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縣公共租賃住房墻柱補強加固專項施工方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十二
編號:892011
2024-01-25
17頁
77.54KB
1、目 錄一、 基本情況二、 質量問題三、分析質量問題的原因(一)、管理因素(二)、技術因素四、處理措施(一)、管理措施(二)、技術措施五、實施方案(一)、施工準備(二)、整改管理組織機構組成體系(三)、勞動力準備(四)現場操作工藝流程(五)加固補強操作要點交底(六)、施工方法六、質量保證措施七、修補質量要求八、后續施工加強管理預防漲模措施(一)、模板方面(二)、混凝土澆筑方面花垣縣2014年公共租賃住房(26#、27#棟)工程二標段(26棟、27棟)墻柱補強加固專項施工方案一、基本情況1、工程名稱:花垣縣2014年公共租賃住房(26、27棟)工程二標段2、建設地點:花垣縣城南3、建設單位:XX建2、設局4、設計單位:XX設計院有限公司5、監理單位:XX建設監理有限公司6、工程具體情況:本工程為花垣縣2014年公共租賃住房工程(26#、27棟)項目,為二類建筑,建筑使用功能為50年,耐火等級為二級,屋面防水等級為二級.建筑面積為28910m2,26#棟地上20層,27#棟地上20層地下1層,框剪結構建筑高度61米,1-20層、層高3.0m,地下4。0米,長29。9m,寬28。2m。26#棟現一至四層墻柱已拆模;27棟一至三層已拆模.因施工項目部一味的追求盲目工程進度,管理人員在過程質量檢查中未及時跟進,施工操作人員不嚴格按照技術交底的要求進行施工造成了部分墻柱軸線偏差及垂直度超過規范要求。3、二、質量問題。花垣縣2014年公共租賃住房(26、27棟)工程二標段26棟一至四層出現部分剪力墻軸線偏差及垂直度偏差超過規范要求;27#棟一至三層出現部分剪力墻軸線偏差及垂直度超過規范要求,一層c軸交5軸KJ-3出現偏位和垂直度超過規范要求(詳細數據見后施工測量數據表)。三、分析質量問題的原因(一)、管理因素1、施工中一味盲目的追求進度,對質量管理有所松懈。2、管理人員在過程質量檢查中未及時跟進。3、對質量管理過程中的質量驗收程序執行不徹底,甚至未執行就開始了下道工序施工。(二)、技術因素1、模板支設時未按照或未完全按照既定施工方案進行施工.2、混凝土澆筑時分層厚度過大、過振。四、處理措施(一4、)、管理措施1、在思想上加強所有施工參建人員的質量意識,讓所有班組及工人時時刻刻都牢記施工質量的重要性。2、加強管理人員在過程檢查時的責任心,切實的履行自己崗位職責。采取經濟獎懲措施,功必獎過必罰。3、整頓并堅持報驗程序,堅持自檢、互檢及交接檢的三檢制度.三檢完后按程序進行報驗,嚴禁未經報驗程序進入下道工序.4、針對質量意識不強的班組及工人項目部進行更換調整.(二)、技術措施1、技術人員重新對施工專項方案進行審核,結合工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改進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重新制定最適合本工程特點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藝。2、組織施工人員學習施工方案及操作工藝,使每個管理人員及每一個操作工人熟練掌握每一個操作步5、驟和每一個操作細節,做到人人心中有數.五、實施方案(一)、施工準備1、擬修補墻、柱的砼蜂窩、麻面、脹模等缺陷部位,大小標記清晰,對軸線偏位及垂直度超規范需放線定位準確。2、對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架子、錘子、鐵錘、吊錘、墨斗準備好.3、對操作施工人員進行施工技術、安全的交底。4、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和檢查監督工作。5、要求待修補處的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5后,才能進行修補工作。