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新城超高層綜合體項目建筑方案設計任務書.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90660
2024-01-23
14頁
4.01MB
1、蘇州太湖新城(吳中片)核心區超高層綜合體項目建筑方案設計任務書蘇州太湖新城吳中管委會蘇州市規劃編制信息中心2013年4月目 錄第一章、項目概況第二章、技術經濟指標第三章、設計原則第四章、總體設計要求第五章、具體設計要求第六章、設計成果要求及進度安排第一章 項目概況1、項目概況1) 項目名稱:蘇州太湖新城(吳中片)核心區超高層綜合體項目建筑方案設計2)區域概況:蘇州太湖新城(原名濱湖新城)位于蘇州市吳中區南部,是蘇州“一核四城”城市戰略發展中南部重要發展區域,也是蘇州市未來城市副中心之一。本項目位于蘇州太湖新城吳中片的核心區,面向東太湖水域,是太湖新城門戶空間,城市形象重要展示區域,為中軸大道兩2、側標志性建筑簇群。該簇群承擔太湖新城重要城市節點作用,與太湖新城吳江片核心簇群遙相呼應。3)外部條件:基地北臨城市主干道東太湖路,南臨蘇州灣,與蘇州灣擬建400米區域性地標建筑(右下圖中紅圈標出)共同組成核心建筑簇群。4) 基地位置:項目位于中軸大道兩側,具體四界道路為東太湖路、湖濱路、中七路、中八路,包含四塊商業商務用地,編號分別為1號、2號、4號、5號。5) 現狀要點:5.1 軌道交通軌道交通四號線沿塔韻路和東太湖路布局,并在中軸大道和東太湖路交叉口處設有軌道交通站點站點。(如右圖所示,圖中紅色線為軌道交通線路,灰色陰影為軌道站點)5.2地下空間中軸大道與四號站點之間采用地下通道的形式,地3、下空間范圍如下圖紅線所示,總面積約30萬平米,采用地下三層的形式,地平面距一層地下室地坪高度約為8.65米。地下各層標高詳見下圖。12452、項目定位“集公寓、酒店、商業、辦公于一體的大型綜合體建筑群”1) 定位:項目擬定位為六大功能區:1、公寓;2、酒店;3、商業;4、辦公;5、地下商業1-2層;6、地下停車場3層。建成后將成為集辦公、購物、餐飲、休閑、娛樂、金融、文化、居住功能于一體,進行全方位服務的高檔CBD區域,并具有地區標識性。本項目將設置全面的綜合配套和設施,不僅能滿足辦公、商業、購物需要,還能滿足商務活動、觀光消閑、文化娛樂等需要,服務功能、服務范圍跨行業跨區域。同時代表與國際接4、軌的一種高品質時尚生活方式。2) 要求:滿足項目經濟性要求的前提下,建筑設計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充分體現新時期建筑高科技的發展水平,建筑的品質應該達到較高水準,其質量標準應與國際高級辦公、星級酒店建筑執行管理標準一致。3.設計理念“先進性 + 標志性+ 生態性”融合太湖新城地理位置、文化特色,引進國際最新設計理念,追求不僅是物質的產品,還包括精神上的時尚生活體驗,將該項目建設成太湖新城城市板塊的劃時代的標志性的大型綜合項目,具備市場競爭的差異化,也為太湖新城提供更佳的城市建筑界面和景觀效果。本項目應提升為一個融生活、消費、商務、休閑、文化、各種要素于一體的現代化、高品質的商業綜合體,是消費者5、提升生活質量、享受休閑生活、獲得流行咨詢、發現消費樂趣,融入到一種新的時尚生活方式的地方,并成為太湖新城標志性建筑簇群。項目設計要注重綠色生態設計理念,貫徹執行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技術經濟政策,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家綠色建筑二星標準。第二章 技術經濟指標1. 