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總圖規劃方案和施工圖實例及常見問題分析.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90364
2024-01-23
8頁
50.54KB
1、民用建筑部分“濱水、丘陵、山地場地設計中總圖規劃方案和施工圖實例及常見問題分析一、 山地總圖場地設計的方法與實踐1. 場地設計誰在做?2. 場地設計的基本條件3. 場地設計的控制要點4. 場地設計的內容二、 場地設計的案例分析1. 怎么分析濱水、丘陵、山地地形,做總圖規劃方案設計(多高層及別墅區)2. 怎樣審查濱水、丘陵、山地總圖方案設計3. 怎么做山地民用建筑的場地總圖施工圖4. 怎樣去審查山地民用建筑的總圖場地設計三、 國內外建筑與場地的設計圖選四、 場地設計練習題一、 場地設計的方法與實踐1. 場地設計誰在做?l 民用總圖(場地)設計:總圖工程師,規劃師,景觀規劃師和建筑師都可以做,也都2、在做。但目前這些項目的主要設計者為建筑師在做。誰做最合適,這要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城市規劃師:因為只做城市規劃的宏觀調控,如今很多規劃設計師沒有施工圖的設計功底,在做城市規劃設計時脫離實際比較空洞,特別是在修建性詳細規劃中城市道路豎向規劃設計就難以實現,在工程具體實施中常常會對那些不接合實際的規劃設計進行調整和修改,如在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中道路的控制坡度規范上為8,沒有工程實踐經驗的規劃設計師在兩個交叉口距離小于300米時的坡度設計為8就會出大問題,兩個交叉口處的人行斑馬線內道路坡度山地不宜大于5%,(平原不宜大于3%)距離各為75米,剩下那段路的坡度就在11或13這樣的城市道路坡度就得從新調整3、。但道路是網狀設計,動一點就會牽涉整體道路豎向規劃修改調整;建筑設計師:做城市規劃不全面不系統,做建筑單體方案及施工圖設計細膩,但做建筑總平面布置缺少整體考慮,綜合協調性較差;景觀規劃師:強調場地的景觀園林美感和場地自然協調美觀,但因現階段景觀規劃專業在工程建設后期才進入設計,景觀規劃滯后而導致它的很多概念和設計手法均受工程前期方案和中期建筑設計及場地施工的影響,不能夠系統地表現出來??倛D規劃師:因為有場地施工圖設計功底,又有工程宏觀調控實踐經驗,工程整體協調性好,宏觀、微觀設計均到位,善于運用系統思維方法和整體概念來分析和處理工程設計過程中的問題。規劃設計階段建筑、景觀、總圖等專業一起共同介4、入概念性規劃設計,只有在幾個專業各自分工明確并一起合作完成整個大型山地民用小區建設才是最好的出路。這樣做設計即能體現景觀規劃的概念美,又能體現建筑單體的細膩美,又能將工程設計和施工做到經濟合理、道路組織順暢便捷、總平面及豎向布置和諧統一,因工程建設中種種復雜因素的干擾,要真正的做到這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艱難的。凡是在地球上無論是架空還落地的建筑物或構筑物均要有個專業來統一控制:X,Y,Z的關系,工業工程就是由總圖將所有專業要落到地面上的東西都匯總在一張圖上表達清楚,民用工程建設這一塊在設計院是分散各專業工種中去落實的,政府規劃管理各部門也是分別審查審批和控制管理,由于管理的渠道太多太雜,導致5、各自為政,并沒有協調整合管理好,出現了很多的相互矛盾;建構筑物內部由工藝主體控制管理(工業工程分項目有無數個工藝主體,民用工程只有建筑一個主體),場地應該由總圖及場地設計師來控制和管理。總圖是多專業、多學科、多知識面、多人力的協調與整合的綜合性結果;少了誰都不行在民用場地設計中總圖、景觀、建筑、結構、水、電、氣是聯系在一起的,少了誰都是不行的。而且還得統一部署、統一規劃才有可能良性循環。圖紙是設計師的語言 國家編制有“總圖設計制圖標準”,圖紙原本就是設計師的語言,圖紙語言是用來表達設計的內容、意圖、功能,是各配合工種設計及施工單位和建設方看圖后就能理解的。只有大家把圖看明白了才能進行具體設計交6、流和施工建造. 