(二)、整改管理組織機構組成體系技術負責人(李萬忠):負責施工現場技術檢查實施和補強加固措施技術定位分類。項目經理 施 工 員(鐘建輝):負責現場軸線復位和合理組(劉本超) 織人員現場補強加固實施。 負責整個施 質 量 員 6、(陳 龍):負責對整個工地質量進行工過程中人 排查,加強補強加固中施工人員修補質量管控。員安全,施 材 料 員(楊 麗):負責對進出場材料進行管控,工質量,材 對材料質量進行基本管控,協同監理部門組織對材料進料的跟進, 行驗收.進行全面組 采購員(后勤)(楊術初):負責材料進行采購和跟蹤織及安排。 現場實際情況積極配合現場合理采購需求。 安 全 員 (龔昌亮):負責整個工地安全事項,對整改當中各施工人員操作進行安全監督,并配合整改當中各修補成品質量保護進行監督。 資 料 員 (麻麗梅):負責整改當中資料的登記入冊。(三)、勞動力準備施工人員根據缺陷存在的數量,由生產經理合理安排。(四)現場操作7、工藝流程1)墻柱補強工藝流程:材料進場與取樣送檢組織操作人員交底現按側量數據確定好加固補強部位與加固方式砼、砂漿 塊的留置安檢組織現場施工補強部位放線鑿毛鋼掛網、鉆孔、洗孔、植筋或鋼絲網片安裝植筋抗拔試驗 清洗鋼管鋼絲網片內墻柱表面的浮渣涂刷界處理劑蔽工程驗收按設計強度要求配置砂漿進行第一次面(抹平網片眼孔)第二次按測量數據偏差進行調整、垂平度符合設計要求第三次拍實抹平搓毛水養護驗收2)框架柱(5軸交C軸KJ-3)加固工藝流程材料檢驗與工人交底梁底,板底回頂及操作架搭設砼塊留置送檢現場彈出偏移垂直線柱表面鑿毛并鑿出原有柱箍水孔、洗孔、植筋柱主筋與原有柱箍焊接隱蔽工程驗柱面清洗涂刷界面處理劑柱模8、板安裝細石砼配置澆灌柱模拆除澆水養護驗收附加固補強部位統計表26棟墻柱補強加固部位序號一層墻柱補強加固軸線部位1A軸交11軸2U軸交21軸3軸交l軸425軸交l軸序號二層墻柱補強加固軸線部位119軸交K軸序號三層墻柱補強加固軸線部位124軸交K軸序號四層墻柱補強加固軸線部位1W軸交軸2k軸交軸3 k軸交27軸4 U軸交21軸5k軸交軸合計共11處27棟墻柱補強加固部位序號一層墻柱補強加固軸線部位1軸交B軸2軸交1/R軸3軸交l軸4軸交k軸511軸交l軸615軸交k軸719軸交l軸819軸交k軸序號二層墻柱補強加固軸線部位1軸交A軸2軸交B軸315軸交A軸4軸交PQ軸5軸交bc軸69軸交k軸719、9軸交l軸827軸交l軸921軸交V軸10軸交J軸序號三層墻柱補強加固軸線部位1軸交J軸2軸交1/R軸3軸交bc軸411軸交l軸525軸交c軸627軸交l軸一層植筋部位1軸交k軸2軸交B軸序號一層獨立柱部位15軸交c軸合計共27處(五)加固補強操作要點交底凡是參與本次加固補強施工的操作人員及管理人員必須由項目部技術總工程師進行工藝流程與施工技術的重點,難面對面交底,以免錯誤管理或盲目施工造成返工或其不利影響,交底內容須針對性強具有主導施工的效益,形成書面資料,交底人與被交底人應簽署相應意見,由項目資料員統一存檔。質保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根據加固設計要求采購各型號的加固材料,各加固部位按偏差不同等級10、確定加固材料,收集好原材料的質量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其他質量證明文件等資料,材料進場后必須經監理方驗收方可取樣送檢,按要求留置好砼、砂漿試件,隱蔽工程與竣工驗收與樣板驗收資料、要求內容全面真實并有驗收方簽字等正規手續。操作工人技術交底(1)認真熟悉加固補強高設計圖紙與施工藝流程。(2)根據現場構件偏差數據,確定好處理補強方案和范圍.(3)按設計要求鑿毛構件表面并彈出構件偏差垂直線,按垂直線固定鋼筋或鋼絲。(4)嚴格控制框架柱與剪力墻保護層厚度。(5)嚴格按工藝流程施工順序做好每道工序的質量,監管理工作。(6)框架柱加固施工時,應保證新植主筋垂直度和位置準確度,嚴禁新增植的受力鋼筋與原有主焊接11、,連接應采用U型箍與原柱箍焊接的方式連接,新增主筋和原主筋因燒傷而影響結構受力,U型箍可用挷扎連接的方式將新增受力主筋固定。(7)新增主受力鋼筋的連接應采用單面搭接滿焊的方式下至上連接,接頭相互錯開大于500mm,焊逢質量必須設計要求并取樣送檢.