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現場垃圾處置方案.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9992
2024-01-23
6頁
17.81KB
1、建筑施工垃圾處置方案一、工程概況略二、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包括建筑垃圾的傾倒、運輸、中轉、回填、消納、利用等。三、施工現場的主要垃圾1. 建筑施工垃圾在施工現場中,不同結構類型建筑物所產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種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剔鑿產生的磚石和混凝土碎塊、打樁截下的鋼筋混凝土樁頭、廢金屬料、竹木材、各種包裝材料,約占建筑垃圾總量的80%,其它垃圾成分約20%。2. 建筑拆除垃圾舊建筑拆除垃圾相對建筑施工單位面積產生垃圾量更大,舊建筑物拆除垃圾的組成與建筑物的結構有關:舊磚混結構建筑中,磚塊、瓦礫約占80%,其余為木料、碎玻璃、石灰、渣土等現2、階段拆除的舊建筑多屬磚混結構的民居;廢棄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建筑混凝土塊約占50%-60%,其余為金屬、磚塊、砌塊、塑料制品等,舊工業廠房、樓宇建筑是此類建筑的代表。隨著時間的推移,建筑水平的越來越高,舊建筑拆除垃圾的組成會發生變化,主要成分由磚塊、瓦礫向混凝土塊轉變。四、有效的管理措施1. 加強建筑垃圾分類收集的程度,避免采用混合收集,減小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的難度;2. 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建筑垃圾分配現場的施工人員分揀,提高可以回收的資源;3. 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垃圾處理采用填埋、焚燒、分類循環利用等;4. 提高建設工作者的環境意識,宣傳垃圾處理的重要性;5. 施工現場配備3、一名工人專門負責垃圾的管理,將垃圾類別的標志牌盡量做到清晰易識別,項目負責人對其進行不定期檢查和監督,爭取切實做好施工人員的環境意識和資源合理利用的觀念,保護好現場的環境。五、建筑垃圾的綜合利用1、建筑垃圾的減量化:第一,加強建筑施工的組織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減少因施工質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費及垃圾大量產生。在施工現場中,施工人員大多數以民工為主,他們普遍素質不高,施工技術水平偏低,這對現場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現場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提高施工質量,將可以有效地減少垃圾的產生。在工地產生的建筑垃圾中,因建筑施工質量返工引起的垃圾量比例較大,而且造成材料4、浪費。施工技術人員應該盡可能的應用總結出來的辦法,把施工質量隱患防范于未然。第二,加強施工現場施工人員環保意識。在施工現場上的許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員注意就可以大大減少它的產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漿、混凝土、三分頭磚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場清多余材料及時回收再利用,不僅利于環境保護,還可以減少材料浪費,節約費用。第三,推廣新的施工技術避免建筑材料在運輸、儲存、安裝時的損傷和破壞所導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結構的施工精度,避免鑿除或修補而產生的垃圾。避免不必要的建筑產品包裝。第四,優化建筑設計。建筑設計方案中要考慮的問題有:建筑物應有較長的使用壽命;采用可以少產生建筑垃圾的結構設計;選用少產生建筑5、垃圾的建材和再生建材;應考慮到建筑物將來維修和改造時便于進行,且建筑垃圾較少;應考慮建筑物在將來拆除時建筑材料和構件的再生問題。2、建筑垃圾的開發和利用(1) 建筑垃圾中磚、瓦經清理可重復使用,廢磚、瓦、混凝土經破碎篩分分級、清洗后作為再生骨料配制低標號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地基加固、道路工程墊層、室內地坪及地坪墊層和非承重混凝土空心砌塊、混凝土空心隔墻板、蒸壓粉煤灰磚等生產。再生骨料組份中含有相當數量的水泥砂漿 致使再生骨料孔隙率高、吸水性大、強度低。這些都將導致所配混凝土拌合物流動性差 混凝土收縮值、徐變值增大 抗壓強度偏低 限制了該混凝土的使用范圍(3)建設工程中的廢木材,除了作為模板和建筑6、用材再利用外通過木材破碎機,弄成碎屑可作為造紙原料或作為燃料使用,或用于制造中密度纖維板;(4)廢金屬、鋼料等經分揀后送鋼鐵廠或有色金屬冶煉廠回煉;(5 )廢玻璃分揀后送玻璃廠或微晶玻璃廠做生產原料;(6) 廢油氈填埋處理 基坑土及邊坡土送燒結磚廠生產燒結磚 碎石經破碎、篩分、清洗后做混凝土骨料。