二總圖的設計常用繪圖術語大多數建筑師、規劃師、景觀規劃師都不能規范表達,常常表達的方式花樣百出,讓人無法理解,這樣的事近年來多不勝舉。總圖規劃方案及初步設計圖紙組成l 建構筑物總平面布置圖l 道路及豎向布置圖(含邊坡擋墻及防排洪設計)l 場地綠化及景觀布置圖l 管線綜合系統圖l 工程經濟綜合指標表近年來新增方案階段圖紙l 場地坡度坡向分析圖l 人流車流交通流線圖l 綠化景觀節點分析圖總圖場地施工圖圖紙組成l 場地粗平土圖l 建、構筑物、道路總平面及豎向定位圖(含臺地邊坡擋墻設計,當場地豎向特別復雜時,道路需單獨出圖)l 場地排雨水圖l 綜合管線圖施工圖附屬圖紙組成l 需用場地剖7、面表達的斷面圖l 道路結構設計圖(含人行道、路緣石等)l 排水溝結構詳細設計圖l 場地環境小型擋土墻結構詳圖施工圖附屬表組成l 土石方工程量表、土石方工程平衡調配表或圖l 道路工程量表l 場地環境擋土墻工程量表l 場地邊坡工程量表l 排水構筑物工程量表l 場地各類基槽余土工程量表2. 場地設計的基本條件總圖設計的基本條件:規劃用地地形圖、當地的地質及水文氣象資料、規劃用地指標、規劃道路及管線接點、地方政府的規劃管理條例、規劃用地紅線及批文收集整理建設方提供的設計條件和依據設計條件的復核及校對1) 規劃用地紅線:規劃用地紅線的坐標、標高有沒有?有的對不對?2) 設計用地各項指標設計指標是否在該紅8、線范圍內有效?若有問題時可否變化調整?3) 設計范圍內外的地形圖:建設方提供的地形圖是否準確、完整、清楚?紅線范圍外的地形也需要;4) 當地的地勘及水文氣象資料:建設方是否提供當地的地勘及水文氣象資料?有提供的資料是否正確?5) 地方政府的規劃管理條例:建設方必須提供當地地方政府的規劃管理條例,每個城市因地區位置不同對規劃要求有很多的不同,當地方規劃管理的條例與國家規劃管理條例有矛盾時,應以當地地方規劃管理的條例為設計依據;6) 城市規劃道路及管線接點在設計范圍內有沒有城市規劃道路及管線接點,有接點時需復核及校對規劃道路及管線接點的坐標及標高對不對,還需將已獲得的設計條件反復認真研究,這些設計9、條件是否對擬建工程設計有利,若不利時可以向建設方提出修改、調整設計條件的合理化建設.(規劃條件不合理時可以提建議修改)清理原始地形圖 圖層分類歸并 刪除多余的圖塊 加載專用測量圖塊軟件 連接粗及細等高線 保留原始地形圖及圖名清理地形圖的主要目地清理地形圖目地是為了總圖各階段設計中的圖層管理有序在規劃方案中:單獨使用粗等高線做建筑物、道路、邊坡及擋土墻的豎向及平面規劃設計。 在施工圖設計中:1) 場地粗平土設計常使用粗、細等高線及場地標高計算土石方工程量;2) 建構筑物總平面定位圖設計中常根據地形圖上的陡坡、溝谷、堡坎、邊坡及場地標高來確定設計平臺的范圍和標高,同時還要確定設計范圍內的建構筑物標10、高和坐標;3) 場地排水圖常打開沖溝及邊坡堡坎圖層尋找排水最佳路徑4) 管線綜合圖設計中要打開地形圖中城市市政的地上地下管線圖層去尋找與城市有關的現有地上地下管線銜接關系。5) 有地下構筑物時(如地下防空洞、大型雨污水排水涵管、電纜溝等)實測地形圖的范圍A. 可行性研究及方案階段為1/1000地形圖;大片區規劃階段考慮排洪防澇需要1/50001/2000地形圖,主要用來尋找分水界線,計算分水界的匯水面積和計算排洪流量;B. 施工圖階段為1/500地形圖。地形圖若不準確,總圖施工圖設計的準確性就會受到一定影響,地形圖是總圖專業最原始的設計條件和設計依據,而且是最最重要的設計依據。C. 施工圖設計11、時刻根據情況將地形圖的范圍要擴大到紅線外100500米.便于如實的反應設計場地內的相鄰情況,也有便于工程項目周邊的設計銜接。現場實地考察及踏勘 在總圖規劃設計前總圖設計人必需到現場實地考察踏勘地形,踏勘時要觀察實際地形與地形圖是否準確,若有差錯或漏缺需要建設方補測糾正,實地考察建設區域地質穩定情況,有無滑坡、溶洞、危巖及地下泉水出水口等,向當地老人了解該地區最大暴雨時的沖溝、湖水、河流的洪水水位及常年洪水位,若有滑坡、溶洞、危巖及地下泉水出水口等地形圖上無法表達的地質危害的情況,應要求建設方請地質危害評估單位對建設場地做地質危害評估,待評估結果出來明確該地質條件穩定,并對該工程無大的影響方能接12、續做總圖規劃設計.只有熟悉地形地貌地質并將地形立體的印在腦海里才能真正的做好總圖規劃設計。