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現場綠色施工方案.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89997
2024-01-23
12頁
18.42KB
1、建筑施工現場綠色施工方案 目 錄 1. 編制依據 1 1.1 圖紙及施工組織依據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 1.2 主要規范、規程 序號 類別 名稱 編號 1 國家 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排放標準 GB12523-2021 2 國家 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 GB12524-2021 3 國家 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4011-2021 4 國家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國務院令第 253 號 3 1.3 主要法律、法規 序號 名稱 1 建筑法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3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6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7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法 2. 工程概況 序號 項目 內容 1 工程名稱 中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 工程地址 北京市 XXX 3 建設單位 XXX 4 設計單位 XXX 5 監理單位 XXX 6 質量監督單位 XXXX 7 施工總承包單位 XXXX 8 建筑面積 總面積 XXX 9 施工范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10 投資性質 自籌 11 合同工期 XXX3、天 13 合同質量目標 合格 14 承包性質 專業承包 3. 綠色施工管理 1 3.1 組織管理 針對本工程,我項目部建立健全的綠色施工管理體系,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與目標: 項目經理為綠色施工第一責任人,負責綠色施工的組織實施及目標實現,并指定綠色施工管理人員和監督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實時監控,做好綠色施工。 2 3.2 規劃管理 編制綠色施工專項方案,按公司有關規定進行審批。 綠色施工方案包括以下內容: 3 3.3 實施管理 在綠色施工過程中對整個施工過程實施動態管理,加強對施工策劃、施工準備、材料采購、現場施工、工程驗收等各階段的管理和監督。 結合工程項目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綠色施工作相應4、的宣傳,通過宣傳營造綠色施工的氛圍。 定期對職工進行綠色施工知識培訓,增強職工綠色施工意識。 4 3.4 評價管理 根據綠色施工方案,結合工程特點,對綠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與新工藝,進行自我評估。 5 3.5 人員安全與健康管理 在施工方案中制訂施工防塵、防毒、防輻射等職業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員的長期職業健康。 根據實際場地合理布置施工現場,保護生活及辦公區不受施工活動的有害影響。施工現場建立衛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現時提供及時救助。 提供衛生、健康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加強對施工人員的住宿、膳食、飲用水等生活與環境衛生等管理,明顯改善施工人員的生活條5、件。 4. 環境保護 1 4.1 揚塵控制 在運送土方、垃圾、設備及建筑材料等物質時,不污損場外道路。運輸容易散落、飛揚、流漏的物料的車輛,必須采取措施封閉嚴密,保證車輛清潔。施工現場出口設置洗車機、池,及時清洗車輛上的泥土,防止泥土外帶。 土方作業階段,采取灑水、覆蓋等措施,達到作業區無肉眼可觀測揚塵,不擴散到場區外。 結構施工、安裝裝飾裝修階段。對易產生揚塵的堆放材料應采取密目網覆蓋措施;對粉末狀材料應封閉存放;場區內可能引起揚塵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運應有降塵措施,如覆蓋、灑水等;澆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塵和垃圾時利用吸塵器清理,機械剔鑿作業時可用局部遮擋、掩蓋、水淋等防護措施;多層建筑清理垃圾應6、搭設封閉性臨時專用道或采用容器吊運。 施工現場非作業區達到目測無揚塵的要求。對現場易飛揚物質采取有效措施,如灑水、地面硬化、圍檔、密網覆蓋、封閉等,防止揚塵產生。 構筑物機械拆除前,做好揚塵控制計劃。