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創建工作實施方案2篇.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90309
2024-01-23
12頁
17.26KB
1、綠色建筑創建工作實施方案2篇 綠色建筑創建工作實施方案 1 為全面貫徹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精神,深入貫徹.生態文明思想,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根據市綠色建筑創建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創建目標 以城鎮建筑作為創建對象,實施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到 2022 年底,當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 70%,到 2025 年底,當年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占比達到 80%。星級綠色建筑持續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斷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斷完善,裝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穩步提升,綠色建材應用進一步擴大,綠色住宅使用者監督全面推廣,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綠色建筑創建活動,形成崇尚綠2、色生活的.氛圍。 二、重點任務 (一)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將民用建筑建設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納入工程建設管理程序,嚴格督促城鎮新建建筑全面按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實現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全覆蓋。新建政府投資或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公共建筑、.投資建筑面積 2 萬平方米及以上的單體公共建筑,應按照一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 (二)提升綠色建筑實施水平。加強建設全過程管理,強化綠色建筑建設標準執行,嚴格施工質量把控。嚴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管理,建筑工程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者項目申請報告應當包含綠色建筑要求。加強項目招投標管理,應 在項目相關招標文件中明確綠色建筑相關要求內容。加強項目建3、設監督檢查,區住建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定期對綠色建筑各項標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督促項目形成綠色建筑執行情況的閉合管理。 (三)推進星級綠色建筑標識評價工作。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辦法和省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實施細則,利用全國綠色建筑標識管理信息系統,提高綠色建筑標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按照省綠色建筑評價項目管理要求,強化既有綠色建筑評價項目管理。 (四)穩步推廣裝配化建造方式。堅持質量安全和宜裝配則裝配原則,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本地區的裝配式建筑技術。以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投資項目為切入點,推進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逐步提升裝配率。以公共建筑、工業建筑為重點,大力推廣裝4、配式鋼結構技術體系。大力推廣先進技術、加強人才培養,提升裝配式施工水平。 (五)推動既有居住建筑綠色化改造。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海綿城市建設等工作,推動既有居住建筑節能節水改造。探索市場化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模式。鼓勵各項目主體合理選取建筑外遮陽、節能門窗、建筑屋頂和外墻保溫節能改造等改造措施,開展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 (六)提升公共建筑運行能效水平。開展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建設,建立完善運行管理制度,推進公共建筑能耗統計。結合圍護結構裝修、用能系統更新,開展公共建筑節能改造,推動能耗建筑發展,推廣可再生能源應用和再生水利用。 (七)加大綠色建材推廣應用力度。加快推進綠色建材評價認證和推廣應用,推5、動建材產品質量提升。加大政府投資工程、重點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綠色建 筑、裝配式建筑等項目中綠色建材應用力度,逐步提高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加強綠色建材推廣應用宣傳,指導建材企業積極申報綠色建材評價標識認證。 (八)建立綠色住宅使用者監督機制。貫徹落實國家綠色住宅購房人驗房指南,明確房屋綠色性能和全裝修質量驗收方法。建立民用建筑能效信息公示制度,在商品房買賣合同和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中明示住宅綠色性能信息及全裝修質量相關指標,明確質量保修責任和糾紛處理方式。住宅開發建設單位要配合購房人做好驗房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明確各方主體責任 開發建設、勘察設計、施工圖審查、施工6、和監理等工程建設各方主體要認真執行綠色建筑政策標準。 1.建設單位在進行項目立項時,應當明確綠色建筑等級,在編制建筑工程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項目申請報告時,要有綠色建筑,并將有關成本納入投資概預算。建設單位在組織分部分項驗收和竣工驗收時應復核綠色建筑施工的有關要求,嚴格執行綠色建筑工程驗收標準,未按施工圖設計文件要求和綠色施工要求執行的,不得通過竣工驗收。 2.設計單位要積極采用先進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認真執行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和評價標準等相關標準規范,在編制設計方案中應當包括綠色建筑設計專項說明,編制的施工圖設計文件應當包括綠色建筑專篇。 3.施工圖審查機構要對綠色建筑設計專篇進行專項7、審査,并在審查合格書中明確注明結論意見。 