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測量組織設計方案.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9886
2024-01-23
10頁
20.32KB
1、建筑施工測量組織設計方案 基準高程進行沉降測定,采用n等水準測量的方法測定,往返 測誤差不得超過土 nmm,或土者說4 L。本工程測站數n=l, 四面測誤差不得超過lmm。觀測點的布置和要求觀測點的布置按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布置。具體位置為控 制開關室建筑的4個墻角上設沉降觀測點4個。對觀測的要求:觀測點本身應牢固穩定,確保點位平安, 能長期保存。觀測點的上部必須為突出半球形狀或有明顯的突出之處, 與柱身保持一定距離。要保證在點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視 條件。沉降觀測的方法采用水準儀及金屬標尺進行沉降觀測。沉降觀測的時間和次數:a、在施工期間底層結構完后進行原始數據測量每上一層結構觀測一次最后竣2、工后觀測一次b、交付使用后的使用期按規范要求由業主自行觀測沉降觀測工作的要求a、按觀測視解范圍分區觀測b、固定人員觀測和整理成果c、固定使用的水準儀及水準尺d、使用固定水準點e、按規定日期、方法及線路進行觀測對使用儀器的要求對于水準儀的望遠鏡放大率不得小于24倍,氣泡靈敏度不 得大于15 /2mm。沉降觀測的成果整理每次觀測結果必須進行記錄,并檢查是否正確,精度是否 合格,并進行誤差分配,然后將觀測高程列入沉降觀測成果表 中,計算相鄰兩次觀測之間的沉降量,并注明觀測日期和荷重 情況。其它有關測設畫、高層傳遞,用鋼卷尺由底層往上傳。倒、水平樓面上高程控制以水準儀控制。圖、沉降觀測要求到達二級水準3、儀測量精度,閉合差小于土 0.5mm,水準網盡量布設成閉合環形,以便檢核。擬在邊軸線 上,分別設15個觀測點進行沉降觀測,每個觀測點間距為15 米左右,要求施工完2個結構層測一次作好記錄。圜、基礎施工抄平放線:基礎放線:應根據基礎平面圖及大樣圖,按建筑物的軸線 定位,連結相應軸線,計算開挖放坡坡度(或采用坑壁支護開挖 度),定出開挖邊線位置。用水準儀把相應的標高引測到水平樁或軸線樁上,并畫標 iWj標記。基坑開挖完成后,基坑坑底開挖寬度應通線校核,坑底深 度應經水平標高校核無誤后,并把軸線和標高引移到基坑,在 基坑中設置軸線、基礎邊線及高程標記。有墊層的應在墊層面 上放出(彈黑線)墻或基礎平面4、尺寸。基礎模板完成后,應按設計圖紙要求校核模板安裝的幾何 尺寸,在模板周邊放出基礎面的標高線,并用釘子標示(在豎向 鋼筋上用紅漆油標示),墻、柱的軸線和邊線標記,應延長線引 至基礎邊線外,方便施工復核。基礎施工完成后,把軸線引測至基礎面,并按施工圖放出 有關的墻和柱等截面尺寸線,有地梁、預留孔洞、管道、埋件 等應按施工圖紙在相應的位置上放出有關的標示(包括標高和 截面等幾何尺寸)。畫、主體結構施工抄平放線:結構平面的施工放線:根據已有控制網點的主軸線精確引 測到各層樓面上,特別是0.00層的控制層的引測必須復核無 誤后做標記。以后每澆筑一層樓面就在其下方控制點正上方的 樓面,留200X200的5、孔用經緯儀把下層的控制線傳遞到上一層樓面。再根據各層施工平面圖放出相應的軸線及墻、柱、梁和 各種洞口等的平面位置。本建筑擬在樓面四角設四個控制點, 采用激光錘直儀引測,用內控法確保建筑物各層放線精度。、砌磚的施工抄平放線:先根據各層平面的軸線和各層建 筑施工平面圖,放出墻體的平面軸線、墻邊線及門窗、洞口等 位置(先安裝門框后砌磚的應標記門的開啟方向)。畫、裝飾施工抄平放線:室內裝飾:根據建筑施工圖彈出相應的全部墨線,包括腳 線、墻裙線、頂棚頂高程線、梁底水平線、裝飾線及窗臺、門 窗頂、壓頂、樓梯等的墨線。