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業職業病危害防治管理方案實用措施1.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9963
2024-01-23
9頁
37.50KB
1、建筑施工公司職業病危害防治管理方案適用舉措1職業病危害防治管理舉措為了確實保證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增強對職業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是至關重要的,為此,公司依據國家、北京市相關的管理規定,特擬訂職業病危害防治管理舉措以下:一、市政工程易發職業病危害的種類依據公司經營和施工現場的詳細狀況確立本公司的職業危害為六大類:1、生產性粉塵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作業過程中,資料的搬運使用、石材的加工。建筑物的拆掉, 均會產生大批的礦物性粉塵,長久吸入這樣的粉塵可發生矽肺病。2、輻射的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時因為作業空間相對密閉、狹小。通風不暢、特別是在這類作業環境內進行焊接或切割作業,耗氧量極大, 又因2、缺氧以致焚燒不充分, 產生大批一氧化碳, 進而造成施工人員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3、有毒物件的危害:建筑施工過程中常接觸到多種有機溶劑,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觸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噴漆作業常常接觸到苯、苯系物外還可接觸到醋酸乙酯、 氨類、甲苯二氰酸等,這些有機溶劑的沸點低、極易揮發,在使用過程中揮發到空氣中的濃度能夠達到很高,極易發生急性9 / 9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4、焊接作業產生的金屬煙霧危害;在焊接作業時可產生多種有害煙霧物質,如電氣焊時使用錳焊條,除能夠產生錳塵外,還能夠產生錳煙、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長久吸入可以致電氣工人塵肺及慢性中毒。5、生產性噪聲和局部震動危害:建筑行業3、施工中使用的機械工具如鉆孔機、電鋸、震搗器及一些動力機械都能夠產生較強的噪聲和局部的震動,長久接觸噪聲可傷害員工的聽力,嚴重時可造成噪聲性耳聾, 長久接觸震動能傷害手的功能,嚴重時可以致局部震動病。6、高溫作業危害;長久的高溫作業可惹起人體水電解質雜亂,傷害中樞神經系統,可造成人體虛脫,昏倒甚至休克,易造成不測事故。二、職業病的防備舉措(一)作業場所防備舉措1、各項目部應依據公司的詳細狀況辨別、確立職業病危害種類,擬訂相應的防治舉措。2、在確立的職業危害作業場所的醒目地點,設置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記。3、施工現場在進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掉等有大批粉塵作業時,應裝備有效的降塵設備和設備,對施工地4、址和施工機械進行降塵。4、在地下室等關閉的作業場所進行防水作業時,要采納強迫性通風措施,裝備卓有成效的通風設備,進行通風,并派專人進行巡視。5、對從事高危職業危害作業的人員,工作時間應嚴格加以控制,并有針對性的搶救舉措。(二)個人防備舉措1、公司為有效防備職業病對作業人員造成人身傷害,從管理上明確公司職能部室及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多級責任制,分清任職業病預防上的崗位職責。2、增強對施工作業人員的職業病危害教育,按期組織培訓教育,提高對職業病危害的認識,認識其危害,掌握職業病防治的方法。3、施工現場做關閉式施工,用高度不低于2m 的圍擋將現場四周圍起來。4、施工現場資料堆放齊整(散材成堆,型材成垛)5、。5、現場暫時庫房內各樣袋(桶、箱)裝資料碼放成垛,小型資料上架寄存。6、接觸粉塵作業的施工作業人員,在施工中應盡量降低粉塵的濃度,在施工中采納不停噴水的舉措降低揚塵,作業人員正確佩戴防塵口罩。7、從事防水作業,噴漆作業的施工人員應嚴格依據操作規程進行施工,施工前要檢查作業場所的通風能否通暢, 通風設備能否運行正常, 作業人員在施工作業中要正確佩戴防毒口罩。 密閉空間內進行防水、 噴漆作業簡單以致一氧化碳中毒, 如防備器具不可以正常發揮作用時, 一定立刻撤退現場至通風處,并通知施工現場其余人員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對該場所進行通風;若已出現中毒癥狀, 應立刻報告項目部進行辦理;慢性中毒癥狀比較6、不易被發現,公司對從事此類作業的施工人員每半年組織一次體檢,發現職業病癥狀將立刻通知自己并調離崗位,采納必需的治療舉措。8、電氣焊作業操作人員在施工中應注意施工作業環境的通風或設置局部排煙設備,使作業場所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濃度控制在國家衛生標準之下,在難以改良通風條件的作業環境中操作時,一定佩戴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電氣焊作業易引起的職業病與第7 條所列基真相像,參照第7 條執行。9、進行噪聲較大的施工作業時,施工人員要正確佩戴防備耳罩,并減少噪聲作業的時間。 如因進行強噪音作業以致頭暈、耳鳴等癥狀, 應立刻停止作業并通知其余人員進行治療, 癥狀嚴重者報公司應搶營救小組送至醫療機構進行治療。7、每半年進行一次體檢。10、施工中所使用的加工設備要設置除塵裝置,清運垃圾一定使用噴灑后方可用提高機或關閉專用垃圾道運輸,禁止從窗口傾倒垃圾。 細散顆粒資料的裝卸運輸一定要掩蓋, 現場專用道路要常常噴灑水,把粉塵污染降低到最小限度。長久在高密度粉塵環境作業的施工人員一定佩戴防備口罩、發帽及其余必需的個人防備用品,防備吸入有毒塵埃。11、長久從事高溫作業的施工人員應減少工作時間,注意歇息,保證充分的飲用水,并佩戴好防備用品。