技術經濟指標基地面積:總用地面積為63422總建筑面積:計容建筑面積約為440000建筑限高:不超過200米容積率:7.0建筑密度:60%建筑退建設用地紅線要求:符合蘇州市濱湖新城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圖則要求。其他指標要求:需滿足蘇州市濱湖新城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圖則要求。2. 分地塊指標要求1號地塊:用地性質:商業商務混合用地用地面積:16、8455容積率:7.0建筑密度:60%建筑限高:200m綠地率:15%開發總建筑面積:1291852號地塊:用地性質:商業商務混合用地用地面積:20218容積率:7.0建筑密度:60%建筑限高:200m綠地率:15%開發總建筑面積:1415264號地塊:用地性質:商業商務混合用地用地面積:12284容積率:7.0建筑密度:60%建筑限高:200m綠地率:15%開發總建筑面積:859885號地塊:用地性質:商業商務混合用地用地面積:12456容積率:7.0建筑密度:60%建筑限高:200m綠地率:15%開發總建筑面積:87255第三章 設計原則本項目設計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形態新穎,提倡綠7、色建筑、生態建筑和節能建筑的理念,突出智能、人性、個性、自由、效率,追求優化經濟設計,增強建筑的市場競爭力。項目的設計過程中應重點考慮如下方面原則。規范性原則:符合國家、蘇州市規定的現行建筑、結構、消防等節能規定和規范,設計內容及深度必須符合建筑方案設計深度要求。價值實現原則:設計應采用靈活的手法,包括造型設計新穎,高效利用空間,協調當地環境,節能等,以增強建筑的商業吸引力。建筑開發的經濟性原則:相關材料應屬于通用型產品以保證項目開發的經濟性要求;設計應充分考慮現有施工技術,包括選擇易于施工的材料。采用節能環保技術和設計,保證建筑產品長期運營經濟,并要在其使用壽命內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靈活性原8、則:充分考慮樓宇定制化的市場趨勢,保留建筑未來改造的彈性空間。長期運營的經濟性原則:綜合考慮結構、材料、設備等因素,以最少的能耗和運行費用來提供一個舒適的內部環境,運行費用包括管理費用。適應性原則:設計應符合蘇州本地的風俗習慣,體現文化特色。新技術原則:設計上要考慮采用建筑新技術、節能生態新技術等。第四章 總體設計要求1.總體設計總則1)由于地塊緊臨太湖,又是新城的門戶空間,應充分注重區位地段的重要性,注重與周邊環境的關系,注重建筑群體關系、和諧統一。2)建筑形態造型設計應新穎獨特,體現時代特征,標識性強,展現太湖新城風貌。技術指標在合理研究基礎上可依照設計理念適當調整,不單純追求高密度和高度9、。3)體現生態環保設計理念,建筑應滿足國家綠色二星建筑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5-2006 )。4)建筑設計中必須考慮與已確定的地下空間的關系和銜接,處理好與地下空間的關聯。5)建筑設計中必須考慮建筑與軌道交通站點(軌道交通四號線支線)的合理聯系和銜接,充分利用軌道站點,發揮交通條件優勢。6)通過產業策劃研究,借鑒國內外相關案例成功經驗,考慮公寓、酒店、商業、辦公的合理比例安排,將四大功能布局和分配于1,2,4,5號地塊中,作到布局恰當、分配合理。7)注重景觀環境的考慮,塑造優美宜人的景觀環境,提高環境品質。8)建筑應采用集中供熱、制冷形式。9)場地規劃中,必須考慮建筑、交通流10、線、服務、停車、入口設計等各個方面的一致性,并綜合考慮消防、人防、防洪防澇等有關規范,總體合理布局。10)在總體規劃布局上,盡量考慮將大型商業設置在朝向道路的位置,保證商業的主要界面連續性。2.基地出入口及建筑出入口基地出入口應滿足規范規定設計,保證良好的可視性,交通的可達性、標志性,并符合消防及緊急疏散要求。