(8)剪力墻端部水平鋼筋安裝應先鉆孔、洗孔,然后根據現場測量出水平筋含直角彎鉤長度孔深長度在內的總度進行下料,采機械工的方式制作直角彎鉤,嚴禁在現場先植筋后采用燒水平筋強行彎鉤的方式制作直角彎鉤。(9)框架柱、剪力墻植筋、掛網完成后必須組織收、待隱蔽驗收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10)加固框架柱植筋、挷扎、焊接等工序驗收合格后,需清洗柱部焊渣、12、雜物后方可進行模板安裝,柱模板應固定牢棱角拼縫應嚴密不得有漏漿,跑模現象。(11)框架柱的砼配比必須符合設計強度要求,采用下往上的順序分段澆筑,振搗方式采用微型平板提式振搗機械在模板外側均勻振搗和人錘擊的方式同時進行,確保澆筑后砼柱密實度符合要求。(12)砼柱和補強抹灰后的剪力墻進行養護期時需專人澆水養護,養護標準為砼,抹灰表面處于濕澗,養護時間為7天.(六)、施工方法1、漲模處理1.1輕微漲模及垂直度偏差部位處理(1)、先彈垂直線,將漲模一側混凝土面用鋼釬逐層剔鑿(必須保證墻柱幾何尺寸),用毛刷刷干凈,并用水沖洗,使其無松動石子及粉塵。(2)、檢查因漲模是否引起鋼筋位移,如果鋼筋位移,剔鑿的13、深度應滿足鋼筋保護層厚度要求 ,并重新用毛刷清刷干凈,用水沖洗,使其無松動石子及粉塵.(3)、對修補處涂刷一層用同結構砼相同的水泥做成水泥漿進行界面處理,以使新舊混凝土能結合良好。(4)、用加強砂漿進行抹面處理即可.如果厚度超過20mm,需掛設6加固鋼筋網進行補強處理。施工完畢終凝后加強淋水養護。1.2局部嚴重漲模處理(1)、先彈軸線、垂直線,將傾斜超過設計圖紙剪力墻要求尺寸的漲模砼,彈線鑿去沖洗干凈;(2)、將偏位少保護層一側,選用電錘打8孔眼安裝6膨脹螺絲,將準備好的20201加固鋼絲網片掛好固定牢固,木工安裝好模板用比原設計標號高一等級的細石砼澆筑(其砼骨料最大粒徑不宜大于20),并派專14、人負責澆水養護。2、剪力墻軸線偏位及垂直度超規范處理2.1剪力墻軸線偏位及墻體垂直度小于等于+19mm或19mm內按墻柱補強加固設計圖紙中結施03;結施04;結施05;結施06補強措施結合現場實際測量數據對應分類補強措施進行補強處理。2。2 剪力墻軸線偏位及墻體垂直度大于等于+20mm或-20mm時按墻柱補強加固設計圖紙中結施-02加固措施結合現場實際測量數據對應分類加固措施進行加固處理。3、柱移位偏差27棟一層c軸交5軸KJ-3軸線偏位及垂直度超規范要求嚴重,按結施-06短肢墻偏軸及框架柱加固做法中c軸KJ-3加固方案進行施工處理。4、孔洞及蜂窩麻面處理檢查發現后上報監理部門經主管部門同意后15、進行鑿除孔洞、蜂窩、麻面部分混凝土;將鑿后表面清除及清理干凈;對鑿除部分進行支模加固后使用比設計高一標號的細石混凝土灌漿澆筑,澆筑完畢待拆模后派專人進行定期養護.六、質量保證措施修補施工時,應保證墻柱的截面尺寸,對截面尺寸達不到設計要求的不能剔鑿,只能在原墻柱位置張掛鋼絲網補強。由施工員進行旁站監督,對漲模部位的混凝土進行鑿除后由項目部質檢員進行復檢并報驗監理,軸線偏位及垂直度需先測量檢驗無誤,重新放線定位后方可施工。在以后施工中嚴格按照施工技術交底要求施工,杜絕再次出現類似質量問題.針對上述現象做如下處理方案。1、漲模部位處理方案:模板拆除后發現混凝土有漲模現象,技術質量人員應及時通知監理工16、程師到現場查看,監理工程師查看完成后作業人員對漲模部位混凝土進行剔鑿,剔鑿時不得損壞結構鋼筋,剔鑿完成后,經項目部技術人員檢查合格,通知監理工程師驗收,驗收合格后用清水將剔鑿部位澆水濕潤,用與原結構混凝土所使用的同樣的水泥配置1:21:2.5的水泥砂漿,于修補前進行調試對比,調試好后將水泥砂漿放入小桶內攪拌均勻,依照漆工刮膩子的方法用刮刀將剔鑿面刮平壓光,隨后按照混凝土養護方法進行養護.2、補強加固質量保證措施:2。1 剪力墻在補強、加固前,應將表面挫毛、洗凈,固定鋼絲網及鋼筋網應位置準確、牢固。2。2 框架柱加固前,應將加固一側(標注范圍內)砼保護層鑿掉,焊接處應外露一半鋼筋直徑備焊接,然后17、清理干凈,新增鋼筋應位置準確,和原有鋼筋應方向平行,保證焊接。2。3鋼筋的焊接有效長度應不少于10d,焊縫應確保連續均勻,不應傷及原有鋼筋。