A. 有條件時各專業設計人都要到現場實地考察;B. 結構專業觀察地質巖石結構走向對建筑、擋墻、邊坡布置是否有利,裸露的巖石風化程度如何,巖石是沙巖還是泥巖,土質是粘性土還是沙性土,有沒有不良地質等;C. 水專業考察雨水、污水接口的標高、坐標、位置走向和接口的可實施性和準確性及合理性等;D. 強弱電及天然氣考察本專業的規劃管線接口的可行性及合理性,并現場核對管線接口的準確性;E. 建筑專業現場實地感受建筑規劃空間的變化關系,建筑與場地的布局關系。 了解政府出售的土地類別:(生地和熟地) 生地:保持自然的原始13、狀態,沒做任何場地處理 優點:在總圖規劃設計上盡可能利用自然地形布置建構筑物及道路因地制宜的設計可減少后期場地土石方工程量、減少建筑基礎費用,盡力維持生態平衡,生地的土地成本低于熟地開發成本; 缺點:與城市規劃道路及市政管線銜接條件較差,如果沒有因地制宜地總體規劃設計,場地利用自然地形就會成問題,工程建設成本會大大地增加。熟地:原始自然狀態根據城市規劃條件已做修改,場地經過“三通一平”處理,建設場地內已通水、通電、通路,建設場地已粗略地進行就地土方平整。 優點:與城市規劃道路及市政管線銜接相對條件較好.建設方進場時場地土石方工程量較少,施工單位進場后施工速度會加快. 缺點:在總圖規劃設計上很難14、利用自然地形布置建構筑物,建筑若有大量地下室時,會導致重復挖填土土石方,深填土區的建筑基礎費用大增。場地內的生態平衡維護較困難,山體場地排水系統已改變,必須重新組織場地排水系統的設計。熟地的土地成本高于生地的土地成本。3. 場地設計的控制要點豎向放排洪 道路 管線 綠化景觀 不良地質 平面好總圖是優秀項目的根本保證1) 平面因地制宜利用地形:l 怎樣利用紅線地塊的形狀,合理、經濟、有效地布置南北及東西向建筑;l 在國內各地區的規劃管理條件不一樣,總圖規劃方案設計的控制要點有別;l 根據各地的日照及消防間距要求,合理地布置組團道路及建筑;l 怎樣巧妙利用地形布置地下室、地下停車場;l 在挖方區怎15、樣布置建筑物更經濟合理;l 在填方區怎樣布置建筑物更經濟合理;2) 豎向l 建筑布局一般以順等高線設計為主;l 建筑布局以垂直等高線設計為主;l 底層順應地勢做減層處理;l 局部空間采用架空設計;l 隨著地勢的變化設置不同標高入口;l 不同層面的交通廊道的鏈接;l 建筑內部空間的逐級跌落等處理手法;l 找準市政雨污水銜接點的坐標、標高及管徑,與市政雨污水的銜接點的標高為場地設計控制依據;l 順應地形尊重自然地貌盡量不破壞自然排水系統做豎向臺地設計;l 劃分建設區域內的山體分水界限,算足匯水面積,做好排水沖溝及場地排水流向的豎向設計;l 有條件時道路豎向設計一順坡,給水道專業提供良好的場地排水條16、件。豎向設計五要素:最低點標高、最高點標高、地面形態、場地安全、土方量。a) 主要臺階標高確定的適當及小區主干道方案的好壞,是控制工程總造價的關鍵;b) 合理利用錯層、架空、下沉地坪、標高錯落等布置手法,使建成后的場地接合地形參差有序,高低錯落,層次豐富;c) 人形與車行交通的組織設計,立體交通設計;d) 一個平面有無數個豎向設計方案,那個最合適(最經濟不一定最合適)才是最好的豎向設計方案.豎向設計手法:a) 巧妙處理高差與景觀節點的景觀跌水墻b) 利用雨水循環與解決坡度高差問題的跌水池c) 合理利用高差處理的景觀綠化帶d) 合理利用高差處理的踏步與跌水既滿足實用需求又是景觀亮點e) 景觀設計17、與實際功能的完美結合f) 處于景觀節點的景觀亭同時也是觀景效果極好的風景平臺與休息平臺土方工程量:土方平衡計算a) 場地平整設計標高的優化b) 取土區和棄土區的劃分3) 道路最大坡度-在小區的場地內能消化多少高差與住宅區城市及建筑的品質有關;大坡度段的長度-與小區道路舒適度的要求有聯系;最小平曲線半徑-受消防車限制;(曲線外側設超高后就沒有離心力的感覺了。)是否設豎曲線-受山地場地急坡段道路設計及道路舒適度有聯系,若將道路坡度增減值控制在35%之間再陡峭的坡開在路上也很舒適.4) 管線找準市政各管線的銜接點的標高、坐標;管徑大小;將各專業的管線綜合在一張總平面圖上,起優化和系統管理的作用,原則18、是:小讓大,淺讓深,有壓讓無壓,遠期讓近期,投資小讓投資大的,主要解決管線線路短捷,技術經濟合理,施工操作可行。