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富馨家園一期基坑支護A-07樓施工方案.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90729
2024-01-23
12頁
99KB
1、專業收集整理精品文檔!-精品文檔,值得下載,可以編輯!-!=煙臺開發區A6#地塊項目A7樓基坑支護方案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 中國新興建設開發總公司2011年10月一、設計依據1、煙臺開發區A-6小區巖土工程勘察報告(煙臺市廣源巖土工程有限公司),工程編號:GY2011-032、各樓座結構施工圖。3、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5、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 504972009)。6、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302002)7、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術規程(JGJ167-2009)8、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2、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9、土層錨桿設計與施工規范 CECS22-9010、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_50086-200111、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180200912、煙臺市建筑邊坡與深基坑工程管理實施細則13、工程巖體分級標準GB502189414、現場踏勘所獲的場地狀況二、工程概況。擬建的煙臺開發區A-6小區項目位于煙臺市開發區蘇州大街(擬建)南側,杭州大街北側,臺北中路(擬建)東側,天津南路西側,.擬建一期工程有30個座樓和一個車庫,還有商業區,娛樂區等配套建筑,本次基坑支護設計工程為A01A12樓、B01B13以及C01C05樓,其中間的主體設計單位為3、天津市新世紀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地質勘測單位為煙臺市廣源巖土工程有限公司。A07樓位于三、工程地質條件1、層素填土(Q4ml):黃褐色,松散稍密,稍濕。主要由粉質粘土、風化巖碎屑、中粗砂及碎石塊回填而成,局部以人工活動的耕土為主,結構疏松,固結性差。場區分布不均勻,具體分布情況詳見場地地層分布情況;厚度:0。409。20m,平均1.69m;層底標高:17。6855.50m,平均36。58m。擬建高層區域素填土成分主要以風化巖碎塊(粒徑1040cm)為主,回填時間1年左右,局部為人工活動的耕土。擬建商場區域素填土成分主要以粉質粘土、風化巖碎屑、中粗砂為主,回填時間1-5年,土體松散,力學性質不穩定4、。2、層粉質粘土(Q4al+pl):黃褐色-棕褐色,可塑狀態,局部呈硬塑狀態,含鐵錳質氧化物,切面稍光滑,韌性中等,干強度中等,無搖震反應。局部夾碎石、角礫和中粗砂薄層。該層分布不連續,具體分布情況詳見場地地層分布情況;厚度:0.008。00m,平均3.06m;層底標高:11.1850。95m,平均33.85m;層底埋深:0.006。50m,平均0。92m.物理力學指標統計表項目最小值Xmin最大值Xmax平均值Xm數據個數n標準差變異系數標準值XkW(%)19。230.923.3342。30.1023.9(kN/m3)17.919。719。0330.50。0218.8e0.6600.88905、.730330.0590.080。748WL()29。039.333.4342.30.07WP()17.923。519。4341。20。06IP10.118.114.0341。50。11IL0.060.540.28340.110。260。31C(kPa)2262312580。2728.4(度)13.517.815。6251.30.0815。2UU(C(kPa)13。721。316。582.30。1415.1UU(度)3.34.94。080。70.163。5a1-2(MPa-1)0.200.560.29320。090。300。32Es(MPa)3。358.926。28321.340.215。9N6、(實測擊數)6。016.012。0493.200。2610.3N(修正擊數)6.016.010。2492.530.259.6綜合分析,該層承載力特征值fak=180kPa.3、層粗礫砂(Q4al+pl):黃褐色-灰黃色,中密局部密實,飽和,級配一般,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為主,呈圓形、次圓形,磨圓度一般,分選性一般。