4.施工單位在施工組織設計中要制定詳細的綠色建筑專項施工方案和綠色施工要點,明確綠色建筑施工措施,確保綠色建筑實施質量。加大對優質、誠信的綠色建筑、綠色建材等相關企業的宣傳。 5.監理單位要認真落實綠色建筑工程驗收標準,嚴格履行監理職責。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在監督抽查中發現違規行為應及時提出整改要求,監督整改。 (二)加強建設全過程監管 區住建局將把民用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納入工程建設管理程序,嚴把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備案等關鍵環節,確保綠色建筑工作的落實。并定期、不定期組織開展項目現場專項檢查,重點檢查工程各方責任主體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情況、專項施工方案編審8、情況、專項監理編審情況等,嚴格執法,督促各項標準和規定的落實。 (三)做好宣傳培訓 認真貫徹方案內容,大力宣傳推廣綠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營造良好的.氛圍。面向行業管理和技術人員,重點圍繞發展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等重點工作的政策、技術、標準以及成效,開展多種形式宣傳培訓。加強行業信息報送工作,及時總結提煉和宣傳推廣各地經驗做法、典型案例。 綠色建筑創建工作實施方案 2 為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和.來陜視察重要批示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市住建局、發改委、自然資源局、行政審批局等關于印發延安市綠色方案創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延市住建政發20xx79 號)的要求,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以適用、經濟、綠色、美9、觀為指針,以新建建筑提升性能品質為著力點,推動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綠色居住環境的需要。現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標 20xx 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 30%,20xx 年達到 40%,2022年達到 50%。 二、重點任務 (一)全面推進綠色建筑。持續開展綠色住宅小區、綠色生態城區建設,推進綠色建筑規?;l展。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政府投資的學校、醫院、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等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建筑面積 10 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小區,城市新區、綠色生態城區的民用建筑,應嚴格按照陜西省民用建筑節能條例規定的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設計和建設,達到基本級以上10、等級;建筑面積為 1 萬平方米以上的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和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應達到一星級以上等級。20xx 年起,縣域內具備條件的新建建筑需按照綠色建筑設計、建設。(縣行政審批局、經發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分頭負責) (二)積極創新管理機制。強化目標管理,根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總體安排部署,加強立項、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等管理工作,進一步建立 健全綠色建筑發展制度機制,全面推動綠色建筑標準實施。加快推進綠色建材評價認證和推廣應用。完善綠色建筑評價認定制度,對照綠色建筑標準設計、施工并通過竣工驗收的項目,在竣工驗收及備案中可認定為綠色建筑(基本級),一星、二星、三星綠色建筑標識認定,按照11、有關規定執行。建立綠色建筑標識撤銷制度,對弄虛作假行為給予限期整改或直接撤銷標識處理。(縣住建局、行政審批局、城管執法局、自然資源局、經發局、市場監管局分頭負責) (三)提升建筑能效水效。統籌做好清潔取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海綿城市建設等工作,推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節水改造。提高雨水資源利用水平,透水鋪裝和下凹式綠地率不低于 40%。積極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推廣可再生能源應用和再生水的利用。(縣經發局、城管執法局、住建局分頭負責) (四)推廣裝配式建造方式。按照市政府辦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實施方案(延政辦函20xx7 號)要求,保障性住房、.、拆遷安置以及政府、國有企業全額投資新建(12、擴建)的辦公、學校、醫院、養老建筑等項目應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建設;總建筑面積 10 萬平方米以上的商品住房項目、總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或單體建筑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項目應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每年在招拍掛土地中要有不低于 10%的用地明確出讓條件為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進行建設,以后每年度增長不低于 3 個百分點。全面提升裝配化建造水平,發展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等裝配式建筑。(縣行政審批局、自然資源局、住建局、經發局分頭負責) (五)加強綠色技術創新。發展本土綠色建筑技術產業,降低建造成本。不斷優化綠色建筑技術路線,因地制宜培育適應宜川實際的綠色建筑技術。推廣綠 色建筑技術集成與示范,促進綠13、色建筑技術推廣與應用。(縣住建局、經發局、自然資源局、城管執法局、財政局分頭負責) (六)加強運行管理。建立和規范綠色住宅驗房交付工作。定期開展運行評估,引導鼓勵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降低建筑運行能耗。加強公共建筑能耗動態監測平臺建設管理,擴大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覆蓋范圍,逐步將本縣所有重點用能建筑和政府辦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納入能耗監測。