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專項執法方案.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91390
2024-01-24
3頁
16.16KB
1、建筑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專項執法方案為督促指導我縣建筑工地切實履行揚塵污染防治責任,減少對空氣環境質量的影響,保障群眾身體健康,決定開展為期3個月的建筑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專項執法行動,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標以建筑工地,特別是有大面積裸土施工的工地揚塵污染防控為重點,督促項目業主和施工單位切實履行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指導幫扶文明施工,確保工地現場揚塵防治責任到位、管理到位、措施到位,切實減少施工揚塵擾民現象,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二、工作范圍以城區周邊建筑工地為主要對象,結合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現場檢查中發現的揚塵防控不力情況統籌開展。其余鄉鎮舉一反三,同步推進。三、實施時間即日起至202年10月32、1日,根據工作需要適當延長。四、檢查重點對照重慶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第五十三條相關規定,重點檢查以下內容:(一)檢查封閉施工及場坪硬化情況。檢查工地是否按技術規范設置圍墻或者硬質圍擋進行封閉施工,是否按要求硬化進出口、場內道路及材料堆放區、加工區等場所地坪,是否采取沖洗、灑水等措施控制揚塵。(二)檢查車輛沖洗情況。檢查工地是否按要求設置車輛沖洗設施及配套的沉沙井和截水溝,其中處于基礎施工階段的,是否設置洗車槽;是否按要求對駛出工地的車輛進行沖洗。(三)檢查塵源防控情況。檢查施工現場裸露的場地和臨時堆放的土石方,是否采用防塵網進行全覆蓋;進行土方工程等作業時,是否分段揭掀防塵網,在當天完工后是否及3、時恢復覆蓋;裸露或堆放時間超過3個月的,是否采取固化或綠化等措施;露天堆放的河沙、石粉、水泥、灰漿、灰膏等易揚撒物料以及四十八小時內未清運的建筑垃圾,是否設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密閉圍欄并對堆放物品予以覆蓋。(四)檢查濕法作業開展情況。檢查工地是否在施工圍擋頂部及場內道路兩側設置噴淋系統;在進行土方工程等作業時,是否采取分段施工、擇時灑水、霧炮壓塵等措施,霧炮配置是否符合“一點一炮”的要求,土方是否達到濕潤狀態;在進行石材、飾面磚等切割時,是否在設有隔音、降塵措施的指定作業點進行;有現場攪拌砂漿工序的是否按要求采用密閉式防塵棚,并設置噴淋等控塵設施;在其他開挖、爆破、拆除、切割等施工作業面(點)4、是否進行封閉施工或者采取灑水、噴淋等控塵降塵措施。(五)檢查涉漿工序防溢情況。檢查工地是否存在大量產生泥漿的施工工序,該工序是否按要求配備相應的泥漿池、泥漿溝,防止泥漿外流;是否采用密閉罐車外運施工作業產生的廢漿。(六)檢查高空垃圾、建筑垃圾處理及安全網設置情況。檢查施工過程中,是否存在從三米以上高處拋撒建筑垃圾或者易揚撒物料的情況;檢查工地建筑垃圾是否在申請項目竣工驗收前清除;檢查房屋建設施工是否隨建筑物墻體上升,同步設置高于作業面且符合安全要求的密目式安全網。五、工作要求(一)及時排查問題。請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城新區管委會、工業園區管委會(邊貿中心管委會)、生態康養管委會于7月5、31日前反饋專項行動聯絡人名單(附件1)至聯絡人郵箱,請各相關單位按照檢查重點立即開展現場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并將發現相關問題及處理情況及時報送縣生態環境局。(二)堅持分類治理。縣生態環境局將組成專項行動工作組采取日常幫扶、集中檢查等方式實施專項執法,推動立行立改一批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問題,約談督辦一批環保意識淡薄的業主和施工單位,立案查處一批惡意排放揚塵的環境違法行為,公開曝光一批屢查屢犯、整改進展滯后的工地名單。(三)強化執法聯動。縣生態環境局將聯合建委、城管等部門開展部門聯合執法。積極通過聯合執法、聯合專題會等方式強化監管、“送法入企”,同時持續優化信息共享機制,凡涉揚塵污染處罰等典型問題的,及時抄告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以共同督促建筑工地知法、守法,文明施工。(四)加強宣傳報到。專項行動工作中要加大建筑工地揚塵防控法律法規及相關規范的宣傳力度,對揚塵防控工作成效顯著的加強宣傳報道,營造良好氛圍。聯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