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運輸處置方案修訂.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891501
2024-01-24
8頁
65.54KB
1、 建筑垃圾處置方案目 錄1、編制依據22、工程概況22.1項目概況22.2.編制目的33、 建筑垃圾定義及分類33.1建筑垃圾定義33.2建筑垃圾分類34、 建筑垃圾減量管控措施34.1建筑垃圾管理小組34.2責任制考核54.3建筑垃圾管理措施65、建筑垃圾清運65.1事先將垃圾進行分類65.2建筑垃圾運輸審核65.3建筑垃圾運輸要求76、 建筑垃圾收尾881、編制依據1.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2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1.3河南省環境保護條例1.4河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1.5河南省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1.6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1.7鄭州市建設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規定1.8鄭州市2、建筑工程施工控制揚塵污染標準1.9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1.10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1.11危險廢物儲存、污染控制標準1.12城鄉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通告1.13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1.14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1.15國家危險廢物名錄1.16鄭州市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條例1.17鄭州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標準1.18設計文件及圖紙。2、工程概況2.1項目概況2.2.編制目的近年,隨著社會和諧發展,人的環境意識、政府的環境標準逐步提高。為改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保障鄭州市市民的身體健康,鄭州市政府大力開展揚塵治理整治工作。項目部積極響應政府工作,嚴格執行3、6個100%,即施工工地100%圍擋、物料堆放100%覆蓋、出入車輛100%沖洗、施工現場地面100%硬化、拆遷工地100%濕法作業、渣土車輛100%密閉運輸,為有效防治施工現場揚塵污染及建筑垃圾污染,結合本項目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建筑垃圾處置專項方案。加強企業建筑垃圾處置管理,規范垃圾運輸,確保公司建筑垃圾得到及時處理,杜絕建筑垃圾亂倒現象。3、 建筑垃圾定義及分類3.1建筑垃圾定義指公司建(構)筑物新建、擴建、改造、拆除、裝飾裝璜、修繕等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渣土、棄土、棄料、淤泥以及管道施工、保溫、設備安裝、電纜敷設等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3.2建筑垃圾分類建筑行業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各種建4、筑垃圾。主要有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剔鑿產生的磚石和混凝土碎塊、打樁截下的鋼筋混凝土樁頭、廢金屬料、竹木材、各種包裝材料,約占建筑垃圾總量的80%,其它垃圾成分約占20%。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包括建筑垃圾的傾倒、運輸、中轉、回填、消納、利用等) 其設立依據有建筑垃圾處置核準(包括建筑垃圾的傾倒、運輸、中轉、回填、消納、利用等) 4、 建筑垃圾管理措施4.1建筑垃圾管理小組加強企業建筑垃圾處置管理,規范垃圾運輸,確保公司建筑垃圾得到及時處理,杜絕建筑垃圾亂倒現象,項目部現成立建筑垃圾管理小組。4.1.1項目部組織機構項目部成立了揚塵防治管理小組:組 長:項目經理副組長:生產經理、主任工程師、商務經理5、安全經理、機電經理組 員:各棟號工長、技術員、材料員、預算員、消防行保人員、各勞務隊隊長以及其他相關人員4.1.2崗位職責(1)領導小組組長崗位職責組長為本項目建筑垃圾管理第一責任人,負責制各項目標,審批實施專項方案,建立管理組織機構,主持領導小組例會。(2)領導小組副組長協助組長開展工作,受組長委托主持領導小組例會,組織現場檢查和整改,協調各分包施工管理工作。(3)領導小組組員負責本單位建筑垃圾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經小組批準的施工方案實施。(4)技術部門以技術負責任人為主負責編制建筑垃圾防治方案,方案應按照鄭州市建筑工程施工控制建筑垃圾標準、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要求進行編制,確定有效的施6、工防治揚塵措施。并對方案的實施進行檢查、監控,組織對管理人員揚塵預防治理的培訓。(5)工程部門以現場經理為主負責建筑垃圾防治方案的實施,組織對工人進行綠色施工方面的培訓,在技術、安全交底中明確防塵、降塵的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方案要求實行,并按要求保留相關記錄。(6)物資部門以商務經理為主負責材料采購,在材料采購時,在滿足設計要求的前提下,首選用綠色建筑材料及積極推廣的新材料;對分包單位的材料采購提出相應要求。(7)安全部門以安全總監為主監督施工過程按照方案實行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污染防治、垃圾處理等,保留相關圖片和音像資料。(8)綜合辦以綜合辦主任為主負建筑垃圾資料的收集、整理、存檔。4.7、2責任制考核實施施工揚塵控制,責任在領導,管理在崗位,關鍵在班組。因此,項目經理部必須在建立和健全各項揚塵控制規章制度的基礎上,落實各級管理責任,將建筑垃圾控制與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緊緊聯系在一起,自始至終貫穿于整個施工管理全過程中,成為暗暗器生產保證體系中環境因素的一個補充要素,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控制。