外墻裝飾:要按圖放出凹凸線、花池、門窗頂、窗臺線、 立邊線、裝飾線、外墻裙、女兒墻壓頂線的6、通順和平直及大小 的控制線。凡鑲貼各種規格的飾面材料應按塊料的規格和設計要求的 圖案等放出分格、分色及收邊、收口、斜水等控制線。樓地面 包括:廳房、走廊、陽臺等應統一放線,力求飾面縫線縱橫暢 順。屋面防水層、找平(坡)層等應按圖紙要求放控線,并在其完 成面上按圖紙和規范要求,結合各種隔熱層塊料規格放出脊 縫、順水縫、伸縮縫、飾面層收口及分隔縫的控制線。【第1章】第一章編制依據2【第2章】 第二章工程概況2第一節工程概況2結構概況2【第3章】第三章測量方案3儀器的檢校3儀器檢校按規范要求3施工平面控制網4平面控制網測繪的技術要求4【第1章】第一章 編制依據1、建筑施工圖紙2、施工組織設計方案3、7、工程測量規范【第2章】第二章 工程概況第一節工程概況建設單位:濟南中海城房地產開發設計單位:山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監理單位:山東泉景工程咨詢 施工單位:山東棗建建筑集團華山北區A2地塊工程工程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華山片區, 華山鎮、北至濟青高速公路、南至華山北路。本工程以住宅及其商業 于一體。本工程總建筑面積約為115343. 78平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積 為7234. 82平米,地上建筑面積為108108. 96平米,建筑層數:12#、 16#樓地下2層,地上33層。15#、17#、19#、20#樓地下2層,地上 26層,18#樓地下2層,地上27層,地下車庫1層,配套商業網點1 層。結構概況8、本工程基礎形式為高層住宅樓樁基-筏板基礎,樁基礎采用預應 力高強混凝土管樁(PHC樁);地下室車庫采用強夯上的獨立基礎。 結構形式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第3章】第三章 測量方案儀器的檢校本工程施工測量采用全站儀,水準儀,垂線儀,鋼卷尺。儀器檢校按規范要求測量儀器在測量前必須進行檢校,并按規范進行定期檢 校。儀器投入見前面計量器具投入表全站儀的檢校全站儀長水準管的檢校。視準較垂直于水平軸的檢校。水平軸垂直于垂直軸的檢校。垂直軸應居于鉛垂線方向的檢校。水準儀的檢校望遠鏡光學性能的檢驗。園水器安置正確性的檢校。十字絲、橫絲應垂直于儀器豎軸的檢校。水準管軸應平行于視準軸的檢校。測量標準確定本9、工程所用測量標準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范執行。施工平面控制網測量以一級導線精度要求進行引測和陸續 開展,滿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平面控制點。高程控制按三等水準規范要求進行。測量人員配備我公司決定在該工程部組織一支強有力的測量隊伍,專職 配備4名測量人員,由工程工程師負責,專門進行工程測量、 放樣。測量人員都經過專業培訓。施工測量平面控制系統建立施工平面控制網平面控制基準點確實定由業主提供的控制點進行開展,引測至施工區域內,設立 A、B、C、D四點作為平面控制依據。平面控制點為有利于觀測,架定儀器方便、穩定。平面控制網測繪的技術要求a、平面控制測量按一級導線要求進行,外業觀測的主要技術要10、求如下:測角中誤測回數測距中誤差測距相對中誤差方位角閉合差相對閉合差()(mm)()差53151/30000101/15000b、各單體施工放樣的主要技術要求應符合下表測量相對中誤差測解中誤差()本測站上測定高 差中誤并(mm)根據起始水平面在施工 平面上測定誤差(mm)豎向傳道軸線點中誤差(mm)1/5000202.542.5C、主軸線點精度由測角、測距和歸化丈量精度組成,而歸 化丈量精度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放樣軸線點邊長控制在100m 以內。