可采取清理積塵、拆除體灑水、設置隔檔等措施。 現場具體措施: 商品混凝土供應商的選擇: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由項目經理牽頭,選定綜合實力強的混凝土公司。 場地的封閉及綠化:現場內所有的場地道路利用原有道路。空地進行綠化。 散狀顆粒物的防塵措施:回填土,砌筑用預拌砂漿等進場后,臨時用密目網或者苫布進行覆蓋,控制一次進場量,邊用邊進,減少散發面積。用完后清掃干凈。運土坡道要注意覆蓋,防止揚塵。 7、封閉式垃圾站:在現場設置三個封閉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用人工推運至垃圾站,對垃圾按無毒無害可回收、無毒無害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可回收、有毒有害不可回收分類分揀、存放,并選擇有垃圾消納資質的承包商外運至規定的垃圾處理場 生活區設垃圾箱回收分類分揀、存放。 生活區垃圾桶 切割、鉆孔的防塵措施:齒鋸切割木材時,在鋸機的下方設置遮擋鋸末擋板,使鋸末在內部沉淀后回收。鉆孔用水鉆進行,在下方設置疏水槽,將漿水引至容器內沉淀后處理。 鋼筋接頭:大直徑鋼筋采用直螺紋機械連接,減少焊接產生廢氣對大氣的污染。大口徑管道采用溝槽連接技術,避免焊接釋放的廢氣體對環境的污染。 撒水防塵:常溫施工期間,現場主道路設置降塵噴淋系8、統有效節約用水。 現場部分每天派專人撒水,將沉淀池內的水抽至撒水車內,邊走邊撒。撒水車前設置鉆孔的水管,保證撒水均勻。 現場周邊圍墻:現場周邊按著用地紅線砌圍墻,高度 2.5 米,即擋噪聲又擋粉塵。圍墻外面按照集團公司標準化實施手冊設計。 車輛運輸防塵:保證運土車、垃圾運輸車、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大型貨物運輸車輛運行狀況完好,表面清潔。散裝貨箱帶有可開啟式翻蓋,裝料至 蓋底為止,限制超載。挖土期間,在車輛出門前,派專人清洗泥土車輪胎。在完全硬化的瀝青道路上設置淋濕地氈,防止車輛帶土和揚塵。 由于施工現場在廠區內的原有道路滿足使用要求,現場不設洗車池,設專人在甲方大門口用自來水沖洗進出運輸車輛輪胎9、。 與運輸單位簽署環保協議,使用滿足本地區尾氣排放標準的運輸車輛,不達標的車輛不允許進入施工現場。 項目部自用車輛均要為排放達標車輛。 所有機械設備由專業公司負責提供,由專人負責保養、維修,定期檢查,確保完好 2 4.2 噪音與振動控制 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噪音,對噪音進行實時監測與控制。監測方法執行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GB12524,使現場噪音排放不得超過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 的規定。 使用低噪音、低振動的機具,采取隔音與隔振措施,避免或減少施工噪音和振動。 該項目降低噪音具體措施: 一般設備噪音控制: 鋼筋加工機械:本工程的鋼筋加工機械全是檢測合格的產品,10、性能良好,運行穩定,噪音小。 木材切割噪音控制:在木材加工場地切割機周圍搭設一面圍擋結構,盡量減少噪音污染。 混凝土輸送泵噪音控制:結構施工期間,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泵送車位置,布置在空曠位置,采用噪音小的設備,必要時在輸送泵的外圍搭設隔音棚,減少噪音擾民。 混凝土澆筑:盡量安排在白天澆筑。選擇低噪音的振搗設備。澆筑地下室底板爭取采用溜槽加竄筒下料,減少噪音和工程費用。 噪聲監測儀 3 4.3 光污染控制 盡量避免或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光污染。除特殊原因外夜間不施工,電焊作業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電焊弧光外泄。 具體措施: 設置焊接光棚:鋼結構焊接部位設置遮光棚,防止強光外射對工地周圍區域造成影響。對11、于板鋼筋的焊接,可以用廢舊模板釘維護擋板;對于大鋼結構采用鋼管扣件、防火帆布搭設,可撤卸循環利用。 控制照明光線的角度:工地周遍上設置大型罩式燈,隨著工地的進度及時調整罩燈的角度,保證強光線不射出工地外。施工工地上設置的碘鎢燈照射方向始終朝向工地內側。 必要時在工作面設置擋光彩條布或者密目網遮擋強光。 4 4.4 水污染控制 施工現場污水排放應達到國家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 的要求。在施工現場應針對不同的污水,設置相應的處理設施。設置沉淀池、隔油池、采用移動衛生間。 具體措施: 雨水:雨水經過沉淀池后排入市政管網。由于場地全硬化、綠化,這樣減輕了沉積物的數量。 污水排放:辦公區在農家12、院,有水沖式廁所。在廁所附近有化糞池,污水經過化糞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工地食堂租賃農家院,有現成下水道。每天清掃、清洗,油物隨生活垃圾一同收入生活垃圾桶,由專門養殖場收走。 沉淀池設置:二級沉淀池設置在現場處,清洗混凝土攪拌車、泥土車等的污水經過沉淀后,可再利用在現場撒水和混凝土養護等。 對于化學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儲存地,應有嚴格的隔水層設計,做好滲漏液收集和處理。 