含角礫和碎石顆粒,局部夾中細砂薄層.下部相變為角礫。該層僅在商場區域部分鉆孔中揭露,具體分布情況詳見場地地層分布情況;厚度:0.505。30m,平均2.40m;層底標高:10。3016。80m,平均13.36m;層底埋深:2.707。90m,平均5.51m.綜合分析,該層承載力特征值7、fak=260kPa.4、層全風化片巖(tfz):灰黃色綠白色,鱗片狀或鱗片粒狀變晶結構,片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云母,含長石、石英,風化極強烈,可干鉆,巖芯呈土狀和碎屑狀,遇水易軟化崩解,手捏易碎,局部夾強風化碎塊,錘擊聲啞,無回彈,有較深凹痕。巖體節理裂隙發育,巖體結構構造基本破壞。巖石堅硬程度為極軟巖,巖體完整程度為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該層分布不連續,具體分布情況詳見場地地層分布情況;厚度:0.608。00m,平均2.76m;層底標高:8。1855。40m,平均33.35m;層底埋深:0。009.50m,平均2.82m。物理力學指標統計表項目最小值Xmin最大值Xmax平均值X8、m數據個數n標準差變異系數標準值XkW(%)16。530.422.2164.00.1823.9(kN/m3)18。820.319.2130。40。0219。0e0。5400.8270.680130。0690.100.715WL()23。839.428.9164。40。15WP(%)16.423。618。9162.00。11IP6。815.89。9162。70。27IL0。010。720。31160。200。260。39C(kPa)431131380.258.5(度)12。716。314。6131。10.0714.1a12(MPa-1)0.190.390。25130.060.250。29Es(M9、Pa)4.428。816.93131.390.206.23N(實測擊數)224840.1877。200.2034.4N(修正擊數)2239。833.1876。970。2131。8綜合分析,該層承載力特征值fak=260kPa。5、層強風化片巖(tfz):灰黃色灰綠色,鱗片狀或鱗片粒狀變晶結構,片狀-塊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云母、長石,含透閃石及石英.該層干鉆困難,采用泥降護壁回轉鉆進較易。巖芯呈散體狀-碎塊狀。錘擊聲啞,無回彈,易擊碎。巖體節理裂隙發育,結構面結合差,裂隙壁風化劇烈。巖石堅硬程度為極軟巖,巖體完整程度為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該層場區普遍分布,具體分布情況詳見場地地層分布10、情況;厚度:0。9015.00m,平均6.04m;層底標高:4。8054.70m,平均33。23m;層底埋深:0.0014。50m,平均3.50m。綜合分析,該層承載力特征值fak=400kPa。6、層中風化片巖(tfz):灰黃色灰褐色,鱗片粒狀變晶結構,片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為云母,含透閃石及石英,局部可見少量方解石。巖芯多呈柱狀及短柱狀,RQD指標介于2080.錘擊聲不清脆,無回彈,易擊碎。巖體風化裂隙較發育,結構面結合一般,裂隙壁風化劇烈。巖體完整程度為較破碎,巖石堅硬程度為軟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級.該層未穿透.四、設計參數1、根據基坑深度和周邊環境,基坑安全等級劃分定為二級。2、基坑11、支護為臨時性工程,本設計使用時間為6個月。3、巖土體力學參數選取見上表。4、基坑頂地面考慮設計荷載均為20kPa的局部荷載。如果基坑頂部一倍基坑深度范圍內,需要堆載或作為主要施工道路,應通知設計人員,進行重新核算邊坡設計是否達到使用要求。五、基坑支護方案選擇根據現場地貌特征,結合每個樓座地形情況及地質報告進行基坑支護設計。按照基坑土方開挖順序以及現場場地平整,現場道路、臨時用水電等施工情況,本工程分為兩個施工段,第一施工段施工樓座分別為:A07#、A08、B01、B02#、B06、B12、B13、C01C-05樓座,其余為第二施工段.基坑深度從4-8m不等。為確保地下主體工程順利進行本方案針對12、每個樓座單獨進行基坑支護設計。六、施工技術要求1、邊坡修整(1)機械開挖后,根據坡面己有坡度,應輔以人工修整坡面對凸處鑿平,凹處用C20細石砼找平,坡面危石應予淸除,盡量使坡面平直順圓。(2) 邊坡支護應盡可能在雨季前施工完畢,并制定有在暴雨和其它特殊情況下不能及時支護的應急方案和措施。(3) 坡邊及四周應進行圍護,設置警示標志。2、土層擊入式短釘施工(1)擊入式土釘排距2m,水平距離2m,梅花狀布置,鋼筋入土長度1m(T形狀),與水平傾角15.(2)鋼筋采用直徑20的螺紋鋼,出土部分不少于100mm,彎折與面層井字鋼筋有效焊接。3、泄水孔施工每隔3m設置一個泄水孔,排水管采用PVC管,排水管13、管徑100,長500mm,排水管要求順直,安裝牢靠,留置一定順坡以利水暢排。