12、從事職業危害作業的員工應依據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按期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公司將檢查結果告之自己,并將體檢報告存入檔案。四、預防職業病的安全檢查制度1、公司施工部除進行常常的檢8、查外,每年還按期組織其余部門進行聯合檢查,這類檢查包含廣泛檢查、 專業檢查和季節性檢查, 這幾種檢查能夠聯合進行。2、展開安全生產檢查,一定有明確的目的、要乞降詳細計劃,而且必須成立由項目經理負責、相關人員參加的安全生產檢查組織,以增強領導,做好這項工作。3、安全生產檢查應當一直貫徹領導與民眾相聯合的原則,依賴民眾,邊檢查,邊改良,而且實時地總結和推行先進經驗。有些限于物質技術條件當時不可以解決的問題,也應當定出計劃,如期解決。(一)、對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氣體惹起的職業中毒的安全檢查1、檢核對從事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狀況。2、檢查施工組織設計的針對性、可行性,檢查安全交底的可操作性。3、檢查現場9、的安全防備設備能否到位,能否知足使用需要。4、檢查從事作業人員的個人防備用品、器具能否佩戴齊備、有效。5、檢查施工地區作業人員,有無遇險自救的有效門路和舉措。6、對以上檢查范圍內如發現問題,一律采納“先歇工,后整頓”的原則,進行逐項追蹤復查落實, 直到存在的問題解決完為止。對一時沒法解決的問題,要先撤人,關閉現場,后研究挽救舉措,絕不同意冒險蠻干的狀況發生。(二)、對電焊作業過程中可能惹起的職業病的安全檢查:1、檢查作業人員能否持證上崗,對作業環境能否清楚。2、對作業環境要求一定是有縱火隔絕舉措的,周邊無易燃易爆物質存在,實用火證,有滅火器械。3、個人防備用品能否佩戴正確,使用規范合格有效。410、作業場所應設有排煙、防塵、通風的設備、設備。5、作業場所應成立安全掛牌制度,應有安全專職人員,按期對作業環境的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檢測。6、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實時予以糾正。(三)塵肺病職業危害防治實行方法為保障勞動者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預防事故和職業危害。堅持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的目標,依賴科技進步,推行科學管理,增強安全教育,提高勞動者技術素質和健康保障集思廣益,錄取防備措施,除去和遏止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與健康的全部不良條件和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件和國家相關勞動保護的規定,結合本公司實質,擬訂本方法。第一條 公司安全組織機構及工會組織應當增強對塵肺病防治工作的11、領導、敦促、檢查。第二條一定貫徹預防為主的工作目標,嚴格履行國家防備粉塵危害的相關規定,錄取工藝改革,濕開式作業,密閉塵源,合理抽風等防塵舉措,推行使用無塵或許低塵的技術、設備,使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達到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禁止在沒有防塵設備的作業環境中進行敞開式干式粉塵作業。第三條安排防塵經費,專款專用,進行技術改造,改主設備一定編入設備臺帳,列入維修計劃,保持正常運行。第四條新建、改建、擴建、續建有粉塵作業的工程項目,防塵設施一定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審批。第五條作業場所的粉塵濃度超出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又沒有進行治理,嚴重影響員工安全健康的員工有權拒絕操作。第六條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粉塵作業場12、所職業衛生標準履行狀況進行督查,負責員工健康監護,塵肺病診療、治療、休養的督查第七條勞動行政部門負責對粉塵作業場所相關預防和治理粉塵危害的工程技術,組織管理舉措及其成效改良進行督查。第八條工會組織負責塵肺病防治工作的民眾性督查輔助單位展開防塵工作,教育員工恪守防塵規章制度。第九條 按國家相關規定按期對作業場所空氣中的粉塵濃度和防塵工程技術及成效進行檢測,檢測結果按規定向主管部門和勞動、衛生和工會組織報告,并向員工宣布。第十條對從事粉塵作業的員工進行就業前體檢和就業后按期健康檢查,并成立健康檔案。從事電焊作業、工程施工的接塵員工每兩年體檢一次,已經確診為塵肺病或許經體檢發現為可疑塵肺病的接塵員工13、,每年負責一次。第十一條患有以下職業禁忌病的人員不得從事粉塵作業(一) 活動性肺結核病。(二) 慢性肺部疾病,嚴重慢性上呼吸道疾病和支氣管疾病。(三) 明顯影響肺功能的胸膜、胸廓疾病。(四) 較嚴重的心血管系統疾病。(五)醫學上以為不宜從事粉塵作業的疾病。第十二條塵肺病由省衛生行政部門同意的塵肺病診療判定組集體診療。確診為塵肺病的,依據國家相關員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判定標準,提出勞動能力判定建議,記入職業病診療證明書,調離粉塵作業崗位,并依據塵肺病期和病情賜予治療和休養。第十三條仔細履行本方法,在塵肺病防治、管理工作中做出明顯成績的單位和個人,賜予表彰獎賞。第十四條有以下行為之一的,視情節輕重,賜予警示,扣發資本處分。(一) 未對粉塵作業員工進行按期健康檢查的。(二) 安排職業禁忌癥人員從事粉塵作業的。(三) 強令塵肺病患者持續從事粉塵作業的(四) 安排未成年人從事粉塵作業的。(五) 私自挪用防塵設備經費的。(六) 隨意拆毀防塵設備,以致粉塵危害加重的。第十五條本方法自覺布之日起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