3、與其他垃圾的處理方式之間的區別建筑垃圾屬于特殊垃圾,它的處理方式與其他垃圾的處理方式的不同點在于以下幾點:(1) 排放的單位必須提前向所在地城市環境衛生管理部門申報;(2) 必須采取專門方式,單獨收集,送往指定的專門垃圾處理處置場進行處理處置,例如泥漿類垃圾應在專用的泥漿池中存放,通過吸污車運輸;7、(3) 從收集到處理處置的過程,由經專門培訓的人員操作或由專業人員指導進行,嚴禁在專門處理處置設施外隨意混合、焚燒或處置。(4) 建筑垃圾一般為無污染固體,國內一般采取填埋法處理,部分回收利用,少部分進行焚燒。六、建筑垃圾清運1、事先將垃圾進行分類,建筑工地垃圾:分為剩余混凝土 (工程中沒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鑿除、抹灰等產生的舊混凝土、砂漿等礦物材料)以及木材、紙、金屬和其他廢料等類型。將廢料統一進行堆放,配備專業清運工人進行清運處理。且分類堆放應符合下列要求:(1) 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內堆放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應及時苫蓋,避免雨淋和減少揚塵。(2) 建筑垃圾堆放區應至少保證8、3天以上的建筑垃圾臨時貯存能力。如無專用提升設施,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過3虬(3) 建筑垃圾堆放區地坪標高應高于周圍場地不小于15cm 堆放區四周應設置排水溝,滿足場地雨水導排要求。(4) 放區應設置明顯的分類堆放標志。2、建筑垃圾運輸單位必須經當地建筑垃圾管理部門核準,并應滿足如下要求:(1) 運輸車輛、船舶應有合法的行駛證,并通過年審;(2) 運輸單位應具有當地主管部門頒發的準運證或營運證;(3 )具有建筑垃圾經營性運輸服務資質。3、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應按核準的路線和時間行駛,并到核準的地點處理處置建筑垃圾。具體要求如下:(1 )建筑垃圾運輸車運行時間安排應避開交通高峰時段,以減少對交通的9、影響;(2) 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的運輸路線,應由當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門會同交通管理部門規定;(3) 運輸單位將建筑垃圾傾倒在核準的處理地點后,應取得受納場地管理單位簽發的回執,交送當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門查驗。4、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型式和載重量選擇應遵循如下原則:(1 )工程渣土運輸宜采用載重量大于8t的密封式貨車;(2 )裝修及拆遷垃圾運輸宜采用載重量5-15t的密封式貨車;(3 )工程泥漿運輸宜采用載重量大于8t的密封罐車。5、建筑垃圾運輸車廂蓋應采用機械密閉裝置 開啟、關閉時動作應平穩靈活、無卡滯、沖擊現象。(1) 廂蓋與廂蓋、廂蓋與車廂側欄板縫隙不應大于30mm;(2) 廂蓋與車廂前、后攔板縫隙10、不應大于50mm;(3) 卸料門與車廂欄板、底板結合處縫隙不應大于10mmo6、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應容貌整潔、外觀完整、標志齊全。(1) 車輛車窗、擋風玻璃、反光鏡、車燈應明亮,無浮塵、無污跡;(2) 車輛車牌號應清晰、無明顯污漬 距車牌15m處應能清晰分辨車牌上的字跡;(3) 車廂廂體、廂蓋外表面應光滑平整無明顯的凹陷和變形。車廂外部銹蝕或油漆剝落單塊面積不得超過0. 01m2,總面積不得超過0. 05m2;(4) 車輛底盤無大塊泥沙等附著物,輕輕敲打時,應無塊狀泥沙等污漬脫落。(5 )建筑垃圾裝載高度應低于車廂欄板高度,裝載量不得超過車輛額定載重量。(6) 車輛裝載完畢后 廂蓋應關閉到位 并11、檢查車廂卸料門鎖緊裝置,保證鎖緊有效、可靠。(7) 車廂液壓舉升機構及廂蓋液壓、啟閉機構的液壓部件各結合面無明顯滲漏.(8) 運輸單位應定期對車輛進行維護和檢測 保證車況完好。7. 清運中注意的問題(1) 清理施工垃圾時使用容器吊運,嚴禁隨意凌空拋撤造成揚塵。施工垃圾及時清運,清運時,適量灑水減少揚塵。(2) 易飛揚的廢料盡量保持濕潤,如露天存放時采用嚴密苫蓋。運輸和卸運時防止遺灑飛揚。(3) 在清運過程中應注意安全。七、施工現場的收尾工作工程結束后應及時進行清理,平整地面盡量恢復原有地貌,以達到與周邊自然環境相協調,減少或消除對周邊景觀的視覺污染。(1) 清運場地設備。施工結束應及時撤離施工機械,對拆除的固體廢物應集中收集處理;(2) 清理場地表層。施工場地的廢棄物,特別是垃圾、廢棄土等 不得就地傾倒或堆放,應及時清運棄于當地允許的地點。(3) 將建筑垃圾清運后,對施工現場應進行一次清理,盡量恢復原有地貌。(4) 施工現場清理完成后,應有項目負責人審核批準,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