地下水較豐富地段可適當增加排水管數量. 4、噴射砼面層施工(1)噴射砼面層強度C20,厚度80mm,噴射砼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分二層施工,邊坡開挖修坡后,噴射底砼,厚度50mm,面層砼在鋼筋網綁、焊工作完成后進行.(2)鋼筋網片可用焊接或綁扎而成,網格允許誤差10mm,鋼筋網鋪設時每邊的搭接長度不應少于300mm,如為搭焊則焊長不少于網筋直徑的10倍。(3)噴射混凝土終凝后2小時,應灑水養護不少于7天.(4)噴射混凝土試塊留置每200m3不少于1組。(5)土層面層采用短釘掛網噴射混凝土施工,巖層面層采用噴射砼護面措施14、。5、排水系統施工(1)在基坑底修筑排水溝,尺寸400600,按0。3%坡度流向集水井中,排水溝采用M5水泥砂漿,MU10紅磚砌筑,M5水泥砂漿抹面,抹面厚度10mm。(2)基坑坡面設置一定數量的泄水孔,采用50PVC管,管壁泄孔內填濾水材料,隨著施工開挖過程按圖中所標間距從上到下起插入邊壁土體.管長500mm,與水平方向斜角為50(傾角).其水平間距誤差不大于100mm,垂直誤差不大于100mm,排水孔要求平直,孔內排水管安裝牢靠。(3)根據基坑所在位置地質報告顯示,開挖范圍內無地下水,為防止雨水對地下工程施工造成影響,在基坑角點處可設置一個降水井,用水泵將基坑積水抽出,降水井根據糟底情況設15、置.(采用800800800用紅磚砌筑內側摸1 :2。5水砂漿20mm厚)(4)坡頂面水流采用3%反坡以防流入基坑。七、施工方案1、施工部署1.1施工目標1.1。1 質量目標:確保合格。1。1。2 安全目標:杜絕因土方坍塌、高空墜落、觸電事故造成的人員死亡,杜絕重大機械事故。環境、文明施工目標:采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辦法,盡最大限度降低現場噪聲,施工污水排放前進行沉淀凈化后排入市政排污管網,土方、材料外運無遺灑,廢棄物分類堆放、處理,最大限度節約能源資源。1。2 施工順序2。4。2土方工程基坑土方開挖時,結合基坑特點,應選擇合理的開挖順序及開挖層厚,需要對稱開挖的一定要在兩邊同時開挖或由中心16、向兩邊、四周開挖,以使應力通過支撐互相抵消.開挖層厚上應分層剝離選擇合理的剝離層厚,使主動土壓力分段釋放,這樣能預防支護結構因局部應力集中而造成的失穩,保證基坑的整體穩定性。1)在基坑開挖前,應對場地進行整平,范圍為基坑頂邊界線外1。53。0m以內。2)挖土應分層進行,平均1.21.5m深為一層,整個基坑分45層開挖,嚴禁超挖。3)每層開始先挖出1。41.5m深,其余部分用人工挖土修整。5)挖土順序按施工方便原則由現場指揮.1.3土方工程施工工藝流程基坑開挖線放線(技術、安全交底)挖土(過程中控制好標高)清基澆筑面層基礎結構施工(驗收合格)土方回填。1。3。1挖土機械開挖時應隨時實測開挖位置土17、方的標高,機械開挖時應留20cm土方,最后由人工清理基槽.開挖時應合理確定開挖順序和分層開挖深度,當有地下水位時應先完成標高最低處的地方,以便在該處集中排水。1。3.2清基人工修整土方時應作好標高標志。在挖至接近槽底時應隨時確定槽寬標準,校核槽底標高,清除槽底土方,修底鏟平。1.4施工組織1.4。1技術準備1。4。1。1根據施工圖、地質報告、合同,在開工前完成深基坑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工作。1。4.1.2技術經理應組織技術人員、施工人員、進行深基坑土方開挖專項方案交底;現場管理人員應對作業人員進行技術、質量、安全和文明施工交底。現場準備1.4。2。1“三通一平”設置:平整作業場地和臨設場18、地,由于前期現場甲方供電電纜未接到現場。因此護坡用電采用發電機。(發電機型號)。2放線:與甲方履行正規的測量基準點資料和樁點的交接手續,設置測量控制點,測定圍護邊線與樁位.控制點應不受施工影響。1。4.3資源準備。1本工程擬招1個土方專業勞務隊伍。1。4.3.2深基坑土方開挖前,應積極準備其他工種,如泥工、鋼筋工等,組織原材料,按施工整體部署,協調組織好各種材料和工種的有序進場和施工。3落實并組織施工機具進場。擬配備的主要材料需用量、勞動力計劃及主要施工機械詳見表2、表3、表4。表2 主要材料需用量表序號材料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細石混凝土C20m現場攪拌表3 勞動力計劃表序號工種名稱人數備注1土方清運工30人負責基底清槽2電工2人負責現場3挖機司機、裝卸車司機30人4鋼筋工20人編制鋼筋網片5噴錨工20人負責邊坡噴錨主要施工機械計劃見下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數量備注1挖土機日立30012臺挖土2鏟車ZL5001輛平整道路等3自卸車斯太爾5060輛運土4噴錨機5護坡2、施工方案設計第二章圖紙=專業收集精品文檔,您的最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