5 4.5 土壤保護 保護地表環境,防止土壤侵蝕、流失。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時覆蓋砂石或種植速生草種,以減少土壤侵蝕;因施工造成容易發生地表徑流土壤流失的情況,應采取設置地表排水系統、穩定斜坡、植被覆蓋等措施,減少土壤流失。 13、沉淀池等不發生堵塞、滲漏、溢出等現象。及時清掏各類池內沉淀物。排水溝和沉淀池每月清理兩次。 對于有毒有害廢棄物如電池、墨盒、油漆、涂料等項目部統一回收后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不能作為建筑垃圾外運;廢舊電池要回收,在領取新電池時交回舊電池,最后由項目部統一移交公司處理,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機械機油處理:在機械的下方鋪設苫布,上面鋪上一層沙吸油,最后集中找有資質的單位處理。 施工后應恢復施工活動破壞的植被。與當地園林、環保部門或當地植物研究機構進行合作,在先前開發地區種植當地或其他合適的植物,以恢復剩 余空地地貌或科學綠化,補救施工活動中人為破壞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蝕。 6 4.6 建筑垃圾控14、制 施工現場的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教大。這些垃圾不易降解,對環境產生長期影響。 制定建筑垃圾減量化計劃:每萬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過 400 噸。 加強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爭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達到 30%,建筑物拆除產生的廢棄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 40%。對于碎石類、土石方類建筑垃圾,采用地基填埋、鋪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爭再利用率大于 50%。 施工現場生活區設置封閉式垃圾容器,施工場地生活垃圾實行袋裝化,及時清運。對建筑垃圾進行分類,并收集到現場封閉式垃圾站,集中運出。 在該工程中我們要按照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原則采取以下措施: 通過合理下料技術措施,準確下料,盡量15、減少建筑垃圾。 實行工完場清等管理措施,每個工作在結束該段施工工序時,在遞交工序交接單前,負責把自己工序的垃圾清掃干凈。充分利用以建筑垃圾廢棄物的落地砂漿、混凝土等材料。 提高施工質量標準,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如提高墻、地面的施工平整度,一次性達到找平層的要求,提高模板拼縫的質量,避免或減少漏漿。 盡量采用工廠化生產的建筑構件,減少現場切割。 廢舊材料的再利用:利用廢棄模板來釘做一些維護結構,如遮光棚,隔音板等;利用廢棄的鋼筋頭制作樓板馬凳,地錨拉環等。 利用木方、木膠合板來搭設道路邊的防護板和后澆帶的防護板。 每次澆注完剩余的混凝土用來澆注構造柱、水溝預制蓋板和后澆帶預制蓋板等小構件。 垃圾16、分類處理,可回收材料中的木料、木板由膠合板廠、造紙廠回收再利用。 非存檔文件紙張采用雙面打印或復印,廢棄紙張最終與其他紙制品一同回收再利用。 廢舊不可利用鋼鐵的回收:施工中收集的廢鋼材,由項目部統一回收再利用。 辦公使用可多次灌注的墨盒,不能用的廢棄墨盒由制造商回收再利用。 7 4.7 地下設施、文物和資源保護 施工前調查清楚地下各種設施,做好保護計劃,保證施工場地周邊的各類管道、管線、建筑物、構筑物的安全運行。 5. 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1 5.1 節材措施 5.1.7 應就地取材,施工現場 500 公里以內生產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總重量的 70以上。 2 5.2 結構材料 3 5.3 17、圍護材料 4 5.4 裝飾裝修材料 5 5.5 周轉材料 6. 節水與水資源利用 1 6.1 提高用水效率 2 6.2 非傳統水源利用 6.2.2 力爭施工中非傳統水源和循環水的再利用量大于 30%。 7. 節能與能源利用 1 7.1 節能措施 節約用電、人走燈滅等標志,在廁所部位設置聲控感應燈等達到節約用電的目的。 2 7.2 機械設備與機具 3 7.3 生產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 4 7.4 施工用電及照明 8. 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 1 8.1 臨時用地指標 2 8.2 臨時用地保護 3 8.3 施工總平面布置 8.3.3 施工現場道路使用永久道路的原則布置。施工現場內形成環形通路,減少道路占用土地。 8.3.4 臨時設施布置應注意遠近結合,努力減少和避免大量臨時建筑拆遷和場地搬遷。該最大限度的減少對原有土地生態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