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光保障性住房項目綠色建筑方案介紹專業專篇.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91195
2024-01-24
9頁
62.50KB
1、茶光保障性住房項目 綠色建筑 專業專篇9目 錄1 項目概況32 設計依據33 綠色建筑設計目標和評估結論43.1 綠色建筑設計目標43.2 綠色建筑評估結論44 綠色建筑技術體系45 綠色建筑實施情況55.1 建筑專業55.2 結構專業65.3 給排水專業65.4 暖通專業75.5 電氣專業7茶光保障性住房項目綠色建筑專篇1 項目概況本工程位于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亞熱帶地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夏熱冬暖,年溫差小;夏長冬短終年無雪。主要的災害氣候僅為春季的低溫梅雨和秋季的寒露風,其他氣候因素對項目影響不大。項目用地位于曙光倉儲地區2、法定圖則范圍內,屬保障性住房項目,用地性質為二類居住用地。用地北靠茶光路,現場標高為10.8912.73米高程,設計標高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14.20。本項目(南山區茶光地塊(東)保障性住房項目)深圳市保障性住房項目之一。建設范圍主要為茶光路以南的城中村,南望規劃18號路,東臨城中村,西至規劃19號路,北靠茶光路,總用地面積達15686平方米。該范圍內低臺地空置場地。本次設計建設的南山區茶光地塊(東)保障性住房項目,地塊沿規劃19號樓南北方向長,東西方向短,總用地面積為15686平方米。設三棟3334層的保障性住房,一棟12班幼兒園。此三棟高層保障性住房,戶型設計方正合理,充份參考深圳市保3、障性住房建設標準(試行)戶型功能面積分配表。小區場地內設地面停車79輛。一層為架空活動空間及配套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物業管理用房、居委會、小區級文化活動室、公共廁所;地下停車庫設兩層,為小區水電設備房及配套車位,共設480個車位,地下車庫配建乙類6級人防;1號樓2號樓二層以上為保障性住房;3號樓二層為小區級文化活動室三層以上為保障性住房,一棟三層12班幼兒園。本項目(一期改造工程)總建筑面積為113649.066平方米,以為人本的設計理念,符合各方提出的要求,各項生活配套合理,為現代之人居花園小區。表1-1 技術經濟指標(不夠可增補)總用地面積:15686不計容積率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11354、96.932總戶數:1152地上總建筑面積:94585.882地下總建筑面積:19011.050住宅及公寓建筑面積:86214.308商業建筑面積:2006.591保障性住房面積:86214.308公共配套建筑面積:5210.995容積率:5.991建筑密度:34.5%綠地率:35.3%總停車位:5502 設計依據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深圳市綠色建筑評價規范SZJG 30-2009深圳市綠色建筑設計導則3 綠色建筑設計目標和評估結論3.1 綠色建筑設計目標本項目將嚴格按照綠色建筑的要求中關于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運營管理等方面的要5、求進行規劃、設計、施工與調試。實現深圳綠色建筑銅級的建設目標。3.2 綠色建筑評估結論依據深圳綠色建筑評價規范SZJG 30-2009在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室內環境控制及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技術要求,針對項目施工設計階段資料進行評估,本項目的規劃設計階段控制項全部達標,實際總得分為18分,達到設計階段 銅 級的標準,得分情況見表3-2:表3-1 項目自評得分匯總表總分(共56分)實際總得分得分項(共51分)創新項(共5分)節地與室外環境(共14分)節能與能源利用(共12分)節水與水資源利用(共7分)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共6分)室內環境質量(共8分)運營管理(共4分)得分542232018說明:6、深圳市綠色建筑設計階段的評價,應滿足標準中所有適用于設計階段的控制項的要求,且每類指標得分之和不低于2分,并按滿足得分項的累積得分,劃分為四個等級,等級劃分原則如下:銅級:1722分,銀級:2328,金級:2938分,鉑金級:3956分節地與室外環境有1項不參評、節能與能源利用有3項不參評、室內環境有1項不參評。折算后銅級:1519分,銀級:2024,金級:2534分,鉑金級:3450分4 綠色建筑技術體系根據項目綠色建筑定位要求,結合本項目的定位和特點,以精細化設計、因地制宜、本土化設計原則,提煉適合本項目的綠色建筑技術體系和亮點如表4-1所示。表4-1 綠色建筑關鍵技術體系表技術分類技術措7、施亮點展示技術節地與室外環境場地氡檢測場地環境模擬優化分析(聲環境、風環境、光污染控制及自然采光分析)復層綠化和本土植物透水地面45?場地交通組織與停車設計節能與能源利用圍護結構節能設計(50)太陽能熱水系統配電照明系統節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小區中有40%以上的住戶采用太陽能熱水器提供住戶大部分生活熱水。