(1)項目經理是施工建筑垃圾控制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對施工現場的建筑垃圾控制負全面責任。(2)各管理崗位人員必須將施工揚塵控制列入施工全過程管理的范疇,根據自己的崗位職責,切實加強管理。(3)班組長是作業班組施工揚塵控制的帶班人,必須服從項目經理部的指揮,積極主動搞好建筑垃圾控制工作。(4)8、項目經理部要根據與公司簽訂的責任狀,把防治施工建筑垃圾列入責任狀考核的內容,以進一步推進本工程施工建筑垃圾控制工作的有序開展。(5)項目經理與各相關管理人員簽訂管理崗位責任書,并按安全生產責任考核表進行考核。(6)項目經理部與各個分包單位/施工班組簽訂責任書,落實防治施工建筑垃圾的責任制,制訂獎罰制度,以推動施工建筑垃圾控制工作。4.3建筑垃圾管理措施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1)加強建筑施工的組織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減少因施工質量9、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費及垃圾大量產生。加強現場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提高施工質量,有效地減少垃圾的產生。(2)加強施工現場施工人員環保意識。在施工現場上的許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員注意就可以大大減少它的產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漿、混凝土、三分頭磚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場清,多余材料及時回收再利用,不僅利于環境保護,還可以減少材料浪費,節約費用。(3)推廣新的施工技術,避免建筑材料在運輸、儲存、安裝時的損傷和破壞所導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結構的施工精度,避免鑿除或修補而產生的垃圾。避免不必要的建筑產品包裝。 5、建筑垃圾清運5.1事先將垃圾進行分類建筑工地垃圾:分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沒10、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鑿除、抹灰等產生的舊混凝土、砂漿等礦物材料以及木材、紙、金屬和其他廢料等類型。將廢料統一進行堆放,配備專人進行清運處理。且分類堆放應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內堆放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應及時苫蓋,避免雨淋和減少揚塵。(2)建筑垃圾堆放區應至少保證3天以上的建筑垃圾臨時貯存能力,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過3m。及時覆蓋防塵網,定時撒水降塵措施。 (3)建筑垃圾堆放區地坪標高應高于周圍場地不小于15cm,堆放區四周應設置排水溝,滿足場地雨水導排要求。(4)放區應設置明顯的分類堆放標志。5.2建筑垃圾運輸審核(1)運輸車輛應有合法的行駛證,并通過年審;(211、)運輸單位應具有當地主管部門頒發的準運證或營運證;(3)具有建筑垃圾經營性運輸服務資質。5.3建筑垃圾運輸要求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應按核準的路線和時間行駛,并到核準的地點處理處置建筑垃圾。具體要求如下:(1)建筑垃圾運輸車運行時間安排應避開交通高峰時段,以減少對交通的影響;(2)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的運輸路線,應由當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門會同交通管理部門規定;(3)運輸單位將建筑垃圾傾倒在核準的處理地點后,應取得受納場地管理單位簽發的回執,交送當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門查驗。(4)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型式和載重量選擇應遵循如下原則: 1)工程渣土運輸宜采用載重量大于8t的密封式貨車; 2)裝修及拆遷垃圾運輸宜采用載12、重量515t的密封式貨車; 3)工程泥漿運輸宜采用載重量大于8t的密封罐車。 (5)建筑垃圾運輸車廂蓋應采用機械密閉裝置,開啟、關閉時動作應平穩靈活、無卡滯、沖擊現象。 1)廂蓋與廂蓋、廂蓋與車廂側欄板縫隙不應大于30mm; 2)廂蓋與車廂前、后攔板縫隙不應大于50mm; 3)卸料門與車廂欄板、底板結合處縫隙不應大于10mm。(6)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應容貌整潔、外觀完整、標志齊全。 1)車輛車窗、擋風玻璃、反光鏡、車燈應明亮,無浮塵、無污跡; 2)車輛車牌號應清晰、無明顯污漬,距車牌15m處應能清晰分辨車牌上的字跡; 3)車廂廂體、廂蓋外表面應光滑平整,無明顯的凹陷和變形。車廂外部銹蝕或油漆剝落13、單塊面積不得超過0.01,總面積不得超過0.05;4)車輛底盤無大塊泥沙等附著物,輕輕敲打時,應無塊狀泥沙等污漬脫落。5)建筑垃圾裝載高度應低于車廂欄板高度,裝載量不得超過車輛額定載重量。6)車輛裝載完畢后,廂蓋應關閉到位,并檢查車廂卸料門鎖緊裝置,保證鎖緊有效、可靠。7)車廂液壓舉升機構及廂蓋液壓、啟閉機構的液壓部件各結合面無明顯滲漏.8)運輸單位應定期對車輛進行維護和檢測,保證車況完好。9)出門車輛必須對車輛進行沖洗,保證灰土不帶出工地。(7)清運中注意的問題:1)清理施工垃圾時使用容器吊運,嚴禁隨意凌空拋撤造成揚塵。施工垃圾及時清運,清運時,適量灑水減少揚塵。 2)易飛揚的廢料盡量保持濕14、潤,如露天存放時采用嚴密苫蓋。運輸和卸運時防止遺灑飛揚。3)在清運過程中應注意安全。運送裝卸防塵措施裝卸工程,做到隨挖隨外運,施工運輸車輛、設備必須有車廂自動翻蓋實施封閉,出工地前必須作除塵、除泥處理,防止出場車輛將泥土、塵土帶入城市道路;集中堆放及時覆蓋防塵網,根據天氣狀況定時撒水除塵;6、 建筑垃圾收尾(1)工程結束后應及時進行清理,平整地面盡量恢復原有地貌,以達到與周邊自然環境相協調,減少或消除對周邊景觀的視覺污染。(2)清運場地設備。施工結束應及時撤離施工機械,對拆除的固體廢物應集中收集處理;(3)清理場地表層。施工場地的廢棄物,特別是垃圾、廢棄土等,不得就地傾倒或堆放,應及時清運棄于當地允許的地點。(4)將建筑垃圾清運后,對施工現場應進行一次清理,盡量恢復原有地貌。(5)施工現場清理完成后,應有項目負責人審核批準,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