公寓、酒店、辦公、商業應單獨設置建筑出入口,互不干擾。機動車主要出入口參考圖則要求,且基地內應留出足夠的臨時停車及回車場地。3.交通組織重點研究整個區域的交通組織,以及周邊市政道路等與基地的人流、車流關系,對交通組織進行深入分析。重點研究地下空間、公寓、商業、酒店、辦公的人流和車流關系,11、應避免相互干擾;處理好上下客流線、消防流線、緊急疏散流線等必須的動線,并提供相應的技術分析。4.停車設計機動車位總量按項目規劃指標設置。公寓、商業、酒店、辦公的地下停車庫應明確劃分,并與中軸大道地下空間相銜接,滿足消防、疏散要求。5.其它室外應考慮設置符合首層商業安放廣告的需要,并考慮建筑整體立面效果。第五章 具體設計要求1.總則公寓、辦公、酒店、商業四種業態之間既有一定獨立性又有連通性。中軸大道已設置地下商業,因此地塊內設置地下商業應考慮與原有地下商業空間良好銜接。公寓、辦公、酒店、商業標準層設計盡量規整簡潔,四種業態在建筑造型設計上應協調統一。1.甲級寫字樓設計要求寫字樓達到國際 5A 級12、智能寫字樓要求,建筑整體設計應考慮經濟、環保要求,保證長期運營的經濟性;寫字樓頂部和底層裙房應考慮設置與寫字樓品質相符的寫字樓或企業標識位置;寫字樓的夜景照明應符合節能要求,便于維護;必須完全滿足國家、當地有關無障礙設計的規范要求,包括室內和室外部分。2. 五星級酒店設計要求平面布局及功能應滿足國際五星級酒店標準,功能要求劃分合理。建筑設計應利于銷售及后期運營管理的經濟性要求,并便于后期維護;滿足環保、節能要求。設計標準以國家、蘇州節能標準設計。酒店配套功能應包括:商務中心、會議室、餐廳、宴會廳、健身房、游泳池、超市、多功能廳、醫務室、后勤用房等。3.高檔公寓樓設計要求公寓樓要求戶型設計合理,13、平層、躍層樣式多樣可選。建筑設計現代、大氣、新穎,具有超前的配套設施與服務;建筑外觀具有公建特征,應重點考慮節能環保需要。建筑主入口的選擇、交通系統、設備系統應具有相對獨立性,盡可能降低對商業的干擾。4.商業綜合體包括地上商業和地下商業1)設計總則注重大型商業設置朝向,保證商業的主要沿街界面連續統一。設計要求大膽創新,引進全新商業設計理念。商業主入口前設置大型入口廣場。本項目中的商業業態可呈多元化,如可涵蓋大型主力店、零散店面、超市、步行街、餐飲、娛樂、健身等,每種商業業態對店面的要求均有所不同,在進行商業建筑設計時應注意。2)商業設計要求商業建議定位為大型主力店、時尚商鋪、精品品牌店、餐飲、14、娛樂等;商業以中軸大道地下一層商業為樞紐,聯系各地塊之間商業。通過公共空間的變化處理,創造出不同的主題和鮮明個性風格,形成內部四通八達的網絡,成為商業人流集散、水平垂直交通的樞紐。沿街商業設計應保證路面人流的到達,設計中應考慮人流與臨時停車車流相分離;商業應考慮櫥窗、店鋪招牌位置設計,保證各層的通透感;合理設計建筑外墻、屋頂以及外部廣場空地的廣告位置;商業建筑立面在與主樓整體風格保持一致的前提下,充分體現自身特征。3)商業交通組織及設施建議水平交通組織:以中軸大道地下一層商業為主要交通核心,通過有效的視線引導,到達分布于項目各層的商業出入口,將分散的商業板塊自然地聯成一體,實現各商業主題功能區15、消費群體的互動與共享。垂直交通組織:客流可利用設于各交通核心的電梯到達各層的商業區域,貨物則先進入地下貨區,通過四側的垂直貨梯,運輸貨物至各層。第六章 設計成果要求及進度安排所提交的設計成果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的設計規范、技術規程及地方有關規定,并應滿足設計任務書要求,最終獲得甲方確認。一、規劃設計成果要求1) 項目規劃設計說明及經濟技術指標規劃設計背景、用地區位分析、周邊交通、景觀現狀等;城市設計理念、目標、策略;規劃特色闡述、規劃布局闡述;產業策劃研究、相關案例分析說明;道路、市政設施、景觀、建筑等分類規劃說明;建設成本測算。