最13、低水平視線高度不應低于0.5 mm。水準觀測的限差 (mm) 表1-5級別基輔分劃讀數之差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往返較差及附合或環線閉合差單程雙測站所測高差較差檢測已測測段高差之差二級0.50.7注:表中n為測站數。5.3軟件要求平差計算采用武漢大學研制的“科傻”程序進行嚴密平差。5.4質量控制與檢查驗收為保證我方提供的測繪成果質量的可靠性,我公司將對提交的測繪產品實行兩級檢查、一級驗收制度,即在作業員、作業組自查、互查的基礎上,由工程部對測繪產品實行一級檢查;在工程部過程檢查合格的基礎上,由我公司的質檢部門對測繪產品進行二級質量檢查。經公司質檢部檢查的測繪產品各種精度滿足規范設計要求后,提交由14、甲方指定的質量監督檢驗部門驗收。在實施作業的過程中,我公司要求作業員自查、作業組自查、互查,并且規定作業班組的自查、比例為100%,工程部的檢查,比例為100%,質檢部檢查比例為30%,以此來控制測繪產品的質量。檢查驗收標準執行CH 1002-95測繪產品檢查驗收規定和CH1003-95測繪產品質量評定標準。5.5 上交成果資料本測繪工程測繪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內容:每次觀測結束后,對原始觀測數據進行檢查,經平差處理后計算各沉降觀測點的高程,計算各點一個觀測周期內的沉降量,計算各點的累積沉降量,填寫沉降觀測表,對所有現場測量數據及時繪制沉降時間曲線或圖表。一般情況下,宜采用下次觀測時提交上次的觀測成果的方式向甲方提交成果報告。如遇特殊情況或異常情況必須隨時向工程指揮部報告。沉降觀測應提交下列圖表:1 沉降觀測技術方案;2 沉降觀測點位分布圖及各周期沉降展開圖;3 PTS(荷載、時間、沉降量)曲線圖;4 沉降觀測分析報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