節水與水資源利用水資源綜合規劃利用節水器具微灌、滴灌等高效灌溉方式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造型簡約,無大量裝飾性構件預拌砂漿高性能建材(高強鋼筋)使用室內環境質量室內噪聲控制室內采光優化設計運營管理建筑用能、用水、用氣分類分項計量小區智能化設計5 綠色建筑實施情況5.1 建筑專業(1)本項目位于茶光路8、以南,沙河路以西,場地現在用地為村所有的不可建設用地(裸巖,陡坡地)(見地勘報告),改造后做為本項目建設用地, 本項目用地規劃為二類居住用地,地塊內無具有環保價值和資源再利用價值的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與構筑物等設施。(2)總平面布局考慮了自然通風、日照和采光要求,F1棟3層局部架空設計,為裙房屋面小區活動平臺創造室外通風通道,提高了裙房屋面活動平臺內人員活動舒適性。(3)項目地塊綠地率為35.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5m2,室外透水地面面積比大于45%,營造良好的綠化和景觀環境。(4)保障性住房底層為配套商業,設有幼兒園、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居住小區文化室、社區服務站、郵政所、垃9、圾收集站等配套設施等。(5)本項目共設機動車泊車位550個,滿足深圳市城市規劃標準與準則的相關規定。(6)造型要素簡約,屋頂構架主要用于安放太陽能集熱板。5.2 結構專業(1)根據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2001的有關規定,本建筑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2)根據深圳市協鵬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深圳市茶光地塊保障性住房(冠銘花園)擬建場地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樁,以強風化花崗巖4-2層為樁端持力層,樁端阻力特征值為1800Kpa。(3)本項目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節省材料消耗,減小混凝土生產過程對環境的污染。地下室混凝土摻加抗裂劑,增加混凝土抗裂能力,地下室10、防水鋼筋混凝土外墻在保護層內設置雙向鋼筋網,有效減少混凝土的開裂,從而增加了混凝土的耐久性,節省了維修補漏的費用。剪力墻、框架梁、框架柱等主要受力構件強度等級C60C30,充分發揮高強混凝土的性能,達到降低材料、資源消耗的目的,其中墻柱中使用高強混凝土C60C50用量達到51.5%。(4)梁、柱主要受力筋采用HRB400及以上高強鋼筋占受力鋼筋總量的比例為72.8%,鋼筋強度高,性價比高,節省鋼材的總消耗量,符合深圳市綠色建筑設計導則對鋼材的有關要求。(5)砂漿全部采用預拌商品砂漿,節省材料消耗,減小生產過程對環境的污染。(6)本工程填充墻采用混凝土加氣塊,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效果,同時還具有可11、重復使用,節省土地資源等優點。5.3 給排水專業(1)給排水管網,各引入一條DN250mm的進水管,與小區環狀給水管網相接。XX項目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為XXm3/d,最大小時用水量為XXm3/h,平均時用水量為XXm3/h。(2)分區供水。本項目給水系統豎向分四個區:市政供水層-22層,低區變頻泵加壓供水311層,中區變頻泵加壓供水1218層,高區變頻泵加壓供水1931層,每個區底部凡水壓大于0.35MPa時設支管減壓閥,減壓閥后壓力為0.2MPa。(3)項目給水管道上管徑DN50mm者采用銅截止閥,DN50mm者采用閘閥;熱水管道上的閥門均采用銅截止閥。(4)給水干管、立管均采用襯塑鋼管,絲扣12、或溝槽式管件連接;住宅水表后的入戶冷、熱水管均采用優質PPR管,冷、熱水管分別為S4、S2級,壓力等級為1.0MPa,粘接;太陽能熱水管采用簿壁不銹鋼管,卡壓連接;污水管、通氣管均采用UPVC排水管。(5)項目全部采用節水器具,節水率不低于10%。坐便器采用3L/6L兩檔沖洗水箱;水龍頭采用節水龍頭。(6)設有太陽能生活熱水系統。為XX%的住戶設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形式,輔助加熱采用各戶燃氣熱水器分散加熱。(7)采用節水灌溉設施,采用微噴灌系統。(8)給水按不同的使用功能,設有水表計量。給水系統水壓均有控制,各用水點均設置水表計量。5.4 暖通專業(1)居住建筑及值班室等采用分體式空13、調的,室外機應擺放在室外通風良好的地方,分體式空調機能效比按節能產品采購安裝。(2)裙樓餐飲預留高空排放油煙井、事故排風井;廚房油煙機械高排至屋面,對油煙進行處理,滿足排放標準;地下停車場及發電機房設置機械排風。(3)所有設備在吊裝時,均應采用減振吊架,落地安裝的大型設備設減振措施,所有空調設備間做吸聲、隔振處理。5.5 電氣專業(1)光源、鎮流器及燈具:所有配備熒光燈光源的燈具均裝設優質電子式鎮流器,高壓鈉燈、金屬鹵化物燈配用節能型電感鎮流器,氣體放電燈設置就地補償,補償后功率因數0.9。(2)照明控制:各設備用房照明及走道、辦公室照明采用就地控制的方式,住宅電梯廳、樓梯間等公共部位采用節能14、自熄感應開關進行控制。(3)照明功率密度按照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2004的目標值進行設計。(4) 用電分項計量的設置:住宅計量到戶,其它公共負荷在低壓側設置專業計量單元進行計量。(5)配電節能措施:采用環保節能型絕緣干式變壓器,負載損耗小、噪音低,各變壓器設計負荷率控制在85以內,有利于降低損耗及初期投資。(6)設備管線的設置便于維護,改造和更換,插座、網絡點等的設置考慮靈活性,結合裝修的要求,減少重復布線。(7)采用節能電梯。(8)各樓棟均設計數據布線系統、電話系統、有線電視系統、視頻安防及監控系統、對講系統及報警系統,居住區智能化系統配置與技術要求CJ/T174-2003中的基本配置要求。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