完成規劃用地平衡分析、經濟技術指標分析。2) 項目現狀分析圖反映項目16、開發用地與城市及其他功能區的空間關系,并說明本項目在城市中的區位、景觀及交通關系。3) 總平面圖完成建筑布局總平面圖 1:1000,包括建筑群體空間布局、公建設施布局、地下空間利用、停車設施以及綠化布置等;并要求標明功能及間距。4) 交通分析圖包括路上交通流線組織、主出入口位置、路上人車分流設計、地下空間交通組織、地下停車行車線路等的交通組織分析圖。5) 綠化景觀分析圖包括景觀、綠地系統、空間環境分析圖,特別說明下沉式廣場與地下商業、地面商鋪、外部環境的相互聯系。6)空間形態分析圖包括城市天際線分析、重要視覺觀賞點形態分析、視覺走廊分析、空間形態組合分析、建筑組群與標志點關系分析等。二、方案設17、計成果要求1、建筑設計1) 建筑設計說明l 建筑方案的設計構思和特點建筑的平面和豎向構成,包括建筑的空間處理、立面造型和場所營造、環境分析(如日照、通風,采光)等;關于無障礙、節能和智能化設計方面的簡要說明;建筑結構選型;綠色建筑設計說明、單體建筑經濟技術指標;2) 建筑設計圖紙A平面圖應表示的內容:l l各樓層平面;l l各主要使用房間的名稱;l l結構受力體系中的柱網、承重墻位置;l l各樓層地面標高、屋面標高;l l底層平面圖應標明剖切線位置和編號;B立面圖應表示的內容:l l各立面圖,標注建筑材料;l l各主要部位和最高點的標高或主體建筑的總高度;C剖面圖應表示的內容:l l各層標高及18、室外地面標高,室外地面至建筑檐口(女兒墻)的總高度;D表現圖:(透視圖、烏瞰圖、夜景效果圖)l l總體鳥瞰圖 l l若干典型建筑的人視點透視圖,每棟建筑不少于 2張。2、景觀設計1) 設計說明l 說明景觀設計的構思和特點;進行場地用地適宜性分析說明如何因地制宜進行景觀設計,根據地形、水源以及環境保護等要求進行豎向設計、布置綠地、配置植物等。l 解釋、說明環境景觀設計和綠地布置方案。2) 設計圖紙l 景觀總平面圖。圖上應表明規劃建筑基底以外的草地、林地、道路、鋪裝、水體、停車、重要景觀小品、雕塑的位置、范圍;應標明主要空間、景觀、構筑物、道路的尺寸和名稱。l 道路規劃圖。圖上應標明道路的紅線位置19、橫斷面,道路交叉點坐標、標高、坡向坡度、長度、停車場用地界線。l 場地剖面規劃圖。標明不同高度地塊的范圍、相對標高以及高差處理方式;擋土墻、護岸等的位置及尺寸。l 種植設計圖。標明主要植物種類、種植數量及規格。l 鋪裝設計圖?;顒訄龅氐扔操|鋪裝的布局、鋪裝效果、鋪裝材料等。l 表達設計意圖的效果圖。包括總體鳥瞰圖 1張、夜景效果圖 1章、重要景點效果若干、特色景點效果圖若干、反映設計意圖的局部放大平、立、剖面圖及相關圖片、重要建節點效果圖若干。l 景觀局部分析示意圖。三、設計成果的提交形式所有設計機構提交的咨詢成果文件規格必須滿足以下要求:1)評審展板的數量為10張,規格為A0(841mmX20、1189mm);圖板請附有排列順序的說明和序號;2)規劃說明和縮印規劃圖間的合訂本20套,規格為A3(297mm X 420mm);3)規劃成果電子文件2份(700M刻錄光盤);4)自動播放的匯報演示文件或者多媒體演示文件1份,建議采用MICROSOFT WINDOWS系統,演示時間控制在20分鐘以內(演示文件應包含不少于2分鐘展示建筑主體形象的動畫)。四、時間安排1、招標日期為2013年5月6日2、報名截止日期為2013年5月20日下午5時3、2013年5月28日,舉行統一組織答疑、現場踏勘4、2013年5月29日-7月25日項目設計,設計機構提交設計成果;5、2013年8月上旬,評審委員會專家進行方案評審;5、2013年8月中旬,公布結果。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09-04
2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