給建筑和景觀創造良好的條件。管線設計在城市建設中是不可輕視的。供電及通訊系統猶如城市動脈,供水及供氣系統猶如城市靜脈,雨污水處理和排放系統猶如城市的消化及排泄系統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要做好這項工作,除了有正確的技術決策外,還要有長遠規劃建設理念和先進的管理手段。5) 綠化(點,線,面的設計理念)近十多年來城市小區綠地綠化設計由新生的景觀專業接替總圖及建筑專業做景觀規劃及景觀施工圖。軟質景觀設計硬質景觀設計生態綠化設計6) 地質不良地質給工程帶來的危害軟土地基第四紀冰期“昔格達”土濕陷性19、黃土:在上覆土層自重應力作用下,或者在自重應力和附加應力共同作用下,因浸水后土的結構破壞而發生顯著附加變形的土稱為濕陷性土,屬于特殊土。深回填土 總圖設計思考: 地看鉆孔是個點,道路設計是條帶,建筑總平是個面,綜合管線是個網,地形圖是個瞬間靜態的三維空間,而總圖設計是個XYZT連續動態的四維空間。(不能盲目地去亂撞,亂折騰,弄不好大自然會來報復人類)2005年,重慶 連續100多天高溫不下雨,這是100年不遇的大旱2006年,重慶連續三天暴雨襲擊,也是110年不遇的大暴雨為什么短短兩年中遭遇了100多年不遇的自然災害大事件呢?若城市周邊的農田及生態植被無計劃的大量同時開發已超過了自然植被的3020、%就會受到自然天災的報復.4. 場地設計的內容a) 平面及道路豎向跟地形的有機接合b) 山地小區道路系數的合理性:應小于等于12%是經濟的,在15%是合理的,大于15%就不經濟合理了;c) 開發小區內的容積率在3以下用地是不經濟的,在3-5之間是經濟環保健康適宜的,在58之間是不環保不適宜的,在8以上是不提倡的(為癌癥高發區)d) 水土保持:土地小區內加固的擋土墻及邊坡占地(自然坡度大于10以上)與建筑用地面積之比為10%15(自然坡度越大取值越大),若是擋土墻及邊坡加固系數小于這個數,場地受雨水沖刷時就會失穩產生泥石流、滑坡等危害e) 山區建設應做排洪防澇的措施設計(并要求甲方提供當地最大暴21、雨強度及最大洪水頻率)f) 考慮建設用地內的分期分區土石方平衡問題g) 小區與市政道路及管線的銜接關系。各專業設計分工明確、具體,設計原始數據準確無誤,(如地勘資料、市政管線及道路的借口坐標標高以及管線接口處的管徑容量大小等均要明白準確)補充:場地填方及基底處理:場地粘性土地填方最小壓實度:場地及建筑物:建筑物下0.9、一般場地0。8-0.9、管線基礎下0.9、預留用地0.85 大面積平整0.9 道路(路基)0.93山地小區的道路處理:如果高差很大,可以分層次處理道路坡度關系,比如組團道路可以1/3坡度4%以下(地價高、房價高);1/3做到5%6%(價格適中);1/3超過8%(土方量大,有擋墻22、,交通差,但景觀視線好)擋墻的處理:5m以下的擋墻是經濟的;5m以上不經濟。消防車的轉彎半徑:低層建筑:15t消防車R12m30層建筑:20t消防車R15m超高層建筑:30t消防車R18m各類道路的極限值:城市道路8%;小區、工廠11%;特殊困難可增加1%至12%;山地道路有的做到15%算土石方、坡度等的總圖輔助設計軟件:杭州飛時達軟件、GPCAD30公分以上就算綠地,可以種草皮建筑基地內地下車庫的出入口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 地下車庫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口或高架路的起坡點不應小于7。50m;2 地下車庫出入口與道路垂直時,出入口與道路紅線應保持不小于7.50m安全距離;3 地下車庫出入口與道路平行式,應經不小于7。50m長的緩沖車道匯入基地道路。4 基地步行道的縱坡不應小于0.2,亦不應大于8%,多雪嚴寒地區不應大于4%,橫坡應為1%-2%;5 基地內人流活動的主要地段,應設置無障礙人行道。注: 山地和丘陵地區豎向設計上應符合有關規范的規定.8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2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