組織開展公共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及效能公示工作。(縣經發局、城管執法局、住建局分頭負責) 三、工作措施 (一)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各部門單位要按照綠色建筑法律法規和本方案要求,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縣住建局負責統籌推進全縣綠色建筑創建工作,完善相14、關政策體系和技術管理規定,從設計、施工到竣工驗收階段對綠色建筑項目進行監督管理,組織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的績效評價??h經發局負責在籌劃年度重點項目(財政投資)投資計劃時,明確采用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技術和等級等納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范圍和投資預算;全縣公共機構建筑能效檢測及已完成使用的辦公建筑物和公共建筑物綠色性能提升工作。指導建材行業綠色生產工作,推動建材行業向綠色化方向發展。縣自然資源局負責在項目規劃以及土地出讓、劃撥時,根據建設用地規劃條件,明確提出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相關要求??h行政審批局負責對明確要求采用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建設標準的項目,按照相關技術固定進行審批、核準、15、備案。縣財政局負責縣級建筑節能資金保障工作。縣市場監管局負責推進綠色建材評價認證,加強對綠色建 筑評價認證機構及其相關認證活動的監管??h教科體局負責綠色校園創建活動。 (二)明確建設各方主體責任。開發建設、勘察設計、施工圖審查、施工、監理和工程質量檢測等工程建設各方主體要認真執行綠色建筑政策標準。一是建設單位在進行項目立項時,針對政府投資項目,要在在制定建設項目年度投資計劃中應當明確綠色建筑等級,并將采取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技術所產生的費用一并計入項目的總投資;針對企業投資項目,要在土地出讓時應明確項目采用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技術進行建設。二是設計單位要積極采用先進的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認真執行16、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和評價標準等相關標準規范,編制的設計方案應當包括綠色建筑設計專項說明,編制的施工圖設計文件應當包括綠色建筑專篇。三是施工圖審查機構要對綠色建筑設計專篇進行專項審查,并在審查合格書中明確注明結論意見。四是施工單位在施工組織設計中,要制定詳細的綠色建筑專項施工方案和綠色施工要點,并履行審批程序,明確綠色建筑施工措施,確保綠色建筑實施質量。五是建設單位在組織分部、分項驗收和竣工驗收時,要復核綠色建筑施工有關要求,嚴格執行綠色建筑工程驗收標準,未按施工圖設計文件和綠色施工要求執行的,不得通過竣工驗收。六是監理單位要嚴格履行監理職責。七是工程質量監督機構要針對在監督抽查中發現的違規行為,17、及時提出整改要求,并監督整改落實。 (三)加強建設全過程監管。一是加強前期審批管理。縣經發局要制定采用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技術和等級的政府投資重點項目計劃,并于每年 2 月底前報縣住建局備案。針對實施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的新建項目,縣自然資源局要在土地出讓合同、用地規劃條件中標明綠色建筑等級或預制裝配率,并于每年 2月底前將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用地計劃報縣住建局備案;對未按綠色建筑標準 進行規劃設計、未提出綠色建筑等級水平、措施以及未按規定進行節能評估審查的四類建筑項目,不得預發放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縣行政審批局要嚴把立項、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關,對未達到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標準要求的新建項目18、,不予審批核準。二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h住建局要將民用建筑執行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標準納入工程建設管理程序,定期不定期組織開展項目現場專項檢查,重點檢查工程各方責任主體執行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標準情況以及專項施工方案編審情況、專項監理細則編審情況等,督促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各項標準規定的落地落實。三是加強數據統計報送。按照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設計、施工并竣工驗收合格的建筑項目可認定為綠色建筑,納入綠色建筑統計范圍。住建局要認真做好綠色建筑相關數據的統計報送工作,建立綠色建筑管理臺帳,在項目設計審查、竣工驗收等階段注重數據采集,確保數據真實、準確。 四、組織實施 (一)建立工作機制。建立日常工作協調19、機制,全面推動綠色建筑創建工作,縣住建局負責統籌協調推動綠色建筑創建工作,縣經發局、自然資源局、行政審批局、財政局、教科體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認真做好相關工作。同時,各部門單位分別明確一名科級聯絡員,負責工作溝通、事項報告等事宜,并于每年年底前,將相關工作推進情況以書面形式報縣住建局。 (二)評價創建結果??h住建局牽頭負責,縣經發局、自然資源局、行政審批局、財政局、教科體局、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單位配合,每季度初對上一季度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創建工作推進情況進行一次總結分析與自我評價,并于每季度初向市住建局提交自我評價報告。 (三)開展試點示范。各部門單位要以構建綠色建筑發展長效機制、推廣綠色建筑新技術、推動綠色建筑市場化發展、提升綠色建筑工作體系及績效為著力點,積極創建綠色建筑示范單位,每年至少要組織創建 1 個;開展綠色建筑創新示范,加快綠色健康技術以及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的工程應用,創建一批高效集約型綠色建筑,引領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 (四)加大宣傳力度。各部門單位要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普及綠色建筑知識,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發揮街道、社區、村組等基層組織作用,積極引導組織群眾參與,通過共謀、共建、共評、共享,全面營造有利于綠色建筑創建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