2.4 為了保證新增鋼筋放置準確和加固砼的澆筑,加固一側5軸的梁應局部鑿掉,應保留原有應保留原有梁的縱向鋼筋,鑿梁前應做好支撐,梁的鑿口應留倒60度。2.5 框架柱的加固鋼筋綁扎和焊接完成后,應從下到上分兩次裝模兩次澆筑砼,以保證砼的密實度.2.6 所有補強、加固部位(構件)待鋼絲網或鋼筋安裝完成后,應進行檢查驗收后,方能進入下道工序。七、修補質量要求1、漲模及蜂窩麻面修補質量要求1.1選用的修補材料,除了滿足建筑物運行的各項要求外,其本身的強度、耐久性、18、原混凝土結構的粘結強度等,均不得低于原混凝土的標準;1.2修補時應將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徹底鑿除,清除松動碎塊、殘渣,鑿成陡坡,再用高壓水沖洗干凈;1。3對于修補后的混凝土表面加強保護、養護,避免二次損傷或出現風化干縮裂縫。2、補強加固材料及保護層質量控制要求2。1補強加固砂漿:剪力墻的補強、加固采用成品聚合物加固砂漿。2.2 補強鋼絲網:剪力墻的補強采用成品20x20x1加固鋼絲網。2.3加固鋼筋:剪力墻的加固采用HRB400級6鋼筋。框架柱采用HRB400級鋼筋。2。4 加固砼:框架柱的加固砼采用C35細石砼,其砼骨料最大粒徑不宜大于20mm。2。5固植筋用膠:剪力墻的加固植筋用膠采用成品A19、B化學植筋膠。2.6 鋼筋焊條:墻、柱的加固鋼筋焊條采用E50型焊條。2.7 固定螺栓:剪力墻的補強固定螺栓采用6鋼制全絲膨脹螺栓.2。8 保護層厚度:剪力墻15mm;框架柱20mm。2.9 所有補強加固材料進場需經現場監理單位按設計要求驗收合格簽字后方可使用。八、后續施工加強管理預防漲模措施(一)模板方面1、對進場對拉螺栓和三型卡進行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2、墻、柱模板施工下角基層一定要平,控制2mm之內,若平整度不夠,支模以前要用砂漿找平模板底角。3、為防止模板底角發生偏移,在澆筑底板時插20鋼筋頭,模板外側用腳手管進行固定。4、為防止模板縫漏漿,在模板底角用水泥砂漿封堵,模板拼縫間加海20、綿條(粘海綿條一定要平直,距模板內側3mm).5、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要有專人負責,隨時擦干凈上部被砂漿污染的模板面。6、對拉螺栓的間距要嚴格檢查(間距為400mm,下部1m范圍內要進行加密間距300mm),確保板墻的外形尺寸。同時螺栓孔位置彈線確定,保證外觀整齊.7、模板接縫要用木方跨縫固定,加強支護,保證模板面平整。8、模板拆除時,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時方可進行。拆模不可整片拆下,應從上到下順序拆除。(二)、混凝土澆筑方面1、澆筑混凝土時,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5m,每次下料高度(即澆筑厚度)控制在0.6m左右,最大不得超1m,以防高度增大過快而使混凝21、土側壓急劇增大。2、振搗時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為了防止先將表面混凝土振實而與下面混凝土發生分層、離析現象;慢拔為了使混凝土能填滿振動棒抽出時所造成的空洞混凝土澆筑應分層進行,分層厚度為450mm,混凝土振搗密實,振搗棒應插入下層且超過50mm,以利新舊混凝土接合密實。同時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要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進行。振搗時要掌握好振搗時間,不過振也不漏振,一般每點振搗時間為2030s,但應視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振搗時設專人配合振搗操作人用手錘輕擊模板檢查是否振搗密實。3、澆筑時,應設專人監視模板、螺栓、錨固板的變化,如發現變形、移動時,立即停止澆筑,并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11份