d、測角誤左引起的最大位誤差為: U=s , sin m B = 100000 X sinl0=3mm采用測距儀測保距離的精度為:A P=MD=3+2P11、PMX 100000=3mm那么主軸線的點位精度為m=4u2+ A p2 =V 32+32=4mm垂準測量本工程樓面結構最高高度到達100.7m,在此類別墅建筑中, 豎向垂準測量的精確度是相當重要的。、垂準測量本工程計劃使用天底垂準測法(俯視法)進行工程垂準測量。測量原理和操作方法:a、在工程結構施工中根據工程特點和現場情況,擬定出測 量方案。做好觀測前的準備工作,定出建設物底層控制點位置, 在各樓層設俯視孔。一般為上一層結構施工時在控制點的垂直 位置設200X200預留孔,各層俯視孔的偏差W8mm。b、把目標分劃板放在底層控制點上,使目標分劃板中心與 控制點標志的中心重合。c、利用DJ6-C12、6光學垂準經緯儀上的望遠鏡,旋轉進行光 學對中,取平均值,定出瞬時垂準線。具體操作方法為:先把 望遠鏡指向天底方向,然后調焦使所觀測目標清晰、無視差, 使望遠鏡十字絲與基準點十字分劃線相互平行,讀出基準點的 坐標讀數A1,轉動儀器照準架180 ,再讀一次基準點坐標讀 數A2;由于儀器本身的系統誤差造成望遠鏡的微小傾斜,A1與 A2一般不重合。如A1和A2形成的對中圓較大,可微動望遠鏡 手輪使對中圓縮小到最小尺寸,但左右仍可能有變化,此時取 A1和A2的平均值A即與儀器中心鉛垂。A= (A1+A2) /2利用儀器基座上的快速整平對中機構,可較快讓儀器的轉 動中心點在測站控制點處,完成對中和整平。13、d、用望遠鏡調焦至施工層樓面上,在俯視孔上放置十字坐 標板,用望遠鏡十字絲瞄準十字坐標板,移動十字坐標板,使 十字坐標板坐標軸平行于望遠鏡十字絲,并使坐標原點。與望 遠鏡十字中心重合。e、當重準點標點在所測樓層面十字絲目標上后,用墨斗線彈 在俯視孔邊上。3結合吊鉛垂法在建筑的幾個控制點進行復核。、彈軸線根據DJ6-C6光學垂準經緯儀的性能,在完成垂準測量后, 可進行測角放樣,測設出建筑物層面上的軸線。具體常采用兩 種方法。a、在工程定位時,在附近原有舊建筑物上或定位樁上設置 一個永久控制點做為參照點。要求本工程施工各樓層的垂測點 位置均能清楚觀測到,其間無障礙物影響視線。利用垂準測量控制點和永14、久控制點,使用DJ6-C6經緯儀做 測角放樣,可測設出精確的縱橫軸線。b、可在每層樓面上設置一系例視孔(一般為兩至三個), 在各點完成垂準點標定后,作為測站,測設出精確的軸線。c、以上方法是在工程實踐中的常用軸線測設方法,因均采用原始控制基準點,消除了在垂準點位移,軸線轉動和各方面 可能出現的累計誤差。施工高程控制施工高程控制點確實定本工程按ni等水準規范要求進行用水準儀引測至施工現場 周圍地段設立高程控制基準點,按甲方提供的基準點引測至場 內,大門處圍墻設水準點1個。高程控制的技術要求:a、基準水準點應定期(二星期)與原點校核一次。b、隨施工過程每隔一定高度(樓層)做一個水準基點, 測定水準點的標高方法是采用鋼卷尺配合水準儀向上或向下引測到要求標高。每次測量偏差不大于3mm。c、水準測量按三等水準規范要求進行視線長度(m)前后視較差(m)前后視累積差(m)視線透地最低高度(m)讀數較差(mm)高差較差(mm)75360.32.03.0建筑物的沉降觀測水準點的布設、形式和埋設:沉降觀測的水準點利用上述高程控制的點。沉降觀測水準點高程的測定:、沉降觀測水準點的高程根據本工程設定的高程控制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